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8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8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85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85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37年 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分数:2.00)A.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B.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C.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民主政权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分数:2.00)A.平型关大捷
2、B.台儿庄战役C.朝鲜战争D.随枣战役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分数:2.00)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5.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由片面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事件是(分数:2.00)A.皖南事变B.日本政府抛出政治诱降政策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D.国民党军队进攻八路军6.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的方针是(分数:2.00)A.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B.和平、团结、民主的方针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D.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分数:2.00)A
3、.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其规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分数:2.00)A.经济方针的规定B.民族政策的规定C.外交政策的规定D.国体和政体的规定9.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C.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10.最能完整地体现
4、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分数:2.00)A.废除二十一条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分数:2.00)A.无产阶级革命B.武装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1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由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分数:2.00)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B.正式确定了工人阶
5、级的领导地位C.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D.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13.“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B.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D.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14.抗日战争期间,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错误实质是(分数:2.00)A.否认中共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犯了与陈独秀相同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没有看到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原则分歧D.轻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1
6、5.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新特点,下列不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特点的是(分数:2.00)A.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B.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C.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D.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6.1941年 5月 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的根据地政权是(分数:
7、2.00)A.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权B.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峙的全国性政权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民主联合政权D.苏联领导下的工农民主联合政权17.毛泽东指出:“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提出这一观点的文献是(分数:2.00)A.论人民民主专政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对目前时局的宣言D.新民主主义论18.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 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转折点”是指(分数:2.00)A.抗日战争的胜利B.孟良崮战
8、役的胜利C.三大战役的胜利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9.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特点包括(分数:2.00)A.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B.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C.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D.积极发展武装力量21.1919年 5月
9、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一运动爆发的条件是(分数:2.00)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2.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分数:2.00)A.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B.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C.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D.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23.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分数:2.00)A.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
10、斗争的最高形式B.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C.抗击日军侵略者的必备因素D.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24.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这是指(分数:2.00)A.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C.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D.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25.从 1927年 7月大革命失败到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包括(分数:2.00)A.“左”倾经验主义
11、B.“左”倾盲动错误C.“左”倾冒险主义D.“左”倾教条主义26.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分数:2.00)A.思想问题B.组织问题C.军事问题D.领导权问题27.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其意义是(分数:2.00)A.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B.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C.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D.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28.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原因是(分数:2.00)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
12、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B.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C.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D.帝国主义列强欲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愿望未能实现2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总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主要有(分数:2.00)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C.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D.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30.国共重庆谈判的成果有(分数:2.00)A.签署了双十协定B.确认
13、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C.解决了解放区的军队和政权问题D.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31.人民军队迅速粉碎敌人的全面和重点进攻的原因有(分数:2.00)A.中共制定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B.国民党坚持专制独裁C.蒋介石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D.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3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分数:2.00)A.坚决掌握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C.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D.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33.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件包括(分数:2.0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
14、宪法34.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是因为(分数:2.00)A.这些决议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B.有利于和平建国C.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D.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35.发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五四运动,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B.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C.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
15、6.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敌入侵的最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战胜利日,是中华民族经历百年苦难之后第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这一刻,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2月 26日)材料 2纵观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悲壮历史这一次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求得民族独立
16、和人民解放,更意味着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实现了全民自觉的重大转折。促成实现这一重大历史转折的,正是诞生于危难之际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团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摘自人民日报(2011 年 9月 18日)(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2)为什么说“促成实现这一重大历史转折的,正是诞生于危难之际的中国共产党”?(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85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17、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37年 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分数:2.00)A.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B.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C.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民主政权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解析:解析:1938 年 8月,党的洛川会议制定了实行全面抗战,反对片面抗战的路线。这就正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是党在抗战时期的总方针,是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故 D正确。A 是党在敌后进行全面抗战的方针,故排除,B 是党坚持全面抗战的根本原则,故排除。C 是党坚持
18、全面抗战的方针,不是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分数:2.00)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 C.朝鲜战争D.随枣战役解析:解析: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台儿庄战役,故 B正确。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分数:2.00)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解析:解析: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即抗日战
19、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故 B正确。A、C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5.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由片面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事件是(分数:2.00)A.皖南事变B.日本政府抛出政治诱降政策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国民党军队进攻八路军解析:解析:1939 年 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故 C正确。A、B、D 均与题目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6.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
20、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的方针是(分数:2.00)A.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B.和平、团结、民主的方针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D.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解析:解析:1945 年 10月 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故 D正确。A、B、C 均与题目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分数:2.00)A.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
21、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解析:解析: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为党的作风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故 D正确。A、B、C 均不是党的建设方面的贡献,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其规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分数:2.00)A.经济方针的规定B.民族政策的规定C.外交政策的规定D.国体和政体的规定 解析: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国体和政体的规定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根本的性质,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故 D正确。A、B、C 不是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故排除。因此,本题
22、正确答案是 D。9.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C.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解析:解析:新文化运动是适应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要求,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冲破封建束缚而兴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陈独秀等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把矛头指向儒家的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孔子作为共和的敌人、专制的护身符加以批判,其目的就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 D正确。A、B、C 均与题目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10.最能完整地体现五
23、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分数:2.00)A.废除二十一条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故 B正确。A、C、D 不能体现反对封建主义,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分数:2.00)A.无产阶级革命 B.武装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解析: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是党的总书记,因此陈独秀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8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