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自考题-5-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自考题-5-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自考题-5-1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自考题-5-1 及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_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A经济制度 B法律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D管理制度(分数:1.00)A.B.C.D.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_的变化。A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整个社会形态 D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分数:1.00)A.
2、B.C.D.3._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A原始制度 B原始社会制度C原始公社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分数:1.00)A.B.C.D.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_,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A生活用品 B物质用品C社会用品 D劳动产品(分数:1.00)A.B.C.D.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_。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本质属性 D基本属性(分数:1.00)A.B.C.D.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_,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A主要来源 B附加内容C物质内容 D精神支柱(分数:1.00)A.B.C.D.7.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_形式的发展过程。A使用
3、B自然C交换 D价值(分数:1.00)A.B.C.D.8.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体现了货币的_。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分数:1.00)A.B.C.D.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_。A商品等价交换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资本原始积累 D劳动力成为商品(分数:1.00)A.B.C.D.10.一般商品流通的公式为_。AW-G-W BG-W-GCG-W-G D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11.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_。A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分数:1.0
4、0)A.B.C.D.1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_。A生产阶段 B购买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分数:1.00)A.B.C.D.13._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消除了货币自行增殖的错觉,从而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所造成的假象。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分数:1.00)A.B.C.D.14._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A货币资本循环 B生产资本循环C商品资本循环 D产业资本循环(分数:1.00)A.B.C.D.15._是指社会生产资料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A自由竞争 B生产集中C垄断资产 D生产阶段(分数:1.00)A.B.C.D.16.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
5、义大企业为了_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A生产集中 B销售市场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方便出口(分数:1.00)A.B.C.D.17._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资本主义公有制(分数:1.00)A.B.C.D.18.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_。A根本保证 B基本要求C根本特征 D社会主义方向(分数:1.00)A.B.C.D.19._是指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混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 D个体经济(分数:1.00)A.B.C.D.20._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
6、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一般用百分比来衡量。A经济发展 B经济总量C经济增长 D经济比重(分数:1.00)A.B.C.D.21._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生产能力的最重要因素。A科学发展 B经济发展C科学技术 D加工工业(分数:1.00)A.B.C.D.22.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_的关系,是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A供给与消费 B投入与产出C收入与支出 D积累与消费(分数:1.00)A.B.C.D.23.社会总产值是指生产过程中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_的总和。A新创造的价值 B劳动创造的价值C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D生产成本(分数:1.00)A.B.C.D.2
7、4.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出一国国界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称为_。A国际分工 B社会分工C生产国际化 D资本国际化(分数:1.00)A.B.C.D.2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扩张,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就已经开始出现,但其真正发展是在_。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 D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分数:1.00)A.B.C.D.26.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的是_。A经济全球化 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 D金融全球化(分数:1.00)A.B.C.D.27.“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不包括_。A美国 B法国C意大利 D中国(分数
8、:1.00)A.B.C.D.28.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经济,必须在统一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放_。A经济市场 B国外市场C国际市场 D世界贸易市场(分数:1.00)A.B.C.D.29.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采取_战略,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A对外开放 B“走出去”C“引进来” D招商引资(分数:1.00)A.B.C.D.30.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必须做到以中心城市和_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A农村 B群众C城市群 D市场(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政治经济学是
9、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_的科学。(分数:2.00)A.经济活动B.经济关系C.经济规律D.经济秩序E.经济制度32.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_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依次更替。(分数:2.00)A.原始公社制度B.奴隶制度C.封建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E.社会主义制度33.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从工作机的发明开始的。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在英国棉纺织业。在继英国之后,_以及后来的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在 19 世纪发生产业革命,先后进入工业社会。(分数:2.00)A.法国B.德国C.美国D.俄国E.意大利34.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必须研究商品经济的_
10、。(分数:2.00)A.基本规律B.一般规律C.特殊规定D.基本模式E.交换模式35.通过对 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_。(分数:2.00)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36.产业资本的循环采取了_三种职能形式。(分数:2.00)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推销资本E.商业资本37.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购买_,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分数:2.00)A.生产资料B.产业资料C.商品资料D.劳动力E.商品价值38._是
11、推动生产集中的有力杠杆。(分数:2.00)A.获取高额利润B.资本主义信用制度C.完全经济一体化D.股份公司的发展E.社会主义制度39.1956 年底,对_的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建立起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数:2.00)A.个体农业B.资本主义农业C.个体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E.社会主义工商业40.内涵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_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分数:2.00)A.人口增长B.技术进步C.人员素质提高D.生产效率的提高E.结构优化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简述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演变过
12、程。(分数:6.00)_4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的条件是什么?(分数:6.00)_43.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垄断时期的竞争具有哪些新特点?(分数:6.00)_4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分数:6.00)_45.简述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4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分数:10.00)_47.生产集中之所以会形成垄断,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分数:10.00)_48.举例论述发达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方式。(分数:10.00)_政治经济学自考题-5-1 答案解析(总分:1
13、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_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A经济制度 B法律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D管理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社会经济制度的定义。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
14、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_的变化。A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整个社会形态 D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3._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A原始制度 B原始社会制度C原始公社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原始公社制度。原始公社制度是人类历
15、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劳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_,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A生活用品 B物质用品C社会用品 D劳动产品(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商品的内在矛盾包含了商品经济矛盾的胚芽。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_。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本质属性 D基本属性(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使用价值是
16、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任何商品,首先必须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_,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A主要来源 B附加内容C物质内容 D精神支柱(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商品使用价值的地位。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7.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_形式的发展过程。A使用 B自然C交换 D价值(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
17、程。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商品既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8.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体现了货币的_。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货币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_。A商品等价交换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资本原始积累 D劳动力成为商品(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要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说明货币是如
18、何转化为资本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0.一般商品流通的公式为_。AW-G-W BG-W-GCG-W-G D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一般商品流通的公式。一般商品流通的公式为 W-G-W。11.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_。A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来看,资本总公式中的价值增殖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 G-W,还是 W-G,商品的价值都不发生变化。但
19、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_。A生产阶段 B购买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这一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资本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作准备。13._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消除了货币自行增殖的错觉,从而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所造成的假象。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生产资本的循环而言,其起点和终点
20、都是生产资本,流通过程仅表现为生产资本循环过程的媒介。14._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A货币资本循环 B生产资本循环C商品资本循环 D产业资本循环(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5._是指社会生产资料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A自由竞争 B生产集中C垄断资产 D生产阶段(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生产集中的概念。生产集中是指社会生产资料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自由竞争的必然
21、结果。16.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_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A生产集中 B销售市场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方便出口(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垄断的概念。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形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产品和销售市场。生产集中发生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17._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资本主义公有制(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经济学 考题 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