GB T 18208.2-2001 地震现场工作 第2部分 建筑物安全鉴定.pdf
《GB T 18208.2-2001 地震现场工作 第2部分 建筑物安全鉴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208.2-2001 地震现场工作 第2部分 建筑物安全鉴定.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8208. 2-2001 前言本标准的第10章、第11章和附录B为推荐性的,其余的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本标准是依据历次地震的震害经验和地震现场安全鉴定的实践经验,以及建筑抗震性能分析和试验研究成果,同时参照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制定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队在地震现场工作中,切实做好受震房屋建筑的安全鉴定,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尽快妥善安置灾民,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本标准是地震现场工作系列标准的第二部分。该系列标准包括:第一部分:基本规定(制定中h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第二部分2调查规范;CGB!T 18208.3-2000
2、) 第四部分:灾害损失评估规范(制定中)。本标准由巾国地震局提出,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玉成、孙柏涛、张令心、郭恩栋、孙景江、尚久俭。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CB 18208. 2 2001 Post-earthquake field works一Part 2, Safely ass四smentof buildings 1 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f在较强地震发生后.在地震现场对震区建筑物的安全进行鉴定的原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震后地震应急期间,在预期的地震作用中,在地震现场对受震
3、建筑进行安全鉴定。本标准不适用于震前和震后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和危房鉴定。1. 2 应着重对下列受震建筑进行安全鉴定2a)抗震救灾重要的建筑;仙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c)对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有影响的建筑。1. 3 在遭受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场区,应首先鉴定下列受震建筑ga)在抗震救灾应急期,急需恢复使用或在使用的建筑;bl用作救灾避难场所和危及救灾避难场所安全的建筑;c)生产、贮藏有毒、有富等危险物品的建筑。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
4、新版本的可能性。GB 50023 1995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J 125-1999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地震现场安全鉴定safety assessment in post-earthquake field 在发生较强地震后的应急期间,通过检查受震建筑的震损状况和原建筑的抗震能力,对其在预期地震作用下的安全进行鉴别和评定。3. 2 预期地震作用expect earthquake eHect 依据震情分析,预估受震建筑可能再次遭受到的地震影响。它包括:al影响强度较既发地震作用小的地震影响,简称为小震作用zbl影响强度与既发地震作用大致同等或更大的地震影响,简称为
5、大震作用。3. 3 安全建筑safe bulding 受震建筑在预期地震作用中可安全使用的建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 -02批准2001- 08 -01实施GB 18208.2 2001 3. 4 暂不使用建筑temporarily unresidential building 受震建筑在预期地震作用中.可能发生危及生命或(和)导致财产重大损失的震害.不能确保使用安全,或受震建筑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安全在地震现场一时难以评定的建筑。3- 5 震损earthquake damage 在较强地震发生后,对建筑遭受地震破坏、损坏等各种现象的统称,是建筑物安全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4 总则4.
6、1 基本原则4. 1. 1 受震建筑的安全鉴定.应按所处的地震作用、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震损现状和原抗震设防能力,以及场地、地基和毗邻震害的影响,进行综合判断。4.1.2 预期地震作用的大小,依据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对震后地震趋势的判定。当有两种震情分析意见时,依据影响较强烈的地震作用进行。4. 1. 3 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确定。抗震设防建筑的原设计或抗震鉴定中的设防烈度,可通过检查现状进行核对,并按查核结果采用。未经抗震设防的建筑,可在地震现场判断原建筑在震前达到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中相应的设防烈度。4. 1. 4 建筑物安全鉴定,只对单体建筑进行快速鉴定。现场鉴定以目测其震损情况、查
