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1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13年真题)关于司法的表述,下列选项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司法权可以依法委托行使B.司法的首要原则是讲求效率C.司法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主动性D.相较于执法而言,司法具有终局性3.(2014年真题)李某是税务局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税务局领导张某在干部调整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但长期未见回应。李某
2、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王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张某。于是他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王某的行为。李某的举报行为属于()。(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执行C.法的监督D.法的解释4.(2011年真题)依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分数:2.00)A.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B.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C.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5.(2011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52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 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审理查明,甲实施了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因此依法判处甲有
3、期徒刑 10个月。法院在本案中运用的法律推理是()。(分数:2.00)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6.(2014年真题)在当代中国司法活动中,法官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主要是()。(分数:2.00)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辩证推理D.类比推理7.(2011年真题)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分数:2.00)A.法律事实B.法律关系的主体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8.(2012年真题)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分数:2.00)A.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C.权力能力D.责任能力9.(2014年真题)在引起法
4、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中,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标准是()。(分数:2.00)A.是否具有合法性B.是否具有社会性C.是否由法律调整D.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10.(2014年真题)刘女士在餐厅就餐时,左脸不幸被火锅烫伤。刘女士向餐厅索赔无果,遂提起民事诉讼。除要求餐厅赔偿治疗费外,她还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刘女士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属于法定权利B.刘女士、餐厅和法院之间不存在多向法律关系C.刘女士与餐厅之间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D.如果餐厅赔偿治疗费,那么这种赔偿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11.(2012年真题)下列有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表
5、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惩罚性责任B.刑事责任可以是一种连带责任C.拘留是一种刑事制裁D.开除公职是一种行政制裁12.(2014年真题)贾某与甄某酒后斗殴,分别被科以 200元罚款和 5天拘留。这类处罚属于()。(分数:2.00)A.行政处分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民事制裁13.(2012年真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的是()。(分数:2.00)A.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B.司法机关应在庭审前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认定,以保证司法的实质合理性C.司法机关可以邀
6、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D.司法机关应结合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14.(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体现程序正当性法律原则的是()。(分数:2.00)A.诚实信用B.婚姻自由C.无罪推定D.公序良俗15.(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说法,不能成立的是()。(分数:2.00)A.法制完备表明法律体系已经形成B.法制完备意味着法治的实现C.法治要求宪法和法律具有权威性D.法治的关键就在于依法治权16.(2011年真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起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法律先于道德产生B.道德先于法
7、律产生C.法律与道德同时产生D.法律与道德相伴而生17.(2013年真题)尽管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它们的法律形式却差很大。这一现象表明()。(分数:2.00)A.法律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B.经济不是影响法律的唯一因素C.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律起着决定性作用D.不同国家之间,法律是不能相互借鉴的二、多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2010年真题)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包括()。(分数:
8、2.00)A.司法权的专属性B.行使职权的独立性C.司法机构的独立性D.行使职权的合法性20.(2010年真题)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有()。(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B.民主党派的监督C.新闻媒体的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21.(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数:2.00)A.守法的最低限度是不违法B.守法的范围与一个国家的正式法律渊源密切相关C.守法不仅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包括依法行使法律权利D.守法仅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不包括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22.(2011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
9、数:2.00)A.法律推理有助于限制法官的主观任意性B.法律推理可以为法院判决提供正当理由C.归纳推理具有或然性,无法得出有效的法律结论D.演绎推理以法律规定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以判决为结论23.(2012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具有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作用的法律方法包括()。(分数:2.00)A.法律论证B.法律解释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24.(2012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的有()。(分数:2.00)A.内容的融贯性B.程序的合理性C.逻辑的有效性D.结论的可接受性25.(2013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数:2.00)A.法律解释都
10、具有法律效力B.法律解释实质上是一种类比推理C.法律解释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并非一成不变D.法律解释应当考虑社会需要,有时不限于立法原意26.(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的正式解释的有()。(分数:2.00)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学理解释27.(2014年真题)杨某多次盗取某公司网络游戏充值账户内的虚拟货币,并用虚拟货币向他人的游戏账户内充值,获利数万元人民币。在法院合议庭讨论此案的过程中,法官甲认为,依据我国刑法第 264条的规定,杨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盗窃罪;法官乙认为,虚拟货币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财物,因此杨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对此,下列观点中正
11、确的有()。(分数:2.00)A.法官甲的推理属于实质推理B.法官乙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C.虚拟货币不应当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官审理本案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法律论证28.(2010年真题)从性质上看,法律关系是()。(分数:2.00)A.物质关系B.意志(思想)关系C.社会关系D.事实关系29.(2013年真题)小王购买了一套价值 105万元的商品房,向银行贷款 60万元,贷款年限为 20年,银行每月从小王的银行账户划扣 4500元用于还贷。小王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分数:2.00)A.普通法律关系B.基本法律关系C.隶属型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30.(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
