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1及答案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患者男性,35 岁。近 4 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曾有野外宿营史。体查:面红,结膜充血,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发现有一椭圆形焦痂,黑焦色,周围有暗红色斑丘疹;WBC 4.510 9/L。应首先考虑下列哪项诊断 A恙虫病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体病 E败血症(分数:1.00)A.B.C.D.E.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M 蛋白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最佳方法是 A对流免疫电泳 B免疫扩散试验 C免疫固定电泳 DELISA E免疫比浊试验(分数:1.00)A.B.C.D.E.3.下列为鉴
2、别培养基的是 AEMB 培养基 B血琼脂培养基 C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D肉汤培养基 E疱肉培养基(分数:1.00)A.B.C.D.E.4.目前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dsDNA 的最佳基质是 A马疫锥虫 B血吸虫 C利什曼原虫 D丝虫 E绦虫(分数:1.00)A.B.C.D.E.5.标记用的荧光素应满足的要求不包括 A应具有能与蛋白分子形成离子键的化学基团 B荧光效率高 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的色泽对比鲜明 D标记方法简单,安全无毒 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保持原有的生化免疫性质,稳定易保存(分数:1.00)A.B.C.D.E.6.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后,病程发展的一般过程是 A前驱期潜伏
3、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C潜伏期症状明显期前驱期恢复期 D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潜伏期恢复期 E前驱期恢复期症状明显期潜伏期(分数:1.00)A.B.C.D.E.7.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实际是测定血清中的 A游离甘油 B3-磷酸甘油 C甘油三酯 D游离甘油和甘油三酯 E2-磷酸甘油(分数:1.00)A.B.C.D.E.8.分离流感病毒可采用病人的 A尿液 B血清 C脑脊液 D粪便 E咽漱液(分数:1.00)A.B.C.D.E.9.抗可溶性抗原的抗血清要长期保存,理想的方法是 A4 B低温 C加叠氮钠 D真空干燥 E液氮罐保存(分数:1.00)A.B.C.D.E.10.目前常
4、用于脂蛋白电泳的技术为 A普通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B琼脂糖凝胶电泳 C转移电泳 D等电聚焦电泳 E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数:1.00)A.B.C.D.E.11.患者男性,50 岁。因中风急诊入院。体检:T37.5,BP150/100mmHg,HR75bpm,神志清醒,但话语模糊。面色暗红,眼结合膜明显充血,肝肋下 1cm,脾肋下 3.5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0109/L,RBC 8.510 12/L,PLT 85010 9/L;骨髓象各系造血细胞都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增生较为明显,粒红比值下降,铁染色显示贮存铁减少。综上所述,该患者最有可能是 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骨髓纤维化 C原
5、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D多毛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12.分子量为 200 的某种有机物配成 2mmol/L 的水溶液,用 0.5cm 光径的比色杯使用某一波长光源测得吸光度为 0.100,问摩尔吸光度为 A100 B200 C50 D0.2 E10(分数:1.00)A.B.C.D.E.13.属于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恶性贫血 C慢性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数:1.00)A.B.C.D.E.14.患儿男,10 岁。1 周前摔伤右肘关节,逐渐肿大,疼痛。APTT102s,纠正试验 33s;PT13s。该患者最有可
6、能是 A血中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 B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 C遗传性缺乏 D血友病 A E血友病 B(分数:1.00)A.B.C.D.E.15.下列哪种试验不属于病毒的血清学检验 A中和试验 B补体结合试验 C血凝试验 D血凝抑制试验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数:1.00)A.B.C.D.E.16.关于免疫缺陷病的叙述,下列中不正确的是 A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B涉及免疫组织、细胞,分子等的缺陷 C增高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D年龄越大,病情越轻,预后理想 E某些疾病可具有遗传倾向(分数:1.00)A.B.C.D.E.17.胞质型抗中性粒胞浆抗体的主要靶抗原是 A蛋白酶 3 B乳铁蛋白 C髓过氧化物酶
7、 D人类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E组织蛋白酶 G(分数:1.00)A.B.C.D.E.18.对于皮质醇测定结果解释正确的是 A某患者某次测定 24 小时 UFC 增高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一孕妇最近一周内三次测定 24 小时 UFC 均偏高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会导致血总皮质醇、SFC 及 24 小时 UFC 水平升高 D长期夜间工作者,昼夜节律可消失,甚至倒置 E影响 CBG 浓度的因素都可出现血总皮质醇、SFC 及 24 小时 UFC 水平升高的情况(分数:1.00)A.B.C.D.E.19.患者红细胞与抗 A 及抗 B 产生凝集,其血清与 A、B、O 红细胞均不
