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CT医师真题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6731       资源大小:7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CT医师真题1-(3)及答案解析.doc

    1、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 CT医师真题 1-(3)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进入胸廓入口后,气管两侧各有 3条大血管,分别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自前向后正常解剖关系是(分数:2.00)A.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B.颈总动脉,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C.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头臂静脉D.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E.头臂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2.64排 MSCT和 EBCT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左室射血分数B.冠状动脉成像C.心肌血流灌注D.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测量E.血

    2、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分析3.肝血管瘤的 CT表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单一或多发病灶,大小不一B.平扫多呈低密度C.病灶内可见少许钙化D.病灶远侧继发肝内胆管扩张E.增强扫描动脉早期病变边缘少许强化4.“牛眼”征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典型征象(分数:2.00)A.肝囊肿B.肝脓肿C.原发性肝癌D.肝转移癌E.肝内胆管癌5.典型肝脓肿在 CT上的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平扫低密度病变,中心区 CT值略高于水B.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腔内有分隔C.多数病灶边缘不清楚D.病变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环征E.增强后扫描,脓肿壁无强化6.关于肝硬化病理改变 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3、.肝细胞坏死、增生使肝形态比例异常B.再生结节显著,肝表面高低不平C.纤维化、结节再生使肝密度减低且不均D.门静脉高压使脾大和侧支循环血管曲张E.肝细胞坏死出现低密度肿物7.有关肝包膜下血肿的 CT密度,一般少见的 CT征象是(分数:2.00)A.平扫密度低于肝脏B.平扫密度高于肝脏C.平扫密度与肝脏相近D.随时间推移而降低E.增强扫描密度增高8.急性胆囊炎的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囊壁增厚3mm,边缘模糊B.胆囊增大,横径5cmC.胆囊壁结节状低密度阴影D.胆囊周围组织水肿呈环形低密度影E.胆囊腔或壁内可有气体形成9.壁厚型胆囊癌的 CT特征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

    4、囊壁均匀增厚超过 3mmB.胆囊壁局限性不对称增厚C.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D.增强扫描显示胆囊不规则增强E.肝门周围常有淋巴结转移10.下列哪一项不是 Caroli病型的 CT表现(分数:2.00)A.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B.近端大胆管呈囊性扩张C.增强扫描见囊状低密度区内“中心点”征D.伴有肝硬变及门脉高压E.常伴有胆管结石和胆管炎11.脾破裂出血易积聚于(分数:2.00)A.网膜囊B.胃脾隐窝C.左侧结肠旁沟D.右侧结肠旁沟E.肝下间隙12.患者,男,18 岁,疲乏,贫血貌。CT 示脾前缘被膜下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部分略呈楔形,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脾钝挫伤B.脾血管瘤C

    5、.脾淋巴瘤D.脾梗死E.脾脏淋巴管瘤13.星形细胞瘤分为四级,属级星形细胞瘤的是(分数:2.00)A.常无增强B.团状增强C.花冠状增强D.瘤周水肿明显E.有占位效应14.肠梗阻在 CT上包括有基本征象和特殊类型征象,下面属于肠梗阻基本 CT征象的是(分数:2.00)A.肠管显著扩张,其内可见气液平面B.可见“U”形肠袢C.可见“鸟喙”征(beak sign)D.肠管呈环行对称增厚E.肠管呈分层环状改变15.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主要 CT表现是(分数:2.00)A.侧脑室呈高密度影B.三脑室呈高密度影C.外侧裂池见高密度影D.基底节区见高密度影E.枕叶见高密度影16.有关 CT诊断阑尾炎征象的叙述

    6、,错误的是(分数:2.00)A.直接征象显示阑尾肿大、阑尾壁增厚B.阑尾边缘模糊,周围脂肪密度增加C.阑尾周围脓肿提示阑尾穿孔D.阑尾内粪石对诊断阑尾炎有意义E.盲肠周围蜂窝织炎,阑尾无异常也应诊断阑尾炎17.正常第一肝门部结构包括(分数:2.00)A.门静脉、肝静脉、总肝管B.肝静脉、总肝管、肝动脉C.总肝管、肝动脉、门静脉D.总肝管、总胆管、肝动脉E.总胆管、肝动脉、门静脉18.患者,男,37 岁。体检时 B超偶然发现左肾上方包块,CT 平扫见左侧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 8mm,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最可能的 CT诊断是(分数:2.00)A.肾

