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2.线段判断从众实验是谁做的?( )(分数:2.00)A.阿希B.米尔格莱姆C.津巴多D.凯利3.斯坦利米尔格莱姆经典的“电击实验”用来研究( )(分数:2.00)A.说服B.服从C.攻击D.利他4.格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体现出人们从众的原因是( )。(分数:2.00)A.行为参照一定向的需要B.对偏离的恐惧C.与群体融合的需要D.群体的凝聚力5.由于真实
2、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我们称为( )。(分数:2.00)A.服从B.从众C.肓从D.以上均不是6.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曾发生过反日游行事件,很多人乘机砸毁了一些店铺,并窃取了其中的财物。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由于( )现象。(分数:2.00)A.从众B.服从C.去个体化D.群体极化7.下列哪位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 )(分数:2.00)A.所罗门阿希B.达里尔拜姆C.欧文贾尼斯D.穆扎菲谢里夫8.有这么一种现象,当你和很多人一起的时候,你的表现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好很多,这个例子与以下哪个选项相一致?( )(分数:2.00)A.社会比较理论B.社会助长C.社会交换论D.公平
3、理论9.根据菲利浦津巴多的研究,穿着制服能促进( )。(分数:2.00)A.辩证逻辑思维B.群性虚耗C.观点采择D.去个体化(去个性化)10.司马紫衣最近很焦虑,于是在面对冲突时采用了回避的方式。请问,如果用“关注自己”和“关注他人”作为两个维度划分四个象限,回避处于( )。(分数:2.00)A.高度关注自己,低度关注他人B.低度关注自己,低度关注他人C.高度关注自己,高度关注他人D.低度关注自己,高度关注他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12.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4、有哪些?( )(分数:2.00)A.词干补笔法B.投射法C.IATD.人种志13.下列哪些实验是研究从众心理的?( )(分数:2.00)A.谢立夫的“自主运动现象”B.阿希的知觉判断实验C.多伊奇和克劳斯的卡乍游戏D.斯坦福监狱实验14.团体的心理功能包括( )。(分数:2.00)A.归属感B.认同感C.社会支持D.风险转移15.群体决策的方法包括( )。(分数:2.00)A.头脑风暴B.专家评估法C.具名群体技术D.阶梯技术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6.观察者效应(分数:2.00)_17.自我服务偏差(分数:2.00)_18.社会化(分数:2.00)_顺从_20.自我
5、价值保护逆反(分数:2.00)_21.社会助长(分数:2.00)_22.去个体化(分数:2.00)_23.登门槛效应(分数:2.00)_24.睡眠者效应(分数:2.00)_25.说服的边缘路线(分数:2.00)_26.社会懈怠(分数:2.00)_27.群体极化(分数:2.00)_28.头脑风暴(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9.说明影响态度改变的特点。(分数:2.00)_30.请用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论解释“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分数:2.00)_31.请简述个体通常是如何进行自我概念建构的。(分数:2.00)_32.请说明影响自尊的因素。(分数:2.00)_33.
6、笔为剑的一名优秀的学生在统计考试中表现得很糟糕,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笔为剑该如何去安慰这个学生才更为有效?(分数:2.00)_34.简述从众现象。(分数:2.00)_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解析:2.线段判断从众实验是谁做的?( )(分数:2.00)A.阿希 B.米尔格莱姆C.津巴多D.凯利解析:解析:阿希的线段等长判断实验是经典的从众实验之一。米尔格莱姆做的是服从权威的实验,津巴多做的是斯坦
7、福监狱实验,凯利是研究归因的。3.斯坦利米尔格莱姆经典的“电击实验”用来研究( )(分数:2.00)A.说服B.服从 C.攻击D.利他解析:解析:米尔格莱姆著名的“电击实验”,简单地说,就是让被试充当老师,主试的助手充当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就电击学生的实验,当然并不是真的电击学生,但是被试并不知道这一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后好多人都遵守命令把电压加到较高,却没有提出质疑或者拒绝,所以这是个研究服从(权威)的实验。4.格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体现出人们从众的原因是( )。(分数:2.00)A.行为参照一定向的需要B.对偏离的恐惧 C.与群体融合的需要D.群体的凝聚力解析:解析:此
8、格言的原意是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在此可以引申为个人对群体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为了被人喜欢和避免被拒绝而选择从众。5.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我们称为( )。(分数:2.00)A.服从B.从众 C.肓从D.以上均不是解析:解析:从众的本质: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行为。6.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曾发生过反日游行事件,很多人乘机砸毁了一些店铺,并窃取了其中的财物。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由于( )现象。(分数:2.00)A.从众B.服从C.去个体化 D.群体极化解析:解析:从众指迫于真实或者想象的压力做出了某种行为,游行并不要