12、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数:2.00)A.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法律责任的主体B.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时均不需要考虑主观过错C.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D.有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不需要以实际损害结果为前提31.(2011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B.法律责任的认定必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前提C.法律责任具有惩罚、救济和预防等功能D.法律责任可以通过责任主体自觉履行而实现32.(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有()。(分数:2.00)A.责任主体B.违法行为C.因果关系D.证据材料33
13、.(2011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有()。(分数:2.00)A.法律至上原则B.权利保障原则C.权力制约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34.(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现代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公平与正义都是法治的基本价值B.法治可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C.法治要求遵循民主、科学的立法原则D.法治意味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依据35.(2012年真题)某国政府决定在实验室进行人体器官克隆研究,用于攻克某种疑难疾病。由于该国并无相关法律规定,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争论。对此,下列表述能够立的有()。(分数:2.00)A.目前人体器官克隆问题在法律上尚未规定,这正是法
14、律滞后性的体现B.克隆人体器官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是科技、伦理与法律紧张关系的表现C.由此项研究引发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裁决D.如该国民众对此问题在道德上无法形成共识,则应立法禁止此项研究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7.(2012年真题)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数:2.00)_38.(2013年真题)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数:2.00)_39.(2010年真题)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0.00)40.分析题第
15、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010年真题)陈某夫妇靠捡拾垃圾为生,几年中“捡回”5 名残疾弃婴,并筹钱为孩子们治病。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陈某夫妇不具备法定收养条件,且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属非法收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相关法律规定表示无法理解,认为陈某夫妇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应予充分肯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数:2.00)_(2).针对人们的态度和观点,阐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分数:2.0
16、0)_41.(2011年真题)近年来,国内发生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某法学院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冤案与法治“专题讨论。讨论中,学生甲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缺乏 DNA鉴定等先进技术手段;学生乙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权意识,滥用权力,违反律程序;学生丙认为,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制度不够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未得到有效施行,司法权缺乏有效监督。 结合上述材料,试指出并分析上述三种观点分别涉及的法理学知识和原理。(分数:2.00)_(2013年真题)某夫妇婚后多年未育,盼子心切,遂与保姆达成“借腹生子”协议
17、。医院提取夫妇双方的精子和卵子培育受精卵后,植入保姆子宫。保姆成功妊娠生育后,该夫妇按协议付给保姆 10万元。此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赞同者认为,“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那些不能生育者的生育梦想,法律应予以肯定;反对者认为,通过此项技术“借腹生子”,容易引发社会伦理紊乱,法律应予以干预。 根据法律与科技关系的基本原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并阐述:(分数:4.00)(1).科技发展对立法有何影响?(分数:2.00)_(2).立法应如何规范科技成果的应用?(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42.论述题第 70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43.
18、(2012年真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影响法律实现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44.(2014年真题)结合有关法的理论与实际,论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45.(2011年真题)联系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分数:2.00)_46.(2013年真题)联系我国实际,论述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1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
19、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13年真题)关于司法的表述,下列选项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司法权可以依法委托行使B.司法的首要原则是讲求效率C.司法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主动性D.相较于执法而言,司法具有终局性 解析:解析:司法权具有专属性,因此司法权只能由司法机关行使,而不能委托行使,这不同于行政权,因为行政权可以依法委托行使。可见,A 项表述不能成立。司法原则包括司法法治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和司法公正原则,其中,司法法治原则是司法的首要原则。讲求效率原则是行政执法原则,而不是司法原则。可见,B 项表述不能成立。司法具有被动性,
20、司法采取“不告不理”原则,这不同于行政执法,因为行政执法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主动性。可见,C 项表述不能成立。相较于执法而言,司法具有终局性(终极性),即司法是最终的判断权,这不同于执法,因为执法具有非终局性,行政执法是否合理,还须司法进行判断。可见,D 项表述能够成立。3.(2014年真题)李某是税务局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税务局领导张某在干部调整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但长期未见回应。李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王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张某。于是他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王某的行为。李某的举报行为属于()。(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执行C.法的监督 D.法的解释解析:解析:广义上的法
21、的监督或法律监督是指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本题表述中,李某对张某收受钱物的行为予以举报,属于公民个人进行法律监督的表现,属于人民群众监督的法律监督形式,这种形式的法律监督可以通过直接督促监督客体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方式进行(如以信件方式要求某行政机关改进执法方式),也可以通过启动诉讼程序(如通过向检察院举报来启动诉讼程序)或者启动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如提出违宪审查建议)的方式进行。可见,李某的举报行为属于法律监督,故选 C项。法的适用或法律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是
22、国家司法机关的专门活动。李某作为公民个人,并非国家司法机关,不能进行法律适用,故不选 A项。狭义上的法的执行或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执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李某虽为公职人员,但其举报行为并非履行其职责的行为,而是公民以个人身份实施的举报,因而不是执法。可见,不选 B项。法的解释或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李某的举报行为并非解释法律,因而不是法律解释,故不选 D项。4.(2011年真题)依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法理学 历年 汇编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