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12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清初诗坛的虞山派和娄东派是由钱谦益和 1 主领。 (分数:2.00)2.桃花扇是借 1 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来写南朝小朝廷的兴亡之迹的。 (分数:2.00)3.朱彝尊是 1 词派的代表。 (分数:2.00)4.纳兰性德、 1 和顾贞观被称为“京华三绝”。 (分数:2.00)5.讽刺考官一窍不通的小说司文郎是 1 中的一篇作品。 (分数:2.00)6.聊斋志异以后清代影响较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1。 (分数:2.00)7.翁方纲提出 1。 (分数:2.00)
2、8.清代骈文代表人物中取得最高成就是 1。 (分数:2.00)9.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清代的 1。 (分数:2.00)10.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题名 1。 (分数:2.00)11.与红楼梦同时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1。 (分数:2.00)12. 1以坚持理学道统的“桐城派”为号召,使“桐城派”古文一时复盛。他适应时势的需要,进一步强调“经济”,将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四者比之孔门的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四科。 (分数:2.00)13.“南洪北孔”中的“北孔”指的是 1。 (分数:2.00)14.蒋士铨、赵翼与 1 并称“乾隆三大家”。 (分数:2.00)15.被王国维称赞为“
3、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 1。 (分数:2.00)16. 1的散文创作,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开近代文学的新篇章。 (分数:2.00)17. 1是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是曾朴精心雕塑的艺术典型,一个色相和情欲都红艳似火的女人。 (分数:2.00)二、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66.00)18.金圣叹评点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个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分数:6.00)_19.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古代小说续书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分数:5.00)_20.谈谈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分数:5.00)
4、_2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写人上的不同。 (分数:5.00)_22.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结构特点。 (分数:5.00)_23.试析“公安派”创作主张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思潮的关联。 (分数:5.00)_24.论述明代“公安派”和清代“性灵派”的异同。 (分数:5.00)_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有哪些重要创造? (分数:5.00)_26.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分数:5.00)_27.明代雅俗文学兴衰演变的主要原因。 (分数:5.00)_28.晚明小品的特色分析。 (分数:5.00)_29.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分数:5.00)_30.结合作品,分析三国演义如何塑造具有特
5、征化性格的人物,并加以评价。 (分数:5.00)_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12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清初诗坛的虞山派和娄东派是由钱谦益和 1 主领。 (分数:2.00)解析:吴伟业2.桃花扇是借 1 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来写南朝小朝廷的兴亡之迹的。 (分数:2.00)解析:侯方域3.朱彝尊是 1 词派的代表。 (分数:2.00)解析:浙西4.纳兰性德、 1 和顾贞观被称为“京华三绝”。 (分数:2.00)解析:曹贞吉5.讽刺考官一窍不通的小说司文郎是 1 中的一篇作品。 (分数:2.00)解析:聊斋志异6.
