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3,分数:74.00)1.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分数:1.00)A.抑制 HCO-3分泌B.促进胆汁分泌C.刺激胰岛素分泌D.促进胰酶分泌2.当小肠被食糜充盈时,小肠反复进行分节运动,其主要作用是(分数:1.00)A.充分混和食糜和消化液B.将食糜不断向前推进C.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D.促进消化液继续分泌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分数:1.00)A.消化酶B.胆盐C.卵磷脂D.胆固醇4.CCK 刺激胰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1.00)A.水分少,HCO -3和酶含量多B.水
2、分和 HCO-3含量少,酶含量多C.水分和 HCO-3含量多,酶含量少D.水分多,HCO -3和酶含量少E.水分、HCO -3和酶含量都多5.全胃切除术预计可导致下列问题(分数:1.00)A.进食后由于水吸收过于迅速,使血液稀释B.由于胃蛋白酶缺乏,使蛋白质吸收障碍C.维生素 B12吸收障碍D.脂肪吸收不良6.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C.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 30%以上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的7.下列关于小肠分节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
3、数:1.00)A.以纵行肌为主的运动B.小肠上部频率较下部低C.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D.有利于肠壁内血液和淋巴回流8.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分数:1.00)A.盐酸B.前列腺素 E2C.丙谷胺D.内因子9.能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最重要的物质是(分数:1.00)A.胃酸B.胰蛋白酶C.糜蛋白酶D.肠致活酶E.组织液10.维生素 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分数:1.00)A.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B.胃壁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C.外科切除空肠D.外科切除回肠E.胃全切除11.下列关于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在慢波
4、基础上发生B.去极相由 Ca2+内流引起C.复极相由 K+外流引起D.幅度越高,肌肉收缩强度越大12.胃的壁细胞分泌(分数:1.00)A.促胃液素B.黏液C.胆囊收缩素D.内因子E.促胰液素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分数:1.00)A.刺激胃酸分泌B.促进胃运动C.刺激胰酶分泌D.促进唾液分泌E.促进胆汁分泌14.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特点是(分数:1.00)A.在胃肠不收缩的情况下也可记录到基本电节律B.消化道各个部位基本电节律的频率相同C.基本电节律的产生是肌源性的D.动作电位总是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产生15.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胆盐
5、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B.肠对胆盐的重吸收导致胆汁进一步分泌C.脂肪的消化吸收需要一定浓度的胆盐D.NaCl 自胆囊主动转移出去是胆汁在胆囊内借以浓缩的机制16.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1.00)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D.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E.水分和碳酸
6、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18.关于促胰液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促进肝胆汁分泌B.促进胰液分泌C.促进胃运动D.促进胰腺分泌 HCO-3E.促进小肠液分泌19.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酶B.促进胰腺小导管分泌水和 HCO-3C.促进肝胆汁分泌D.抑制胃液分泌20.促胰液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分数:1.00)A.水和 HCO-3多,酶少B.水和 HCO-3少,酶多C.水多,HCO -3和酶少D.水、HCO -3和酶都少E.水、HCO -3和酶都多A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B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 C胰液和胆汁分泌
7、都不变 D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不变(分数:22.00)(1).给狗静脉注射稀释的胆汁 10ml,可引起(分数:1.00)A.B.C.D.E.(2).给狗十二指肠腔内注入 0.5%盐酸 50ml,可引起(分数:1.00)A.B.C.D.E.(3).分泌促胃液素的主要部位是(分数:1.00)A.B.C.D.E.(4).吸收铁的主要部位是(分数:1.00)A.B.C.D.E.(5).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是(分数:1.00)A.B.C.D.E.(6).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分数:1.00)A.B.C.D.E.(7).主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 H2O
8、 和 HCO-3的是(分数:1.00)A.B.C.D.E.(8).主要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是(分数:1.00)A.B.C.D.E.(9).促胃液素的主要作用是(分数:1.00)A.B.C.D.E.(10).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作用是(分数:1.00)A.B.C.D.E.(11).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途径是(分数:1.00)A.B.C.D.(12).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途径是(分数:1.00)A.B.C.D.(13).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分数:1.00)A.B.C.D.(14).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中有(分数:1.00)A.B.C.D.(15).参与胃容受性舒张的有(分数:1.
