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20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20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20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20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三、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5.00)1.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_(分数:1.50)A.纳客是正确的B.逐客是错误的C.纳客有利于秦国D.逐客有害于秦国2.秦王下逐客令是因为_(分数:1.50)A.客卿太多,增加了秦国的开支B.多数客卿是各为其主进行游说,不办对秦有利的事C.客卿中多是只尚空谈,并无真才实学D.秦国宗室大臣害怕客卿掌权或献计献策被秦王采纳,影响自己的权势,因此建议秦王逐客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列举缪公用由余、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
2、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1.50)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类比法4.本文中“百姓乐用”在语法上是_(分数:1.50)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活用D.古今异义5.下列各句中“服”作“佩带”讲的是_(分数:1.50)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C.军中自是服其勇也D.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6.谏逐客书一文选自_(分数:1.50)A.史记B.左传C.古文苑D.孟子7.关于谏逐客书中“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1.50)A.李斯给秦王的一封信B.指的就是奏章、上书,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述意见的一种体裁C.李斯所写的一本书D.李斯用
3、“客”所写的一封信给秦王进谏8.下列句中使用使动用法的一句是_(分数:1.50)A.来丕豹、公孙支于秦B.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C.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D.却宾客以业诸侯9.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_(分数:1.50)A.谏逐客书B.答李翊书C.报刘一丈书D.答司马谏议书10.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分数:1.50)A.比喻B.排比C.对偶D.层递四、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7,分数:25.50)1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分数:1.50)_1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分数:1.50)_13.随俗(雅化)。 (分数
4、:1.50)_14.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分数:1.50)_15.充(下陈)、娱心意。 (分数:1.50)_16.(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分数:1.50)_17.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分数:1.50)_18.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分数:1.50)_19.(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分数:1.50)_20.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分数:1.50)_21.强公室,(杜)私门。 (分数:1.50)_2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分数:1.50)_23.(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分数:1.50)_24.此所谓“藉寇兵而(
5、赍)盗粮”者也。 (分数:1.50)_25.(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分数:1.50)_26.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分数:1.50)_2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分数:1.50)_五、翻译题(总题数:11,分数:16.50)28.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分数:1.50)_2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分数:1.50)_30.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分数:1.50)_31.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 (分数:1.50)_3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6、功施到今。 (分数:1.50)_33.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分数:1.50)_34.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分数:1.50)_35.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分数:1.50)_36.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分数:1.50)_3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分数:1.50)_38.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分数:1.50)_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4.00)3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数:3.50)_40.本文第三段列举秦王重用异国之物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分数:3.50
7、)_41.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铺陈? (分数:3.50)_42.本文所采用的铺陈排比的手法对后代文学有怎样的影响? (分数:3.50)_七、阅读题(总题数:2,分数:29.00)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
8、,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15.00)(1).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分数:3.75)_(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分数:3.75)_(3).本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君王用客成功的史实各自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分数:3.75)_(4).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分数:3.75)_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
9、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分数:14.00)(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分数:3.50)_(2).请找出这段文字各层的中心句。(分数:3.50)_(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分数:3.50)_(4).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分数:3.50)_专升本大学语文-20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三、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5.00)1.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_(分数:1.50)A.纳客是正确的B.逐客是
10、错误的 C.纳客有利于秦国D.逐客有害于秦国解析:2.秦王下逐客令是因为_(分数:1.50)A.客卿太多,增加了秦国的开支B.多数客卿是各为其主进行游说,不办对秦有利的事C.客卿中多是只尚空谈,并无真才实学D.秦国宗室大臣害怕客卿掌权或献计献策被秦王采纳,影响自己的权势,因此建议秦王逐客 解析: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列举缪公用由余、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1.50)A.归纳法 B.演绎法C.比较法D.类比法解析:4.本文中“百姓乐用”在语法上是_(分数:1.50)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20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