6、聊斋志异以后清代影响较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1。 (分数:2.00)解析:阅微草堂笔记7.翁方纲提出 1。 (分数:2.00)解析:“肌理说”8.清代骈文代表人物中取得最高成就是 1。 (分数:2.00)解析:姚鼐9.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清代的 1。 (分数:2.00)解析:纪昀(或者纪晓岚)10.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题名 1。 (分数:2.00)解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1.与红楼梦同时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1。 (分数:2.00)解析:儒林外史12. 1以坚持理学道统的“桐城派”为号召,使“桐城派”古文一时复盛。他适应时势的需要,进一步强调“经济”,将义理、考据、辞章、经济
7、四者比之孔门的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四科。 (分数:2.00)解析:曾国藩13.“南洪北孔”中的“北孔”指的是 1。 (分数:2.00)解析:孔尚任14.蒋士铨、赵翼与 1 并称“乾隆三大家”。 (分数:2.00)解析:袁枚15.被王国维称赞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 1。 (分数:2.00)解析:饮水词16. 1的散文创作,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开近代文学的新篇章。 (分数:2.00)解析:梁启超17. 1是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是曾朴精心雕塑的艺术典型,一个色相和情欲都红艳似火的女人。 (分数:2.00)解析:傅彩云二、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
8、:66.00)18.金圣叹评点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个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写人上,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两三卷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史记写人手法对水浒传有着重要影响,水浒传的写人方法皆是从史记而来,但二者又有着史书与小说(即历史与文学)的不同之处。史书是“以文运事”,必须忠于历史,忠于事实,不能虚构、想象。而小说是“因文生事”,可以顺着笔性来写,即在符合情理的前提下,可以虚构、夸张、驰骋想象,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楚文化的影响、时
9、代精神的熏陶和特殊人生遭际共同促成了司马迁“好奇”的审美倾向,司马迁将神话写进历史,给历史涂上了神奇的色彩;将传闻录入传记,表达作者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愤懑。五宗世家载,景帝征废太子临江王刘荣问罪,荣既上车而轴折车废,至中尉府被逼自杀,数万燕子衔土为坟;驰骋想象以赋神韵,史记中许多精彩的故事细节是驰骋想象而虚构的,在小说因素中掺入夸张的手法,给人以生动而深刻的印象,如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等,情景活灵活现,人物惟妙惟肖。夸张的描写着意于突出人或事件的某些特征,这才赋予浪漫的神韵;采英楚汉以成自然,废太子刘荣之死得冤屈可怜,司马迁便幻想有上万的燕子为他衔土为坟,仅仅是寄托哀思,也是
10、楚地文化的浪漫主义手法。 水浒传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在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和民间传说、戏剧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早先仅有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等三十六人,但是水浒传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了一百零八个人,其艺术成就,最突出地就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叙事上,史记创造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个
11、完整的叙事网络,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记录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学价值。史记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在传记的体例上,有单传、合传、类传等类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叙事富有传奇色彩,许多传奇故事被采入传记;又有的故事背离常规,出乎意外,这些都造成一种神秘感。 水浒传叙事的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
12、物串联起来。前半部的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固然留有组织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等一些英雄之所以能“千古若活”与此不无关系。金圣叹将七十一回以后内容截去史称“腰斩水浒”也正是从此出发的。19.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古代小说续书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古代小说的续书主要集中在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小说上,数量繁多,种类复杂,像清代出现的水浒传的续书诸如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寇志)等;明代即已开始出现的西游记的续书续西游记和西游补等;金瓶梅最早的续书
13、玉娇李(或玉娇梨,但跟后来的玉娇梨不是一书),以及明末移民丁耀亢所作续金瓶梅等;红楼梦的续书如逍遥子后红楼梦、秦子忱的续红楼梦等约三十多种。 续书的形式一般有两种,或就原著的某一点生发,如西游补以“三吊芭蕉扇”来形成另一个故事;或重写伤悲的结局为大团圆的结局来抚慰伤悲的心灵,红楼梦的续作皆是如此。 总体来看,这些小说的质量一般都没有原著好,但这些续书的大量涌现是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本身的巨大成就和艺术魅力的表现,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这些小说的关注和热情,况且有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故而我们还是要客观地对待。 (2)续书是读者观点的体现,主观性过强,故质量参差不齐,虽都有独
14、创,但一般说来都与原著的成就相差甚远。 如续西游记就是在模拟中也有创造,但毕竟相形见绌,故流传不广。丁耀亢续金瓶梅则是在书中加入了过多的因果说教,而且不时穿插秽笔,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意义,整部作品的结构也显得十分松散。 红楼梦的诸多续作更是这样,它们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接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之后,一是接在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之后,它们的内容则多将原书的爱情悲剧改为庸俗的大团圆,让悲剧主人公或死后还魂得遂夙愿,或冥中团聚终成眷属。他们金榜题名,夫贵妻荣,一夫多妾,和睦相处,家道复初,天下太平。一句话,就是“遂使吞声饮恨之红楼,一变而为快心满志之红楼”。由于续作者思想庸俗
