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 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系统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上一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的协议层是( )。(分数:2.0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3.在 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分数:2.00)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4.传输层的作用是提供“端对端”的通信,其
2、中“端对端”的含义是( )。(分数:2.00)A.源主机网卡到目的主机网卡之间B.操作源主机的用户和操作目的主机的用户之间C.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进程之间D.源主机所在网络和目的主机所在网络之间5.关于网络层和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下面几个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2.00)A.网络层 IP协议提供无连接和可靠传输服务,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B.网络层 IP协议提供不可靠服务,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C.网络层 IP协议和传输层 TCP协议均可提供无连接和可靠传输服务D.网络层 IP协议提供无连接和不可靠服务,在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面向无连接服务6.能够实现二进制信息
3、块的正确传输的协议层是( )。(分数:2.0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7.在 TCPIP 协议栈中,解决主机之间通信问题的是( )。(分数:2.00)A.网络接口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8.在下列关于分层体系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各层之间只要接口关系不变,某一层改变时,其上下层不受影响B.结构分离使得实现和维护变得容易C.层次越多越灵活,效率越高D.各层功能的定义独立于具体实现的方法9.对于 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TCPIP 参考模型内对应的层次有( )。(分数:2.00)A.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B.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C
4、.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D.传输层、网络接口层、物理层10.下列关于 TCPIP 参考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TCPIP 参考模型是事实上的标准B.TCPIP 的网络接口层沿用了 OSI参考模型的相应标准C.TCPIP 参考模型的 4个层次都对其协议和功能进行了描述D.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11.当两台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时,由于中间出现网络故障而重传整个文件的情况,可以通过在文件中插入同步点来解决,这个动作发生在( )。(分数:2.00)A.表示层B.会话层C.网络层D.应用层12.关于数据和信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
5、2.00)A.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只能分别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来传输B.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既可以用模拟信号又可以用数字信号来传输C.计算机网络中只能传输数字数据不能传输模拟数据D.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不能互相转换13.如果要实现半双工的通信,那么通信双方至少需要( )。(分数:2.00)A.1条信道B.2条物理线路C.2条信道D.1条物理线路14.RS232-C接口规范所处的层次是( )。(分数:2.0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5.某信道带宽为 10 kHz,编码采用 32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则在无噪声环境下,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分数:2.00)A.
6、50 kbpsB.100 kbpsC.200 kbpsD.400 kbps16.有关曼彻斯特编码的正确叙述是( )。(分数:2.00)A.每个信号起始边界作为时钟信号有利于同步B.将时钟与数据取值都包含在信号中C.这种模拟信号的编码机制特别适合传输声音D.每位的中间不跳变表示信号的取值为 017.在带宽为 4 kHz的信道上,如果有 4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若信噪比 SN 为 30 dB,按香农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速率为( )。(分数:2.00)A.6 kbpsB.16 kbpsC.40 kbpsD.56 kbps18.如果有 2 000比特的数据通过一个 1 Mbps的网卡进行传输,所
7、产生的发送时延是( )。(分数:2.00)A.2 sB.02 sC.002 sD.0002 s19.如果采用同步 TDM方式通信,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志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志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的时间片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20.与同步 TDM相比,统计 TDM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是( )。(分数:2.00)A.性能问题B.线路利用率问题C.成帧与同步D.差错控制21.在脉冲起始时刻,有无跳变来表示“0”和“1”,在脉冲中间时刻始终发生跳变的编码是( )。(分数:2.00)A.非归零码B.曼彻斯特编码C.差分曼彻
8、斯特编码D.8B10B2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时,必备的设备是( )。(分数:2.00)A.调制解调器B.网卡C.中继器D.集线器23.可以将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的方法有( )。(分数:2.00)A.PCMB.PSKC.QAMD.曼彻斯特编码24.调制解调器使用幅移键控和相移键控,在波特率为 1000波特的情况下数据速率达到 4 000 bps,若采用 4种相位,则每种相位有( )种幅值。(分数:2.00)A.2B.3C.4D.525.传送数字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分数:2.00)A.FDMB.同步 TDMC.异步 TDMD.B和 C26.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如
9、果要求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时最小,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 )。(分数:2.00)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27.在数据交换过程中,报文的内容不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的是( )。(分数:2.00)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虚电路D.数据报28.下列关于虚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数据传输过程中,所有分组均按照相同路径传输B.资源利用率高C.每个分组占用线路的开销比数据报方式要小D.存在一定的延迟,主要原因是在交换机之间分组存储一转发造成的延迟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7,分数:34.00)29.综合应用题 41-47小题。(分数:2.00)_30.网络
10、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分数:2.00)_31.计算机网络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分数:2.00)_32.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数:2.00)_33.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分数:2.00)_34.解释下列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分数:2.00)_3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应包含哪些内容?(分数:2.00)_36.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分数:2.00)_37.说明在公用网络以及私用网络中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哪些功能。(分数:2.00)_38.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
