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吉林省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吉林省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吉林省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4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_。(诗经 关雎) ( 1 分) 2.择其善者而从之, _。(论语 述而) ( 1 分) 3.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1 分) 4.无可奈何花落去, _。(晏殊浣溪沙) ( 1 分) 5.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 1 分) 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_,_”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 2 分)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_,_。 ( 2 分)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
2、,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_, _。 (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 答案 : 1.君子好逑 2.其不善者而改之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似曾相似燕归来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7.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8.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 5 字。) ( 3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联的拟写,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即上下句“
3、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根据题目的内容,从“书香、翰墨”等角度拟写。 答案 : 示例 1: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示例 2:上联:墨香盈雅室 下联:书声溢芳园 二、阅读( 46 分) (一)古诗文阅读( 15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
4、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 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 _(人名)。(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答案 : 陶渊明 11.解释下列 划
5、线 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 1)屋舍 俨然 ( 2)便 扶 向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注意本题中“扶”古今异义,意为“沿着,顺”,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答案 : ( 1)整齐的样子 ( 2)沿、顺着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2 分) 解析: 景物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渲染气氛、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 答案 : 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塾”回答出两点即可。 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2 分) 解析: 此题考
6、查的是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阅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见渔人,乃大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等句子可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答案 : 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机朝代更竹;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 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3分) 解析: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从文中对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以及人们的热情淳朴和“不足为外人道也”进行分析可 得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 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
7、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 围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回答出三点即可。 (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5 分)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 : 沈佺( qun)期:唐代诗人。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_。( 1 分) 解析: 此题考
8、査的诗中字词的意思。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所描写的事件。根据“七盘岭”一词为地点,即可理解“宿”为“住宿;过夜”的意思。 答案 :住宿 ;过夜 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形象,阅读诗歌,根据其中描写的景象,发挥想像,从声、色、形等方面描摹诗中所写景色,可运用修辞手法对景物的状态加以形容修饰。 答案 : 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情感赏析。 注意抓住诗中关键词语,“独游”说明独自一人 ,“ 规啼”“闻曙鸡”等意象,再著一
9、“空”,就将诗人内心的“独宿异多的愁思(倜怅、失意 ),对故多的依恋”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答案 : 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 (二)现代文阅读( 26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沙枣 梁衡 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 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10、。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 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 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 4
11、 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 6 月 9 日才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欣喜: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2、 1972 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固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 20 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 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
13、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
14、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 60 岁的老人, 20 多年来一直 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 不是人像沙枣,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吉林省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