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CT医师真题1-(3)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CT医师真题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CT医师真题1-(3)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 CT医师真题 1-(3)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进入胸廓入口后,气管两侧各有 3条大血管,分别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自前向后正常解剖关系是(分数:2.00)A.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B.颈总动脉,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C.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头臂静脉D.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E.头臂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2.64排 MSCT和 EBCT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左室射血分数B.冠状动脉成像C.心肌血流灌注D.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测量E.血
2、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分析3.肝血管瘤的 CT表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单一或多发病灶,大小不一B.平扫多呈低密度C.病灶内可见少许钙化D.病灶远侧继发肝内胆管扩张E.增强扫描动脉早期病变边缘少许强化4.“牛眼”征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典型征象(分数:2.00)A.肝囊肿B.肝脓肿C.原发性肝癌D.肝转移癌E.肝内胆管癌5.典型肝脓肿在 CT上的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平扫低密度病变,中心区 CT值略高于水B.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腔内有分隔C.多数病灶边缘不清楚D.病变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环征E.增强后扫描,脓肿壁无强化6.关于肝硬化病理改变 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3、.肝细胞坏死、增生使肝形态比例异常B.再生结节显著,肝表面高低不平C.纤维化、结节再生使肝密度减低且不均D.门静脉高压使脾大和侧支循环血管曲张E.肝细胞坏死出现低密度肿物7.有关肝包膜下血肿的 CT密度,一般少见的 CT征象是(分数:2.00)A.平扫密度低于肝脏B.平扫密度高于肝脏C.平扫密度与肝脏相近D.随时间推移而降低E.增强扫描密度增高8.急性胆囊炎的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囊壁增厚3mm,边缘模糊B.胆囊增大,横径5cmC.胆囊壁结节状低密度阴影D.胆囊周围组织水肿呈环形低密度影E.胆囊腔或壁内可有气体形成9.壁厚型胆囊癌的 CT特征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
4、囊壁均匀增厚超过 3mmB.胆囊壁局限性不对称增厚C.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D.增强扫描显示胆囊不规则增强E.肝门周围常有淋巴结转移10.下列哪一项不是 Caroli病型的 CT表现(分数:2.00)A.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B.近端大胆管呈囊性扩张C.增强扫描见囊状低密度区内“中心点”征D.伴有肝硬变及门脉高压E.常伴有胆管结石和胆管炎11.脾破裂出血易积聚于(分数:2.00)A.网膜囊B.胃脾隐窝C.左侧结肠旁沟D.右侧结肠旁沟E.肝下间隙12.患者,男,18 岁,疲乏,贫血貌。CT 示脾前缘被膜下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部分略呈楔形,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脾钝挫伤B.脾血管瘤C
5、.脾淋巴瘤D.脾梗死E.脾脏淋巴管瘤13.星形细胞瘤分为四级,属级星形细胞瘤的是(分数:2.00)A.常无增强B.团状增强C.花冠状增强D.瘤周水肿明显E.有占位效应14.肠梗阻在 CT上包括有基本征象和特殊类型征象,下面属于肠梗阻基本 CT征象的是(分数:2.00)A.肠管显著扩张,其内可见气液平面B.可见“U”形肠袢C.可见“鸟喙”征(beak sign)D.肠管呈环行对称增厚E.肠管呈分层环状改变15.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主要 CT表现是(分数:2.00)A.侧脑室呈高密度影B.三脑室呈高密度影C.外侧裂池见高密度影D.基底节区见高密度影E.枕叶见高密度影16.有关 CT诊断阑尾炎征象的叙述
6、,错误的是(分数:2.00)A.直接征象显示阑尾肿大、阑尾壁增厚B.阑尾边缘模糊,周围脂肪密度增加C.阑尾周围脓肿提示阑尾穿孔D.阑尾内粪石对诊断阑尾炎有意义E.盲肠周围蜂窝织炎,阑尾无异常也应诊断阑尾炎17.正常第一肝门部结构包括(分数:2.00)A.门静脉、肝静脉、总肝管B.肝静脉、总肝管、肝动脉C.总肝管、肝动脉、门静脉D.总肝管、总胆管、肝动脉E.总胆管、肝动脉、门静脉18.患者,男,37 岁。体检时 B超偶然发现左肾上方包块,CT 平扫见左侧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 8mm,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最可能的 CT诊断是(分数:2.00)A.肾