8、产生凝集,则此患者的血型为 AA 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 E孟买型(分数:1.00)A.B.C.D.E.20.关于溶血性贫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数量减少 B外周血可见核红细胞 C血红蛋白浓度减低 D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数:1.00)A.B.C.D.E.21.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 B白血病细胞 PAS 染色可呈阳性反应 C白血病细胞易浸润肝、脾和淋巴结 D白血病细胞胞浆中可见 Auer 小体 E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分数:1.00)A.B.C.D.E.22.保存菌种最佳方法是 A普通
9、琼脂斜面 4冰箱保存法 B肉汤低温冰箱保存法 C半固体穿刺保存法 D冷冻真空干燥法 E脱脂牛奶保存法(分数:1.00)A.B.C.D.E.23.反映甲状腺功能紊乱上,目前最敏感的指标是 A游离 T4 B游离 T3 C血清 TSH D血清 TRH E总 T4(分数:1.00)A.B.C.D.E.24.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15% B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C铁蛋白12g/L 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E血清铁降低(分数:1.00)A.B.C.D.E.25.因变质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 A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 B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C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 D工
10、作曲线制备错差 E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分数:1.00)A.B.C.D.E.26.患者女性,39 岁。主诉有闭经并有逐渐肥胖趋势,X 线检查有异常骨质疏松现象,实验室检查:血钾25mmol/L,空腹血糖 7.72mmol/L,血皮质醇(8.00AM)增高并且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上腺瘤性 Cushing 病 B肾上腺癌性 Cushing 病 C糖尿病 DAddison 病 E单纯性肥胖(分数:1.00)A.B.C.D.E.27.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 HLA 进行血清学分型,以台盼蓝为染料,如果出现阴性反应,则淋巴细胞 A不着色 B呈现蓝色 C呈现红色 D呈现黑色 E
11、呈现褐色(分数:1.00)A.B.C.D.E.28.所谓的 HBsAg 阴性的 HBV 感染是由于 AC 基因发生变异 BPre-S1 基因发生变异 CPre-S2 基因发生变异 DS 基因发生变异 EP 基因发生变异(分数:1.00)A.B.C.D.E.29.患者女性,40 岁。拟诊为 Addison 氏病,静脉注射 CRH 1g/kg 体重后测定血浆中 ACTH 和皮质醇,支持该诊断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A血浆 ACTH 和皮质醇增高 B血浆 ACTH 不变,而皮质醇增高 C血浆 ACTH 增高,而皮质醇不变 D血浆 ACTH 增高,而皮质醇降低 E血浆 ACTH 和皮质醇不发生改变(分数:1
12、.00)A.B.C.D.E.30.为了保证速率散射测定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该类型仪器中特有的设计是 A抗体过量检测系统 B抗原过量检测系统 C样本自动稀释系统 D信号处理及数字转换系统- E人工智能设计(分数:1.00)A.B.C.D.E.31.属于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溶血性贫血 BSLE C枯草热 D结核 E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分数:1.00)A.B.C.D.E.32.某病人检验结果为:甘油三酯 13.78mmol/L,总胆固醇 4.91mmol/L,前 脂蛋白增高, 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则可考虑为 A型高脂蛋白血症 Ba 型高脂蛋白血症 C型高脂蛋白血症 D
13、型高脂蛋白血症 Eb 型高脂蛋白血症(分数:1.00)A.B.C.D.E.3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 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镰形红细胞增多症 C异常血红蛋白病 DC-6-PD 缺乏 E丙酮酸激酶缺乏(分数:1.00)A.B.C.D.E.34.粒细胞缺乏症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A0.510 9/L B1.010 9/L C2.010 9/L D4.010 9/L E10.010 9/L(分数:1.00)A.B.C.D.E.35.患者男性,15 岁。乏力纳差半年,低热 1 月前来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颈部可扪及多个蚕豆大淋巴结,软骨样感觉、无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1
14、5109/L,分类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RBC 3.051012/L,PLT 8510 9/L;骨髓涂片可见 R-S 细胞。该患者最有可能是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骨髓纤维化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淋巴瘤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36.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器官移植中,急性排异反应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AHLA 系统的高度多态性 B受者的免疫功能常处于紊乱状态 C移植物血液供应不良 D受者体内已存在对移植物致敏的淋巴细胞 E移植物被细菌污染(分数:1.00)A.B.C.D.E.37.指出属于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ACTL 细胞毒活性测定 B鉴定淋巴细胞的