15、,境界不高,艺术上荒诞不经,十分拙劣,它们与红楼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但我们也应看到,有些续书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如西游记的续书明代董说的西游补就别开生面。作品构思奇特,变幻莫测,上下古今,熔于一炉,似真似假,如梦如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对历史的反思,人生的感叹,现实的批判当中,尽情地抒发了胸中的垒块,并表达了对于情的理性思考。故而在西游记的众多续书中,这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 还有金瓶梅最早的续书玉娇李(或玉娇梨,但是跟后来的玉娇梨不是一书),据沈德孚万历野获编,此书亦出自金瓶梅作者之手,唯袁中郎知其梗概,沈德孚见到过其首卷。此书成就较高,沈德孚
16、谓之“笔锋恣横酣畅,似犹胜金瓶梅”,但早已散佚。20.谈谈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三国演义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同时也演绎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古代君臣悲剧的历史。弥漫全书的悲剧情绪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作者对悲剧冲突的梳理和把握,从而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悲剧力量和崇高的悲剧精神。这种悲情的宣泄也凝结着悲剧人物艰难的理性抉择。其中包括处于权力巅峰的君主、运筹帷幄的谋臣、驰骋疆场的武将、还有不少节烈的女性。正是由于这些悲剧人物的悲剧体验和人生实践,才使得整部小说充满着情感的冲动与理智的压抑,悲剧情绪显得异常真实而复杂。 三国演义里有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是“三实
17、七虚”的原则决定了其悲剧结局的不可逆转。关键主要人物的悲剧加剧了整个悲剧结局的进程,诸葛亮的悲剧是全书悲剧的重点,众多小悲剧因素如刘禅的昏庸促成了诸葛亮的悲剧。其中的情感与理智的纠葛也使得悲剧情绪不可消弭。三国中的人物,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羽扇纶巾的谋士,还是轻歌曼舞的女子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冲突。如刘备不顾国家大义而为关羽报仇的手足之情。此外,作者还通过“人谋”与“天时”的冲突表达了悲剧人格的深情慨叹。诸葛亮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范式的最好代表,孔明终其一生都是在“人谋”与“天时”的对抗中度过。但“天时”的制约使诸葛亮的悲剧不能避免,蜀汉的悲剧也
18、不可避免,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之死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成为整个蜀汉政治集团的悲剧,因为他把自身命运和整个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在他身上体现出儒家完美人性的光华,而且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寄予最大热情者,恰恰是注定要毁灭的;作者所大力颂扬的,也恰恰是注定要招致可怕灾难的。刘备集团和曹魏集团的对立斗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尖锐冲突。刘备集团最终却仍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仁君贤相败于奸臣权相,邪恶淹没了道德,权诈欺骗了正义,暴政代替了仁政,光明的政治与满腔的热情在黑暗现实面前被彻底粉碎了。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也就
19、是三国演义悲剧实质之所在,也是它那追魂摄魄的艺术魅力的根源之所在。这就是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悲剧。三国演义写出了一个悲剧时代,写出了由布衣出身的刘备集团的理想和事业归于失败的悲剧。 总之,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悲剧的情绪,蕴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刘蜀集团的理想最终为残酷的历史现实所取代,众望所归却偏偏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前赴后继的悲剧英雄,矢志不渝,经受着情感与理智的煎熬,可仍旧于事无补。激烈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体味正义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心灵痛苦和人生况味,这些正是三国演义悲剧意义之所在。2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写人上的不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20、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三国演义虽然也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但是它主要是以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来表现主题。 (2)三国演义做到了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如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
21、的“智绝”机智过人。但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有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和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的倾向,即如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而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份、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此外在对招安的不同态度上,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是坚决反对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的将领则是殷切地盼望着招安。这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份、经历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3)三国演义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古代 文学史 分类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