11、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 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 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s),数据率为 b(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 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分数:2.00)_39.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分数:2.00)_40.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分数:2.00)_41.解释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12、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分数:2.00)_42.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分数:2.00)_43.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44.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重发时延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分数:2.00)_45.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分数:2.00)_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13、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 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系统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上一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的协议层是( )。(分数:2.0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传输层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OSI参考模型中各个层次的作用。这里二进制信息块其实就是数据链路层所封装的数据帧。传输层虽然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但不能保证系统问直接的二进制信息块的可靠性,因此答案是 B。3.在 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分数:2.00)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 C.会话层D.应用层解析:解析:传输层是第一个提
14、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它使用端口来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4.传输层的作用是提供“端对端”的通信,其中“端对端”的含义是( )。(分数:2.00)A.源主机网卡到目的主机网卡之间B.操作源主机的用户和操作目的主机的用户之间C.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进程之间 D.源主机所在网络和目的主机所在网络之间解析:解析:传输层实现的端对端通信是指两个进程实体之间的通信。网络层实现的通信是点到点,即目的主机与源主机之间的通信。5.关于网络层和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下面几个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2.00)A.网络层 IP协议提供无连接和可靠传输服务,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B.网络层 IP协议提供不可
15、靠服务,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C.网络层 IP协议和传输层 TCP协议均可提供无连接和可靠传输服务D.网络层 IP协议提供无连接和不可靠服务,在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面向无连接服务解析:解析:网络层 IP协议是不可靠的服务,传输层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6.能够实现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的协议层是( )。(分数:2.0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传输层解析:解析:数据链路层能够实现二进制比特流的透明传输。7.在 TCPIP 协议栈中,解决主机之间通信问题的是( )。(分数:2.00)A.网络接口层B.网络层 C.传输层D.应用层解析:解析:不存在网络接
16、口层,A 错。传输层解决的是不同主机用户进程之间的通信,因此 c错。应用层解决的是用户和网络的接口问题,D 错。8.在下列关于分层体系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各层之间只要接口关系不变,某一层改变时,其上下层不受影响B.结构分离使得实现和维护变得容易C.层次越多越灵活,效率越高 D.各层功能的定义独立于具体实现的方法解析:解析:如果网络体系结构中层次太多,那么实现起来也会过于复杂,因此效率也会下降。9.对于 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TCPIP 参考模型内对应的层次有( )。(分数:2.00)A.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B.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 C.网络层、数据链
17、路层、物理层D.传输层、网络接口层、物理层解析:解析:由 TCPIP 参考模型可知,其对应 OSI低三层的分别是互联网层和网络接口层,因此答案 B正确。10.下列关于 TCPIP 参考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TCPIP 参考模型是事实上的标准B.TCPIP 的网络接口层沿用了 OSI参考模型的相应标准C.TCPIP 参考模型的 4个层次都对其协议和功能进行了描述 D.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解析:解析:TCPIP 参考模型在应用层、传输层和互联网层均定义了相应的协议和功能,但是网络接口层则沿用了 OSI参考模型的相应标准,并没有定义其功能
18、、协议和实现方式,选 C。11.当两台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时,由于中间出现网络故障而重传整个文件的情况,可以通过在文件中插入同步点来解决,这个动作发生在( )。(分数:2.00)A.表示层B.会话层 C.网络层D.应用层解析:解析:在 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的两个主要服务是会话管理和同步,因此答案 B正确。12.关于数据和信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只能分别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来传输B.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既可以用模拟信号又可以用数字信号来传输 C.计算机网络中只能传输数字数据不能传输模拟数据D.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不能互相转换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
19、点是数据和信号的概念。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既包括模拟数据也包括数字数据。信号是数据的编码形式,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因此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13.如果要实现半双工的通信,那么通信双方至少需要( )。(分数:2.00)A.1条信道B.2条物理线路C.2条信道 D.1条物理线路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信道的概念。信道是传输信号的通道,信道与物理线路不完全等同,一条物理线路可以复用多条信道。半双工通信指双方可以发送信息但是不能同时发送,需要两条信道,因此C正确。A 明显错,B 和 D混淆了物理线路和信道的概念。14
20、.RS232-C接口规范所处的层次是( )。(分数:2.00)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层接口特性。RS232 是物理层通信接口,其规范也处于物理层,答案是 A。15.某信道带宽为 10 kHz,编码采用 32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则在无噪声环境下,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分数:2.00)A.50 kbpsB.100 kbps C.200 kbpsD.400 kbps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香农定理。本题中 W=10 kHz,根据奈奎斯特定理,波特率为 B=2W=20 kHz,无噪声环境下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与最大码元传输率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计算机专业 基础 综合 计算机网络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