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
《2017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 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 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 断烂朝报 ” ,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 )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儒家思想。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肓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 B 项正确 。 答案: B 2.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出现这一变
2、化是由于 ( ) A.政府的提倡 B.儒学的思辩化 C.佛教的传入 D.庄园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学从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根据 “ 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 的史实,再结合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故 A 项正确。 B 说的是宋代理 学;佛教传人是在西汉末期,排除 C;庄园经济的发展对儒学变化没有直接影响,排除 D。 答案: A 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 但至晚明,小康之家 “ 非绣衣不服 ” ,大户婢女 “ 非大红裹衣不华 ” 。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宋明理学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奢侈之风盛
3、行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 A 项错误; D 项只是表面现象。 答案: C 4.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当时 1400 个小城镇, 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由此可见 ( ) 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 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
4、管控严密 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 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 解析: 本题考査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尽管商业发达,但都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内发展。支撑都市繁荣的消费主要是国家的开支消费,非生产性人口的消费,这是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下出现的现象,故 A 符合题意, C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状况,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生活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 BD 项错误。 答案: A 5.甲午战争时,日本以 “ 文野战争 ” 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 “ 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 ” 郭离焘也说:
5、“ 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 这反映出 ( ) A.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 “ 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 ”“ 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 ” 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 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 C 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 A 项; B 项与题意不符; D 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 C 6.下图所示奏
6、定学堂章程颁布表明,当时中国 ( ) A.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近代教育事业起步 C.完全确立近代学制 D.新旧教育体制并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学堂分为三级,体现了新教育体制的特点;材料 “ 授予举人功名 ”“ 授予生员功名 ” 说明当时科举制仍然存在,体现旧教育体制,故 D 项正确; ABC 项错误。 答案: D 7.阅读下表: 1935 年和 l94l 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 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解析: 材料“ 1941 年
7、”和“ 1935 年”,“冶炼业”、“机械金属业发展迅速,这些说明了抗战期间 ,民族工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故 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冶炼和机械金属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单轻工业发展衰退和工业结构的变化的问题,故 AB 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遭受日军破坏的状况,故 C 项排除。 答案: D 8.雅典所有公民都有资格担任法官,城邦将司法判决权赋予陪审法庭,陪审庭合议决定最终判决,让公民成为司法审判的主体。这种做法 ( ) A.体现了司法主权在民的原则 B.使雅典公民成为法律专业人才 C.提高了稚典人奋政的积极性 D.使雅典城邦开始成为公民团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据题干
8、所 述,古希腊在城邦时期将判决权赋予陪审法庭,让公民作为司法审判的主体,从而培养了民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体现了司法主权在民,伸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故 A 项正确; BC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A。 答案: A 9.1816 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 1870 年后各工业国都采取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用类似方法,马克、法郎、美元也可以在世界市场流通,随时兑换。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实现自由流动。这可以说明 ( ) A.资本输出减弱了欧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B.西方国家仪靠金融手段即 可控制世界市场 C.英镑等同黄金起到协调各国贸易的作用 D.金融体系
9、在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显著 解析: 世界市场成熟的标志以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为标志,金融业需要国际货币制度。一个国家把商品卖给另一个国家,又从第三国或地区进口,这就需要一个金融中心来保持国际支付平衡。 19 世纪中后期,只有英国具有这种能力。由此可见,金融体系促进了资本的自由流通,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成熟,故 D 项正确 。 答案: D 10.俾斯麦奉行的信条是 “ 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 ” 。而到 1890 年皇帝威廉二世决定革除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中权倾一时的职务,这被说成是 “ 丢弃德意志帝国的领航员 ” 。这表明在当时的德国 ( ) A.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B.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10、 C.皇帝和宰相共治天下 D.宰相己经形同虚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 AC 项错误, B 项正确;材料 “ 皇帝威廉二世决定革除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中权倾一时的职务,这被说成是 “ 丢弃德意志帝国的领航员 ” 说明 D 项错误。 答案: B 11.斯大林认为 , 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 “ 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 。托洛茨基认为: “ 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 ” 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 A.实质是
11、社会主义 理论的教条化 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谈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解析: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等人的观点没有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认为引进外资就是承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其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故 A 项正确, D 项错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故 B 项错误;废除新经济政策是斯大林体制 确立的一步,故 C 项错误 。 答案: A 12.20 世纪
12、30 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 )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 B.是凯 恩 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农业生产发展 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解析: 凯恩斯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西方国家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目的是维护农业生产,而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故 B 项正确, C 项错误。不是保护小农经济,故 A 项错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本草纲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极为丰富。书中所表达的初步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是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重庆市 第八 中学 高考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