    7、上腺皮质增生B.醛固酮腺瘤C.嗜铬细胞瘤D.肾上腺结核E.库欣(Cushing)综合征19.有关肾结核 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肾乳头部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B.围绕肾盂排列的囊状区多为扩张肾盏所致C.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盂肾盏变形D.肾结核出现钙化常提示病变完全愈合E.肾盏、肾盂管壁增厚,并有不同程度肾积水20.患者,女,40 岁,轻度智障。体检发现双肾各见一圆形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左侧病灶直径约1.5cm,CT 值为-2030Hu,右侧病灶直径约 3.8cm,CT 值为-8028Hu,增强扫描见病灶的实性部分有强化,下一步应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双侧肾

    8、CT血管成像B.双侧 CT尿路成像(CTU)C.腹部增强 CT多期扫描D.胸部增强 CT检查E.颅脑 CT检查21.以下哪一 CT表现最有利于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分数:2.00)A.CT平扫示肾盂内软组织密度结节B.肾盂继发积水C.增强 CT分泌期扫描肾盂内充盈缺损D.增强 CT扫描肾实质期肾盂内结节轻度均匀增强E.肾门肿大淋巴结22.盆腔积液最先发生的位置在(分数:2.00)A.网膜囊上隐窝B.网膜囊下隐窝C.道格拉斯窝D.盆腔外侧隐窝E.直肠旁隐窝23.腹主动脉、腔静脉及肠系膜血管周围多发结节,部分位于主动脉后部,向前推移主动脉,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转移淋巴结B.淋巴瘤C

    9、.腹膜后纤维化D.神经结细胞瘤E.淋巴管瘤24.肝癌在增强扫描时间一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分数:2.00)A.速升速降型B.速升缓降型C.缓升速降型D.缓升缓降型E.速升后缓升型25.约 80%的原发肝癌合并有(分数:2.00)A.肝内转移B.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C.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D.胆囊内肿后浸润E.肝硬化26.与正常门静脉相比较,门静脉癌栓 CT平扫的密度为(分数:2.00)A.高密度B.低密度C.混杂密度D.接近等密度E.无规律可循27.胆管细胞囊腺癌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实质部分为低密度B.囊壁厚薄不均C.可见囊壁结节D.囊内液体密度E.病变显著强化28.肝

    10、小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主要点是(分数:2.00)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均匀强化C.小肝癌增强高峰持续时间短D.血管瘤增强早期出现边缘强化E.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29.钙化性转移常见于 A肝癌 B 肺癌 C胰腺癌 D卵巢癌 E肾上腺皮质腺癌 (分数:2.00)A.B.C.D.E.30.CT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主要作用是(分数:2.00)A.区别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B.对膀胱癌各期准确分型C.发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结节D.对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精确判断E.确定是否伴有尿路梗阻31.泌尿系统肿瘤最具特点的临床症状是(分数:2.00)A.无痛性全程血尿B.尿频和尿痛C.排尿困难D.腹

    11、部肿块E.尿失禁32.关于子宫颈癌 CT征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CT扫描在分期上优于 MRIB.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即可排除淋巴转移C.与邻近器官脂肪层消失,即可诊断邻近器官受侵D.增强扫描易于显示病变E.延迟时间扫描对诊断没有意义33.CT显示宫颈癌向外侵犯的确切根据是(分数:2.00)A.宫颈径线大于 30mmB.宫颈呈分叶状C.周围脂肪层消失D.直肠壁局限性增厚E.宫颈与阴道壁分界不清34.患者,女,59 岁,CT 显示左侧盆腔囊实性病变,大小约为 6.0cm7.5cm,边界清楚,囊壁厚度约为4mm,有小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示实性部分有强化,首选诊断是(分数:2.00)

    12、A.囊性畸胎瘤B.乳头状囊腺瘤C.黏液性囊腺瘤D.浆液性囊腺瘤E.浆液性囊腺癌35.关于卵巢囊性畸胎瘤,正确的叙述是(分数:2.00)A.大部分为双侧发病B.肿瘤内以外胚层为主C.骨骼和毛发属于中胚层D.按其组织结构成熟度分成熟囊性和成熟实性两类E.由于血液供应,形成了头结节36.根据 UICCl974年膀胱癌临床分期标准,T 4 a期是指(分数:2.00)A.肿瘤局限于黏膜层B.肿瘤侵及浅肌层C.肿瘤侵及深肌层D.肿瘤累及膀胱周围组织E.肿瘤累及邻近器官组织37.为了对四肢解剖进行比较,易于发现轻微异常,四肢病变的检查应采用(分数:2.00)A.双侧同时扫描B.薄层扫描C.三维重建D.增强扫

