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9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 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 原子弹爆炸成功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氢弹爆炸成功(分数:2.00)A.B.C.D.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是:(分数:2.00)A.扩大生产规模B.延长劳动时间C.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管理方法D.提高劳动强度3.从修辞及表达的角度分析下面文字中标线的部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U你们所
2、多的是生力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U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鲁迅导师)(分数:2.00)A.是三个比喻句,又是一组排比句。B.使道理浅显易懂,使论述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引人联想。C.从不同角度共同强调了同一道理,即要克服困难,改造环境,以求生存。D.分别揭示同一命题的多方面的含义,即告诫青年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向不同的方向发展。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分数:2.00)A.食物链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C.物质循环关系D.生态金字塔关系5.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数:2.00)A.生计(维持生活的办法;生活) 生吞活剥(对别人的经验、方法全部接受) 生僻(不常见的;不熟悉的) 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B.信服(相信并佩服) 信口雌黄(不诚实的话) 威信(威望和信誉) 信而有征(可靠而有根据)C.本色(本来面貌) 舍本求末(过分追求细枝末节) 稿本(著作的底稿)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D.奇闻(奇特动听的事情)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闻名(有名) 孤陋寡闻(知识浅薄,见闻不广)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错别字的是:(分数:2.00)A.两支球队势均力敌,经过激烈的鏖战,最终握手言和。B.封建官吏都能做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
4、苦声”,作为一个人民法院的法官,怎么能够草管人命呢?C.人无信不可立,一诺千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朋友交当坚守一个信字。D.那年诗人复出,犹如一块积蓄了巨大能量的煤熊熊燃烧,写出了一批烩炙人口的作品。7.我国耗费巨大力量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美化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D.增加用材林数量,发展经济8.“生逢天宝乱离年,妙咏香山长庆篇。就使吴儿心木石,也应一咏一缠绵。”这首诗是对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的诗人吴梅村的诗的品评,其中涉及到的诗人是:(分数:2.00)A.白居易B.杜甫和白居易C.李白和杜甫D.李白、杜甫和白居
5、易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质变是量变的结果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10.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样子,借代月亮)B.“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形容古代侠客一诺千金的豪气,是夸张写法)C.“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上”字是比拟修辞,以袅袅孤烟渲染荒凉景色)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借代叶,“红”借代花,“肥”、“瘦”是比拟修辞)11.诺贝尔奖是学术界最有声
6、望的奖,它是以诺贝尔的一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的。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包括几个方面的奖项。下面不属于诺贝尔奖的一项是:(分数:2.00)A.数学B.物理C.化学D.文学12.下列属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 某研究机构建议在“松糕鞋”的鞋盒上贴出“此鞋严重影响健康”的警示标志; 某医院转内销商品说明书全部使用外文,明确标出产地、成分、生产日期等内容; 某商场经营“三无”产品和走私产品。 麦当劳店内标有“小心路滑”的标牌。(分数:2.00)A.B.C.D.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瑞土与中国建筑师合作的“鸟巢”设计方案,被确定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
7、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都让群众满意了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C.强沙尘天气屡屡肆虐华北地区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北方地表覆被整体恶化造成的恶果。D.精粹的语言是简洁的;无论铺陈、排比的语句,在意义上也不能无意义地重复,否则,将会犯画蛇添足的毛病。14.下列语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项是:(分数:2.00)A.妈妈我想起来了。B.他原来住在这里。C.他一个上午才写了三道作业。D.我们三人一组。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2.00)A.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8、。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C.泸州老窖以“1573 年始酿”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市场,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一股飓风。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二、B填空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下列行为中,_不属于单方的法律行为。(分数:2.00)A.授权行为B.行使撤销权的行为C.买卖行为D.行使法定抵消权的行为17.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
