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22及答案解析.doc
《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2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22及答案解析.doc(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听力理解/B(总题数:3,分数:15.00)B第一部分/B说明:115 题,这部分试题,都是一个人说一句话,第二个人根据这句话提一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分数:5.00)A.130 人B.200 人C.180 人D.280 人A.姐姐去北京了B.姐姐不在北京C.姐姐想回北京D.姐姐没来过北京A.事情比你说的还要恐怖B.事情跟你说的一样恐怖C.事情不像你说的那么恐怖D.事情不比你说的恐怖A.运动过度B.他累瘦了C.他生病了D.他减肥了A.很高兴B.很痛苦C.很不安D.很烦恼(
2、分数:5.00)A.兴奋B.焦虑C.担心D.急躁A.家庭困难B.长相一般C.身体不好D.出身不好A.离开不予理睬B.劝说解决矛盾C.不知道怎么办D.考虑一下再说A.他跳得不太好B.你是听谁说的C.他刚学习跳舞D.他跳得还不错A.他不会向你道歉B.找个机会去道歉C.去他家道歉吧D.坚持就是胜利(分数:5.00)A.我是被人抬来的B.不是我愿意来的C.是我拉着他来的D.我很愿意来这里A.我要严肃地跟你谈B.你最好别这么严肃C.你要认真听我说D.你不要笑着说话A.他喜欢买最好的东西B.他买东西不在乎价钱C.他买东西从来不问价D.他认为价高的一定好A.买新的不如再修修B.不能修就买辆新的C.总修不如买
3、辆新的D.多花点钱修还能用A.进口电器跟国产电器质量差不多B.进口电器比国产电器质量要好些C.国产电器比进口电器价格要便宜D.国产电器跟进口电器质量没法比二、B第二部分/B(总题数:4,分数:20.00)说明:1635 题,这部分试题,都是两个人的简短对话,第三个人根据对话提出一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分数:5.00)A.男的觉得很意外B.男的有事找女的C.男的知道女的来D.他们是初次见面A.男的的同学B.男的的同事C.男的的妻子D.女的的丈夫A.逛商店B.问路C.打电话D.学开车A.你早就该教训他B.该让他向你学习C.你没有资格教训他D.你用什么方法教训他A.60
4、人B.120 人C.150 人D.210 人(分数:5.00)A.惊讶B.冷淡C.放心D.高兴A.她不可能夺冠B.她一定会夺冠C.她不参加比赛D.她已得到金牌A.学历不高B.身体不好C.个子太矮D.是残疾人A.晓伟不回来了B.晓伟还没回来C.现在几点呀D.晓伟回来了A.售票员和乘客B.司机和乘客C.售货员和乘客D.列车员和乘客(分数:5.00)A.从来不说不做B.向来只做不说C.向来言行一致D.向来只说不做A.喜爱B.仰慕C.轻视D.敬畏A.他当时不舒服B.他当时没听清C.他要让大家听清楚D.他不相信这是真的A.很快乐B.很忙碌C.不宽裕D.不规律A.舞蹈演员B.医生C.音乐工作者D.老师(分
5、数:5.00)A.羡慕B.讨好C.气愤D.讽刺A.身体不好B.心情不好C.工作很累D.为钱烦恼A.敢作敢为B.老实厚道C.胆小怕事D.与世无争A.可以去退换货B.便宜准没好货C.物美价廉才好D.应该去找卖家A.公司里B.财务处C.银行里D.邮局里三、B第三部分/B(总题数:4,分数:15.00)说明:3650 题,这部分试题,你将听到几段简要的对话或讲话。每段话之后,你将听到若干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分数:3.00)A.长江下游B.金沙江C.葛洲坝D.泥塘江A.寻找食物B.寻找水源C.繁殖后代D.避免捕杀A.引起人们的关注B.介绍中华鲟的产地C.采访鲟鱼养殖教练D.