7、建筑档案和震害预测结果等资料、询问用户该结构的震前状况和以往震害经验为主,必要时采用仪器测试和结构验算。对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震损,要判断是否由场地影响和地基失效所致。4. 1. 5 建筑物安全鉴定,应在现场调查当即或在现场工作期间给出鉴定意见,填写鉴定意见表(附录A)。复杂的或重要的建筑,应在协议时间内给出鉴定意见。在地震作用改变和(或)再次受震后,建筑的安全应做复查,并需考虑损伤积累,重新给出鉴定意见。4.2 类别划分4.2.1 受震建筑安全鉴定的结果,分为两种。a)安全建筑sb)暂不使用建筑。4.2.2 原建筑的抗震设防状况,分为两级。a) A级z按设防烈度要求建造或符合抗震鉴定标准中设防烈
8、度要求的sb) B级z未经抗震设防的。注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分为,VI度、四度、回度和应度。4.2.3 根据在地震应急期的使用性质,受震建筑分为甲、乙、丙、丁四类。a)甲类建筑z用作救灾避难中心和指挥部的建筑;b)乙类建筑:生产、贮藏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地震时不能中断使用的建筑和在地震应急期有大量人员活动的公共建筑zc)丙类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d)丁类建筑除上述兰类之外的其他建筑,也称一般建筑。4. 3 安全建筑的基本要求4. 3. 1 安全建筑震损现状的基本要求。4. 3- 1.1 甲类安全建筑,应无震损,或有个别损伤点,不影响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若该建筑震前已有轻度损坏,但
9、在震时应元扩展。4.3.1.2 乙类安全建筑,主体结构和非结构构件无震损,或有个别损伤点,但不影响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震损的抹灰层或其他装修装饰,无发生或再发生成片、成块跌落的迹象;若该建筑震前已有轻度损1抖GB 18208. 2 - 2001 坏,但在震时应元明显扩展。4. 3- 1.3 丙类安全建筑,主体结构可出现少量轻度震损,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可稍有降低;震损的非结构构件或装修装饰,在采取紧急措施后,不再有发生倾倒、跌落的迹象;震前原己损坏处可有扩展,但不危及建筑整体和局部的安全。4.3.1.4 丁类安全建筑,受震建筑的整体可为轻度震损,个别震损可较明显,不影响整体和局部稳定
10、性,个别构件承载能力可有下降,整体可稍有降低,非结构构件和装修装饰可有损坏,或己震落震倒,在采取紧急措施后,不再有发生倾倒、跌落的迹象$受震建筑在震前已有的破损,可有扩展,但不危及建筑整体和局部的安全。4. 3- 2 安全建筑的抗震设防情况的基本要求。4.3.2. 当预期地震作用为小震作用或大致等同于既发地震的地震作用时,各类安全建筑的抗震设防情况可不作考虑。4.3.2.2 当预期地震作用大于既发地震的地震作用时,各类安全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不低于预估的地震烈度。4. 3- 3 安全建筑周围环境的基本要求:a)场地稳定,无山体崩塌、滑坡、垮岸、液化、水患等危及建筑安全的影响,b)地基持力土层稳
11、定,元滑移、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下降等影响$c)毗邻建筑的震损,不会危及被鉴定建筑的安全。4.4 暂不使用建筑不符合本标准4.3条各项要求的建筑物,应鉴定为暂不使用建筑。对暂不使用建筑进行应急排险后.可接受震建筑进行安全鉴定。5 多层砌体房屋5. 1 般规定5. 1. 1 本章适用于砖墙体和砌块墙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含单层平房)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5. 1. 2 安全鉴定时,应全面检查墙体、墙体交接处的连接、楼屋盖构件、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以及女儿墙和出屋面烟囱等易引起倒塌伤人部件的震损。检查时应着重区分2抹灰层等装修装饰的震损和结构的震损;承重、自承重和非承重构件的震损p震前己有的破损和刚发生的震
12、损。5.2 各类安全建筑容许的震损5. 2. 1 甲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墙体及其交接处的连接,在墙砌体和抹灰层等面饰上均无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未扩展g变形缝处的墙体可有损伤,但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缝宽无变化;b)楼屋盖构件元震损,在墙体上无错动迹象:瓦屋面无下滑掉落,可稍有错动迹象;预制板板间震前已有的裂缝无扩展;c)出屋面的女儿墙、烟囱、门脸等非结构构件和屋脊屋角的饰物无震损,或个别有损,但不致失稳掉落gd)与多层砌体房屋相贴的外廊、篷厦、外台级、散水坡、花池、护栏、围墙等,当有明显震损时,不危及被鉴定建筑的安全。5.2.2 乙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
