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核子 解析 :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 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 答案: A 2.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解析 :女高音和女中音不同的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 。 答案: B 3.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
2、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解析 :在做功冲程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转动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答案 : C 4.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 A.紫光 B.红光 C.橙光 D.黄光 解析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 答案: B 5.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 ) A.比热容较大 B.比热容较小 C.密度较大 D.密度较小 解析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
3、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 。 答案: A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 30 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 A.3 厘米 B.13 厘米 C.23 厘米 D.33 厘米 解析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像距 v=30cm 2f=210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 2f u f,即 20cm u 10cm,所以 u=13cm 符合题意 。 答案: B 7.将重为 G 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 v1 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 v2 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v1 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1、 F2
4、,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F1 可能大于 G B.F2 可能小于 G C.F1 一定大于 F2 D.F1 一定等于 F2 解析 :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重力,由于物体的重力相同,因此拉力相等,即 F1=F2。 故 ABC 错误, D 正确 。 答案: D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 S1、 S2 均闭合 .当电键 S2 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 ( ) A.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 A1 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乘积变大 解析 :当电键 S1、 S2 均闭合时, R1
5、与 R2 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1 测 R1 支路的电流;当电键 S2 断开时,电路为 R1 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两电流表均测通过 R1 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变,故 A 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 A1 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则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比值变大,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乘积变小,故 C 正确、 D 错误 。 答案: C 二、填空题 (共 23
6、 分 ) 9.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是的 _(选择 “ 串联 ” 或 “ 并联 ” );电灯工作时消耗的是 _能;额定功率为 0.5 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3 小时,耗电 _度 。 解析 :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是互不影响的,所以是并联的关系;电灯工作时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消耗电能的过程;此时消耗的电能是: W=Pt=0.5kW3h=1.5kWh。 答案:并联 电 1.5 10.如图所示,小明踢球时,球向上飞出,此现象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选择“ 运动状态 ” 或 “ 形状 ” );以地面为参照物,球在上升过程中是的 _(选填 “ 运动 ”或 “ 静止 ” ),其重力势能 _(选
7、填 “ 增大 ” 、 “ 不变 ” 或 “ 减小 ” )。 解析 : (1)在力的作用下,球向上飞出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球在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球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球是运动的; (3)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少;但所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 。 答案:运动状态 运动 增大 11.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 _(选填 “ 增大 ” 、 “ 不变 ” 或 “ 减小 ”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 是通过 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 2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0 ,水吸收的热量为 _焦 。 c 水 =
8、4.2103 焦 /(千克 ) 解析 :当物体的状态和质量均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增大;该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的;水吸收的热量: Q=cm(t t0)=4.2l03J/(kg )2kg10 =8.4104J。 答案:增大 热传递 8.4104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3 伏时, 10 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3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_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_焦,该导体两端电压改变为 6 伏时,其电阻为 _欧 . 解析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I=Qt= 310Cs=0.3A;由 I=UR可得,导体的电阻: R=UI= 30.3
9、VA=10; 电流做的功: W=UIt=UQ=3V3C=9J;因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通过的电流无关,因此当导体两端电压改变为 6 伏时,其电阻仍为 10。 答案 : 0.3 9 10 13.质量为 5 千克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为 _牛、方向 _,若该物体的体积为210 3 米 3,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_牛 。 解析 : 物体的重力: G=mg=5kg9.8N/kg=49N,方向竖直向下; 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 水 gV 排 = 水 gV=1.0103kg/m39.8N/kg210 3m3=19.6N。 答案: 49 竖直向下
10、19.6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阻 R1、滑动变阻器 R2 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 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_; 接着,移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故障一定是_。 解析 : 若电阻 R1 开路,两个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通过变阻器、导线接在电源正负极上,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电阻无限大,使得电路中的电流为 0,电 流表无示数,两个表有示数;若电阻 R1 短路,电压表 V1 无示数;电压表 V 通过导线接在电源上,电流表测量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二者都有示数,两个表有示数;若滑动变阻器开路,电压
11、表 V1 无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 V 的正负接线柱通过导线接在电源正负极上,电压表有示数,只有一个表有示数;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两个电压表测量的都电源的电压,都有示数;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也有示数,三个表都有示数;综上,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电阻 R1开路或若电阻 R1 短路; 若电阻 R1 开路,电压表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 V1 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 压,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 V 为电源电压不变;若 R1 短路,电压表 V1 示数为 0,电压表 V 示数为电源电压,而电压表测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当移动 R2 滑片 P 时,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 .所以,移动变阻器 R2
12、 的滑片 P,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故障一定是 R1短路 。 答案: R1 开路或 R1 短路 R1 短路 15.如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当温度为 5 、气压为 104000 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 _千克 /米 3。 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 _。 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_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解析 :由实验数据知, 当温度为 5 、气压为 104000 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 1.30 千克/米 3; 当温度一定时
13、,随气压的增大,空气密度逐渐增大,所以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气压越大,密度越大; 当气压一定时,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反之,温度越低,气压越大 。 所以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大于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 答案: 1.30 气压越大,密度越大 大于 三、作图题 (共 7 分 ) 16.在如图中,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 F 为 2 牛 。 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 F。 解析 :可设标度为 1N.小球受拉力的作用点在绳与球相连处,并且方向沿绳向上,大小为 2N。 答案: 17.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解析 :由图可知,入射角等于 50,根据光
14、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等于 50;图中法线已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 答案 : 18.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 N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 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 解析 :螺线管的左端为 S 极,右端为 N 极,磁感线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所以可以确定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是从右向左的 。 根据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以及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 。 根据电流方向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关系: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回到负极,可以确定电源的右端为负极,左端为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上海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