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
《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模拟地理 一、单选题:共 30 题 登上火星的宇航员与团队失联,艰难生存,重返地球,往往成为科幻影片中的情节。 1.宇航员登陆火星表面时,他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 A.火星 B.地球 C.太阳 D.银心 解析: 已知火星周围有两颗卫星围绕其运行,火星与其周围运行的卫星共同组成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行星系),故火星是最低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答案选 A。 答案: A 2.与地球相比,据表可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火星距离太阳远,得到太阳辐射少 B.火星自转周期长,昼夜更替时间长 C.火星体积质量小,火星上大气稀薄 D.火星
2、轨道的近、远日点距离差异大 解析: 火星与地球相比较,火星的质量和体积太小,使得其周围没有形成厚厚的大气层,因此火星大气的保温性差,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故答案选 C。 答案: C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016 年 3 月 2 日 20 时 49 分 47 秒在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 7.8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 3.此次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 ( ) A.北纬 4.9 度,东经 94.21 度 B.北纬 4.9 度,西经 94.21 度 C.南纬 4.9 度,东经 94.21 度 D.南纬 4.9 度,西经 94.21 度 解析: 此次地震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西南部海域,赤道穿过苏门答
3、腊岛的中部地区,由此可判断地震发生在南半球;印尼位于东半球,由此判断地震发生的地点是南纬 4.9 度,东经 94.21 度,答案选 C。 答案: C 4.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此次地震发生在 (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处 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边界处 解析: 板块消亡边界多地震活动发生。此次地震位于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西南部海域,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多地震活动发生,故答案选 B。 答案: B 发达国家打造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 4.0,而中国制造不少还处于劳动
4、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 2.0 时代。 5.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制造工业从 2.0跨越式发展到 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 A.产业转移加速 B.产品滞销扩大 C.就业压力减轻 D.环境污染加重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制造工业从 2.0 跨越发展到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 4.0,即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有利于加快产业移, A 正确;产业升级有利于产品销售扩大, B 错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减少劳动力使用的数量,加大就业压力, C 错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 D 错误。故答案选 A。 答案: A 6.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合理 “ 药方
5、 ” 是 ( )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 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解析: 通过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可以提升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但是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A 错误, C 正确;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B 错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不需要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D 错误。故答案选 C。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图。 7.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地理含义正确的是 ( ) A. 代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 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
6、化 C. 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D. 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解析: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迅速,从 1980 年 -2005 年江苏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稳重上升,第三产业不断上升,且三大产业总产值为 100%;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结合上图可知 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代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故答案选 D。 答案: D 8.图中 曲线变化反映该省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 A.与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相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
7、发展同步 D.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城市化速度快 解析: 江苏省处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与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高, A 错误;从图中看出,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不相一致, B 错误;城市人口增长发展速度快于第二产业发展, C 错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城市化速度快, D 正确。故答案选 D。 答案: D 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这种现象称为 “ 城市渠化 ” 。 9.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目的是 (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
8、能力 解析: 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同时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0.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C.河 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解析:
9、 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 A 错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 B 正确;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 C 错误;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 D 错误。故答案选 B。 答案: B 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1.图甲两条曲线可以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 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 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 曲线表示昼阴夜阴, b 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 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b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
10、 解析: 根据图甲分析, a 曲线气温日较差较小, b 曲线气温日较差大。 a 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主要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高;b 曲线正好相反。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2.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给图乙带来的相对明显变化是 ( ) A. 增强 B. 增强 C. 减弱 D. 减弱 解析: 图乙中各箭头的含义是: 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为地面辐射, 为大气逆辐射, 为大气辐射。 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保温作用强,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 CO2的排放,从而减弱 大气逆辐射。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3.对图甲、图乙所示地理信
