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4月中考二模语文.docx
《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4月中考二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4月中考二模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 4 月中考二模语文 一、文言文( 40 分) ( 一 )默写( 15 分) 1.树木丛生, _。(观沧海) 2._,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4.斯是陋室, _。(陋室铭) 5.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案: 1.百草丰茂 2.醉里挑灯看剑 3.衣沾不足惜 4.惟吾德馨 5.号呼而转徙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6-7 题。( 4 分) 【甲】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天净沙 秋思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甲】作品的作者是 _,【乙】作品中“天净沙”是 _。(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基本常识,诗歌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题目、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即可。 答案: 王维 曲牌名 7.下列对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作品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致。 B.【乙】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凄冷萧索之景。 C.【甲】作品表达了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 D.【乙】作品表达了孤旅者伤心悲痛之情。 解析: C 中【甲】作品表达表现了诗人寄情山
3、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 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而不是表现了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 C 错,固选 C。 答案: 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 9 题。( 9 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6 分)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本文选自课文 作
4、者是 (人名)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解析: 句子翻译: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当道”“谓”,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答案: 登泰山记姚鼐背,覆盖,以背载物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称之为)天门。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从东谷进入,经过中岭、西谷到达山巅。 B.古时候一般人都是从东谷登山,经过天门溪水。 C.“我”登山时遇到的困难有道路冰滑、迷雾等。 D.“我”登上山巅看到了汶水、徂徕如画的景致。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5、文章内容的理解,疏通全文,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选项,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作答。 A 中“我”从中谷进入,而不是东谷, A 错,固选 A。 答案: A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 题( 12 分) 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见李核,欲持去,顾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水灌之。后人见朵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 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闻之而至者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注释:张助,人名。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滂沱:原形容雨很大。这里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1
6、0.解释句中加点词 。 ( 4 分) ( 1) 顾 空桑毕有土()( 2)盲者 得 视()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1)看,回头看 ( 2)能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 ( 2 分)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此”“何”,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答案: 这有什么神奇,(这棵树)是我种植的。 12.人们相信这棵树神奇,有这样看法的原因是: _( 3 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疏通全文,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根据题目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作答。从文本中后人见朵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
7、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可分析概括作答。 答案: ( 1)桑树中复生李树( 2)病目者于李树下 许愿后自愈( 3)传言盲者得视 13.下列分析本文主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人们不应有盲目崇拜的心理 B.随意种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C.人们不要去做祭树拜神行为 D.人们不应该听信荒谬的传闻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主旨的理解,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根据选项,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作答。 B 中随意种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文中没有体现,固选 B。 答案: B 二、现代文( 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
8、 题( 18 分) 空间站上的“菜园” 18 月 10 日,美国航天员斯科特 凯利和谢尔 林德格伦成为在太空中种植的紫叶生菜的第一批“试吃者”, 他们先把橄榄油和香醋倒在生菜叶子上调味,然后进行品尝,并大赞“味道好极了”。 他们形容太空生菜的味道有着芝麻菜的香味。 在太空中种植蔬菜意义深远。首先有助于航天员解决饮食平衡问题。航天员在太空中免疫力会下降,需要新鲜蔬菜来补充营养。其次,太空中种植蔬菜有助于调节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比例,辅助空气净化器过滤空间站内的异味。此外,太空中种植蔬菜还有助于研究太空种植的方法,以便于拓展延伸到其他果类植物的种植。 在空间站上种植蔬菜,并非易事,因为在太空不能给蔬
9、菜 浇水,而且在空间站上每隔1.5 个小时就看到一次日出日落,阳光照射不足,同时又受到光照方向的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合作用大大降低。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轨道科技公司与肯尼迪航天中心合作开发了一些特殊装置。这些特殊装置被统称为“素食者植物种植系统”。这种植物种植系统由一个个蔬菜“盒子”组成,这些“盒子”可以折叠也可以拉伸。这种植物种植系统的垫层由土壤和化肥组成,种子被置于垫层上。垫层底部设有特殊的灌溉系统。每个蔬菜“盒子”都安装红绿蓝三色的 LED灯,保障蔬菜的光合作用,促进蔬菜成长。 针对这一事件,美国 宇航局的评价是“这标志着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目前,航天员 _成功种
10、植了紫叶生菜, _成功种植了西红柿。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要尝试种植更多品种的蔬菜。可以预见,未来的空间站将有更丰富的蔬菜品种和其他果类植物。 14.第段横线内适合填写的关联词是()( 2 分) A.虽然 但是 B.即使 也 C.不仅 而且 D.如果 就 解析: 阅读文本,了解语境,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本题中填入关联词语,表递进,选 C。 答案: C 15.在太空中种植蔬菜的意义深远,其意义是: _( 6 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本信息
11、的提取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找出相应的段落句子作答。本题在文中的第段可得到答案。 答案: ( 1)有助航天员 解决饮食平衡问题 ( 2)有助于调节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比例,改善空间站内空气质量 ( 3)有助于研究太空种植的方法 16.选文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顺序?简述理由。( 5 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写作顺序的问题,这种题型一般回答不能,阅读文本,把握文中内容,从内容上、结构上分析。此题因为第段谈了太空种植蔬菜的困难,所以第段紧接着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内容上承接。结构上,第段承接第段,因为第段强调太空种植蔬菜的意义深远,所以第段才会介绍种植蔬菜遇到哪些困难,所以不
12、能调换。 答案: 不能。因为第段谈了太 空种植蔬菜的困难,所以第段紧接着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内容上承接。结构上,第段承接第段,因为第段强调太空种植蔬菜的意义深远,所以第段才会介绍种植蔬菜遇到哪些困难,所以不能调换。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可随时随地吃到空间站的蔬菜。 B.盒子垫层底部的灌溉系统提供肥料。 C.太空蔬菜的生长完全依靠灯光照射 D.航天员将尝试种植更多品种的蔬菜。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本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找出相应的段落句子作答。 B 项从“这种植物种植系统的垫层由土壤和化肥组成,种子被置于垫层上。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上海市 虹口区 九年级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