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 山西省 中考真题语文 一、基础 ( 25 分) 1.默写 ( 15 分) (1)悠哉悠哉, _。 答案: 辗转反侧 (2)感时花溅泪, _。 答案: 恨别鸟惊心 (3)前不见古人, _。 答案: 后不见来者 (4)无可奈何花落去, _。小园香径独徘徊。 答案: 似曾相识燕归来 (5)_,死于安乐。 答案: 生于忧患 (6)北国风光, _,万里雪飘。 答案: 千里冰封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_ , _。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答案: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8)“ 酒 ” 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 “ 金樽清酒斗十千 ” ,范仲淹渔
2、家傲中 “_” 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_” 。 答案: 浊酒一杯家万里 酒酣胸胆尚开张 (9)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 ( 不含标点 ) 。 答谢中书书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时俱备。 ” 桃花源记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解析:这是对名篇名句的考查。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和 蔼 ( i) 馈 ( gu) 赠 铭 记 ( mng) 吮 ( shn)
3、吸 B.xun 绚烂 qu雀跃 cu撮合 chu 酬报 炫目 鹊桥 搓洗 筹备 C 桂冠 gun 记载 zi 湖泊 p 轴 zhu 心 冠军 gun 超载 zi 停泊 b 压轴 zhu D 顷 qng 刻 游弋 y 旷 kung 野 阁楼 lu 倾 qng 倒 摇曳 y 粗犷 gung 镂 lu 空 解析: A 项中应该是馈赠的 “ 馈 ” 应读 “ku” 。 答案: A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分) A.马大哈 马后炮 马前卒 B.人是衣裳马是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C.马到成功 青梅竹马 心猿意马 历兵秣马 D.矮子骑大马 上下为难 马戏团的猴子 随人耍 解析:厉兵秣马:厉兵
4、:是磨砺兵器,秣马:喂饱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作好事情准备。 答案: C 4.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 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 “ 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 中的 “ 前身 ” 意思相同。 B.文段中 “ 聚集 ” 一词,可以用近义词 “ 汇聚 ” 来替代。书写 “ 聚集 ” 时 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 “ 聚 ” 字共 14 笔。 C.文
5、段中 “ 悬岩峭壁 ” 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 “ 铜墙铁壁 ”“ 和风细雨 ” 等。 D.文段中, “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 一句的主干是 “ 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 。 解析:“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提取句子的主干,就是小学时我们做的缩句,去掉多余的修饰成分就是主干。正确的改法:他享受着一切。 答案: D 5.在 “ 读资讯,晒感受 ” 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听到如下内容: 2014 年,暮春,子夜,北京。毗邻王府井大街、首家 24 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 ,数盏灯光,秒针滴滴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 “ 夜深还照书窗 ”的意境。 接着,全班同
6、学就“三联书店创办北京首家 24 小时书店 ” 畅所欲言,其中几位同学说的话 深得大家的赞许!设想你就是发言者之一,请把你说的话写下来。 ( 4 分) 解析:只要围绕读书好,读书的作用答,扣住“ 24 小时书店 ” ,语言凝练,有内涵即可。 答案:示例: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深夜书房 ” 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 二、阅读 ( 45 分) 【古诗文】 ( 一 ) 6.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 “ 无言独上西楼 ” ,绘尽孤独之神。 “ 无言
7、 ” 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表现了对 “ 离愁 ” 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 受。 解析:首先看清题目,要求选择的是赏析有误的一项,再看 B 选项中所: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况秋景。很明显这个 “ 只是 ” 有错误。这句不只是这满院清秋冷景,更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 答案: B ( 二 ) 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第
8、7-13 题。 ( 14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 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出师表是 _率师伐魏,在出师 前 写给后主 _的。 ( 2 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出师表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要熟悉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答
9、案: 诸葛亮 ( 孔明 ) ;刘禅 8.请分别写出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中 “ 卑鄙 ” 一词的古今意思。 ( 2 分) 古义: _ 今义: _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古今异义。 答案: 地位低下(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品德)卑劣无耻(恶劣、不道德)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解析:句子翻译,要牢固掌握。 翻译时每个字都落实到位,直译过来。 答案: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深入不 毛 吹 毛 求疵 B.庶 竭 驽钝 殚精 竭 虑 C.三 顾 茅庐 顾 此失
10、彼 D.猥 自枉屈 猥 琐不堪 解析: A 中深入不毛指一种地方,吹毛求疵指皮毛; B 中竭都是指竭尽的意思; C 中三顾茅庐指拜访,顾此失彼指顾得上; D 中猥自枉屈指辱,这里有降低身份意思;猥琐不堪指鄙陋卑下,不大方。 答案: B 11.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_。 ( 2 分)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选段中的句子。 答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上书谏吴王 ( 节选 )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
11、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蘖 (ni):植物的幼芽。 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 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 ( 就抑止它 ) ,在它未形成之前 ( 就抑止它 ) 。 磨砻砥砺:四种磨刀工具。 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 熟计:仔细考虑。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用 “/” 断句。 ( 2 分) 积 德 累 行 不 知 其 善 有 时 而 用 弃 义 背 理 不 知 其 恶 有 时 而 亡 解析:根据上下文及句意可判断。这是一组骈句。 答案:积 德累行 /不 知其善 /有时而用 /弃义背理 /不知其恶 /有时而亡 13.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 _的道理。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 ( )( 2
12、分) A.防微杜渐 B.温故知新 C.礼尚往来 D.得寸进尺 解析:画线句的意思是: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旪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旪间久了就会灭亡。因此可判断是防微杜渐。 答案: A 【现代文】 ( 三 ) 大师治学 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西省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