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运用 ( 3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 2 分) A.瑕 疵 ( c) 自 诩 ( y) 恻 隐 ( c) 海市 蜃 楼 ( shn) B.绽 放 ( zhn) 契 合 ( qi) 殷 红 ( yn) 轩 然大波 ( xun) C.静 谧 ( m) 邂 逅 ( hu) 驾 驭 ( y) 鳞次 栉 比 ( zh) D.嫉 妒 ( j) 迸 溅 ( bng) 翡 翠 ( fi) 如火如 荼 ( t) 解析: A 项中“ 诩 ”读“ x”; B 项中“ 契 ”读“ q”,“ 殷 ”读“ yn”; D 项中“ 迸 ”读“
2、bng”。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 当务之急 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MH370 航班 “ 失联 ” 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 叹为观止 。 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 浮光掠影 地拍摄着。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 “ 雪龙 ” 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 柳暗花明 。半小时后, “ 雪龙 ” 号成功突围。 解析: A 项“当务之急”与目前重复。 B 项“叹为观止”表示赞美事物好到了极点。 C
3、 项“浮光掠影”指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 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不错的,像母 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 “ 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 高山青 。 ” 解析: A 句中问号改为逗号, B 句中引号内逗号在引号外, D 句中“高山青”应用书名号。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2 分) A.“ 七河八岛 ” 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
4、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 30左右。 B.爱丽丝 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 13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 中。 解 析: A 句中“大约”与“左右”重复 , C 句中“价值”与“广阔”搭配不当, D 句判断不当,去掉“不会”。 答案: B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执着、奋进、顽强。 B.大自然
5、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白杨礼赞囚绿记两篇散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中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水经注记载了全国河流水道的情况,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 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 成就。 D.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 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 解析: D 项中,松鼠的作者是布封,松树金龟子作者是法布尔。 答案: D 6.根据拼音写汉字。 ( 4 分) 漫步钟灵毓秀的扬州,你可以见到 wi() 蓝如洗的天空、绿意 ng() 然的大地,可以领略到底 yn(
6、) 深厚的文化、淳朴和谐的风情。近年来,扬州围绕 “ 文化扬州 ”“ 生态扬州 ”“ 精致扬州 ”“ 打造世界名城 ” 等主题进行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 yng() 的名城。 答案:蔚 盎 蕴 映 7.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 1) 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 2)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3) 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5) 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袁) ( 6)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7) 业精
7、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 8) 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是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正所谓“ , ” 。 (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 答案: ( 1) 乾坤日夜浮 ( 2) 明月别枝惊鹊 ( 3) 各领风骚数百年 (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 6) 山回路转不见君 ( 7) 行成于思毁于随 (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综合实践活动。( 10 分) ( 1) 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4 个字, 2 分) 5 月 4 日下午,淮扬中学 “ 品读经典,放飞青春 ” 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事赛
8、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 “ 传承 ”“ 跨越 ”“ 展望 ” 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 22 个参赛节目和 2 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 “ 最佳风采奖 ” 。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 看了比赛。 标题: 答案: 淮阳中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 ( 2) 比赛结束后,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对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持赞成观点的占多数,但也有少量担忧的声音。请从赞成者与担忧者的角度,分别列出两点理由。(每点不超过 10个字, 4 分) 赞成理由: 担忧理由: 答案: 赞成理由:可以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 担忧理由:活动似乎
9、跟考试没什么关系;可能会占用一些学习时间。 ( 3)记者根据教科书中 “ 名著推荐与阅读 ” 作品水浒传现场 出了测试题。请你完成。( 4 分) 写出右图故事名称( 1 分): 简述该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 分): 答案: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高俅陷害,被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他。差役于野猪林想杀害林冲时,鲁智深突然杀出来救了林冲。 二、阅读理解 ( 54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9 题。( 6 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 呜轧( y):拟声词。 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9.( 1) 请
10、说说你对第二句中 “ 寒 ” 的理解。( 3 分) ( 2)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 “ 好用数目 ” , “ 颇妙 ” 。你认为本诗 “ 故乡七十五长亭 ” 中的“ 七十五 ” 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案: ( 1) “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的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冷清场面,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 2) “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更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落寞之情。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15 分) 秦兴师临周求 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 “ 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11、。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 ” 齐王曰: “ 寡人将寄径于梁。 ” 颜率曰: “ 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 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 ” 颜率曰: “ 臣窃为 大王忧之。”齐王曰 :“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颜率: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 分)
12、( 1) 周君 患 之() ( 2) 发 师 救周() ( 3) 颜率复 诣 齐() ( 4) 子之 数 来者() 答案: ( 1) 以为担忧 ( 2) 军队 ( 3) 到 ( 4) 屡次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子 之 数来者 虎见 之 ,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B.寡人将寄径 于 梁 每假借 于 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C.齐王 乃 止 问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发师救周, 而 秦兵罢 非死即徙尔, 而 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解析: A 项助词 /代词; B 项中两个“于 ” 都解释为“向”; C 项“于是就” /竟然; D 项表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扬州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