9、,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属于_方面的典型例子。(分数:2.00)A.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B.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系统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8.辛弃疾在戒酒词中,曾发出了“物无美恶,过则成灾”的感叹,这表明_。(分数:2.00)A.美与恶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别B.事物的性质在一定“度”内保持稳定,超过“度”则会发生质变C.矛盾的双方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D.立场不同,观点不同19._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分数:2.00)A.宁夏回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下面是一段有关古典
10、诗歌发展的叙述,填入横线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先秦时期有北方的诗经与南方的楚辞,前者句型以U /U为主,自有庄重之音;后者则以带有U /U字的语气词构句,别成曼妙之调。U /U,五言诗的写作已臻于成熟,由一群佚名文人所作的U /U,即为此时的代表作。(分数:2.00)A.四言B.兮C.西汉末期D.古诗十九首21.题西林壁一诗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说出了一种“当局者迷”的情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分数:2.00)A.李白B.杜甫C.苏轼D.王安石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
11、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_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自己_自己,以为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国有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分数:2.00)A.奏效 查看 束缚B.生效 查看 禁锢C.生效 察看 束缚D.奏效 察看 禁锢23.在我国,由_行使国家的最高监督权。(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4.下列名言中,_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的哲理相同。(分数:2.00)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C.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25.填入下面诗歌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杨柳依依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_,借问征人归不归。(分数:2.00)A.姑苏城外寒山寺B.心事浩茫连广宇C.柳枝折尽花飞尽D.儿童急走追黄蝶26._是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损的主要原因。(分数:2.00)A.雨水冲刷B.海浪侵蚀C.风化和风蚀作用D.冰川侵蚀27.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组是: 种花好,种菜更好_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_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_俗话说_瓜菜半年粮_(分数:2.00)A.。 。 , 。B.: 。 。 ,
13、 。C.。 ; 。 :“ 。”D.: ; ,“ ”。28.北京人是现代著名戏剧家_所写的话剧。(分数:2.00)A.沈端先B.万家宝C.贺敬之D.郭沫若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其原因_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风。 人们_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_要追求晶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天气渐冷起来了,山下的人还可以穿单衣,住在山上就_有棉衣不行了。(分数:2.00)A.当然 不但/还 没B.当然 不单/也 非C.固然 不单/也 没D.固然 不但/还 非
14、30.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为恰当的句子是: 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_(分数:2.00)A.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是不值得怀念的啊!B.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难道是不值得怀念吗?C.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D.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根本就不值得怀念!三、B阅读理解/B(总题数:1,分数:10.00)B(一)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文后的问题。/BB落棋有声/B铸造车间的主任人选,通过民意测验、调查座谈,集中在大黄和小李两个人名下。要说
15、工作能力、群众关系,两位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这可把干部科汪科长难住了。几经斟酌,决定不下来,他打算听听新厂长的意见。厂长略一沉思,出其不意地问道:“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关于他俩?”科长疑惑了。他理了理额前的乱发,突然想了起来:“哦,这两位都是象棋高手。大黄连续三年蝉联全厂冠军;小李呢,虽没有大黄稳定,但去年也得了第三名”厂长颇感兴趣的站起身来:“好哇,我找他俩赛几盘!”原来厂长也是个棋迷。为了知己知彼,厂长亲自找不少工人了解情况,最后正式下战表。昨晚与大黄下了三局棋。大黄一向出手稳健,素有“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美誉。但昨天他下得不很顺手,接连三局都握手言和。厂长拱拱手,说:“真太
16、过意不去,让你连让三局。”今天上场的是小李。棋友们给他的外号是“程咬金”。据说他既有开局的“三斧头”,在遇到逆境时,又常常会像“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一样,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招,使对手防不胜防。两局下来,厂长就被他凌厉的攻势逼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第三局,下到得意处,小李一扫初进门时的拘谨,竟然拍起厂长的肩膀来:“老兄,十步之内,解决战斗。”“唔?”厂长不买账,“要赢不了呢?”“这辈子不下棋!”“一言为定?”“当然!”厂长毕竟还有两下子,他在太阳穴上抹了点儿清凉油,抖擞精神,沉着应战,几起几落,终于和了这局。他笑吟吟地开始收摊,小李猛然抓住他的手:“慢,再来一盘。”“不是说这辈子不下
17、棋了么?”厂长用含笑的眼睛端详着小李,意味深长地问。小李不服气地说:“不行!刚才漏了一着,不补回来睡不着。”U厂长朗声大笑/U:“你睡着睡不着我不管,反正今天我可以睡个好觉了。”他把小李送出门,径自朝汪科长家走去(分数:10.00)(1).对小说以“落棋有声”为题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写两场棋赛都杀得难解难分,有声有色,但重点是突出小李的棋技更高超。B.小说写的是下棋,实际上是通过下棋考察车间主任的人选。C.“落棋有声”之“声”具有双关性,表面是写下棋声,暗里写两人的行事作风。D.既是对小说中棋局描写的概括,又寓含人品如棋品意义。(2).小说中有“大黄连续三年蝉联全厂