13、述规定。a)墙体交接处的连接元裂缝g墙砌体元裂缝,抹灰层等面饰可有裂缝或个别掉落,但不发生也无再发生成片震落的迹象s墙体震前已有的破损可稍有不明显的扩展s变形缝处的震损程度同甲类安全建筑;b)楼屋盖构件同甲类安全建筑的要求:瓦屋面可有轻微错动下滑,檐瓦个别掉落;预制板板问震前已有的裂缝元明显扩展,天棚与墙体间可有微细裂缝,抹灰层等面饰局部可有裂缝.甚或个别小片掉落;l 9 GB 18208. 2 - 2001 c)出屋面的非结构构件和饰物的震损,同甲类安全建筑;d)与房屋相贴的附属建筑和小品的震损影响,同甲类安伞建筑。5.2.3 丙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上主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墙体交接处的
14、连接无裂缝,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裂缝,构造柱和圈梁无震损3承重、自承重的墙体可偶有细裂缝,填充墙可有裂缝,震前己开裂的墙体可有扩展,均不影响稳定性,对导在体的承载能力可稍有降低;抹灰层等面饰可有裂缝.甚或成片掉落gb)混凝土楼屋盖构件无震损.在墙体上无错动,预制板板间可有裂缝;砖拱楼屋盖无震损,震前已有的裂缝元明显扩展;木楼屋盖构件无震损,节点可稍有松动迹象,瓦层面可有错动下滑,檐瓦掉落;抹灰层等雨饰局部巧有裂缝、小片掉落,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再会有掉落发生gc) IH屋面的非结构构件和饰物,可有裂缝、移位、倾斜等震损现象,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再会有发生倾倒、跌落的迹象sd)与房屋相贴的附属
15、建筑和小品的震损,可有伤害被鉴定建筑的现象,但应不危及被鉴定建筑的安全。5.2.4 丁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墙体交接处的连接无裂缝,独立砖柱无震损,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自承重的墙体可有轻微裂缝,偶有个别裂缝较明显,震前已开裂的墙体可有扩展,但均不影响稳定性,对承载能力整体可稍有降低,个别墙段可有明显下降e构造柱元裂缝,墙柱间偶有微裂缝和施工不良所致震损,抹灰层等由饰和填充墙震损同丙类安全建筑:b)混凝土楼屋盖构件无震损,偶有个别构件在墙体上有松动迹象;预制板板闷和震前已延伸到墙顶部的裂缝可见扩展,但不危及建筑整体和局部的安全;砖拱楼屋盖的拱券无裂缝,
16、拱脚元明显位移,拉杆不松动,震前已有裂缝元明显扩展p术楼屋盖构件不折损,屋架元明显的倾斜,节点可有松动迹象,但不松脱,棒头榕跟不断裂,瓦屋面可有错动、下滑、部分掉落g天棚装修装饰可有裂缝、下垂、掉落s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再会有掉落发生,c)出屋面的非结构构件和饰物,可有裂缝、移位、倾斜,甚或震落,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会再发生倾倒、跌落;d)与房屋相贴的附属建筑和小品的震损影响,同丙类安全建筑。6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6. 1 一般规定6. 1. 1 本章适用于现浇及装配式混凝土多层和高层(含超高层)框架(包括填充墙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i丰结构的房屋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6. 1.
17、2 安全鉴定时,应全面检查梁、柱、剪力墙、梁柱节点、楼屋面板等主要结构构件以及隔墙、装饰物等非结构构件的震损。检查时应着重区分:抹灰层等西饰的震损和结构的震损,主要承重构件及抗侧力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及非抗侧力构件的震损s震前已有的破损和刚发生的震损。6.2 各类安全建筑容许的震损6.2.1 甲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梁、柱、梁柱节点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和抹灰层等面饰均无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未扩展,主体与裙房或副楼间无变形缝的,联结元震损,设变形缝的,缝宽无变化,缝两侧可少许震裂甚或个别掉落;b)楼屋盖构件无震损,现浇混凝士楼屋面板元裂缝,装配式楼屋面板板问震前已有裂缝元扩展,
18、缝隙和天棚可有掉灰和少量掉皮现象gc)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围护墙和隔墙与框架间无裂缝;砌体和抹灰层等面饰可偶有细微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无扩展;d)室内外的装饰物、幕玻璃、女儿墙、门脸、姚檐、雨篷等非结构构件元震损,或个别有损,但不致失20 GB 18208.2 - 2001 稳掉落ge)与钢筋混凝土房屋相贴的外廊、篷厦、外台级、散水坡、花池、护栏、围墙等,当有明显震损时,不伤害被鉴定建筑的安全。6.2.2 乙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梁、柱和梁柱节点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均无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无明显扩展;抹灰层等雨饰可有裂缝或个别掉落,不发生也无再发生成片震落的迹象;主体和裙房
