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物理 一、填空题 (每空 1分 ) 1.(2分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们的杰出贡献 。 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常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如力的单位是 ,欧姆是 的单位 。 解析: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著的成就,物理学以牛顿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符号是 N。 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了欧姆定律,物理学以欧姆的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符号是 。 答案: 牛顿;电阻 。 2.(2分 )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 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
2、产生的,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往往会引起积雪层雪崩,造成危险 。 答案: 振动;能量 。 3.(2分 )如图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 (均选填 “ 运动 ” 或 “ 静止 ” )。 解析: 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时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以岸为参照物,白鹭与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 。 答案: 静止;运动 。 4.(2分 )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 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3、像 。 (选填 “ 实 ” 或 “ 虚 ” )。 解析: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人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相当于平行光线,经过人的眼睛后,像呈在视网膜上,故看远处景物的是甲图 。 答案: 甲;实 。 5.(2分 )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电 。 (选填 “ 正 ” 或 “ 负 ” )。 解析: 由图可知,毛皮的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弱,梳子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强,故毛皮与梳子摩擦最容易起电;毛皮失去电子
4、带正电,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 。 答案: 梳子;正 。 6.(2分 )如图所示,是小鹰用扫帚打扫地面卫生的情景,此时扫帚属于 杠杆 (选填“ 省力 ”“ 费力 ” 或 “ 等臂 ” ),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可使地面打扫得更干净 。 解析: 扫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 答案: 费力;增大压力 。 7.(2分 )如图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 杯保温性能较好,杯壁变热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 解析: 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
5、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说明甲杯的散热多,保温效果差,乙杯的保温效果好; 杯壁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 答案: 乙;热传递 。 8.(2分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 5: 3,则 R1与 R2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 。 电阻之比 R1: R2= 。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 R2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 R1与 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U1: U2=1: 1;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 = =
6、, 由 I= 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 = = 。 答案: 1: 1; 3: 2。 9.(2分 )如图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的场景,此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台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球杆对台球 (选填 “ 做功 ” 或 “ 不做功 ” )。 解析: (1)由图知两球相撞后,打出的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被打的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状态也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台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球杆对台球不再有力的作用,所以球杆对台球不做功 。 答案: 运动状态;不做功 。 10.(2分 )长征二号 PT2运载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
7、因为液态氢 的 高;火箭外表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可利用该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要 热,从而避免高速运行的火箭温度过高 。 解析: (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再汽化,因为熔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箭体的温度就不会太高 。 答案: 热值;吸 。 二、选择题 11.(3分 )“ 估测 ” 是物体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为 60dB B.餐桌的高度约为 150cm C.电冰箱 的额
8、定功率约为 1000W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5kg 解析: A、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在 50dB左右,故 A符合实际; B、餐桌的高度和课桌的高度差不多,约为 80cm,故 B不符合实际; C、电冰箱的额定功率在 200W左右,故 C不符合实际;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200g,故 D不符合实际 。 答案: A 12.(3分 )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 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 解析: 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
9、运动做功,燃气自身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 答案: C 13.(3分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 “F” ,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 A. B. C. D. 解析: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 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 高兴: B 14.(3分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 用抽气筒从 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 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 将带有玻璃
10、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 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解析: A、用抽气筒从 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压减小,气球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大,故 A不符合题意; B、堵上小孔,瓶子里的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故 B不符合题意;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试管内的空气会变冷,气压减小,水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故 C不符合题意; D、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的水面和壶身的水面保持相平,不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故 D符合题意 。 答案: D 15.(3分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
11、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 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到相互作用力 解析: A、由图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错误;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和木块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故 B错误;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
12、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地面和木块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正确; D、木块对弹簧测 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 。 答案: C 16.(3分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3、,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BD错误; 由 U=IR可知, R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错误、 C正确 。 答案: C 17.(4分 )如图所示,是将绝缘导线缠绕在指南针上而制成的简易电流计,现将导线的两端接到电源两极,磁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关于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简易电流计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B.若将电源的两极对调,则磁针会反向偏转 C.若断开电路,则磁针回到原来的位置 D.
14、若断开电路,则磁针静止时,其 S极将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解析: A、图中简易电流计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制成的,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A错误; B、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若电源的两极对调,导体受力方向改变,磁针会反向偏转,故 B正确; CD、断开电路,电路中无电流,指南针仍指示南北回到原来的位置,其 S极将指向地理南极附近,故 CD 正确 。 答案: BCD 18.(4分 )如图所示,是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下落的速度 v、下落 的路程 s、重力做的功 W和重力做功的功率 P随时间 t变化规律的 图像 ,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B、跳伞运动员
15、在匀速下落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v不随时间变化,故在 图像 中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在 s t图像 中,匀速直线运动为倾斜的直线;故 A正确、 B错误; C、根据 W=Gh=Gvt,其中重力 G、速度 v是一定值,重力做的功 W与时间 t成正比, 图像 为倾斜的直线,故 C错误; D、根据 P=Fv=Gv,其中重力 G、速度 v是一定值,故功率 P也为一定值, 图像 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 D正确 。 答案: AD 三、简答与计算题 19.(5分 )如图所示, 在乒乓球比赛中,高抛发球时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能量是如何转
16、化的?其机械能如何变化? 解析: 在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 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大小不变 。 答案:见解析 (2)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请说明理由 。 解析: 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处于平衡状态;因为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 。 答案:见解析 20.(6分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 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0.1kg(g取 10N/kg)。 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解析:木块受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江西省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