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宏观经济学-1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宏观经济学-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宏观经济学-11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4,分数:20.00)1.税收乘数 (分数:5.00)_2.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分数:5.00)_3.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 (分数:5.00)_4.加速数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5.简述现代财政制度中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的运行机理。 (分数:5.00)_6.请用文字和图形说明,在短期内,为什么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不能同时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确定在其所可选择的既定目标水平上?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什么情况
2、下,应选择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在什么情况下,又应选择控制利率的目标? (分数:5.00)_7.为什么说流动偏好陷阱会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分数:5.00)_8.比较分析财政政策时滞和货币政策时滞。 (分数:5.00)_9.论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 (分数:5.00)_10.请用图示阐释拉弗曲线。 (分数:5.00)_11.分析并评价宏观货币政策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中的传导机制。 (分数:5.00)_三、计算与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3.00)In the Solow model, there are four variables: output(Y), capital(K),
3、 labor(L), and “knowledge“ or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A).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takes the form Y=K (AL)1- , where 01. The initial levels of capital, labor, and knowledge are taken as given, labor and knowledge grow at constant rates: *(t)=nL(t), *(t)=gA(t),where n and g are exogenous paramet
4、ers. Output is divided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The fraction of output devoted to investment, S, is exogenous and constant. Existingcapital depreciates at rate , Thus*(t)=sY(t)-K(t).(分数:12.00)(1).Prove that y=k , where y= ,k= (分数:3.00)_(2).Prove that (分数:3.00)_(3).Find expressions for K *
5、 , c * , and (分数:3.00)_(4).By properly adjusting the saving rate s, find the expression for the golden-rule level of capital stock as functions of the parameters, n, , g, and.(分数:3.00)_12.经济学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明确发现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只有在把它引入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理论后,经济学家才能够对这个概念做出一定的定量分析。请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通常的新古典假定,建立简单的人力资本模型
6、,并证明这个模型在长期中存在均衡点。 (分数:11.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3.为了减少经济的波动,政府时常要实行以稳定经济为目标的政策。你认为这些政策会有效吗?试述你的理由。 (分数:2.00)_14.用公式和图形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政府支出、货币供给的乘数作用。 (分数:2.00)_15.在萧条经济和开放条件下,各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影响均衡产出的(必须列出具体的数学模型和分析过程)?并对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评价。 (分数:2.00)_16.试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分析在比例税情况下,各个政策变量(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税率)对财政收支
7、状况影响(必须列出具体的数学模型和分析过程)。 (分数:2.00)_17.在经济处于均衡水平时,改变政府购买 G,转移支付 TR 和税率 t,会导致政府预算盈余如何变化?变化为多少? (分数:2.00)_18.简要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局限性。 (分数:2.00)_19.试分析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就业的机制和条件。 (分数:2.00)_20.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分数:2.00)_2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扩张性货币的产出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理论对我国的解释力如何? (分数:2.00)_22.一般均衡短期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政策的效应 (分数:2.00)_23.简述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宏观经济
8、政策目标的内容。 (分数:2.00)_宏观经济学-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4,分数:20.00)1.税收乘数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即 (如果只考虑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则为 2.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用 k tr 表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则:3.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以 g 表示
9、政府支出变动,y 表示收入变动,k g 表示政府支出乘数,假定税收为总量税收,与收入无关,则政府购买乘数从三部门收入均衡公式中可以得出: 其中,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上式表明,政府支出乘数等同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其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 同方向变动。实际上,政府购买与企业投资都是对最终产品的直接购买。只要假定条件相同,即只要在同一收入决定模型中,不管是三部门经济还是四部门经济,政府支出乘数恒等于投资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即 (如果只考虑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则为 ,税收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对边际储蓄倾向之比的负数值)。式中 k T 是税收乘数,y 是收入变动,T是税收变
10、动,b 是边际消费倾向,t 是边际税率。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 平衡预算乘数是政府税收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 G=T 时, 4.加速数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加速数也称为加速系数,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即资本增量和产量增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V=I t /(Y t -Y t-1 ),K/Y=I t /Y。这表明投资并不是绝对收入量的函数,而是收入变化的函数。加速原理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它补充了乘数作用的不足,更全面地解释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加速数
1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中固定资本比重较大的技术特点,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加速原理中关于产量变动同投资有严格的固定关系的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另外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不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35.00)5.简述现代财政制度中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的运行机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波动,从
12、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政策措施。 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
13、挥: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
14、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6.请用文字和图形说明,在短期内,为什么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不能同时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确定在其所可选择的既定目标水平上?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什么情况下,应选择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
15、标;在什么情况下,又应选择控制利率的目标?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中央银行不能在它想选择的任何既定目标水平上,同时确定货币存量和利率。 如图 1 所示,中央银行只能沿着货币需求曲线,LL 来确定利率和货币供给的组合点。在利率 i * ,它只能有货币供给 ,在目标货币供给 处,只能有利率 i 0 。但是,中央银行 图 1 实际货币存量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不能既控制 ,又控制 i * 。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不能同时完全控制利率和货币存量。它只能选择与货币需求函数相一致的利率和货币存量的组合。 (2)如图 2(a)所示,当经济体的波动主要是由 IS 曲线造成时(预先不知道哪一条曲线
16、是真正的 IS 曲线),货币管理当局为了使收入尽可能接近于目标水平 Y * ,应当选择货币存量目标。如图 2(b)所示,如果货币需求函数是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时(预先不知道哪一条曲线是真正的 LM 曲线),货币管理当局应该集中关注利率目标。 7.为什么说流动偏好陷阱会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的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无限大。这时候,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可是,如果去买债券,则资本损失的风险极大(由于利率极
17、低时债券价格极高,人们会认为这样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跌不会再涨,从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保持在手中,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8.比较分析财政政策时滞和货币政策时滞。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具体来说: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扰动出现的时点和政
18、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一般而言,在要求政策扩张时,认识时滞较短,在要求政策紧缩时,认识时滞较长。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长短取决于其决策机制。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由公开市场业务和改变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等手段来实现时,行动时滞为零,财政政策的行动时滞则有长有短。外部时滞是指一旦政策行为被采取,它对经济影响的传递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也正是通常所说的政策时滞。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是不同的。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内在时滞较长,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宏观经济学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