6、介绍中华鲟的特性(分数:3.00)A.跟随潮流显示身份B.职位提高工作需要C.我不想再骑自行车D.开汽车可锻炼身体A.我怎么学也学不会B.我根本没时间学车C.驾校现在没有老师D.报名时没有交学费A.骑车可以不受塞车的影响B.汽车可延长我的工作寿命C.工作变动,车被单位收回D.骑车使我能常跟朋友相聚(分数:4.00)A.高校教师B.知识阶层C.个体经营者D.中小学教师A.使用者受教育程度B.使用者的收入水平C.网络软件的应用D.网络的实用性A.电视和报纸B.杂志和广播C.广播和电视D.网络和电视A.受教育程度影响着网络的应用B.不同职业看报的时间差异不大C.现在网络逐渐成为主流信息媒体D.不同职
7、业看电视的时间差异很大(分数:5.00)A.白茶B.红茶C.果茶D.绿茶A.红茶B.绿茶C.白茶D.乌龙茶A.闽东地区B.闽、粤、台三地C.安徽、浙江D.香港、日本A.金银花茶B.白兰花茶C.茉莉花茶D.玫瑰花茶A.普洱茶B.乌龙茶C.黑茶D.紧压茶四、B语法结构/B(总题数:10,分数:10.00)1.只要 A 认识他的人,B 一个 C 不夸他 D 聪明能干的。(分数:1.00)A.没有B.没有C.没有D.没有2.A 老李 B 知道此事的 C 利害关系,但是却一直 D 没说。(分数:1.00)A.明明B.明明C.明明D.明明3.A 他 B 工作上认认真真,C 生活上 D 也一丝不苟。(分数:
8、1.00)A.不但B.不但C.不但D.不但4.A 他 B 从一个翩翩少年 C 渐渐成长 D 一名青年企业家。(分数:1.00)A.为B.为C.为D.为5.老人牵 A 马低 B 头走 C 在 D 一条泥泞的小路上。(分数:1.00)A.着B.着C.着D.着6.他唠叨了 A 半天,B 我 C 一句话 D 都没有听进去。(分数:1.00)A.几乎B.几乎C.几乎D.几乎7.我真 A 不知道 B 该 C 对他 D 解释这件事。(分数:1.00)A.怎么B.怎么C.怎么D.怎么8.他会 A 说 B 好几种外语 C,我真羡慕 D 他的语言天赋。(分数:1.00)A.了B.了C.了D.了9.A 你们公司 B
9、 领导都 C 曾经 D 在这家酒店住过。(分数:1.00)A.很多B.很多C.很多D.很多10.A 一名 B 团员 C 以外,D 大家都登上了长城。(分数:1.00)A.除了B.除了C.除了D.除了五、B第二部分/B(总题数:20,分数:20.00)11.第一次登台,_。(分数:1.00)A.把个台词忘得一干二净紧张得B.紧张得一干二净把个台词忘得C.紧张得把台词忘得个一干二净D.把台词紧张得忘得个一干二净12.这部新片_一位著名演员担当主演。(分数:1.00)A.被B.是C.由D.有13.他说话从不兜圈子,_得罪了不少人。(分数:1.00)A.那么B.因而C.于是D.可见14.教育问题_是个
10、社会问题,_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分数:1.00)A.虽然但是B.即使也C.为了从而D.既然就15.那位老师我是_认识的。(分数:1.00)A.临时B.暂时C.偶尔D.偶然16.在这里,哪怕_辛苦他也不会在乎的。(分数:1.00)A.再B.还C.多么D.不17.在会议_,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分数:1.00)A.的时候B.下C.上D.时18.你不是说有事要_我商量吗?(分数:1.00)A.给B.向C.对D.跟19.漫画书_孩子喜欢,就连大人爱看。(分数:1.00)A.不但而且B.不但也C.不但反而D.不但还20.这样做问题不但不能解决,_会带来新的问题。(分数:1.00)A.反而B.然而C.从
11、而D.因而21.这次欧洲之行,我遇到了_中国人。(分数:1.00)A.真多B.非常多C.太多D.好多22.一把钥匙只能开一_锁。(分数:1.00)A.门B.把C.串D.种23.自从参加瑜伽班后,_。(分数:1.00)A.自己的感觉好多了身体B.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多了C.自己的身体感觉好得多D.感觉好多了自己的身体24._我看来,这种事情他未必肯做。(分数:1.00)A.依B.在C.对D.从25._我很熟悉。(分数:1.00)A.木头这个箱子装工具的B.这个木头的装工具箱子C.这个装工具的木头箱子D.这个木头箱子装工具的26._放慢生产速度,_要保证生产质量。(分数:1.00)A.与其不如B.宁可
12、不如C.宁可也D.因为所以27.出了问题,我们要从公司_找原因,光埋怨不是办法。(分数:1.00)A.外部B.内部C.之内D.其中28.这是离海边最近的房子,_近的没有了。(分数:1.00)A.还B.再C.非常D.很29.这件事我到底该怎么跟他说_好呢?(分数:1.00)A.不B.就C.还D.才30.我凑近_,原来是一幅画儿。(分数:1.00)A.瞧一瞧B.瞧了一瞧C.瞧瞧一下儿D.瞧瞧了六、B阅读理解/B(总题数:20,分数:20.00)31.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分数:1.00)A.意见B.建议C.提议D.说法32.现在这笔钱就归你了。(分数:1.00)A.属于B.归还C.返回
13、D.还给33.分别一年后,他居然没认出我来。(分数:1.00)A.当然B.竟然C.果然D.自然34.我们该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分数:1.00)A.手法B.做法C.办法D.处理35.贵的东西不见得就好。(分数:1.00)A.不一定B.说不定C.也许D.或许36.马路旁边摆摊儿妨碍交通。(分数:1.00)A.有害B.影响C.堵塞D.损害37.这儿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分数:1.00)A.足够B.富裕C.丰富D.富足38.他大学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分数:1.00)A.课内B.课外C.课间D.课上39.这件事以后,他整个人彻底改变了。(分数:1.00)A.完全B.到底C.终于D.
