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省吉林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4年吉林省吉林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吉林省吉林中考真题历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4 年吉林省吉林中考真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出自 (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此题通过条约内容考査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据题意选项中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2.成为毛泽东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创作背景的史实是 ( ) A.井冈山会师 B.红 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南京解放 解析: 此题通过毛泽东的诗句考査对红军长征知识点的掌握。阅读材料可知“三军过后尽开
2、颜”是毛泽东七律 长征中的诗句,指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情景,据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作是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选项中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3.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联合抗日的标志是 ( ) A.创建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卢沟桥事变 解析: 此题考査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意要求选出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联合抗日的标志,选项中 C 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联共抗日,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所以 C 是正确的选项,故选 C。 答案: C 4.下列人物中为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作
3、出卓越贡献的是 ( ) A.邱少云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解析: 此题考査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做出贡献的人物事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为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选项中 A 是抗美援朝的遵守纪律的英雄; C 是为我国核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D 是治理风沙的英雄人物, B 是东北为建立大庆油田作出贡献的英雄,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B 5.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隔绝状态的事件 是 ( ) 2 A.台湾当 局调整“三不”政策 B.两 岸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解析: 此题考査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史实。阅读题文材料要求选出打破
4、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隔绝状 态的事件,根据所学知识, 1987 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 态,选项中 A 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6.下 图反映的古代文明诞生于 (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解析: 此题为图片材料选择题。观察图片为印度种姓制度梵天造人,根据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据题意选项中 C 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7.下列体现人文主 义精神的英国文学作品是 ( ) 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物种起源 解析: 此题考査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体
5、现人文主义精神的英国文学作品。选项中 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作品, B 是文艺复兴时期芙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C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 D 是 19 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作品;其中 B 符合题意要求,故选 B。 答案: C 8.与“突发事件”、“枪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信息相关的是 ( )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凡尔登战役 D.德国闪击波兰 解析: 此题考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给出的信息“突发事件”、“枪声”、“第一次世界大战”可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选项中 A 和 D 不属于第一 ?欠世界大战的内容排除, C 凡尔登战役与题 3
6、 意要求“突发事件”、“枪声”不符, B 符合题意 。 故选 B。 答案: B 9.苏俄(联)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被称为 ( ) A.新经济政 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此题考査苏俄时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阅读题文,“苏俄(联)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据题意要求, A 选理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10.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合作提供了规范平台的世界组织是 (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此题考査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点。阅读
7、题文要求选出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合作提供了规范平台的世界组织,选项中 A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组织, B 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 C 也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D 属于全球经济的世界组织,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二、归纳列举题(共 15 分) 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4 分) 黄海大战殉国将领 新青年的创办者 工农红军首任军长 台儿庄大捷指挥官 解析: 此题为图表材料填空题。考査对近代救国救民探索中的仁人志士的了解情况。根据题文图表和 所学知识可知,黄海大战殉国的将领应填邓世昌,新青年的创办者应填陈独秀;工农红军首任军长是朱德;台儿庄大捷的指挥官应填李宗仁。 答案: 邓世昌
8、 陈独秀 朱德 李宗仁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应内容( 5 分) (1)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 (3)“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地区 (4)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 “窗口” 解析:此题考査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意要求根据提示写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应内容。 (1)此小题考査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根据所学知识, 1954 年,在北京召开 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规定了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
9、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因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颃布 . (2)此小题考査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权利,恢复 4 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据此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是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3)此题考査香港澳门回归相关知识点。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成功的实践。“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随看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却成功的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分别
10、在 1997 年和 1999 年回到钼国的怀抱。据此“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地区是香 港澳门。 (4)此题 考查邓 小平理论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他提出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据此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5)此题考査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80 年我国
11、在广东的深圳、 厦门、珠海、汕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 答案: (1)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3)香港、澳门 (4)中共“十五大” (5)深圳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3 分) (1)维护美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2)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 (3)二战中迫使美国对日宣战的事件 解析:此题为列举题,考査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点。此题分设三个问题进行考査。 (1)此题考査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点。 1861
12、 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林肯领导了这场战争,在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黒人奴隶宣言,最终以北方的胜利结束了战争。这场战争维护美国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据题意维护美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南北战争。 (2)此题考査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掌握情况,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3 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 重的经济危机,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国家开始干预和指导经济,使美国经济慢慢的恢复过来。据此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 是罗斯福新政。 (3)此题考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据所学
13、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迫使美国对日宣战的事件是日 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1941 年 12月 7 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的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被迫向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二战中迫使美国对日宣战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答案: (1)南北战争 (2)罗斯福新政 (3)日本偷袭珍珠港 14.列举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三项 发明成果。( 3 分) 解析: 此题考査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意要求列举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三项发明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珍妮纺纱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机器大生产的动力能源, 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史蒂
14、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成为可能。因此举出珍妮纺纱机、 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即可。 答案: 珍妮机、瓦特蒸汽机、火车 5 三、材料分析题(共 20 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前,占农村人 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 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指导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孙中山在革
15、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3 分) (2)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 1958 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什么运动?( 2 分) (3)改革开放后,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 起来了”?( 1 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 分) 解析:此题为材料问答题,通过阅读材料考査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通过四个设问来考査我国近现代有关土地问题的相关知识点。 (1)此题考査土地问题的相关知识点。阅读材料可知我国在新中国解放前的土地制度为封建土地所有制
16、。根 据所学知识,为改变这种土地所有制,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思想,但最终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 后,为解决土地问题,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据题意即可答出:封建土地制度(或者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此题考查土地问题的相关知识点。从所设问题看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据所学知识, 1950 年土地改革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了改变 “一家 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农业合作社,把生产资料的土地私有制转
17、变为生 产资料的土地公有制,由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1958 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 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一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据题 意即可答出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此题考査土地问题的相关知识点。从所设 (4)题看考査了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对内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土地政策调动 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据题意即可答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此题为历史感悟题。据题意要求从土地政策的变化中,谈你悟出的道理。从土地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吉林省 吉林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