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修复学练习试卷15-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修复学练习试卷15-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修复学练习试卷15-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口腔修复学练习试卷 15-2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缺牙间隙多,各基牙倒凹较大者,在选择就位道时应采用(分数:2.00)A.平均倒凹法B.由前向后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C.由后向前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D.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E.旋转戴入的调节倒凹法2.后腭杆位于(分数:2.00)A.上颌硬区之前,腭皱之后B.上领硬区C.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D.颤动线之前E.颤动线之后3.为了取得合理的固位力,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一般应(分数:2.00)A.深度应小于 1mm,坡度应大于 30B.深度应小于 1m
2、m,坡度应大于 20C.深度应大于 1mm,坡度应大于 30D.深度应大于 1mm,坡度应大于 20E.深度应小于 1mm,坡度应小于 204.取印模时,肌功能修整方法包括(分数:2.00)A.大张口,快速并大幅度活动上下唇,吞咽,轻微牙合舌并前伸和左右摆动B.大张口,轻轻活动上下唇,吞咽,轻微牙合舌并前伸和左右摆动C.大张口,大幅度活动上下唇,吞咽,用力牙合舌并前伸和左右摆动D.大张口,轻轻活动上下唇,吞咽,用力牙合舌并前伸和左右摆动E.小张口,轻轻活动上下唇,吞咽,用力牙合舌并前伸和左右摆动5.解剖式印模是在当承托义齿的软硬组织处于(分数:2.00)A.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有压力印模,
3、用稠度小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B.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有压力印模,用稠度大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C.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无压力印模,用稠度小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D.静止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无压力印模,用稠度大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E.功能状态下取得的印模,为有压力印模,用稠度大的印模材料所取得的印模即属此类6.下列哪一种支点线的分布最有利于 RPD 的稳定(分数:2.00)A.直线式B.横线式C.纵线式D.斜线式E.平面式7.与后腭杆相比,前腭杆的特点是(分数:2.00)A.厚而宽,厚度约 1.52mm,宽度约 3.5mmB.薄而宽,厚度约 11.5m
4、m,宽度约 33.5mmC.薄而宽,厚度约 1mm,宽度约 8mmD.薄而宽,厚度约 0.5mm,宽度约 5mmE.厚而宽,厚度约 2mm,宽度约 5mm8.下列哪种牙列缺损属 Kennedy 分类第三类(分数:2.00)A.游离端缺失B.后牙非游离端缺失C.单侧非游离端缺失D.侧非游离端缺失E.前牙缺失9.侧腭杆与龈缘的关系是(分数:2.00)A.靠近龈边缘B.离开龈缘 12mmC.离开龈缘 3mmD.离开龈缘 4mmE.离开龈缘 10mm10.下颌舌侧牙槽嵴形态为斜坡型者,舌杆应(分数:2.00)A.与黏膜接触或离开黏膜 0.3mm0.4mm,并与牙槽嵴平行B.与黏膜平行,不接触,离开黏膜
5、 34mmC.与黏膜平行,并紧密接触D.与黏膜垂直,并离开少许E.以上都不对11.下列哪种牙列缺损属 Kennedy 分类第一类(分数:2.00)A.单侧游离端缺失B.双侧游离端缺失C.单侧非游离端缺失D.侧非游离端缺失E.前牙缺失12.前后牙同时缺失,为减少前牙唇侧倒凹,有利美观,就位道一般采用(分数:2.00)A.平均倒凹法B.由前向后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C.由后向前斜向戴入的调节倒凹法D.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E.旋转戴入的调节倒凹法13.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作用(分数:2.00)A.连接义齿各部,传导和分散牙合力,增强义齿强度B.连接义齿各部,增强义齿稳定C.连接义齿各部,增强义齿
6、固位和稳定D.连接义齿各部,传导和分散牙合力,增强义齿稳定E.连接义齿各部,传导和分散牙合力,增强义齿固位14.上下磨牙磨损严重,无法在近远中边缘嵴预备出牙合支托凹时,牙合支托可以设计在(分数:2.00)A.上颌颊沟处,下颌舌沟处B.上颌舌沟处,下颌颊沟处C.颊舌外展隙处D.上下颌均设在舌沟处E.下颌均设在颊沟处15.影响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因素是(分数:2.00)A.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B.卡环臂的形态、长短和粗细C.调整就位道方向,形成制锁状态,对义齿固位力有很大影响D.各固位体之间相互制约可增强固位力E.以上都是16.下列哪种牙列缺损属 Kennedy 分类第二类(分数:2.00)A.单
7、侧游离端缺失B.侧游离端缺失C.单侧非游离端缺失D.侧非游离端缺失E.前牙缺失17.选择取模托盘时,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 34mm 的间隙,其目的是(分数:2.00)A.容纳印模材料B.不妨碍颊舌的活动C.避免压痛牙龈D.为了取得功能性印模E.为了取得解剖式印模18.下列哪种牙列缺损属 Kennedy 分类第四类(分数:2.00)A.单侧游离端缺失B.双侧游离端缺失C.单侧非游离端缺失D.双侧非游离端缺失E.前牙缺失19.混合支持式设计的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功能性印模的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义齿与牙槽嵴更密合B.减轻牙槽嵴负担C.有利义齿固位D.减少游离端鞍基下沉,减少末端基牙的扭力
