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5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环境法所要保护的对象是( )A环境 B人类环境C社会环境 D生态环境(分数:1.00)A.B.C.D.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 )A物 B精神财富C物和行为 D物、行为和精神财富(分数:1.00)A.B.C.D.3.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理解错误的是( )A采用了目的二元论B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C法律规定的目的可以分解为三项任务D三项任务各自独立地从某一方面实现法律规定的目的,相互之间没有内在关联(分数:1.00)A.B
2、.C.D.4.“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是( )A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也不同 B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小同大异C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大同小异 D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完全一样(分数:1.00)A.B.C.D.5.最早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是( )A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分数:1.00)A.B.C.D.6.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最基本的环境政策是( )A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D公众参与(分数:1.00)A.B.C.D.7.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的制度是( )
3、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许可证制度C“三同时”制度 D限期治理制度(分数:1.00)A.B.C.D.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性质是( )A资源进口许可证 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开发许可证 D资源勘查许可证(分数:1.00)A.B.C.D.9.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依据的环境标准是(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基础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分数:1.00)A.B.C.D.10.下列选项中不构成环境科学中常用的环境分类依据的是( )A环境的形成 B环境的功能C环境的范围 D环境的性质(分数:1.00)A.B.C
4、.D.11.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D环境标准(分数:1.00)A.B.C.D.12.首先提出立法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文献是( )A人类环境宣言 B里约宣言C21 世纪议程 D世界自然保护宪章(分数:1.00)A.B.C.D.13.下列不属于协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的是( )A德国的联邦内阁环境委员会 B意大利的环境问题部际委员会C澳大利亚的环境委员会 D英国的皇家污染委员会(分数:1.00)A.B.C.D.1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民主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
5、则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分数:1.00)A.B.C.D.15.“三同时”制度首创于( )A美国 B中国C日本 D英国(分数:1.00)A.B.C.D.16.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 )A自然保护区制度 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分数:1.00)A.B.C.D.17.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分数:1.00)A.B.C.D.18.下列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它主要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也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6、B它是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物质关系C它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D环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中介(分数:1.00)A.B.C.D.1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包括( )A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权 B公民的环境权益C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 D公民对家养动物的所有权(分数:1.00)A.B.C.D.20.我国立法上的“资源税”主要是指( )A土地使用税 B矿产资源税C耕地占用税 D水产品税(分数:1.00)A.B.C.D.21.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 )报告制。A半小时 B1 小时C2 小时 D3 小时(分数:1.00)A.B.C.D.2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
7、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A保护管理费 B惩罚性收费C补偿费 D开发使用费(分数:1.00)A.B.C.D.23.在行政处罚中,使用最多的是( )A警告 B罚款C没收非法所得 D责令停产停业(分数:1.00)A.B.C.D.24.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的处理意见的性质是( )A行政命令 B行政仲裁C行政调解 D行政裁决(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发生在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阶段的著名公害事件有( )(分数:2.00)A.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B.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C.日本水俣病事件
8、D.英国伦敦毒雾事件E.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26.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是( )(分数:2.00)A.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B.它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C.它是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重要法律制度D.它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E.它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27.下列机构属于咨询性质的是( )(分数:2.00)A.智利的全国环境污染委员会B.日本的公害对策特别委员会C.英国的皇家污染委员会D.日本的公害对策审议会E.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28.根据我国环保法律的规定,应当承担限期治理责任的排污者包括( )(分数:2.00)
9、A.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者B.处于风景名胜区的排污超标者C.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但排污未超标者D.位于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设施排污超标者E.未进行“三同时”的排污者29.下列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欧洲国家多称其为污染控制法,日本称其为公害法,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称其为自然保护法B.公害法和污染控制法,容易被人理解为只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概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全部内容C.我国以前称其为环境保护法D.名称不同,反映了各国环境立法的侧重点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法律院系教学计
10、划中的官方称谓30.关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二级多元体制B.二级是指我国专门立法机关的国家和地方两级C.多元指除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外,国务院及其部门、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权D.地方级立法包括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E.国家级立法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31.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包括( )(分数:2.00)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32.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
11、负担费用的范围包括( )(分数:2.00)A.环境恢复费用B.污染预防费用C.污染源治理费用D.损害赔偿费用E.防止公害费用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33.简述环境标准的制定权限。(分数:5.00)_34.简述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分数:5.00)_35.行政“罚款”同刑事责任中的“罚金”和民事责任中的“赔偿金”有什么区别?(分数:5.00)_36.简述排污费的征收方法。(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37.为什么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分数:12.00)_38.论述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分数:8.00)_五、案例分