7、上腺皮质增生B.醛固酮腺瘤C.嗜铬细胞瘤D.肾上腺结核E.库欣(Cushing)综合征19.有关肾结核 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肾乳头部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B.围绕肾盂排列的囊状区多为扩张肾盏所致C.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盂肾盏变形D.肾结核出现钙化常提示病变完全愈合E.肾盏、肾盂管壁增厚,并有不同程度肾积水20.患者,女,40 岁,轻度智障。体检发现双肾各见一圆形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左侧病灶直径约1.5cm,CT 值为-2030Hu,右侧病灶直径约 3.8cm,CT 值为-8028Hu,增强扫描见病灶的实性部分有强化,下一步应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双侧肾
8、CT血管成像B.双侧 CT尿路成像(CTU)C.腹部增强 CT多期扫描D.胸部增强 CT检查E.颅脑 CT检查21.以下哪一 CT表现最有利于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分数:2.00)A.CT平扫示肾盂内软组织密度结节B.肾盂继发积水C.增强 CT分泌期扫描肾盂内充盈缺损D.增强 CT扫描肾实质期肾盂内结节轻度均匀增强E.肾门肿大淋巴结22.盆腔积液最先发生的位置在(分数:2.00)A.网膜囊上隐窝B.网膜囊下隐窝C.道格拉斯窝D.盆腔外侧隐窝E.直肠旁隐窝23.腹主动脉、腔静脉及肠系膜血管周围多发结节,部分位于主动脉后部,向前推移主动脉,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转移淋巴结B.淋巴瘤C
9、.腹膜后纤维化D.神经结细胞瘤E.淋巴管瘤24.肝癌在增强扫描时间一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分数:2.00)A.速升速降型B.速升缓降型C.缓升速降型D.缓升缓降型E.速升后缓升型25.约 80%的原发肝癌合并有(分数:2.00)A.肝内转移B.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C.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D.胆囊内肿后浸润E.肝硬化26.与正常门静脉相比较,门静脉癌栓 CT平扫的密度为(分数:2.00)A.高密度B.低密度C.混杂密度D.接近等密度E.无规律可循27.胆管细胞囊腺癌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实质部分为低密度B.囊壁厚薄不均C.可见囊壁结节D.囊内液体密度E.病变显著强化28.肝
10、小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主要点是(分数:2.00)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均匀强化C.小肝癌增强高峰持续时间短D.血管瘤增强早期出现边缘强化E.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29.钙化性转移常见于 A肝癌 B 肺癌 C胰腺癌 D卵巢癌 E肾上腺皮质腺癌 (分数:2.00)A.B.C.D.E.30.CT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主要作用是(分数:2.00)A.区别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B.对膀胱癌各期准确分型C.发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结节D.对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精确判断E.确定是否伴有尿路梗阻31.泌尿系统肿瘤最具特点的临床症状是(分数:2.00)A.无痛性全程血尿B.尿频和尿痛C.排尿困难D.腹
11、部肿块E.尿失禁32.关于子宫颈癌 CT征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CT扫描在分期上优于 MRIB.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即可排除淋巴转移C.与邻近器官脂肪层消失,即可诊断邻近器官受侵D.增强扫描易于显示病变E.延迟时间扫描对诊断没有意义33.CT显示宫颈癌向外侵犯的确切根据是(分数:2.00)A.宫颈径线大于 30mmB.宫颈呈分叶状C.周围脂肪层消失D.直肠壁局限性增厚E.宫颈与阴道壁分界不清34.患者,女,59 岁,CT 显示左侧盆腔囊实性病变,大小约为 6.0cm7.5cm,边界清楚,囊壁厚度约为4mm,有小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示实性部分有强化,首选诊断是(分数:2.00)
12、A.囊性畸胎瘤B.乳头状囊腺瘤C.黏液性囊腺瘤D.浆液性囊腺瘤E.浆液性囊腺癌35.关于卵巢囊性畸胎瘤,正确的叙述是(分数:2.00)A.大部分为双侧发病B.肿瘤内以外胚层为主C.骨骼和毛发属于中胚层D.按其组织结构成熟度分成熟囊性和成熟实性两类E.由于血液供应,形成了头结节36.根据 UICCl974年膀胱癌临床分期标准,T 4 a期是指(分数:2.00)A.肿瘤局限于黏膜层B.肿瘤侵及浅肌层C.肿瘤侵及深肌层D.肿瘤累及膀胱周围组织E.肿瘤累及邻近器官组织37.为了对四肢解剖进行比较,易于发现轻微异常,四肢病变的检查应采用(分数:2.00)A.双侧同时扫描B.薄层扫描C.三维重建D.增强扫