18、冠军”的内容,对其在全文中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说明大黄有很高的棋技。B.为下文大黄与厂长下三局和棋设伏笔。C.说明大黄是故意输给厂长的。D.说明大黄与厂长和棋是心理素质不好。(3).在与小李下棋下完棋后,小说写“厂长朗声大笑”,对这“笑”的隐含信息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这笑是对终于能睡个好觉的欣慰的笑。B.这笑是对小李的自负的善意的嘲笑。C.这笑是确定了人选、了却心事的欣悦的笑。D.这笑是对小李鲁莽性格的善意提醒。(4).对小说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小说开头以两位候选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民意测验、调查结果,为读者设
19、下一个悬念。B.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描写人物用了象征的手法。C.棋友们对小李棋风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对他性格的评价。D.小说结尾这“径自”一词表明厂长急于把自己的感受心得告诉给汪科长。(5).新厂长的工作作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民主、任人重素质B.专断、任人唯才C.民主、任人唯德D.武断、任人重性格四、B(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五(总题数:5,分数:10.00)31.第段中画线句“这是应当否定的”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分数:2.00)A.一部分教师以本职工作为副,以第二职业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B.一部分教师因待遇低而跳槽改行,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
20、良的影响。C.一部分教师跳槽改行,“下海”经商;另一部分教师人在课堂,心在市场。D.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32.为本文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分数:2.00)A.好为人师B.“好为人师”新解C.“好为人师”当赞D.都来作“人师”33.第段中“使之好为人师”的“好”读音、意义全对的一项是:(分数:2.00)A.ho,喜欢B.ho,易于、便于C.ho,爱D.ho,完成34.在本文中作者倡导的“好为人师”应具备的条件,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经验、助人为乐的热忱、终于职守的道德风范、努力投入的奉献精神B.谦虚的美德、丰富的知识、助人的热忱、忠于职守C.丰富的
21、知识、擅长讲话、乐于助人、热爱本职工作D.丰富的知识、助人的热忱、反传统精神、努力奉献35.本文中作者对“好为人师”的“师”的解释是:(分数:2.00)A.既指给人以教育和帮助的人,也指教师。B.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人。C.既指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人,也指教师。D.既指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人,也指给人以教育和帮助的人。五、B(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总题数:5,分数:10.00)36.对第三段开头一句使用“渗透”一词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从前面“获得惊人的发展”来看,这里用“发展”一词承接关系更为明显,语脉更为连贯。B.天文、物理学领域属于理科范
22、畴,生命科学、人文科学属于文科范畴,用“涉及”更能反映发展过程中的主从关系。C.用“渗透”一词,准确而形象地反映了数学方法与生命科学、人文科学产生联系的渐进过程。D.从后面所举事例来看,只有马尔柯夫是数学家,其余的人与数学关系不大,用“渗透”一词准确地反映了不同的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7.第二段中加曲线的“两极”的内涵是:(分数:2.00)A.数学和语言的距离非常遥远。B.数学和语言研究的内容完全不同。C.不同民族可以用统一的数学符号交流,而各民族的语言则是多样性的。D.数学和语言的学科性质完全不同。38.从第一段内容看,语言学界引为自豪的是什么?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分数:2.00
23、)A.在现代科学中,只有一种统一的数学符号系统,而各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B.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而各国的语言学家不可能这样交流。C.各国数学家使用的数字及公式,意义是互通的,语言学家使用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D.数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明确单一,语言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则丰富多彩。39.下面最能体现“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为数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极少”的原因的一项是:(分数:2.00)A.数学跟语言学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遥远,它们好像构成了人类知识宝库的相对的两极。B.人们错误地认为,数学和语言学无关,只有搞社会科学的才需要用语言来表情达意。C.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泾渭分明,学生不
24、愿在不相关的学科上耗费精力。D.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还没有人想到过要把这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有机体。40.纵观全文,不属于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必备条件的一项是:(分数:2.00)A.20 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B.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理”不该分家。C.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D.数学与语言学之间有了共用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六、B(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五(总题数:5,分数:10.00)41.对“转基因酵母细胞”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转基因酵母细胞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带有 DNA 修复基因和水母基因的一种新型基因。B.转基因酵母细胞是一种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