19、或副楼间无变形缝的,连接处混凝土结构无裂缝,面饰可有细裂缝或个别掉落,设变形缝的,同甲类安全建筑gb)楼屋盖构件的混凝土结构同甲类安全建筑的要求;屋面板抹灰层等面饰可有少许裂缝,装配式楼犀面板板间震前已有的裂缝元明显扩展s天棚抹灰层等面饰局部可有裂缝,甚或个别小片掉落;c)填充墙、围护墙和隔墙与框架间无裂缝,砌体的门窗角可少许有短裂缝;抹灰层等丽饰可有少许震损,震前已有的裂缝无明显扩展gd)室内外的饰物与出屋面的非结构构件,可有少许震损,但不失稳掉落;幕玻璃可偶有震裂甚至小块掉落;e)与房屋相贴的附属建筑和小品的震损影响,同甲类安全建筑。6.2.3 丙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
20、。a)梁、柱和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构件均无裂缝;剪力墙的洞口可有细微短缝,震前混凝土构件已有的裂缝可稍有扩展,节点附近梁柱的抹灰层等面饰可有少量裂缝甚或小片掉落,均不影响房屋整体和构件的稳定性,整体承载能力不明显降低;主体和裙房或副楼间的联结,可有轻度损坏,连接构件开裂或变形缝两侧有撞伤,不倾斜,不危及局部安全gb)混凝土楼屋盖现浇板基本无震损,可个别有裂纹,面层可有少量裂缝;预制板在梁、墙上无错动,板间震前已有的裂缝可稍微扩展;天棚可有裂缝或小片掉落,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再会有掉落发生;c)抗侧力的砌体填充墙少数可有轻微裂缝,对整体承载能力可稍有降低;围护墙和隔墙可有裂缝,但不滑移错位,砌体和框
21、架间无通长的贯通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也可见扩展,墙体不歪闪、不致倾倒gd)幕玻璃可有震裂,少数掉落;室内外的饰物和出屋面的非结构构件可有裂缝、移动、倾斜等震损现象,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再会有发生倾倒、跌落的迹象:e)与房屋相贴的附属建筑和小品的震损,可有伤害被鉴定建筑的现象,但应不危及被鉴定建筑的安全。6.2.4 丁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柱和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均无裂缝,梁构件可偶有细微裂缝s混凝土剪力墙的洞口可有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及抹灰层等面饰的震损同丙类安全建筑,均不影响房屋稳定性,对整体承载能力可稍有降低;主体和裙房或副楼间的联结可有损坏,连接构件开裂,甚或混凝土
22、崩落、露筋,但不曲屈;变形缝两侧可明显撞伤.小块掉落,但不倾斜,b)混凝土楼屋盖现浇板可少许有裂缝,预制板个别构件在墙体上可有松动迹象,板间震前已有的裂缝可见扩展g天棚装修饰物可有裂缝、下垂、掉落,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再会有掉落发生,c)抗侧力的砌体填充墙部分可有轻微裂缝,对整体承载能力可稍有降低s围护墙和隔墙可有裂缝.轻质砌块隔墙可有较明显裂缝,震前已有的裂缝可见扩展,隔墙砌体与框架间可有裂缝,甚或有歪闪和部分震落现象,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会再有倾倒、歪闪现象;d)幕玻璃可震裂散落;室内外饰物和出屋面非结构构件可有裂缝、移位、倾斜,甚或震落.在采取应急措施后,不会再发生倾倒、跌落;e)与房屋
23、相贴的附属建筑和小品的震损影响,同丙类安全建筑。7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7.1 一般规定:? 1 GB 18208.2 - 2001 7. 1. 1 本章适用于由粘土砖墙与混凝土桩混合承重的内框架和底层为框架或框架一剪力墙的砖房(含类似的砌块房屋)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7. 1. 2 安全鉴定时,内框架砖房应着重检查各层纵向外墙(垛)和横向内外墙的震损.钢筋混凝土内柱的柱头和柱根的震损,大梁梁端及支承处墙体的裂缝,楼屋盖板间的裂缝,尤其要注意顶层和上部楼层的震损,观察横向和纵向的弯折倾斜,区分混凝土构造柱和框架柱的震损。检查底层框架砖房时,砖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可分别按5.1.2和6.1.2的要求,
24、并应注意检查这两种结构的结合部位和框架托墙梁的震损,区分底层抗震墙和填充墙的震损。7. 1. 3 对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进行安全鉴定的要求除本章阐明的条款外,还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和第6章中的规定。7.1.4 在大震作用中,单排柱内框架和顶层全空旷砖房不应作为甲类或乙类建筑使用。?2 各类安全建筑容许的震损7.2.1 甲类安全建筑,震损部位与程度应不超过下述规定。a)内框架房屋的砖砌体外墙和内墙均无裂缝,混凝土梁柱无震损,楼屋盖板不开裂,震前墙体和预制板板问己有裂缝无扩展gb)底层框架结构中的抗震墙和填充墙及其与梁柱的连接均无裂缝:框架梁及楼板无震损,震前已有裂缝无扩展;上层砖房同5.2. 1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208.2 2001 地震 现场 工作 部分 建筑物 安全 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