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33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3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语文)-试卷13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试卷 133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一篇 ( )(分数:2.00)A.辞赋B.史论C.奏疏D.小说3.笼罩天净沙.秋思全篇景色的是 ( )(分数:2.00)A.枯藤老树B.小桥流水C.古道瘦马D.夕阳西下4.门槛中“一座大楼”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革命事业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C.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D.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5.“祸起萧墙”、“日薄西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成
2、语分别出自 ( )(分数:2.00)A.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五代伶官传序、马伶传C.冯谖客孟尝君、前赤壁赋、马伶传D.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李将军列传6.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分数:2.00)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岑参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 )(分数:2.00)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8.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分数:2.00)A.慷慨悲凉B.沉郁顿挫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抒写
3、昔盛今衰、身世变迁的词句是 ( )(分数:2.00)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 ( )(分数:2.00)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11.下列作品中,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的是 ( )(分数:2.00)A.风波B.断魂枪C.嘱咐D.米龙老爹12.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
4、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13.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 )(分数:2.00)A.象征手法B.白描手法C.对比手法D.隐喻手法1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写景的主要特点是 ( )(分数:2.00)A.移情于景B.白描铺叙C.虚实交错D.因情造景15.香市中描绘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的主要目的是 ( )(分数:2.00)A.追忆儿时的美好记忆B.向往昔日的繁华C.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D.暴露农村的落后16.背影中三次写到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流眼泪,从表现父爱的深度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分数:2.00)A.铺垫反复B.侧面烘托
5、C.对比突出D.象征暗示17.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分数:2.00)A.乃徙为上郡太守。B.乃许之,以为前将军。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D.乃竞辍其技不奏。18.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 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B.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 。 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C.千金,重币也 ;百乘,显使也。 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D.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19.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分数:2.00)A.B.
6、C.D.20.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 )(分数:2.00)A.直抒胸臆B.夸张笔法C.外貌和语言描写D.行动和表情描写21.苦恼中写马儿挨了鞭子、姚纳挨了脖儿拐,这种表现方法是 ( )(分数:2.00)A.对比B.类比C.铺垫D.象征二、古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2.古文阅读题(分数:6.00)_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 食也; 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 斤 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生 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分数:6.00)(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胜:_数:_斤:_养生:_(分数:2
7、.00)_(2).这段文字集中论述了什么问题?(分数:2.00)_(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说理方式?这种说理方式的好处是什么?(分数:2.00)_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 示 崇。崇视 讫 ,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 疾 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 恨 ,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分数:6.00)(1).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示:讫:疾:恨:(分数:2.00)_(2).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分数:2.00)_(
8、3).这段文字是如何表现石崇的豪富及飞扬跋扈的个性的?(分数:2.00)_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分数:6.00)(1).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句诗?从中可以看出本诗揭露的对象主要是什么?(分数:2.00)_(2).“今宵”、“月夜”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4,分数:24.00)23.现代文阅读题(分数:6.00)_我来了,我
9、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分数:6.00)(1).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分数:2.00)_(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追求?(分数:2.00)_(3).诗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有何效果?(分数:2.00)_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
10、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分数:6.00)(1).文中所说的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分数:2.00)_(2).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分数:2.00)_(3).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赞扬的主要是什么?(分数:2.00)_“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分数:6
11、.00)(1).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分数:2.00)_(2).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分数:2.00)_(3).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专升本(语文)-试卷 133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一篇 ( )(分数:2.00)A.辞赋B.史论 C.奏疏D.小说解析: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3.笼罩天净沙.秋思
12、全篇景色的是 ( )(分数:2.00)A.枯藤老树B.小桥流水C.古道瘦马D.夕阳西下 解析:解析: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天涯游子在落日的余晖中驻足思乡的图景。整幅画面以夕阳西下为背景,依次展开。4.门槛中“一座大楼”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革命事业 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C.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D.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解析:解析:B 项是“门槛”的象征意义,C 项是“一位圣人”的象征意义,D 项是“一位姑娘”的象征意义。5.“祸起萧墙”、“日薄西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成语分别出自 ( )(分数:2.00)A.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
13、五代伶官传序、马伶传C.冯谖客孟尝君、前赤壁赋、马伶传D.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李将军列传 解析:解析:“祸起萧墙”源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句。“日薄西山”出自李密的陈情表。比喻人老将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马迁用以比喻李广人格的伟大和战功的卓著的比喻句,出自李将军列传。故选 D。6.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分数:2.00)A.韩愈B.白居易 C.柳宗元D.岑参解析:解析:白居易是中唐诗坛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其诗歌声调优美,富于形象性。并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著称于当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7.种树郭橐
14、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 )(分数:2.00)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解析:解析:种树郭橐驼传是一则带有寓言性质的散文,作者借“养树”之理阐述“养民”之术,认为为政应像种树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8.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分数:2.00)A.慷慨悲凉B.沉郁顿挫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 解析:解析: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体现了王实甫一贯的行文特色,风韵优美,曲词清丽,语言优美雅致。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抒写昔盛今衰、身世变迁的词句是 ( )(分数:2.00)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语文 试卷 13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