    13、描E.近冠状位扫描38.踝关节外伤患者,X 线平片怀疑胫骨下端关节面处有骨折,应进一步采用的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一个月后复查 X线平片B.X线(踝)关节造影C.CT薄层扫描加 MPRD.超声检查E.MRI39.诊断胫骨平台凹陷骨折时,最佳 CT显示图像为(分数:2.00)A.轴位图像B.冠状位或矢状位 MPR图像C.MIP重建图像D.VR重建图像E.最小密度投影图像40.CT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广泛骨质硬化,内见坏死区及较大死骨,常见于(分数:2.00)A.成骨型骨肉瘤B.骨梗死C.慢性骨髓炎D.尤文氏肉瘤E.骨结核41.X线平片未见异常,CT 显示胸椎骨松质内多发破坏,骨皮质完整,下

    14、述疾病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骨白血病C.老年性骨质疏松D.多发性骨髓瘤E.多发性转移瘤42.CT诊断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最重要依据是(分数:2.00)A.平扫见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B.病灶为单发或多发C.邻近骨的肿块可引起骨的改变D.肿块内可见静脉石E.大的血管瘤可伴有动、静脉瘘43.颈段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前后径小于(分数:2.00)A.89mmB.910mmC.1011mmD.1112mmE.1213mm44.诊断颈髓星形细胞瘤的 CT征象是(分数:2.00)A.颈椎椎管局部扩大B.病变段蛛网膜下隙增宽C.颈髓内异常增强改变D.椎管内局部异常增粗的血管E.病变近

    15、侧脊髓积水45.CT扫描发现第 10胸椎椎体骨小梁稀少、粗大,低密度背景中有圆点状致密影,附件也受累,骨皮质尚完整,应考虑的诊断为(分数:2.00)A.血管瘤B.转移瘤C.多发性骨髓瘤D.骨质疏松症E.嗜酸性肉芽肿46.脊柱创伤时 CT检查不易显示的病变是(分数:2.00)A.椎体和附件的骨折B.软组织受损情况C.骨折的程度和范围D.椎管是否完整E.脊髓挫伤的程度和范围47.诊断腰椎侧隐窝狭窄,其前后径 CT测量值至少应(分数:2.00)A.5mmB.4mmC.3mmD.2mmE.1mm48.CT扫描腰 4/5椎间盘超出椎体边缘突向左后方,未超出椎间孔内口内侧,应诊断为(分数:2.00)A.椎

    16、间盘膨出B.中央型稚间盘突出C.外侧型椎间盘突出D.远外侧型椎间盘突出E.Schmorl结节49.患者胸片显示左侧胸腔呈高密度阴影,左侧肋间隙增宽,纵隔阴影向右移位,冒泡影向下移位;CT 平扫显示左侧胸腔积液区随扫描层面下降而逐渐变小。最适合的诊断是(分数:2.00)A.腹腔大量积液B.胸腔大量积液C.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腹腔大量积液D.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腹腔少量积液E.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膈倒转50.患者,男,65 岁,5 年前因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CT 平扫脾脏前方 2cm处发现一个直径 2cm结节,增强扫描 CT值与脾脏接近。诊断首选是(分数:2.00)A.副脾B.转移瘤C.结肠脾曲D.静脉曲张

    17、E.空肠曲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 CT医师真题 1-(3)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进入胸廓入口后,气管两侧各有 3条大血管,分别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自前向后正常解剖关系是(分数:2.00)A.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B.颈总动脉,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C.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头臂静脉D.头臂静脉,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E.头臂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 解析:解析 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面:该层面可见到三对血管排列在气管两侧,靠前、靠外是一对左右头臂静脉,紧贴气管两侧为左右颈总动脉,靠后是一对锁骨下

    18、动脉。2.64排 MSCT和 EBCT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左室射血分数B.冠状动脉成像 C.心肌血流灌注D.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测量E.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分析解析:解析 CT 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优于磁共振,是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EBCT 和 MSCT凭借高速多排探测器,能够特异性的显示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钙化的金标准。前瞻性及回顾性门控技术使得对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的检测大大超过彩超与磁共振,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是CT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3.肝血管瘤的 CT表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单一或多发病灶,大小不一B.平扫多呈低密度C

    19、.病灶内可见少许钙化D.病灶远侧继发肝内胆管扩张 E.增强扫描动脉早期病变边缘少许强化解析:解析 肝血管瘤多为肝海绵状血管瘤,CT 平扫:肝内低密度灶,轮廓清楚,密度均匀,少数不均匀。增强扫描:早期(动脉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持续时间超过 2分钟。随时间延长,增强范围向病变中央推进。实质期及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CT 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早出晚归”,诊断正确率可在 90%以上。4.“牛眼”征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典型征象(分数:2.00)A.肝囊肿B.肝脓肿C.原发性肝癌D.肝转移癌 E.肝内胆管癌解析:解析

