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新闻传播学分类真题1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新闻传播学分类真题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新闻传播学分类真题11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新闻传播学分类真题 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广学会” (分数:2.00)_2.申报 (分数:2.00)_3.中国近代报刊四要素 (分数:2.00)_4.王韬 (分数:2.00)_5.循环日报 (分数:2.00)_6.弢园文录外编 (分数:2.00)_7.时务报 (分数:2.00)_8.时务体 (分数:2.00)_9.国闻报 (分数:2.00)_10.知新报 (分数:2.00)_11.中国日报(1900 年 1 月创刊) (分数:2.00)_12.英敛之 (分数:2.00)_13.大清报律 (分数:2.00
2、)_14.“苏报案” (分数:2.00)_15.时报 (分数:2.00)_16.“竖三民” (分数:2.00)_17.时务文体 (分数:2.00)_18.清议报 (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32.00)19.简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情况、宗旨、特点。 (分数:4.00)_20.近代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分数:4.00)_21.试析近代外报的社会功能。 (分数:4.00)_22.简述早期申报对新闻业务的改革。 (分数:4.00)_23.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分数:4.00)_24.简述严复的近代报刊活动。 (分数:4.0
3、0)_25.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分数:4.00)_26.简述清末民初的新闻法制与新闻自由。 (分数:4.00)_三、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32.00)27.谈谈你对 19 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与评价。 (分数:7.00)_28.试评述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在华外报的历史地位及社会影响。 (分数:7.00)_29.试述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及其意义。 (分数:6.00)_30.试述 1911 年之前中国早期报刊思想的发展。 (分数:6.00)_31.谈谈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分数:6.00)_考研新闻传播学分类真题 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4、概念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广学会”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广学会”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成立于 1887 年 11 月。最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为广学会。该会创办人为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广学会成立初期决定恢复万国公报,并将其作为机关刊物。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非常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2.申报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它从 1872 年 4 月 30 日创刊,至 1949 年 5 月 27
5、 日停刊,前后办了 77 年,共出版 25600 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等人集资创办。1909 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 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 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 年 7 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 12 月 15 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 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 77 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3.中国近代报刊四要素 (分数
6、:2.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近代报刊四要素是指以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组成的中国近代报刊格局,最早是外报形成的。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等就有大量自撰的言论,也有文艺作品和消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首次登载行情物价表,并在新闻后加编者按。遐迩贯珍首次运用插图,首辟广告专版。1876 年申报第一个刊登新闻画。1897 年 11 月 24 日,上海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录是中文报纸的第一个副刊。中国近代第一份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要素俱全的日报是申报。4.王韬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7、家。1867 年,王韬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并于 1869 年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74 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 年,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弢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5.循环日报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 年
8、2 月 4 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9、6.弢园文录外编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弢园文录外编是中国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 1882 年在香港出版,收录了王韬在循环日报、近事汇编等报刊上发表的部分政论文章,评述时政,宣传变法自强,写作上提出了“记事述情、自抒胸臆”的原则,影响广泛。其中的部分文章曾被当时的万国公报转载。王韬的政论观点是反帝爱国、提倡变法,文章不拘泥于形式,对后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7.时务报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该报于 1896 年 8 月 9 日在上海创刊,旬刊,梁启超任总编辑,汪康年任总经理。该报的宗旨是宣传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
10、,深受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该报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主要宦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丰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其发行量最高曾达 1.7 万份。8.时务体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时务体是指中国近代史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一种报章文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
11、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9.国闻报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舆论重镇,与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1897 年 10 月 26 日年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者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严复。该报文字版内容包括上谕、路透社电报、论说以及国内外新闻等,社论
12、主要出自严复之手。“以通外情为要务”,该报尤重视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伦敦、巴黎、华盛顿等大城市设特约记者,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主要译载西方社会科学论著和外文报刊的新闻与评论,曾发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论学说,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根据。该报大量及时地报道了百日维新。但因为出版地靠近政治中心北京,故言论甚为谨慎。戊戌政变后,该报借助日商招牌,大胆揭露事变真相,抨击清政府屠杀维新志士的暴行。10.知新报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 年 2 月 22 日在澳门创刊。该报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由何廷
13、光、康广仁任总理。知新报与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1901 年 1 月 20 日自动停刊,总共出了 133 期。11.中国日报(1900 年 1 月创刊)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日报(1900 年 1 月创刊)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 年 1 月 25 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亲自操办并确
14、定报刊名称,陈少白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它的宣传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揭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鼓动人民争取民主权利;对义和团的反侵略反帝活动表示支持,热情歌颂起义志士的革命精神;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它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就是在报馆内进行的。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出版,1913 年 8 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12.英敛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英敛之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1898 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
15、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1902 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大公”。大公报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爱重。辛亥革命胜利后,英敛之退隐北京香山,不问报事,潜心从事宗教、教育与慈善事业。13.大清报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颁布于 1908 年 3 月 14 日。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了开办报馆、发行报纸,须呈报备案并
16、缴纳保押费的制度;规定了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任职资格;规定了各类报纸于发行前须送交官署接受“查核”的制度;规定了报纸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规定了报道司法新闻、外交新闻、军事新闻及“谕旨章奏”的管理办法;规定了报纸禁止刊载的内容;规定了报刊发行人和编辑人的职业道德守则;规定了报纸相关作品版权的保护办法;规定了违犯本律的具体罚则。大清报律同旧法制相比,具有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法律的色彩,具有明显进步的意义。但就其本质而言,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它旨在控制言论,而并不是为了赋予人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14.“苏报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新闻 传播学 分类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