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属于操作定义的是( )(分数:2.00)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3.下列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分数:2.00)A.事后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4.各种可以操纵量和质变化的刺激,一般称为( )(分数:2.00)A.课题变量B.环境变量C.被试变量D
2、.暂时的被试变量5.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可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分数:2.00)A.自然观察法B.相关法C.实验法D.个案法6.有研究者做了个实验,检验游戏对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其中游戏是( )(分数:2.00)A.因变量B.自变量C.额外变量D.内在变量7.实验者想要研究比赛前一个月强化训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将两组长跑运动员随机分配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一个月强化训练,而控制组只接受一般训练,最后两组进行比赛测量成绩,发现控制组不但比实验组成绩好,还远远高于自身平时水平,这是实验过程中出现了( )(分数:2.00)A.约翰亨利效应B.安慰剂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顺序效应8.研究者
3、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 )(分数:2.00)A.双盲实验B.受污染的实验C.不能重复的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9.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困扰的实验设计方法是( )(分数:2.00)A.组间设计B.组内设计C.混合设计D.随机化设计10.一个 23 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分数:2.00)A.一个主效应B.两个主效应C.三个主效应D.六个主效应11.“语言表达能力受性别和年龄因素的影响。上小学时女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上中学后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假设你在读一篇研究报告,从上面的句子你能得知( )(分数:2.00)A.
4、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B.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C.性别、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交互作用显著D.性别和年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12.实验结果可靠性最低的实验设计类型是( )(分数:2.00)A.准实验设计B.前实验设计C.组间设计D.单因素设计13.通常由主试者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自变量属于( )(分数:2.00)A.刺激特点自变量B.环境特点自变量C.被试特点自变量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14.下列自变量属于被试变量的是( )(分数:2.00)A.任务难度B.指导语C.时间D.个性特征15.下列方法不属于单被试实验设计的是( )(分数:2.00)A.ABAB 设计B.ABBA 平衡法C.AB
5、ACA 设计D.AB 1 AB 2 A 设计16.为了考查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分别选取 5 个年龄段的被试各 3 个,来考查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分数:2.00)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析因设计D.嵌套设计17.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分数:2.00)A.区组B.随机化C.拉丁方设计D.ABBA 设计18.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 )(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时间序列设计C.双组前后测设计D.双组后测设计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19.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分数:2
6、.00)A.ABAB 设计B.拉丁方设计C.匹配D.ABBA 设计20.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A.恒定法B.平衡法C.抵消法D.随机化21.反应变量应具备的特点( )(分数:2.00)A.有效性B.客观性C.数量化D.量程恰当22.能够在实验中引起因变量分数误差变异的是( )(分数:2.00)A.自变量B.个体差异C.额外变量D.安慰剂效应23.时间序列设计的特征有( )(分数:2.00)A.只有一组被试B.包括对被试进行前测C.可以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D.能够控制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2
7、4.练习实验的主要作用是( )(分数:2.00)A.帮助被试学习和掌握反应原则B.降低实验误差C.提高被试反应精确性和可靠性D.练习实验没有什么作用25.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 )(分数:2.00)A.作业变量B.主观变量C.被试变量D.环境变量26.( )会影响统计效度(分数:2.00)A.统计功效低B.违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C.测量信度低D.被试没有代表性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7.分析下面图 1、图 2 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该实验有什么模式?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分数:2.00)_28.在一项言语学习实验中,研究者想要比较集中学习(一次学
8、习大量材料)和分散学习(分次学习)的效果。他选择三组学生为被试,三组被试的学习材料相同。实验安排如表所示。表中的数字 3,表示学习时间为3 小时。所有被试均进行相同的考试。结果表明,第三组的考试分数最高,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最差。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请指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29.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复制法来测量,即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因此复制法又称平均差误法。例如,主试呈现一段声音,被试通过操作仪器复制相同长
9、度的声音:按键声响,同时计时器启动;松键声停,同时计时器停。有研究发现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受刺激的久暂和感觉道的影响,请设计实验考查这一问题。(分数:2.00)_30.试设计实验研究诵读次数(1、3、6、9 遍)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属于操作定义的是( )(分数:2.00)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
10、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A 项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就知道实验中怎样测量智力的大小,它是操作定义。而 B 项中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是对攻击的另一层解释,没有操作和测量性;C 项的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也是一个观念或概念的定义。3.下列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分数:2.00)A.事后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 解析:解析:准
11、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而事后设计又叫事后回溯设计,指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因此,事后设计从对变量的控制上讲是一种非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是准实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随机化设计是真实验设计。4.各种可以操纵量和质变化的刺激,一般称为( )(分数:2.00)A.课题变量 B.环境变量C.被试变量D.暂时的被
12、试变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变量的概念的掌握。实验中可以操纵量和质变化的刺激就是自变量,也是课题变量。课题变量可以包括环境变量、刺激变量、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试变量。5.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可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分数:2.00)A.自然观察法B.相关法C.实验法 D.个案法解析:解析: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因为实验对无关的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而其他的非实验方法都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只能判定他们有关,但不能判定是否是因果相关。6
13、.有研究者做了个实验,检验游戏对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其中游戏是( )(分数:2.00)A.因变量B.自变量 C.额外变量D.内在变量解析:7.实验者想要研究比赛前一个月强化训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将两组长跑运动员随机分配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一个月强化训练,而控制组只接受一般训练,最后两组进行比赛测量成绩,发现控制组不但比实验组成绩好,还远远高于自身平时水平,这是实验过程中出现了( )(分数:2.00)A.约翰亨利效应 B.安慰剂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顺序效应解析:解析:约翰亨利效应指对照组在与实验组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其行为反应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该设计就是控制组在与实验组的共同
14、比赛中超常发挥,造成了实验误差。8.研究者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 )(分数:2.00)A.双盲实验 B.受污染的实验C.不能重复的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解析:解析:为了防止研究者对实验的预期和态度对被试产生影响,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是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这就是双盲实验。9.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困扰的实验设计方法是( )(分数:2.00)A.组间设计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D.随机化设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实验设计的特点的了解。组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
15、量设计”。因为每个被试接受了所有的自变量水平,不同的实验处理都是在自己身上进行比较的,所以不存在没有被试个体差异。10.一个 23 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分数:2.00)A.一个主效应B.两个主效应 C.三个主效应D.六个主效应解析:解析:23 的多因素设计表示,有两个自变量,一个自变量有 2 个水平。另一个自变量有 3 个水平。主效应指实验中由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变异,所以有几个自变量即有几个因素就有几个主效应。11.“语言表达能力受性别和年龄因素的影响。上小学时女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上中学后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假设你在读一篇研究报告,从上面的句子你能得知( )(分数:
16、2.00)A.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B.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C.性别、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交互作用显著D.性别和年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交互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称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是在两个自变量间产生的,所以选择 A。12.实验结果可靠性最低的实验设计类型是( )(分数:2.00)A.准实验设计B.前实验设计 C.组间设计D.单因素设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实验设计的理解和掌握。前实验设计是最为原始的设计。前实验设计也可以操纵、变化一个自变量,但这种设计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太差,缺点
17、很多,因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很低。准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真实验设计是控制最严格的,组间设计和单因素设计都属于真实验设计。13.通常由主试者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自变量属于( )(分数:2.00)A.刺激特点自变量B.环境特点自变量C.被试特点自变量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解析:14.下列自变量属于被试变量的是( )(分数:2.00)A.任务难度B.指导语C.时间D.个性特征 解析:15.下列方法不属于单被试实验设计的是( )(分数:2.00)A.ABAB 设计B.ABBA 平衡法 C.A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 变量 设计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