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5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5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53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53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 )(分数:2.00)A.经济合作B.民族认同C.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D.坚持一个中国3.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属于( )(分数:2.00)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D.既是第二世界,又是第三世界4.20世纪 70年
2、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为中美关系缓和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的外交战略是( )(分数:2.00)A.一边倒B.一条线C.真正的不结盟D.另起炉灶5.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分数:2.00)A.第三世界崛起B.北约东扩C.苏联解体D.多个发展中心形成6.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分数:2.00)A.国际形势稳定B.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D.和平与发展7.我们需要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分数:2.00)A.平等、互惠、共赢、共存B.平等、互信、合作、共赢C.合作、均衡、普惠、共赢D.公平、合理、合作、共赢8.中国提
3、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中国同( )(分数:2.00)A.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B.民族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D.世界上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9.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0.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有( )(分数:2.00)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D.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1.我们所要建设的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政治清明、文化繁荣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2.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措施有( )(分数:2.00)A.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B.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会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C.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D.加快健全重大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1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 )(分数:2.
5、00)A.大力促进教育公平B.逐步普及高等教育C.由政府办学逐步转向社会办学D.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14.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治理地位日益重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是要( )(分数:2.00)A.坚持系统治理B.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C.健全公共安全体系D.加强基层社会治理15.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 )(分数:2.00)A.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B.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C.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D.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16.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
6、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目标B.照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17.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今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 )(分数:2.00)A.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B.健全国土空间开发C.资源节约利用D.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1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是( )(分数:2.00)A.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B.加大环境保护力度C.做好生态保育
7、工作D.建设循环经济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的发展思想是( )(分数:2.00)A.和谐发展B.全面发展C.可持续发展D.循环发展的思想20.党的十八大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要做到( )(分数:2.00)A.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B.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1.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分数:2.00)A.资源节约
8、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大进展B.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C.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D.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2.2013年 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B.有助于使政府更好地发挥职能C.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较快增长等突出问题D.落实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为了不
9、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3.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措施包括( )(分数:2.00)A.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C.谁污染谁治理D.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4.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体现在( )(分数:2.00)A.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B.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C.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D
10、.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5.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台、港、澳问题是( )(分数:2.00)A.都是国际关系问题B.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C.都是内政问题D.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2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B.实行“两种制度”C.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27.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群体是( )(分数:2.00)A.台湾人民B.搞“台独”的台湾分裂势力C.国外反华势力D.干涉中国统
11、一的外国势力2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分数:2.00)A.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C.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9.2005年 3月,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这四点意见是( )(分数:2.00)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30.2008年 12月,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12、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主要内容有( )(分数:2.00)A.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B.应该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C.应该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D.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31.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发表过对台湾和大陆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意见,下面属于胡锦涛总书记的意见有( )(分数:2.00)A.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B.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
13、方针决不改变C.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D.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一切正当权益32.2013年 6月 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对于今后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性。这四点意见是( )(分数:2.00)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33.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就要( )(分
14、数:2.00)A.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B.要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C.深化两岸经济合作D.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53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 )(分数:2.00)A.经济合作B.民族认同C.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坚持一个中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我们坚持维
15、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选项 A、B,是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方式。选项 D,是和平统一的根本原则。因此,正确答案是 C。3.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属于( )(分数:2.00)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 D.既是第二世界,又是第三世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三个世界的划分。1974 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
16、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因此,正确答案是 C。4.20世纪 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为中美关系缓和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的外交战略是( )(分数:2.00)A.一边倒B.一条线 C.真正的不结盟D.另起炉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独立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一条线”,是在 20世纪 70年代美苏争霸的国际形势下提出来的。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打
17、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条线”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
18、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争霸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党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5.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分数:2.00)A.第三世界崛起B.北约东扩C.苏联解体 D.多个发展中心形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
19、的历史。20世纪 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60 年代后,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的方向加速蜕变,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的兴起并迅速上升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的战略力量,国际舞台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的局面,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 年代末 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 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20、的趋势越来越清晰。当今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但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不平衡,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因此,正确答案是 C。6.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分数:2.00)A.国际形势稳定B.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D.和平与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因
21、此,正确答案是 B。7.我们需要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分数:2.00)A.平等、互惠、共赢、共存 B.平等、互信、合作、共赢C.合作、均衡、普惠、共赢D.公平、合理、合作、共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因此,正确答案是 A。8.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中国同( )(分数:2.0
22、0)A.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B.民族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D.世界上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20世纪 50年代由中国政府提出来的,最初用于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印度、缅甸政府赞同并在政府联合声明中公之于世。现在它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9.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0.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2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有( )(分数:2.00)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D.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1.
24、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政治清明、文化繁荣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15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