13、描E.近冠状位扫描38.踝关节外伤患者,X 线平片怀疑胫骨下端关节面处有骨折,应进一步采用的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一个月后复查 X线平片B.X线(踝)关节造影C.CT薄层扫描加 MPRD.超声检查E.MRI39.诊断胫骨平台凹陷骨折时,最佳 CT显示图像为(分数:2.00)A.轴位图像B.冠状位或矢状位 MPR图像C.MIP重建图像D.VR重建图像E.最小密度投影图像40.CT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广泛骨质硬化,内见坏死区及较大死骨,常见于(分数:2.00)A.成骨型骨肉瘤B.骨梗死C.慢性骨髓炎D.尤文氏肉瘤E.骨结核41.X线平片未见异常,CT 显示胸椎骨松质内多发破坏,骨皮质完整,下
14、述疾病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骨白血病C.老年性骨质疏松D.多发性骨髓瘤E.多发性转移瘤42.CT诊断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最重要依据是(分数:2.00)A.平扫见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B.病灶为单发或多发C.邻近骨的肿块可引起骨的改变D.肿块内可见静脉石E.大的血管瘤可伴有动、静脉瘘43.颈段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前后径小于(分数:2.00)A.89mmB.910mmC.1011mmD.1112mmE.1213mm44.诊断颈髓星形细胞瘤的 CT征象是(分数:2.00)A.颈椎椎管局部扩大B.病变段蛛网膜下隙增宽C.颈髓内异常增强改变D.椎管内局部异常增粗的血管E.病变近
15、侧脊髓积水45.CT扫描发现第 10胸椎椎体骨小梁稀少、粗大,低密度背景中有圆点状致密影,附件也受累,骨皮质尚完整,应考虑的诊断为(分数:2.00)A.血管瘤B.转移瘤C.多发性骨髓瘤D.骨质疏松症E.嗜酸性肉芽肿46.脊柱创伤时 CT检查不易显示的病变是(分数:2.00)A.椎体和附件的骨折B.软组织受损情况C.骨折的程度和范围D.椎管是否完整E.脊髓挫伤的程度和范围47.诊断腰椎侧隐窝狭窄,其前后径 CT测量值至少应(分数:2.00)A.5mmB.4mmC.3mmD.2mmE.1mm48.CT扫描腰 4/5椎间盘超出椎体边缘突向左后方,未超出椎间孔内口内侧,应诊断为(分数:2.00)A.椎
16、间盘膨出B.中央型稚间盘突出C.外侧型椎间盘突出D.远外侧型椎间盘突出E.Schmorl结节49.患者胸片显示左侧胸腔呈高密度阴影,左侧肋间隙增宽,纵隔阴影向右移位,冒泡影向下移位;CT 平扫显示左侧胸腔积液区随扫描层面下降而逐渐变小。最适合的诊断是(分数:2.00)A.腹腔大量积液B.胸腔大量积液C.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腹腔大量积液D.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腹腔少量积液E.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膈倒转50.患者,男,65 岁,5 年前因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CT 平扫脾脏前方 2cm处发现一个直径 2cm结节,增强扫描 CT值与脾脏接近。诊断首选是(分数:2.00)A.副脾B.转移瘤C.结肠脾曲D.静脉曲张
17、E.空肠曲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 CT医师真题 1-(3)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进入胸廓入口后,气管两侧各有 3条大血管,分别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自前向后正常解剖关系是(分数:2.00)A.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B.颈总动脉,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C.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头臂静脉D.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E.头臂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 解析:解析 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面:该层面可见到三对血管排列在气管两侧,靠前、靠外是一对左右头臂静脉,紧贴气管两侧为左右颈总动脉,靠后是一对锁骨下
18、动脉。2.64排 MSCT和 EBCT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左室射血分数B.冠状动脉成像 C.心肌血流灌注D.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测量E.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分析解析:解析 CT 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优于磁共振,是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EBCT 和 MSCT凭借高速多排探测器,能够特异性的显示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钙化的金标准。前瞻性及回顾性门控技术使得对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的检测大大超过彩超与磁共振,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是CT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3.肝血管瘤的 CT表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单一或多发病灶,大小不一B.平扫多呈低密度C