    20、肝转移癌 CT表现因原发癌及病理组织类型不同而异。一般平扫时,显示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肿瘤结节,也可为单发结节。多在低密度病变内存在更低密度区域,从而显示为同心圆状或等高线状双重轮廓(牛眼征)为其特征。据统计,这种表现约占 45%,也有报告称占 72%。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境界清楚,于边缘部分可见增强而密度升高,看上去类似肿瘤缩小。类似环状增强征象于 1cm大小转移癌即可出现。5.典型肝脓肿在 CT上的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平扫低密度病变,中心区 CT值略高于水B.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腔内有分隔C.多数病灶边缘不清楚D.病变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环征E.增强后扫描,脓肿壁无强化 解析:

    21、解析 肝脓肿是肝内常见的炎性病变。CT 平扫:以右叶多见,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肝内低密度占位,CT 值高于水低于肝;边界多不清楚,脓肿周围壁较厚。增强:典型征象为“环”征(单、双及三环),脓腔内含气体或气一液平面为其特征性表现。6.关于肝硬化病理改变 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肝细胞坏死、增生使肝形态比例异常B.再生结节显著,肝表面高低不平C.纤维化、结节再生使肝密度减低且不均 D.门静脉高压使脾大和侧支循环血管曲张E.肝细胞坏死出现低密度肿物解析:解析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CT 表现:肝外形的改变: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

    22、宽;肝表面凹凸不整。晚期,肝脏可普遍萎缩;有部分脂肪变性时,肝脏密度不均匀或减低。肝硬化再生结节显示为相对高密度,CT 增强扫描强化均匀,动态观察无增大趋势;继发门静脉高压改变:脾大(5 个肋单元)。睥、门静脉扩张及侧支循环建立。平扫时呈现一堆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形软组织影,增强可证实为血管影像。7.有关肝包膜下血肿的 CT密度,一般少见的 CT征象是(分数:2.00)A.平扫密度低于肝脏B.平扫密度高于肝脏C.平扫密度与肝脏相近D.随时间推移而降低E.增强扫描密度增高 解析:解析 肝包膜下血肿会形成新月形或半月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区,相应的肝实质受压变平,尤其血肿新鲜时其 CT值与肝实质类似,此

    23、时注意肝表面周缘的改变亦就显得重要。一般来讲,血肿的 CT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减低。在肝脏损伤时行肝脏的增强扫描亦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区别在平扫时与肝实质等密度的血肿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定性诊断;另一方面亦可根据肝实质强化程度是否均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8.急性胆囊炎的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囊壁增厚3mm,边缘模糊B.胆囊增大,横径5cmC.胆囊壁结节状低密度阴影 D.胆囊周围组织水肿呈环形低密度影E.胆囊腔或壁内可有气体形成解析:解析 急性胆囊炎 CT表现:胆囊增大,直径大于 5cm;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 3mm,增厚的胆囊壁有明显均匀增强;胆囊周围水肿形成胆囊周围环形低密度;胆囊

    24、周围可有液体渗出;胆囊坏死、穿孔,胆囊窝可见包含有液平面的脓肿。9.壁厚型胆囊癌的 CT特征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胆囊壁均匀增厚超过 3mm B.胆囊壁局限性不对称增厚C.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D.增强扫描显示胆囊不规则增强E.肝门周围常有淋巴结转移解析:解析 急性胆囊炎 CT表现: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 3mm。胆囊癌腺癌最多见,其中浸润型最常见,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晚期可使胆囊完全闭塞。CT 平扫: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增强:肿瘤及其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胆管受压、不规则狭窄和近端扩张;转移:肝门、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淋巴结转移;可伴有胆囊结石。10.下列

    25、哪一项不是 Caroli病型的 CT表现(分数:2.00)A.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B.近端大胆管呈囊性扩张C.增强扫描见囊状低密度区内“中心点”征D.伴有肝硬变及门脉高压 E.常伴有胆管结石和胆管炎解析:解析 Caroli 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或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胆管疾病,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病理学根据有无肝内纤维化和门脉高压将Caroli病分为型、型。型表现为单纯性肝内胆管扩张伴有胆囊炎、胆石症,少数可有胆总管囊肿,无合并肝硬化及门脉高压。CT 检查优于超声,可明确显示病变部位及性质,如条状或小分支状的低密度影,以肝右叶为主,肝门区及