11、息,表述正确的是 ( ) A.a 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B.b 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C.a 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D.b 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 结合图甲、图乙所示地理信息可知, a 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 主要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高,与图乙中的 、 有关。故答案选 A。 答案: A 下图为 “ 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 。 14.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雨水是河水主要补给来源 B
12、.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解析: 读图可知,该河流的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三条曲线具有一致性, 6-9 月份降水量不断增多,径流量和含沙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可判断雨水是河水主要补给来源, A 正确;降水主要集中在 6-9 月份即夏秋季节, B 错误; 3-6 月份降水量不断增加,但径流量不随降水量同步增加, C 错误;冬春季节是河流的枯水期,此时河流径流量小,输沙量也最小, D错误。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5.该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 A.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B.输沙量大,河床淤积严重 C.径流量多,季节变化减小
13、 D.径流量少,不易决堤泛滥 解析: 由于该河流夏秋季节输沙量增大,下游地区河流流速减缓,使得泥沙沉积造成河床淤 积严重,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6.引起图中降水量曲线和输沙量曲线之间距离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 ) A.资源开采破坏了地表环境 B.对河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 C.河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 D.对缓坡地形进行梯田改造 解析 : 图中降水量与输沙量曲线之间距离增大的原因该地区加大对水土的保护,减少输沙量。植树造林、对缓坡地形进行梯田改造等措施都可以保持水土, D 正确;资源开采破坏了地表环境,反而会增加输沙 量, A 错误;对河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会使流速增快,搬运能力增强,河流泥沙
14、含量会增大。 B 错误;河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可以改善河流的水质,但是与输沙量无关, C 错误。故答案选 D。 答案: D 不同区域地理特征有差异,下图为某区域的模式示意图。 17.图中区域数码编号对应传统民居正确的是 ( ) A. 窑洞 B. 吊脚楼 C. 四合院 D. 泥瓦房 解析: 根据纬度判断, 位于秦岭 淮河以北, 位于秦岭 淮河以南;再结合经度判断, 为鄂尔多斯高原, 是黄土高原, 是华北平原, 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大部, 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丘陵, 为武夷山以东地区。故 鄂尔多斯高原传统民居不是窑洞, A 错误;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窑洞不是吊脚楼, B 错误; 华北地区传统民
15、居是四合院, C 正确; 四川盆地传统民居不是泥瓦房, D 错误。答案选 C。 答案: C 18.以下对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泥石流灾害频发 B. 水土流失面积大 C. 土地荒漠化严重 D. 土壤盐渍化普遍 解析: 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区春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广大; 区红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故 答案选 B。 答案: B 19.图中各区域与其地貌特征配对正确的是 ( ) A. 沙漠广布,风成地貌为主 B. 曲流广布,流水地貌为主 C. 塬、墚、峁广布,黄土地貌为主 D.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
16、地貌为主 解析: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广布,多受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成地貌为主, A 正确;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较少,地势平缓,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 B 错误; 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大部分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为主, C 错误; 为武夷山以东地区,多丘陵分布,地表坡度较大, D 错误。故答案选 A。 答案: A 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20.图中岩石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解析: 结合图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 表示沉积岩, 表示变质岩, 表示喷出型岩浆岩, 表示侵入型岩浆
17、岩,故岩石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和 ,答案选 B。 答案: B 21.经过 E 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 A.多气孔结构 B.常含有化石 C.有层理构造 D.有片理构造 解析: 岩浆经过 E 过程(岩浆喷出地表的冷凝过程)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岩浆中含有的气体挥发,就会在岩石表面形成很多气孔,故答案选 A。 答案: A 下图示意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表示不同的四个国外市场区。 22.推动该公司从阶段 1 发展到阶段 4 的动力主要是 ( ) A.保证能源的供应 B.靠近原料产地 C.获得廉价劳动力 D.开拓消
18、费市场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不断地把商品通过各种方式向外销售,因此推动该公司由本地向国内再向国际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不断开拓市场,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故答案选 D。 答案: D 23.该公司采用直接投资建厂方式进入发达国家甲国的最可能原因是 ( ) A.该产品技术含量高 B.甲国劳动力成本低 C.避开国际贸易壁垒 D.消除消费文化差异 解析: 甲国为发达国家,该公司直接在甲国投资建厂,最可能受贸易壁垒影响。故答案选 C。 答案: C 等高线地形图中蕴含着许多地理信息。 24.图示甲、乙、丙、丁、戊五地,位于溪谷的有 ( ) A.1 处 B.2 处 C.3 处 D.4 处 解析:
19、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 “ 凸高则低,凸低则高 ” ,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山谷,山谷中才可能发育河流。故位于溪谷的是甲、丙两处,答案选 B。 答案: B 25.从等高线示意图中可以得知的是 ( ) 溪谷的坡度变化 溪流的水深变化 溪流的流量变化 溪谷堆积物粒径大小变化 A. B. C. D. 解析: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溪谷的坡度大,溪流冲刷力强,溪流的流量变化大,堆积物粒径大;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则正好相反。故从等高线示意图中可以得知 ,答案选 B。 答案: B 下图为沿某大陆 34 纬线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 ( 表示 1月均温, 表示 11 4月降水量, 表示 7 月均温
20、, 表示 5 10 月降水量 )。 26.该大陆所属的世界文化圈是 ( ) A.非洲文化圈 B.东亚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 D.拉丁美洲文化圈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 1 月气温高于 7 月,说明位于南半球,而东亚文化圈位于东半球, B错误;图中西海岸为起点,距西海岸较近的距离气温明显比两侧地区低,说明是海拔高,可能是高大山脉影响,非洲、西欧的西部地区没有高大山脉, A、 C 错误;南美大陆西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 D 正确。故答案选 D。 答案: D 27.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该图为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高考 模拟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