19、.病灶内可见少许钙化D.病灶远侧继发肝内胆管扩张 E.增强扫描动脉早期病变边缘少许强化解析:解析 肝血管瘤多为肝海绵状血管瘤,CT 平扫:肝内低密度灶,轮廓清楚,密度均匀,少数不均匀。增强扫描:早期(动脉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持续时间超过 2分钟。随时间延长,增强范围向病变中央推进。实质期及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CT 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早出晚归”,诊断正确率可在 90%以上。4.“牛眼”征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典型征象(分数:2.00)A.肝囊肿B.肝脓肿C.原发性肝癌D.肝转移癌 E.肝内胆管癌解析:解析
20、肝转移癌 CT表现因原发癌及病理组织类型不同而异。一般平扫时,显示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肿瘤结节,也可为单发结节。多在低密度病变内存在更低密度区域,从而显示为同心圆状或等高线状双重轮廓(牛眼征)为其特征。据统计,这种表现约占 45%,也有报告称占 72%。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境界清楚,于边缘部分可见增强而密度升高,看上去类似肿瘤缩小。类似环状增强征象于 1cm大小转移癌即可出现。5.典型肝脓肿在 CT上的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平扫低密度病变,中心区 CT值略高于水B.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腔内有分隔C.多数病灶边缘不清楚D.病变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环征E.增强后扫描,脓肿壁无强化 解析:
21、解析 肝脓肿是肝内常见的炎性病变。CT 平扫:以右叶多见,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肝内低密度占位,CT 值高于水低于肝;边界多不清楚,脓肿周围壁较厚。增强:典型征象为“环”征(单、双及三环),脓腔内含气体或气一液平面为其特征性表现。6.关于肝硬化病理改变 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肝细胞坏死、增生使肝形态比例异常B.再生结节显著,肝表面高低不平C.纤维化、结节再生使肝密度减低且不均 D.门静脉高压使脾大和侧支循环血管曲张E.肝细胞坏死出现低密度肿物解析:解析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CT 表现:肝外形的改变: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
22、宽;肝表面凹凸不整。晚期,肝脏可普遍萎缩;有部分脂肪变性时,肝脏密度不均匀或减低。肝硬化再生结节显示为相对高密度,CT 增强扫描强化均匀,动态观察无增大趋势;继发门静脉高压改变:脾大(5 个肋单元)。睥、门静脉扩张及侧支循环建立。平扫时呈现一堆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形软组织影,增强可证实为血管影像。7.有关肝包膜下血肿的 CT密度,一般少见的 CT征象是(分数:2.00)A.平扫密度低于肝脏B.平扫密度高于肝脏C.平扫密度与肝脏相近D.随时间推移而降低E.增强扫描密度增高 解析:解析 肝包膜下血肿会形成新月形或半月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区,相应的肝实质受压变平,尤其血肿新鲜时其 CT值与肝实质类似,此
23、时注意肝表面周缘的改变亦就显得重要。一般来讲,血肿的 CT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减低。在肝脏损伤时行肝脏的增强扫描亦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区别在平扫时与肝实质等密度的血肿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定性诊断;另一方面亦可根据肝实质强化程度是否均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8.急性胆囊炎的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囊壁增厚3mm,边缘模糊B.胆囊增大,横径5cmC.胆囊壁结节状低密度阴影 D.胆囊周围组织水肿呈环形低密度影E.胆囊腔或壁内可有气体形成解析:解析 急性胆囊炎 CT表现:胆囊增大,直径大于 5cm;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 3mm,增厚的胆囊壁有明显均匀增强;胆囊周围水肿形成胆囊周围环形低密度;胆囊
24、周围可有液体渗出;胆囊坏死、穿孔,胆囊窝可见包含有液平面的脓肿。9.壁厚型胆囊癌的 CT特征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囊壁均匀增厚超过 3mm B.胆囊壁局限性不对称增厚C.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D.增强扫描显示胆囊不规则增强E.肝门周围常有淋巴结转移解析:解析 急性胆囊炎 CT表现: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 3mm。胆囊癌腺癌最多见,其中浸润型最常见,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晚期可使胆囊完全闭塞。CT 平扫: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增强:肿瘤及其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胆管受压、不规则狭窄和近端扩张;转移:肝门、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淋巴结转移;可伴有胆囊结石。10.下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大型 医用 设备 上岗 考试 CT 医师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