    26、中心胆管区无扩张,囊肿与扩张的管状结构相连通,中心点征常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可以显示肝脏、门脉、脾脏及双肾病变情况。11.脾破裂出血易积聚于(分数:2.00)A.网膜囊B.胃脾隐窝C.左侧结肠旁沟 D.右侧结肠旁沟E.肝下间隙解析:解析 典型的脾脏出血从脾脏周围间隙朝向尾部方向,沿着左侧结肠旁沟流入盆腔。12.患者,男,18 岁,疲乏,贫血貌。CT 示脾前缘被膜下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部分略呈楔形,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脾钝挫伤B.脾血管瘤C.脾淋巴瘤D.脾梗死 E.脾脏淋巴管瘤解析:解析 脾梗死常继发于心脏病血栓脱落、多发性动脉炎、胰腺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等。

    27、CT 表现:三角形、条形、片状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尖端指向脾门,基底位于脾外缘,单发或多发,不强化。13.星形细胞瘤分为四级,属级星形细胞瘤的是(分数:2.00)A.常无增强 B.团状增强C.花冠状增强D.瘤周水肿明显E.有占位效应解析:解析 CT 增强扫描:级星形细胞瘤大多数无明显变化,肿瘤的 CT值仅增加 23Hu,少数肿瘤表现为囊壁和囊内间隔的轻微强化。14.肠梗阻在 CT上包括有基本征象和特殊类型征象,下面属于肠梗阻基本 CT征象的是(分数:2.00)A.肠管显著扩张,其内可见气液平面 B.可见“U”形肠袢C.可见“鸟喙”征(beak sign)D.肠管呈环行对称增厚E.肠管呈分层环状

    28、改变解析:解析 典型肠梗阻 CT表现(卧位):肠管扩张,内含气液平面;绞窄性肠梗阻 CT表现:肠壁增厚3mm,U、C 形肠袢,扩张肠管辐射状排列,小肠系膜及血管呈“漩涡”样;肠套叠 CT表现为“靶环”征。15.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主要 CT表现是(分数:2.00)A.侧脑室呈高密度影B.三脑室呈高密度影C.外侧裂池见高密度影 D.基底节区见高密度影E.枕叶见高密度影解析:解析 蛛网膜下隙出血 CT直接征象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16.有关 CT诊断阑尾炎征象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直接征象显示阑尾肿大、阑尾壁增厚B.阑尾边缘模糊,周围脂肪密度增加C.阑尾周围脓肿提示阑尾穿孔D.阑尾

    29、内粪石对诊断阑尾炎有意义E.盲肠周围蜂窝织炎,阑尾无异常也应诊断阑尾炎 解析:解析 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阑尾肿大,外径6mm,腔内积液,管壁增厚2mm 且均匀强化;阑尾周围脂肪轻度炎性改变。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谰尾周围蜂窝织炎;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腔外结石;增强扫描时局部阑尾壁无强化。17.正常第一肝门部结构包括(分数:2.00)A.门静脉、肝静脉、总肝管B.肝静脉、总肝管、肝动脉C.总肝管、肝动脉、门静脉 D.总肝管、总胆管、肝动脉E.总胆管、肝动脉、门静脉解析:解析 在肝脏的脏面,H 形的沟,是门静脉、肝总管、肝动脉出入肝脏的位置,称为第一肝门。第二肝门是肝左

    30、、中、右静脉出肝后即注入下腔静脉的位置。第三肝门是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汇入腔静脉的位置。18.患者,男,37 岁。体检时 B超偶然发现左肾上方包块,CT 平扫见左侧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 8mm,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最可能的 CT诊断是(分数:2.00)A.肾上腺皮质增生B.醛固酮腺瘤 C.嗜铬细胞瘤D.肾上腺结核E.库欣(Cushing)综合征解析:解析 醛固酮瘤患者 CT检查常表现为圆形低密度影,直径多小于 2cm,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切除后大体病理检查呈金黄色。19.有关肾结核 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肾乳头

    31、部干酪样坏死可形成空洞B.围绕肾盂排列的囊状区多为扩张肾盏所致C.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盂肾盏变形D.肾结核出现钙化常提示病变完全愈合 E.肾盏、肾盂管壁增厚,并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解析:解析 肾结核的 CT典型表现:大小不一的囊状改变,多发者常围绕肾盂排列,似花瓣状或猫爪样,肾皮质变薄,肾盂一般不扩张,或其扩张与肾盏的扩张不成比例。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壁的增厚,并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肾内沙砾状、弧状或小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上述囊状影无强化,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进入空洞;肾盂、输尿管增厚者可见强化。20.患者,女,40 岁,轻度智障。体检发现双肾各见一圆形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左侧病灶直径约1.5c