15、HLA 型别 CNK 细胞毒活性测定 DLAK 细胞毒活性测定 ETIL 细胞毒活性测定(分数:1.00)A.B.C.D.E.38.HBV 的核心部分为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 HBs E抗 HBc IgM(分数:1.00)A.B.C.D.E.39.单向免疫扩散试验,Mancini 曲线适用于 A小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h)扩散的结果处理 B大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h)扩散的结果处理 C小分子抗原与长时间 C48h)扩散的结果处理 D大分子抗原与长时间 C48h)扩散的结果处理 E所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结果处理(分数:1.00)A.B.C.D.E.40.患者男性,25
16、岁。市政下水道管理工人,5 天来发热、畏寒,1 天来头痛,呕吐 2 次,检查:体温39.3,球结膜充血,颈抵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尿蛋白(+),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为 A脑脊液细菌培养 B肾功能检查 C出血热病毒抗体检测 D钩端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 E乙脑 IgM 抗体(分数:1.00)A.B.C.D.E.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poA 1和 ApoB 与 AS 和 CHD 关系最密切 BApoA 1是 LDL 的主要载脂蛋白 CApoA 1在 AS 和 CHD 时下降 DApoB 在 AS 和 CHD 时增高 EApoB 不是 HDL 的主要载脂蛋白(分数:1.00)A.B.C.D.E
17、.42.不适合用病毒分离方法进行检测的病毒为 AHEV B麻疹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登革病毒 E副流感病毒(分数:1.00)A.B.C.D.E.43.能使补体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A37,1 小时 B56,30 分钟 C25,30 分钟 D60,30 分钟 E45,30 分钟(分数:1.00)A.B.C.D.E.44.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复制 B二分裂 C对数增殖 D减数分裂 E芽生(分数:1.00)A.B.C.D.E.45.下列哪种疾病 NBT 试验阳性率明显升高 A病毒性感染 B器官移植发生排斥反应 C全身性细菌感染 D慢性肉芽肿 E糖尿病(分数:1.00)A.B.C.D.
18、E.46.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可出现倒伞形生长的是 A蜡样芽胞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红斑丹毒丝菌 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鲍曼不动杆菌(分数:1.00)A.B.C.D.E.47.关于 ESBLs 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质粒介导 B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均可产生 C可被酶抑制剂抑制 D应报告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 E对碳青霉烯和头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分数:1.00)A.B.C.D.E.48.某实验室作某一血糖测定法的回收试验用 8.35mmol/L 的糖标准与混合血清(含糖 4.51mmol/L)以 2:1的比例混合作测试,其结果为 7.10mmol/L,则其回收率为 A97.4% B98.2% C9
19、9.8% D100.4% E101.2%(分数:1.00)A.B.C.D.E.49.含有糖的培养基,高压时避免糖的破坏,高压 15 分钟时温度应为 A126.2 B121.3 C113.0 D105.7 E102.3(分数:1.00)A.B.C.D.E.50.皮窗试验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何种功能 A趋化功能 B调理功能 C吞噬功能 D杀伤功能 E抗原递呈功能(分数:1.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患者男性,35 岁。近 4 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曾有野外宿营史。体查:面红,结膜充血,右腹股沟淋巴
20、结肿大,并发现有一椭圆形焦痂,黑焦色,周围有暗红色斑丘疹;WBC 4.510 9/L。应首先考虑下列哪项诊断 A恙虫病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体病 E败血症(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一般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皮疹等特征,且结合野外宿营史,可作出诊断。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M 蛋白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最佳方法是 A对流免疫电泳 B免疫扩散试验 C免疫固定电泳 DELISA E免疫比浊试验(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M 蛋白是 B 细胞或者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基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级 临床医学 检验 主管 技师 专业 实践 能力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