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9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9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狭义教育 (分数:5.00)_2.行动研究 (分数:5.00)_3.郡国学 (分数:5.00)_4.葛雷制 (分数:5.00)_5.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6.共同要素说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核心课程的优缺点。 (分数:10.00)_8.简述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 (分数:10.00)_9.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分数:10.00)_10.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
2、数:4,分数:80.00)11.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分数:20.00)_12.论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分数:20.00)_13.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分数:20.00)_14.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9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狭义教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
3、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2.行动研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有: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4、。作为行动研究的一个完整单元,行动研究过程主要包括“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四个环节。3.郡国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汉代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发韧于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文翁治蜀郡时,首先在成都市中设立郡学。此后,汉武帝下诏建立郡国学,教师称郡国文学官,学生称文学弟子或郡学生。至东汉,地方官学大都设在郡、国一级,极少数的县亦开始建立县学。郡国学校的办学目的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地方学校中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其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普遍推行道德教化。4.葛雷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葛雷制是
5、美国教育家沃特于 1970 年在印第安纳州葛雷市公立学校担任督学时所推行的一种进步主义性质的教学制度,也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葛雷制把学校分为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四个部分,课程也分成四个方面,即学术工作,科学、工艺和家政,团体活动以及体育和游戏。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制法,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废除寒暑假和星期日,昼夜开放,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它的课程设置能保持儿童的天然兴趣
6、和热情,管理方式经济而有苯高的效率,成为进步学校流行最广的一种形式。5.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带动儿
7、童的发展。6.共同要素说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因素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武德沃斯于 1901 年针对形式训练说提出的。共同要素说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只有当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的因素时,第一种学习的结果才能对第二种学习产生影响,形成正迁移。反之,只要有学习迁移,就必然存在相同的因素,且两者基本成正比,即相同因素越多,则迁移量越大。共同要素说在西方流行 30 余年,但该理论忽视其他因素,特别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认知因素的作用,也未认识到相同因素对迁移的干扰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核心课程的优缺点。
8、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核心课程是指围绕一个核心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课程。它通常针对某一个社会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1)核心课程的优点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因为核心课程把各门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属于要学习的题目,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所学的内容是实用的。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强调解决社会问题和周边问题,需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课本知识,从多角度来处理。对于这种课程,学生会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学生的学习围绕社会问题,
9、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抱有积极的心态,通过积极地参与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做到从自身的角度去认识和改造社会,以获得相应的经验。 (2)核心课程的缺点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主要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知识的组织范围比较宽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问题解决有益的知识都被囊括在内,学习内容比较杂乱和琐碎。 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可能会受到影响。知识和学习内容的组织必须以社会问题为核心,因此不会过多地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和系统性,只要是有用的,对问题解决有帮助的都可以包含在其中。 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课程知识不可能得
10、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忽略了系统、科学的学科知识,同时也省略了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可能不会达到家长或者学校的期望。8.简述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如下: (1)对当时儿童教育的批判 王守仁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指出当时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每天只是督促儿童读书习字,责备他们修身,但不知道用礼义来引导;想使他们聪明,但不知道用善德来培养;对待儿童用鞭打,用绳
11、缚,就像对付囚犯一样。他认为这种儿童教育的结果与施教者的愿望完全相反。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自然就能不断长进,就好比时雨春风滋润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如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3)儿童教育的内容 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和“读书”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意志,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鄙吝,化除其粗顽,让他们日渐礼义而不觉其苦,进入中和而不知其故,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4)“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 王守
12、仁提倡“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即量力施教。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9.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 内容 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的社会里,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并强加于教育过程的,饱含权威与专制色彩;而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
13、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评价 杜威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教育目的应回答“教育应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杜威的以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是从儿童的生长过程本身来考查教育目的,没有反映出教育目的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培养何种类型的人),不能揭示出教育目的应揭示的东西,不能给人提供一个切实的、可以遵行的目的。 (2)教育的社会性目的 内容 杜威从不讳言教育与生长的社会性目的。杜威的社会理想是民主主义,他要求教育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的完善服务。民主主义的特征就是社会成员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个人发展与民主
14、的社会目标是统一的,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培养理想的人来促进个人的发展,实现民主的社会目标。理想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a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 b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d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评价 杜威认为教育是民主的工具,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理想的人的素质鲜明地体现了美国社会民主化、工业化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杜威力图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的一贯精神。10.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种思维有机结合而成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售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
15、,也包括认知或非认知因素。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既有一般思维的共同特点,又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独特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求异性 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尤其在初期阶段,求异性特别明显。它要求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 (2)联想性 联想是将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联想既可以使人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创造,也可以利用别人的发明发现进行创造。 (3)发散性 发散性是指思维的开放性、流畅性和灵活性。其特点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 (4)综合性 综合是把事物各个侧面、部分和属性统一为整体的认识,是按它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入学考试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