    32、m,CT 值为-2030Hu,右侧病灶直径约 3.8cm,CT 值为-8028Hu,增强扫描见病灶的实性部分有强化,下一步应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双侧肾 CT血管成像B.双侧 CT尿路成像(CTU)C.腹部增强 CT多期扫描D.胸部增强 CT检查E.颅脑 CT检查 解析:解析 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血管母细胞瘤、透明细胞肾癌、嗜铬细胞瘤、胰腺和内耳肿瘤。在 VHL病患者常可检测到 VHL基因突变。与VHL相关的肾肿瘤典型表现形式有肾囊肿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典型者病变呈多灶性,并累及双侧肾。可通过

    33、CT和 MRI诊断本病。21.以下哪一 CT表现最有利于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分数:2.00)A.CT平扫示肾盂内软组织密度结节B.肾盂继发积水C.增强 CT分泌期扫描肾盂内充盈缺损D.增强 CT扫描肾实质期肾盂内结节轻度均匀增强 E.肾门肿大淋巴结解析:解析 肾盂移行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盂肿瘤。常表现为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引起肾积水,并可向输尿管、膀胱播散性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表现为肾窦区肿块,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其周围肾窦脂肪受压或消失,可出现肾积水表现;增强检查肾实质期肾盂内结节轻度均匀增强;肾窦肿块仅有轻度强化,肾盂充盈缺损。22.盆腔积液最先发生的位置在(分数:2.00)A.网

    34、膜囊上隐窝B.网膜囊下隐窝C.道格拉斯窝 D.盆腔外侧隐窝E.直肠旁隐窝解析:解析 子宫直肠窝,医学全称是子宫直肠陷凹,也称道格拉斯窝,是女性盆腔最低处,也是积液最常见的地方。此处积液是由盆腔炎症引起的,当有盆腔炎症时炎症刺激导致组织液渗出即形成积液。23.腹主动脉、腔静脉及肠系膜血管周围多发结节,部分位于主动脉后部,向前推移主动脉,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转移淋巴结 B.淋巴瘤C.腹膜后纤维化D.神经结细胞瘤E.淋巴管瘤解析:解析 CT 可以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还可以显示附近脏器和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侵及血管常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腹腔干、脾静脉、门静脉;淋巴结转移

    35、最常发生在腹腔干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也可出现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及肝门区。24.肝癌在增强扫描时间一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分数:2.00)A.速升速降型 B.速升缓降型C.缓升速降型D.缓升缓降型E.速升后缓升型解析:解析 肝癌主要接受肝动脉供血,在动脉期 CT值迅速上升达峰值,超过肝实质;病灶峰值停留时间短,然后迅速下降,至静脉期(6090 秒)时病灶 CT值往往较肝实质为低。25.约 80%的原发肝癌合并有(分数:2.00)A.肝内转移B.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C.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D.胆囊内肿后浸润E.肝硬化 解析:解析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占 50%90%,我国原发性肝癌

    36、主要发生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26.与正常门静脉相比较,门静脉癌栓 CT平扫的密度为(分数:2.00)A.高密度B.低密度C.混杂密度D.接近等密度 E.无规律可循解析:解析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系统癌栓形成率较高,如有癌栓则该叶肝密度减低,门静脉癌栓与正常门静脉密度接近;增强后显示未强化的癌栓与明显强化的血液间差异大,表现条状充盈缺损致门脉主干或分支血管不规则或不显影。少数患者有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肝门侵犯可造成肝内胆管扩张;偶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水等。27.胆管细胞囊腺癌 CT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实质部分为低密度B.囊壁厚薄不均C.可见囊壁结节D.囊内液体密度E.病变显著强化

    37、 解析:解析 胆管细胞囊腺癌较为少见,具有与胆管细胞癌相同的起源,大体标本呈多中心爱性肿块,内含黏液或透明液体,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囊内乳头状突起及纤维间隔。镜下肿瘤细胞呈多形性,且分化不良,并可见间质浸润。CT:平扫时,胆管细胞囊腺癌的实质部分为软组织低密度,其囊壁厚薄不均匀或见乳头状组织向囊内突出,病灶内为液体密度。增强后,周围肿瘤实质和纤维间隔可见增强。静脉胆系造影后 CT扫描,显示病变区肝内胆管分支减少和受压。28.肝小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主要点是(分数:2.00)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均匀强化C.小肝癌增强高峰持续时间短 D.血管瘤增强早期出现边缘强化E.小血