14、还是40.动员会上大家发言都很踊跃。(分数:1.00)A.勇敢B.大胆C.自信D.积极41.这个班的同学多半是亚洲学生。(分数:1.00)A.大都B.全部C.可能D.大约42.刻画人物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数:1.00)A.特色B.外表C.特点D.特性43.虽然我们交往时间不长,但我已摸透了他的脾气。(分数:1.00)A.爱好B.兴趣C.人品D.性格44.赶紧收拾吧,客人这就来了。(分数:1.00)A.尽快B.连忙C.急忙D.匆忙45.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可含糊不得。(分数:1.00)A.不明确B.不清楚C.不细心D.马虎46.他的行为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分数:1.00)A.赞赏B.赏识
15、C.表扬D.表彰47.沙漠地带的环境有待治理。(分数:1.00)A.流域B.领域C.区域D.土地48.秋风一刮,地上净是树叶。(分数:1.00)A.只是B.清洁C.完D.全、都49.你是班长,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分数:1.00)A.典型B.模特C.模型D.榜样50.这种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分数:1.00)A.正常B.普通C.多数D.健康七、B第二部分/B(总题数:9,分数:30.00)说明:101130 题,每段文字后都有若干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 A B C D 四个答案。请快速阅读并根据它的内容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咖啡是地道的外国货,中国在进口咖啡这种饮料的同时,也进口了“咖啡”这个词
16、。进口名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音译,一种是意译。中国最早输入借词是在西汉时代。那时进口的词有“蒲桃”(葡萄)、“石榴”等,是从中亚地区传来的。东汉以后进口的词大多是古印度的佛教名词,常见的有“佛”、“菩萨”、“罗汉”、“刹那”等。明清以后,汉语里又出现了大量的英语借词,如“鸦片”、“咖啡”、“沙发”、“摩登”、“幽默”,个别的还有法语借词,如“香槟”、“蒙太奇”、“芭蕾舞”。(分数:2.00)(1).“借词”的意思是:(分数:1.00)A.进口词汇B.借的词汇C.引进词汇D.出口词汇(2).“咖啡”是何时出现的借词?(分数:1.00)A.明清B.西汉C.东汉D.古印度某公司正在搞人才招聘,房间
17、里的几位高层领导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来面试的三个人身上。秘书请进了第一位应聘者小王。他一进到房间,就看到地上横了一个拖把,他绕了过去,来到领导面前。几位高层只简单地和他谈了一会儿,就请他回去了。第二位应聘者小李,他看到了横在房间里的拖把,便一脚把它踢开了。同样,没一会儿,他就被请出去了。第三位应聘者小凌进门后,第一眼就看到了干净整洁的房间中,一个拖把不恰当地躺在地上。他很自然地将拖把拿起来,并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墙角。这个情景几位考官都看到了。考官们对他都很满意,请他下周来公司上班。(分数:2.00)(1).为什么小凌被录用了?(分数:1.00)A.高学历教育经历B.良好的心理素质C.良好的个人素
18、质D.扎实的专业知识(2).这是一次怎样的面试?(分数:1.00)A.交际考试B.眼力考试C.业务考试D.品格考试林先生在一家超市打工,他喜欢一边工作一边留心观察。他发现面包的生意很好,可就是不赚钱,原来是因为代销面包的进价太高。他想:如果改由超市自己做面包,成本会很低,利润就大了。于是,他写了份详尽的计划交给老板。哪知老板很冷淡地对他说:“林先生,你是个店员,你把你自己店员的工作做好,不给我添麻烦就行了。”一天,超市里来了一个美国人,在超市里仔细地转了一圈后,他对老板建议超市自己做些糕点之类出售,打超市的品牌,生意会很好。老板听后,非常重视,连忙召开经理大会,研究具体改进方案,并找林先生说:
19、“面包方面的事由你负责,要赶快办!”后来面包生意果然不错,赚了不少钱。老板很满意。这时林先生找到老板说:“老板,你得给我 2000 元!因为那个美国人是我花 2000 元从大学中文系里雇来的!”(分数:3.00)(1).超市老板对林先生的计划是什么态度?(分数:1.00)A.根本不予考虑B.怪他多管闲事C.立即着手研究改进方案D.马上召开经理会议讨论(2).后来老板为什么很重视那个美国人的建议?(分数:1.00)A.因为代销面包的进价太高B.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想做的C.因为提建议的不是他的员工D.因为他是来自美国的顾客(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分数:1.00)A.人应该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B
20、.该服务能发现自己才能的老板C.如何学会巧妙说服犯错的上司D.人应该千方百计去做“第一”对于名人在公众场合戴墨镜的现象,人们见怪不怪,持某种理解的态度。因为戴墨镜从一定意义上确实可以起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的作用。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戴墨镜与人打交道会给对方带来心理不适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春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戴近视眼镜的人,一天早上,怎么也找不到眼镜了,可是他又急于去见已约好的老同学,不戴眼镜很别扭,就随意拿起墨镜戴上了。走到楼下,他看到邻居家那条平时见到他很友好的小狗,就习惯地摆摆手。奇怪的是,小狗吓得边躲边向他“汪汪”叫。更让他郁闷的是,多年不见的“铁哥们”不知为什么对他怎
21、么也热情不起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戴着墨镜,就好像窗户拉上了窗帘,别人看不到你的眼睛,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不但让人感到不适,同时还会降低你的可信度,心与心的交流就更无法进行了,而与人打交道目光交流是最自然的方式。(分数:3.00)(1).名人戴墨镜是为了:(分数:1.00)A.担心被别人认出来B.避免不必要的麻烦C.不想与别人交流D.避免心理不适感(2).作者利用“窗户”和“窗帘”来比喻:(分数:1.00)A.身体和心灵B.眼睛和墨镜C.墨镜和心灵D.眼睛和心灵(3).戴墨镜为什么影响人们之问的交流?(分数:1.00)A.影响人的视线B.墨镜影响光线C.降低了可信度D.目光无法交流每一种职
22、业做久了,都会形成一些习惯或养成一些“毛病”,即所谓的“职业病”。对于我来说,做编辑的职业病,其一就是“眼高手低”,看了太多的文章,对好文章的要求越来越高,轮到自己写时竟经常不敢轻易下笔。其二就是对文章习惯性地精简。某天与一个网友在网上聊写作,我便想将自己偶尔涂鸦的一首小诗发给她看看,忽然觉得有几个地方写得不够好,想改改,于是对她说:“请稍等。”小诗有三段,每段若干行,改着改着觉得有的地方干脆删掉算了。过了一会儿,她问改好没,我说:“请再等。”三段变成了两段,两段变成了一段,最后干脆大笔一挥算了,全删掉了。她再问,我苦着笑脸说:“没了,被我改着改着改没了。”她哈哈大笑。我说,这就是“稍等再等等
23、不到,三段两段一段无”。(分数:3.00)(1).“职业病”是一种:(分数:1.00)A.爱好B.习惯C.性格D.风格(2).作者的职业是:(分数:1.00)A.编辑B.作家C.诗人D.网友(3).关于作者写的诗,下面哪种理解是正确的?(分数:1.00)A.还没有改好B.只写了三行C.不小心删了D.原来是三段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生理时钟约 2425 小时为一周期。但迅速的时间变化会破坏整个循环的规律性,结果导致时差失调疲倦、困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甚至出现下痢及食欲不振。虽然你无法使时间静止,但你可利用多种方法来克服时差失调。作息规律:在启程前的数周或至少数天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水平考试 HSK 初中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