9、00)A.B.C.D.(16).参与胃排空调控的有(分数:1.00)A.B.C.D.(17).胆囊收缩素能刺激(分数:1.00)A.B.C.D.(18).盐酸能刺激(分数:1.00)A.B.C.D.(19).食物经咀嚼吞咽而进入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是(分数:1.00)A.B.C.D.(20).食物经食管瘘管注入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是(分数:1.00)A.B.C.D.(21).胃肠平滑肌的自律性运动(分数:1.00)A.B.C.D.(22).胃肠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分数:1.00)A.B.C.D.21.向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 HCl 可引起(分数:1.00)A.肠液分泌B.胃液分泌C.胰液与胆汁大量分
10、泌D.胃运动增强22.当胰液缺乏而其他消化液分泌正常时,可引起(分数:1.00)A.血糖降低B.脂肪泻C.胰腺炎D.恶性贫血23.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胰液的 pH 约为 8B.胰液的碳酸氢钠含量高C.每天分泌量超过 1000mlD.胰液中含有羧基肽酶E.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24.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是指节律性去极化波B.又称漫波电位C.其产生不依赖于神经的存在D.节律不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E.波幅在 1015mV25.下列消化系统的分泌物中,最依赖迷走神经的是(分数:1.00)A.唾液B.盐酸C.胃蛋白
11、酶原D.胰液E.胆汁26.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分数:1.00)A.胃中的食物B.小肠中的食物C.咽部和食管中的食物D.胆囊收缩素E.促胰液素27.抑制胃液分泌有(分数:1.00)A.生长抑素B.低张溶液C.高 pHD.氨基酸E.ACh28.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头期分泌主要是体液调节B.胃期分泌兼有神经和体液调节C.肠期分泌主要是神经调节D.头期、胃期和肠期分泌都有自身调节29.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分数:1.00)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 ACh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肽类物质D.壁内神经丛兴奋E.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
12、前列腺素30.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分数:1.00)A.唾液B.胃液C.胃蛋白酶原D.胰液E.胆汁31.促进小肠吸收钙的主要因素是(分数:1.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32.调节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有(分数:1.00)A.迷走神经兴奋B.促胃液素C.促胰液素D.支配胰的内脏大神经33.分泌胃酸的细胞为(分数:1.00)A.壁细胞B.主细胞C.颗粒细胞D.黏液细胞E.Cajal 细胞34.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分数:1.00)A.胆色素B.胆同醇C.卵磷脂D.胆盐35.通过肠胃反射(分数:1.00)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13、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以上部不是36.下面关于胰腺功能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胰腺迅速分泌含酶较少的水样胰液B.在交叉循环实验中,当向一只动物的十二指肠内灌盐酸时,另一只动物发生胰液分泌C.胰腺泡含有胰蛋白酶D.能引起富含胰酶的胰液分泌的激素,也能引起胆囊收缩37.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分数:1.00)A.促胃液素B.肠-胃反射C.促胰液素D.抑胃肽E.胆囊收缩素38.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C.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14、D.幽门腺分泌黏液E.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39.促胃液素激素包括(分数:1.00)A.促胰液素B.抑胃肽C.胆囊收缩素D.血管活性肠肽E.胰高血糖素40.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分数:1.00)A.分节运动B.集团蠕动C.紧张性收缩D.0.52.0cm/s 的蠕动E.蠕动冲41.促进胃内容物向十二指肠排空的因素有(分数:1.00)A.迷走-迷走反射B.壁内神经丛反射C.肠-胃反射D.促胰液素42.下列关于糖类在小肠内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与 Na+的吸收相耦联B.需要载体蛋白参与C.单糖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过程D.果糖的吸收速率快于半乳糖43.下列关于小肠对铁吸
15、收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B.维生素 D 可促进铁的吸收C.亚铁易被小肠吸收D.铁的吸收量与机体需要程度有关44.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的是(分数:1.00)A.HCl 灌注刺激幽门部黏膜B.肉汤灌注刺激幽门部黏膜C.扩张刺激幽门部黏膜D.刺激支配幽门部迷走神经45.关于食管-胃括约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其内压力比胃内高 0.671.33kPa(510mmHg)C.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促胃液素可刺激其收缩E.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46.促使胃排空的原动力来源于(分数:1.00)A.迷走神经兴奋引
16、起的胃运动B.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胃运动C.食物在胃内的刺激引起的胃运动D.食物在十二指肠的刺激引起的胃运动E.促胰液素和抑胃肽的刺激引起的胃运动47.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膜上可将寡肽转运入细胞的转运体是(分数:1.00)A.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B.K+-氨基酸反向转运体C.Na+-肽同向转运体D.H+-肽同向转运体48.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吸收的部位是在(分数:1.00)A.十二指肠B.空肠及回肠C.十二指肠和空肠D.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E.回肠49.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的激活物是(分数:1.00)A.Cl-B.糜蛋向酶C.肠致活酶D.内因子E.Ca2+50.胆汁的生理作用包括