    38、管瘤没有假包膜解析:解析 体积较小的血管瘤,大部分发生机化后失去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肝癌。血管瘤 CT平扫:肿瘤为边界清楚低密度影,中央发生机化为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从周边开始强化,呈结节状或球形向中央强化,延迟期逐渐变为等密度。肝癌增强扫描是速升速降型,小肝癌增强高峰持续时间短。29.钙化性转移常见于 A肝癌 B 肺癌 C胰腺癌 D卵巢癌 E肾上腺皮质腺癌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钙化转移发生率高,且分布具有特征性。腹膜种植转移常见第三、四期患者,钙化性转移已成共识;膈下、大网膜及 Douglas窝为种植转移的好发部位。

    39、钙化转移在上腹部见于肝、脾边缘,在盆腔钙化斑常围绕肠管或盆腔肿块,亦可见于大网膜病变。30.CT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主要作用是(分数:2.00)A.区别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B.对膀胱癌各期准确分型 C.发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结节D.对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精确判断E.确定是否伴有尿路梗阻解析:解析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腹部 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CT 检查对于发现肿瘤、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正确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应用价值。31.泌尿系统肿瘤最具特点的临床症状是(分数:2.00)A.无痛性全程血尿 B.尿频和尿痛C.排尿困难D.腹部

    40、肿块E.尿失禁解析:解析 泌尿系统肿瘤常在 40岁以后发出,男性比女性多一倍左右,包括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肿瘤。临床症状:血尿,多为无痛性全程血尿,间歇出现,偶有尿频、尿急等症状。32.关于子宫颈癌 CT征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CT扫描在分期上优于 MRIB.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即可排除淋巴转移C.与邻近器官脂肪层消失,即可诊断邻近器官受侵D.增强扫描易于显示病变 E.延迟时间扫描对诊断没有意义解析:解析 宫颈癌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 58.5%93.1%。患者平均年龄为 50岁,20 岁以下罕见。生长方式分为外生型和浸润型。CT 表现:宫颈增

    41、大,边缘不规则,可见中等密度的肿块,如出现坏死则可见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可见不规则或均匀强化。33.CT显示宫颈癌向外侵犯的确切根据是(分数:2.00)A.宫颈径线大于 30mmB.宫颈呈分叶状C.周围脂肪层消失D.直肠壁局限性增厚 E.宫颈与阴道壁分界不清解析:解析 宫颈癌直肠或膀胱受侵 CT表现为:直肠或膀胱壁呈锯齿状增厚或肿瘤结节向直肠或膀胱腔内突出为肯定的侵犯征象;直肠或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为可能受侵征象,如果还出现该脏器壁不对称增厚,则可诊断为肯定受侵。34.患者,女,59 岁,CT 显示左侧盆腔囊实性病变,大小约为 6.0cm7.5cm,边界清楚,囊壁厚度约为4mm,有小斑点状钙化

    42、;增强扫描示实性部分有强化,首选诊断是(分数:2.00)A.囊性畸胎瘤B.乳头状囊腺瘤C.黏液性囊腺瘤D.浆液性囊腺瘤E.浆液性囊腺癌 解析:解析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CT表现:盆腔内或下腹部可见囊实性不规则形肿瘤。外缘不光滑,可呈结节状突起,囊腔内可见菜花状、手指状、乳头状突起,呈多房囊性肿瘤。囊壁薄厚不一,间隔有不规则增厚。少数可表现为分叶状实质性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有缺血坏死区。于造影增强时,上述结节状、乳头状突起、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及实质性肿块均可见不规则明显增强效果。少数可见囊壁及肿瘤实质部分钙化,为浆液性囊腺癌的特征。35.关于卵巢囊性畸胎瘤,正确的叙述是(分数:2.00)A.大部分

    43、为双侧发病B.肿瘤内以外胚层为主C.骨骼和毛发属于中胚层 D.按其组织结构成熟度分成熟囊性和成熟实性两类E.由于血液供应,形成了头结节解析:解析 卵巢畸胎瘤为女性生殖系常见肿瘤之一,占卵巢肿瘤的 10%20%。多为单侧,双侧同时发病少见。常见于生育期女性。卵巢畸胎瘤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可由 2层至 3层的多种胚胎组织构成,骨骼和毛发属于中胚层。按其组织结构的成熟程度分为成熟囊性、成熟实性和未成熟畸胎瘤三类,以前两者为多见。传统 X光平片表现:多发现有特异的骨化和钙化,或牙齿。肿瘤壁上可出现包壳样钙化。肿瘤内部可出现低密度的透光阴影。随着 CT特别是多排螺旋 CT的出现,能更加详细地显示肿瘤成分