12、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39.2006 年 10 月上旬,山西省运城市天马文化用纸厂的污水池决口,污水流入引黄干渠,并在渠内大量积存。此后,由于该厂在工作中又不慎损坏了引黄干渠闸门上的零部件,致使大量污水再次流入引黄干渠,造成安邑水库管理委员会所辖的樊村水库上水两个多小时,将污水带入樊村水库,41 万立方米的库存水被严重污染,运城市北城地区居民饮用水被迫停供 3 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35.8 万余元。问:运城市纸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刑事犯罪?为什么?(分数:12.00)_40.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企业。2006 年,该厂通过了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在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合
13、格后,正式投入生产。2010 年,该化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在未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 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予以改造,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扩建的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后,因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区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但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阻拦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供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经环保局对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问: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分数:
14、8.00)_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环境法所要保护的对象是( )A环境 B人类环境C社会环境 D生态环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法保护的对象。要点透析 把人类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保护生命维持系统的功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 )A物 B精神财
15、富C物和行为 D物、行为和精神财富(分数:1.00)A.B.C. D.解析:3.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理解错误的是( )A采用了目的二元论B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C法律规定的目的可以分解为三项任务D三项任务各自独立地从某一方面实现法律规定的目的,相互之间没有内在关联(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的理解。要点透析 环保法的目的可分解为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保护环境与资源,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直接目的。第二项任务保护人民健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根本任务。第三项任务,促进经济增长。这三项任务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故 D 项说
16、法错误。4.“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是( )A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也不同 B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小同大异C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大同小异 D文字表述不同,实质含义完全一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要点透析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可持续发展”。这和我国提出的“协调发展”,只是文字的表述不同,其实质含义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最早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是( )A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7、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最早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机构。要点透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 1989 年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将清洁生产定义为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扣排放,以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6.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最基本的环境政策是( )A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D公众参与(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最基本的环境政策。要点
18、透析 环境保护法第 4 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是环境保护基本法中规定的最重要的、基本的环境政策。7.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的制度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许可证制度C“三同时”制度 D限期治理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许可证制度的重要性。要点透析 许可证制度是国家为加强环境管理而采用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被广泛采用。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驯
19、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性质是( )A资源进口许可证 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开发许可证 D资源勘查许可证(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源许可证的分类。要点透析 自然资源许可证,从其性质看,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资源开发许可证,如林木采伐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捕捞许可证、采集许可证等;二是资源利用许可证,如土地使用证、草原使用证、养殖使用证等;三是资源进出口许可证,如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等。9.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依据的环境标准是(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基础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分数:1.00)A.B.
20、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质量标准。要点透析 环境质量标准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是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10.下列选项中不构成环境科学中常用的环境分类依据的是( )A环境的形成 B环境的功能C环境的范围 D环境的性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分类依据。要点透析 在环境科学上,一般是按照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功能、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要素等做不同的分类。11.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D环境标准(分数:1.00)A.B.
21、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要点透析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一般都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12.首先提出立法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文献是( )A人类环境宣言 B里约宣言C21 世纪议程 D世界自然保护宪章(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21 世纪议程的内容。要点透析 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中指出,各国立法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13.下列不属
22、于协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的是( )A德国的联邦内阁环境委员会 B意大利的环境问题部际委员会C澳大利亚的环境委员会 D英国的皇家污染委员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的性质。要点透析 D 项属于咨询性质的机构,故为应选项。1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民主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点透析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其次还需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环境 资源 保护 法学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