17、(分数:1.00)A.在十二指肠中,中和一部分胃酸,有利于肠内消化B.乳化脂肪C.促进脂肪酸的吸收D.促进维生素 A、D、E、K 的吸收51.控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的基础是(分数:1.00)A.慢波B.动作电位C.壁内神经丛活动D.迷走神经兴奋E.交感神经兴奋52.下列哪一项不能促进胃酸分泌(分数:1.00)A.促胰液素B.酒精C.咖啡因D.糖皮质激素E.低血糖西医综合-生理学消化和吸收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3,分数:74.00)1.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分数:1.00)A.抑制 HCO-3分泌B.促进胆汁分泌C.刺激胰岛素
18、分泌 D.促进胰酶分泌 解析:解释 胆囊收缩素可引起胆囊收缩,但不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素可促进各种胰酶的分泌,所以也称为促胰酶素,胆囊收缩素也可引起胰岛素分泌;有轻微的促进 HCO-3分泌的作用。2.当小肠被食糜充盈时,小肠反复进行分节运动,其主要作用是(分数:1.00)A.充分混和食糜和消化液 B.将食糜不断向前推进C.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D.促进消化液继续分泌解析:解释 小肠运动的形式:分节运动:a当小肠被食糜充盈时,肠壁的牵张刺激可引起该段肠管一定间隔距离的环行肌同时收缩,将小肠分成许多邻接的小节段。b随后,原来收缩的部位发生舒张,而原来舒张的部位发生收缩。c如此反复进行,使小肠内的食糜
19、不断地被分割,又不断地混合。小肠的这种运动形式称为分节运动。d分节运动的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蠕动:a蠕动可发生于小肠的任何部位,但小肠蠕动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每秒仅 0.52cm。b蠕动波在小肠上段传播较快,在小肠下段较慢。c通常传播 35cm 便消失,极少超过 10cm。d由蠕动推动食糜在小肠内移动的速度也很慢,平均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小肠的蠕动很弱,但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时,如肠梗阻或肠道感染,可引起一种强烈的快速蠕动,称为蠕动冲。e发生蠕动冲时,可在数分钟之内把食糜从小肠上段推送到结肠,从而可迅速清除食糜中的有害刺激物
20、或解除肠管的过度扩张。移行性复合运动:a在饥饿时或小肠内容物大部分被吸收后,分节运动停止,而出现周期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b小肠的 MMC 起源于胃的下部,向肛门方向缓慢移行,每 6090 分钟发生一次,约经 6090 分钟可到达回肠末端。c当一个波群到达回肠末端时,另一波群又在胃部发生。MMC 的主要作用是:将肠内容物,包括前次进食后遗留的食物残渣、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等清除干净;阻止结肠内的细菌迁移到终末回肠。因此 MMC 被称为小肠的“管家”。MMC 减弱或缺乏者,细菌易于在回肠内过度生长。细菌释放的某些物质可刺激小肠上皮细胞分泌 NaCl 和水,导致腹泻。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
21、主要成分是(分数:1.00)A.消化酶B.胆盐 C.卵磷脂D.胆固醇解析:解释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胆盐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 50%。由于胆盐是双嗜性分子,所以在水溶液中易形成聚集物圆筒形的微胶粒。胆盐的疏水性表面朝向内部,而亲水性一面朝外与水接触,围成圆筒状。胆汁中的胆固醇、磷脂以及食物中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均可渗入到微胶粒的内部,共同组成混合微胶粒。胆盐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重要的作用。在十二指肠,胆盐围绕脂肪微粒呈单层排列,使之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混悬液(乳化作用)。这可增加脂肪与脂肪酶作用的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胆盐形成的混合微胶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酸、甘油一酯及脂溶性维生素等处于溶解状
22、态,并可将它们转运到小肠黏膜纹状缘而被吸收。4.CCK 刺激胰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数:1.00)A.水分少,HCO -3和酶含量多B.水分和 HCO-3含量少,酶含量多 C.水分和 HCO-3含量多,酶含量少D.水分多,HCO -3和酶含量少E.水分、HCO -3和酶含量都多解析:解释 CCK(胆囊收缩素)是胰液分泌调节中的重要刺激物。主要促进酶的分泌,故所促进的胰液分泌特点是酶的含量丰富,而水和 HCO-3的含量少。5.全胃切除术预计可导致下列问题(分数:1.00)A.进食后由于水吸收过于迅速,使血液稀释 B.由于胃蛋白酶缺乏,使蛋白质吸收障碍C.维生素 B12吸收障碍 D.脂肪吸收不良解析:
23、解释 进食后,由于没有胃、水从食管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很快被吸收;由于没有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与维生素 B12结合,所以维生素 B12吸收障碍;胃蛋白酶在蛋白质消化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远比不上胰液中有关蛋白质的酶的消化作用重要,所以全胃切除后,蛋白质仍然消化完全和吸收;由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完成的,所以对脂肪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6.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头期调节属于纯神经反射B.胃期调节包括神经长、短反射和体液调节 C.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释放可被阿托品阻断D.肠期调节约占进食分泌总量的 30%以上E.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的解析
24、:解释 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可将胃液分泌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时期的分泌虽有大致的顺序,但有部分重叠(E 错误)。头期分泌的调节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但不能看做是纯神经反射,因为反射的传出通路,即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液分泌中;有直接刺激壁细胞的机制,还有通过刺激 G 细胞和:ECL 细胞,分别使它们释放促胃液素和组胺,间接促进胃液分泌的体液途径;引起胃液分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中,支配壁细胞和 ECL 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乙酰胆碱,其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但支配 G 细胞的纤维末梢递质是促胃液素释放肽,其作用不能被阿托品阻断;三期引起的胃液释放量不同,头期约为总量的 30%、胃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生理学 消化 吸收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