    44、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病变作出正确诊断。36.根据 UICCl974年膀胱癌临床分期标准,T 4 a期是指(分数:2.00)A.肿瘤局限于黏膜层B.肿瘤侵及浅肌层C.肿瘤侵及深肌层D.肿瘤累及膀胱周围组织E.肿瘤累及邻近器官组织 解析:解析 膀胱癌指原发于膀胱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膀胱癌的 TNM分期和临床分期中的 T 4 :侵犯附近器官,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腹壁;T 4 a:侵犯前列腺、子宫、阴道。37.为了对四肢解剖进行比较,易于发现轻微异常,四肢病变的检查应采用(分数:2.00)A.双侧同时扫描B.薄层扫描 C.三维重建D.增强扫描E.近冠状位扫描解析:解析 CT

    45、 薄层扫描对诊断四肢关节微小骨折及撕脱骨折提供了新的检查途径和诊断方法。38.踝关节外伤患者,X 线平片怀疑胫骨下端关节面处有骨折,应进一步采用的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一个月后复查 X线平片B.X线(踝)关节造影C.CT薄层扫描加 MPR D.超声检查E.MRI解析:解析 螺旋 CT薄层轴位扫描结合 MPR(平面重建)技术对诊断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价值。39.诊断胫骨平台凹陷骨折时,最佳 CT显示图像为(分数:2.00)A.轴位图像B.冠状位或矢状位 MPR图像 C.MIP重建图像D.VR重建图像E.最小密度投影图像解析:解析 多排螺旋 CT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从冠、矢状面和任意平面

    46、全面观察骨折情况,可以清晰地显示水平方向骨折线及骨折上下关系,前后移位程度,而且可任意旋转,从最佳角度显示骨折线和骨结构的变形及骨折块与整体骨的关系。40.CT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广泛骨质硬化,内见坏死区及较大死骨,常见于(分数:2.00)A.成骨型骨肉瘤B.骨梗死C.慢性骨髓炎 D.尤文氏肉瘤E.骨结核解析:解析 髓腔内脓肿和死骨形成是骨髓炎的特异性征象。41.X线平片未见异常,CT 显示胸椎骨松质内多发破坏,骨皮质完整,下述疾病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骨白血病C.老年性骨质疏松D.多发性骨髓瘤 E.多发性转移瘤解析:解析 骨痛和溶骨性骨质破坏是本病的突出临床表现。

    47、X 线检查在本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阳性病变部位主要在颅骨、骨盆、肋骨、脊椎骨,也可见于四肢骨。典型表现为以下三种:穿凿样溶骨性病变,为多发性类圆形透亮区,为本病的特殊 X线表现,以颅骨、骨盆最易发现。弥漫性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最常见于下胸椎及上腰椎,也见于肋骨等处。对疑似病例可行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溶骨性病变的部位。42.CT诊断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最重要依据是(分数:2.00)A.平扫见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B.病灶为单发或多发C.邻近骨的肿块可引起骨的改变D.肿块内可见静脉石 E.大的血管瘤可伴有动、静脉瘘解析:解析 CT 能显示四肢肌肉分隔及大的血管与神经结构,因此,CT 可用于观察软组织疾

    48、病,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软组织肿瘤的密度一般低于正常肌肉,增强扫描可增加病变和正常肌肉的密度差,多数良性肿瘤边界清楚或有包膜且质地均匀,但定性诊断有一定限度。脂肪瘤因有典型的脂肪密度,表现具有特征性。海绵状血管瘤于肿块内可见小圆形静脉石,且在造影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具有一定的特点。43.颈段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前后径小于(分数:2.00)A.89mmB.910mmC.1011mmD.1112mm E.1213mm解析:解析 CT 能提供多种有关椎管形态的测量资料,就临床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测量椎管中央前后径,颈段1112mm 为椎管狭窄。44.诊断颈髓星形细胞瘤的 CT征象是(分数:2.0

    49、0)A.颈椎椎管局部扩大B.病变段蛛网膜下隙增宽C.颈髓内异常增强改变 D.椎管内局部异常增粗的血管E.病变近侧脊髓积水解析:解析 CT 表现:病变处脊髓不均匀增粗,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临近蛛网膜下隙对称性狭窄;病变实性部分与脊髓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增强检查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壁呈环状强化。45.CT扫描发现第 10胸椎椎体骨小梁稀少、粗大,低密度背景中有圆点状致密影,附件也受累,骨皮质尚完整,应考虑的诊断为(分数:2.00)A.血管瘤 B.转移瘤C.多发性骨髓瘤D.骨质疏松症E.嗜酸性肉芽肿解析:解析 血管瘤为起源于血管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软组织,发生于骨的血管瘤较少见,在骨血管瘤中以脊椎血管瘤多见。CT 影像发现为椎体松质骨呈粗大网眼状改变,骨小梁减少,残留的骨小梁增粗呈稀疏排列的高密度斑点状影,矢状面或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考试CT医师真题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