9、求打砸抢,所以 A选项不对;服从强调权威的命令,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发出命令;去个体化指在群体中个人身份被淹没从而使得个人难以被惩罚,打砸抢的个体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更加趋于保守和冒险的现象,这里的行为也并不是群体行为。7.下列哪位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思维和群体决策?( )(分数:2.00)A.所罗门阿希B.达里尔拜姆C.欧文贾尼斯 D.穆扎菲谢里夫解析:解析:欧文贾尼斯是主要研究群体思维与决策的,他认为“酿成大错的原因,是由于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他把这种现象称作群体思维,并提出了群体思维的三个特征:不人道的方案、受限制的讨论以及集体凝聚力。所罗门阿
10、希是研究从众效应的心理学家,穆扎菲谢里夫是利用自主运动研究从众的心理学家。8.有这么一种现象,当你和很多人一起的时候,你的表现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好很多,这个例子与以下哪个选项相一致?( )(分数:2.00)A.社会比较理论B.社会助长 C.社会交换论D.公平理论解析:解析:在有旁观者在场的时候,个人往往会有超常的表现,这就是一种社会助长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促进只适应于难度较低的任务,霍桑效应也一样,请联系动机部分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理解。社会比较指个体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9.根据菲利浦津巴多的研究,穿着制服能促进( )。(分数:2.00)A
11、.辩证逻辑思维B.群性虚耗C.观点采择D.去个体化(去个性化) 解析:解析:菲利浦津巴多是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又叫去个性化、个性消失、去压抑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当群体成员穿着统一的制服时,个体身份被隐匿了,个性也就跟着被淹没了。B 项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10.司马紫衣最近很焦虑,于是在面对冲突时采用了回避的方式。请问,如果用“关注自己”和“关注他人”作为
12、两个维度划分四个象限,回避处于( )。(分数:2.00)A.高度关注自己,低度关注他人B.低度关注自己,低度关注他人 C.高度关注自己,高度关注他人D.低度关注自己,高度关注他人解析:解析:A 项是对峙;B 项是回避;C 项是合作;D 项是顺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解析:12.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分数:2.00)A.词干补笔法 B.投射法 C.IAT D.人种志解析:解析:词干补笔法是先让被试学习一列单词,然后给被试提供单词的缺笔词,要求被
13、试把心中首先想到的单词填出来。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境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内隐联想测验(简称 IAT)是以启动效应为方法学基础,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方法。人种志是指通过在自然情境中以局外人的立场去观察、描述、判断和解释,从而获得对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行为及其意义的整体理解。13.下列哪些实验是研究从众心理的?( )(分数:2.00)A.谢立夫的“自主运动现象” B.阿希的知觉判断
14、实验 C.多伊奇和克劳斯的卡乍游戏D.斯坦福监狱实验解析:解析:(1)谢立夫的“自主运动现象”:社会心理学家谢立夫在 1935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让被试坐在一问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 15英尺远的地方显示一个光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从几英尺到数十英尺。但是如果将个人组成一个两人或者三人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同样让每个人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2)阿希的知觉判断实验(见教材)。 (3)多伊奇和克劳斯的卡车游戏(1960 年):有两个
15、人参加游戏,每人扮演一个运输公司经理,每一方都要尽快地把货物从出发点运到目的地,双方都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迂回的远路,另一条是近路,近路中间有一条双方共用路,但它是单行路,只能从一个方向走一辆车,而双方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运费收入按时间计算,时间越短,收入越多,所以双方都想走近路。如果双方合作,轮流使用近路,双方都获得较好的收入;如果双方不合作,争用近路,则会在单行路上相遇,各不相让、坚持不下,最后只好一方退回,这就浪费了时间,对双方都不利。但是僵局常常出现。如果在单行路两端设立两个控制门,双方各管一门,这就增加了相互威胁的手段。因为一方关门,对方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更加强了。实验证明
16、,在有控制门的条件下比无控制门的条件下合作更少。这是竞争与合作实验中最重要的一个。(4)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者认为监狱条件可能会扭曲人性和改变正常人的行为,为证实这设想,又不能把正常人投入监狱,于是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楼地下室模仿监狱设立一所牢房,并用 15美元一天的报酬招聘 24名 1730 岁的自愿参加“狱中生活”心理学研究的大学生。接着随机分派其中的 6人扮演“看守”(发给他们军服、哨子、警棍,并告诉他们值班时要维持秩序、做好应付紧急事变的准备),其他18人扮演“囚犯”(被发给肥大囚衣、戴上镣铐、喷防虱液、按手印、使用身份证号码和叫号应答,并被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吊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应用 心理 硕士 心理学 专业 综合 社会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