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上海卷).pdf
《2006年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上海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上海卷).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0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 (第 14 页 )和第 II 卷 (第 512 页 )两部分。全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 I 卷 (共 66 分 ) 考生注意: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 I 卷 (122 小题 ),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 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2、,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 II 卷第 23 题和第 26 题为分叉题,各分为 A、 B 两题, A 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考生解答, B 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考生解答。但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 题计分。 相对原于质量: H1 C12 N14 016 Mg24 S 32 C135 5 Fe56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分 ),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用木材作燃料 B。用液氢替代汽油 C开发风能 D开发地热 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
3、 CH2CH2B乙酸的分子式 C2H4O2C明矾的化学式 KAlSO412H2O D氯化钠的电子式 Na 3科学家发现 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 (富勒烯 ),如 C50、 C70、 C120、 C540等它们互称为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4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 1丁醇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 2丙烯 二、选择题(本题 36 分)每小题 3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4、6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 HCl B Na2O2C.C2H2D.CH4 7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 CH3 CH3 CH3 CH CH3CH2CH3CH3 C CH2CH3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8某非金属单质 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B。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 (同温同压 )。以下对 B 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 1 个氧原子 B有 2 个氧原子 C有 1 个 A 原子 D有 2 个 A 原子 9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
5、式是 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符合通式 CnH2nO310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H、 SO42、 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A13、 CH3COO、 C1B.Na+、 NH4+、 C1C Mg2+、 C1、 Fe2+ D. Mg2+、 Ba2+、 Br11.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 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 的是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6、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1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gD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5NAB.1mol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2NAC.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4NAD.7.1g C1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1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14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FeCl2H2SO4 NH4NO3 HCl A
7、只有 B只有 C. 只有 D.全部 15在标准状况下,向 100mL 氢硫酸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硫气体,溶液 pH 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 B 0.05mol/L C.1mol/L D 0.1mol/L 16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17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 X 是原子晶体, Y 是分子晶体,则熔点: X A2C若 R2和 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R
8、M D若弱酸 HA 的酸性强于弱酸 HB,则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 :NaA_ 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 _ (用化学式表示 )。 (4)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 _,请写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 _ 23.(B) 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1)请在上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元素的原子核外 p 电子数比 s 电子总数多 _个。 元素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_。 (3)元素般在化合物中显 _价,但与 _形成化合物时,所显示的价态则恰好相反。 (4)在元素的单质
9、、元素的单质和元素形成的合金这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_。 a元素的单质 b元素的单质 c元素形成的合金 d无法判断 24 ( 1)请将 5 种物质: N2O、 FeSO4、 Fe(NO3)3、 HNO3和 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 _+_+_+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_,被还原的元素是 _。 (3)反应中 1 mol 氧化剂 _(填 “得到 ”或 “失去 ”)_ mol 电子。 (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 _+ _ 25. (1)化学平衡常数 K 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 K 值越大,
10、表示 _, K 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 K 值 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 2)在一体积为 10L 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 CO 和 H2O,在 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 H2O(g) CO2(g)十 H2(g)十 Q(Q 0) CO 和 H2O 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 _ mol (Lmin) ( 3)t (高于 850 )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表中 3min4min 之间反应处于 _状态; C1数值 _0.08 mol 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反应在 4
11、min5min 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_(单选 ), 表中 5min6min 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_(单选 )。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考生注意: 26 题为分叉题,分 A、 B 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 A 题计分。 A 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 B 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6(A)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 得固体 M 的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倾斜 A 使稀硫酸 (足量 )与固体 M 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 装置增重, C 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
12、气体的体积为 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 1 )固体 M 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 ) 理由是_ 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 _g(用代数式表示 )。 ( 2)B 装置的名称是 _。 写出 B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3)C 装置的作用是 _,如果实验中没有 B 装置,则 C 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 _。 ( 4)稀硫酸和固体 M 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 该固体是 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 (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 M 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年高 化学 试卷 答案 上海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