8、E.防止牙槽嵴黏膜压痛20.前腭杆的前缘应(分数:2.00)A.位于前牙舌隆突上B.止于前牙舌侧龈缘处C.离开前牙舌侧龈缘约 3mmD.离开前牙舌侧龈缘约 6mmE.位于腭皱之后21.与圆环形卡环相比,杆形卡环具有(分数:2.00)A.固位、稳定、支持作用均好于圆环形卡环B.固位作用好,美观,对基牙损伤小,但稳定作用差C.固位作用好,美观,对基牙损伤小,自洁作用好,但稳定作用差D.固位、稳定作用好,对基牙损伤小,但不美观,易积存食物E.固位作用好,美观,但稳定作用差,易积存食物,对基牙损伤大22.回力卡环适用于(分数:2.00)A.多数前牙缺失B.个别前牙缺失C.后牙游离端缺失D.后牙非游离端
9、缺失E.多间隙缺失23.与铸造卡环相比,锻丝卡环的特点是(分数:2.00)A.不容易调改B.与基牙牙面密合C.弹性好,固位力较强D.交互对抗作用好E.支持作用好24.可摘局部义齿中人工牙无法起到的作用是(分数:2.00)A.修复缺损的天然牙B.恢复咬合关系C.恢复牙冠的外形和咀嚼功能D.辅助发音E.有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25.卡环体的作用是(分数:2.00)A.固位和稳定作用B.固位和支持作用C.稳定和支持作用D.只有稳定作用E.只有支持作用26.牙列缺失后,舌体的变化趋势是(分数:2.00)A.逐渐失去弹性和灵活性B.逐渐萎缩变小C.逐渐扩张,舌体变大D.不会变化E.以上都不对27.目前临床
10、常用的确定水平颌位的方法有(分数:2.00)A.哥特弓描记法B.卷舌咬合法C.肌监控仪法D.吞咽咬合法E.以上都是28.选择无尖牙作为人工后牙的主要优点是(分数:2.00)A.减少侧向力,有助于义齿稳定B.降低咀嚼效能,有助于减轻牙槽嵴负担C.容易确定颌位关系D.人工牙无需达到平衡牙合E.以上都不是29.下列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中最准确的是(分数:2.00)A.利用息止颌间隙法B.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C.面部外形观察法D.参照拔牙前记录法E.参照旧义齿垂直距离确定法30.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牙合面颊舌径在什么情况下应比真牙窄(分数:2.00)A.在任何情况下B.对牙合为真牙C.对颌
11、牙槽嵴吸收严重D.缺牙区牙槽嵴吸收较多E.缺失牙数目较少31.可摘局部义齿中同时起固位稳定、连接传力和修复缺损作用的部件是(分数:2.00)A.人工牙B.基托C.固位体D.小连接体E.大连接体32.关于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间接固位体应设计在游离端基托的对侧,并远离支点线B.间接固位体应设计在游离端基托的同侧,并远离支点线C.间接固位体应设计在游离端基托的同侧,并靠近支点线D.间接固位体应设计在游离端基托的对侧,并靠近支点线E.随意设计33.以下哪项是可摘局部义齿具有的优点(分数:2.00)A.磨除牙体组织较多B.患者可以自行摘戴便于洗刷清洁C.对基牙
12、要求高,一般要求松动不超过,牙槽骨吸收在 1/3 以内D.可更好地恢复咬合关系E.可以修理,但不能增补34.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伸展范围的设计原则为(分数:2.00)A.在保证义齿固位、支持和稳定的条件下,应该尽量扩大基托的面积,以减轻黏膜和牙槽嵴的压力B.在保证义齿固位、支持和稳定的条件下,应该适当缩小基托的面积,以减小异物感,让患者戴用舒适C.为保证义齿固位、支持和稳定,上颌基托的后缘应伸展到翼上颌切迹,并盖过上颌结节,中部达软硬腭交界D.一般根据缺牙的多少和部位设计基托的伸展范围E.以上都是35.戴用全口义齿后,出现咬颊,解决的办法是(分数:2.00)A.磨改上后牙舌尖舌侧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
13、侧斜面B.磨改上后牙颊尖舌侧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侧斜面C.磨改上后牙舌尖舌侧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侧斜面D.磨改上后牙颊尖舌侧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侧斜面E.重新制作义齿36.理想卡环应具备的条件是(分数:2.00)A.要有足够的固位力,保证义齿在行使功能时不脱位B.固位臂和对抗臂要有良好的交互对抗作用,对基牙无侧向压力C.义齿就位后,固位体对基牙不产生持续的静压力D.有良好的稳定和支持作用E.以上都是37.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分数:2.00)A.进食时义齿不掉B.说话时义齿不掉C.吐痰时义齿不掉D.打哈欠时义齿不掉E.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38.反回力卡环固位臂尖端位于(分数:2.00)A.基牙的颊
14、面倒凹区B.基牙的舌面倒凹区C.基牙的近中邻面倒凹区D.基牙的远中邻面倒凹区E.同时位于基牙的颊面和舌面倒凹区39.三型观测线的倒凹主要在(分数:2.00)A.基牙的近缺隙侧,远缺隙侧倒凹很小B.基牙的远缺隙侧,近缺隙侧倒凹很小C.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有大倒凹D.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无大倒凹E.近缺隙的邻面40.拔牙后由于上下牙槽骨的吸收方向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结果是(分数:2.00)A.上牙弓逐渐大于下牙弓B.下牙弓逐渐大于上牙弓C.上颌逐渐向前,下颌逐渐向后D.下颌逐渐向前,上颌逐渐向后E.上下颌骨一起逐渐向前口腔修复学练习试卷 15-2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口腔 修复 练习 试卷 15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