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 湖北省鄂州 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 划线 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 项是() ( 2 分) A.恣 睢( z) 莴 苣 ( j) 黝 黑( yu) 义愤填 膺 ( yng) B.冗 杂( rng) 伛 偻 ( l) 召 开( zho) 黎 明百姓( l) C.剽 悍( pio) 稽 首( q) 伧 俗( cng) 九 曲 连环( q) D.执 拗 ( ni) 寥 廓( lio) 褶 皱( zh) 不 屑 置辨( xi)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A.苣( j) ; B.黎 民 百姓 ; D.不屑置 辩。 答案: C 2.下列
2、各句中, 划线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项是() ( 2 分) A.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 趋之若鹜 。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B.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 天伦之乐 。 C.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 顶礼膜拜 ,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D.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 事倍功半 的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多做贬义词。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与语境不符。顶礼
3、膜拜: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符合语境。 答案: C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 项是() ( 2 分)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 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A 项搭配不当,应把“培养”改为“提高”; B 项句式杂糅。“之所以”与“的原因”杂糅; C 项两面对一面,应在“提高”前边
4、加上“能否”。 答案: A 4.下列各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 项是() ( 2 分)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能力 。 A.我们就说什么?把问号,改为逗号;
5、 B.“取经女儿国”把引号改为书名号; D.屈原在诗句:感叹号,改为逗号。 答案: C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 项是() ( 2 分) A.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 B.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等。 C.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此
6、句中的“花朝节”指农历二月十二日。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 A.社戏 是小说,所以文中的“我”不是作者鲁迅。 B.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 虎妞。 C. 三国演义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 答案: D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 项是() ( 2 分) 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
7、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 答案: C 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6 分) ( 1)子夏曰:“ 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 2) 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 3)念天地之悠悠, 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4)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中“ _, _” 有异曲同工之妙。 ( 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_, _。” ( 6)角声满天秋色里, _。(李贺雁门太守行)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
8、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笃”“怆”“涕”“湍”“苟”。 答案: ( 1)博学而笃志(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独怆然而涕下(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塞上燕脂凝夜紫 8.综合性学习。 江汉区新添 42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集中在共享单车使用密集区 本报讯(记者杨升通讯员王凯李波)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 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 42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停放点,采访中市民表示,希望能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 通过前期多次调查
9、、研究,江汉区城管部门拟定在辖区内的京汉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香港路等 20 条主次干道共设置 42 个单车停放点,主要集中在商场、医院、学校、地铁口、客运站等共享单车“曝光率”高的区域,且多数停车点位为新增。 ( 1)本则消息的导语是: _( 2 分) 解析: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答案: 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 42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 ( 2)假如你是长江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江汉区城管部门的张主任,你准备向他提出什么问题呢?(
10、至少两条)( 3 分) 解析: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案: 示例:张主任,你们对新添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哪些管理措施?请问张主任,你们近期有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的计划吗? ( 3)江汉区某中学的学生小明,星期五放学后,将共享单车骑回家,停放在自家楼下,准备下星期一再骑车返校。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共享单车是造福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希望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文明接力。”对小明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也晒一晒你的留言。( 2 分) 解析: 开放性试题,先写出自己的观点,理由要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答案: 示例:“共享单车就是为了更便利大众,爱护 公物
11、从你我他做起!”“每个国家发展共享经济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提升国民素质,支持共享经济。” 二、阅读(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 9 10 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题干要求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先找出此句运用的修辞,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 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
12、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 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
13、成 11 15 题。 【甲】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
14、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 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伯:同“霸”。游:交游。“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昌:周昌,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酂侯:即萧何。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御史中执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义:同“仪”
15、,指仪表,包括身材尺寸、肤色。癃( lng)病:手足不灵活的病。 11.解释下列句中 划线 的词。( 4 分) ( 1)谓为 信然 ( 2)此人可 就 见,不可屈致也 ( 3)患在人主不交 故 也 ( 4)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 亡 绝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答案: ( 1)确实这样( 2)接近,趋向( 3)缘故( 4)通“无”,不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 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
16、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答案: ( 1)我没有衡量(自己的) 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 2)贤士大夫有愿意跟从我治理天下的,我一定能叫他们显贵。 13.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2 分) A.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 与 亮友善 君 与 俱来 B.凡三往, 乃 见问 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 C.其 有意称明德者 其 如土石何 D.皆待贤人 而 成名 千里马常有, 而 伯乐不常有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 义 的辨析能力。 A 项“与”,都是“和”; B 项“乃”,才;竟然动。 C 项“其”那,语气
17、词,难道。 D 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才;第二“而”,连词,表转折,却 。 答案: A 14.甲文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的作用是。乙文列举周文王和齐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枉驾顾之”的意思是将军应该委屈一下亲自去拜访他,徐庶的话,是从侧面衬托诸葛亮的才能。“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意思是听说行王道的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行霸道的没有能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依靠贤能的人才成就了事业。看出两人的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突出了贤才的重要性。 答案: 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说明了贤才的重要性。
18、15.甲文中刘备“思贤若渴”,乙文中汉高祖刘邦发诏令求贤,他们都渴求贤才来辅佐自己,但他们求贤的目的又有所不同。请指出不同点。(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 文 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根据两人所处的背景不同来思考,刘备与曹操、孙权,实力悬殊,因此他来请求诸葛亮出山助他成就霸业,而“高帝”刘邦已然登上大位,他求贤是为了保住江山社稷,不难看出来了。 答案: 刘备还处于创业阶段,求贤的目的是兴复汉室;刘邦已平定了天下,求贤的目的是守住汉室的江山。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6 20 题。 台风的功与过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
19、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 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 7 月 9 月有 59% 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 国和美国,台风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湖北省 鄂州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