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模拟历史.docx
《2017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模拟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模拟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 1.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 147 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 75 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 178 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 25 人,王子侯 201 人。这反映了 ( ) A.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B.分封制度得到加强 C.军事战争基本结束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西汉时期功臣侯的分封数量越来越少,而王子侯的分封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 “ 推恩令 ” ,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
2、他曾说: “ 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 这一现象说明 ( ) A.进士入仕比门荫入仕地位更高 B.士族地位仍比较稳固 C.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 D.科举出身方有资格修国史 解析: 根据题干 “ 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文 ” 可知科举制反映了士族地主的衰落 和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不娶五姓女反映的传统的世族还有很多的影响力;科举出身的人才可能修国史;故体现社会阶层在流动,反映了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 C 项正确。 答案: C 3.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 “ 经本史末
3、” 、 “ 经先史后 ” 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 “ 六经皆史 ” ,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 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 C.理学为史学服务 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宋代主张 “ 经本史末 ” 、 “ 经先史后 ” ,而明末提出 “ 六经皆史 ” ,这样变化体现反对理学的空洞说教,并打破世人对六经盲目尊奉的迷信态度, B 项正确。 A 项与题干矛盾,题干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排除。题干没有提出理学为史学服务,而是强调 “ 六经皆史 ” ,排除 C
4、。题干没有涉及早期民主思想的内容,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 4.1755 年至 1757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屡屡绕开广州口岸,派船去宁波贸易,致使粤海关关税收入锐减。不久,清政府提高了浙江的 关税,比广东高出一倍,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 A.海禁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B.江浙地区经济更加发达 C.广东华夷观念非常浓厚 D.英国谋求对华发动战争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主要是因为当时江浙地区经济发达、贸易繁荣, B 项正确。题干体现英国东印度公司前往宁波贸易,无法体现海禁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排除
5、 A。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广东华夷观念非常浓厚,排除 C。题干信息没有涉及英国谋求对华发动战争,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 5.据统计, 1890 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 5 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 7-10 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 30 元甚至更多。而 1883 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 1 元多。这说明了 ( ) 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与农民收入相比,工人收入水平高,但上海工人工资水平低于武昌,这体现
6、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B 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排除 A。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经济发展,而是强调收入水平的高低,排除 C。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C 6.1896 年 8 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 4000 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 7000 余份,一年后达到 13000 余份,最多时曾销售 17000 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 ) 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 B.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 C.清政府重视
7、舆论宣传工作 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开启民智,故 A 项正确。不能通过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推断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排除 B。时务报是维新派创立,与清政府无关,排除 C。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答案: A 7.读 “ 台湾二二八事件大事记 ” 时间 主要大事 1945.9 集行政立法司法军警大权于一身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重庆成立 1945.10 台湾人民喜迎光复 1946.10 国民政府在台大规模征兵,物价上涨 100 倍 19
8、47.2.27 台湾省专卖局缉私员在台北与香烟小贩发生冲突,误杀 2人;部分台湾民众向行政长官请愿遭拒 1947.2.28 全台起义,国民政府宣布台湾戒严 1947.3.8 国民政府派 21 军抵台镇压 上述历史叙述说明二二八事件 ( ) A.是中共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的斗争 B.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 C.起因于日本在台推行的奴化教育 D.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组成部分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二二八事件是台湾省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故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组成部分, D 项正确。 A 项错误,表格信息没有涉及中共领导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排除。解放战争失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
9、,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排除 B。表格信息没有涉及日本在台推行的奴化教育,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 答案: D 8.1948 年 12 月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到 1953 年,人民币共计有 1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100 元、 200 元、 500 元、 1000 元、 5000 元、 10000 元、 50000元等 12 种面额。 1955 年中国人民银行废止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元以上面额仅有 1 元、 2 元、 3 元、 5 元、 10 元等 5 种。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三大改造正在进
10、行 B.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金融纳入计划体制 D.国民经济形势已经好转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 1953 年发行的人民币面值大幅下降,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货膨胀的状况得到改善,国民经济体系已经好转, D 项正确。题干中货币面值的变化与三大改造无关,排除 A。一五计划的完成时间是 1956 年底,而题干没有体现一五计划的相关信息,排除 B。金融纳入计划体制没有在题干中体现,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 答案: D 9.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
11、司阶层,也没有统一 的宗教信条的束缚。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 ( ) A.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 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 D.促使了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 “ 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 ” 体现宗教是神性与人性的结合; “ 没有统一遵守的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 ” 体现了公民思想的自由;故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 A 项正确。 答案: A 10.1871 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 “ 德国皇帝 ” ,但却遭到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 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
12、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 “ 德意志皇帝 ” 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实行联邦制原则 B.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 “ 德国皇帝 ” 意味着君主专制;而 “ 德意志皇帝 ” 则意味着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威廉一世是联邦制的首脑,排除 C, A 项正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排除 B。 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答案: A 11.1883 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 “ 功绩制 ” ,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 1933年 2 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 “ 政治庇护制 ”
13、,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 ) A.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 B.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 D.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实行 “ 政治庇护制 ” 是指不通过 “ 功绩制 ” 的文官分类办法,直接用政治手段来任命文官的原则,其目的是用行政领域的改革来保证 “ 新政 ” 措施得到高效率地贯彻和执行,体现其迫切希望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 项正确。 答案: B 12.1962 年 11 月,苏共中央决定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在地方取消统一的党委会,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
14、会,两个党委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该措施( ) A.冲击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B.削弱了苏共对经济的领导 C.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混乱 D.扩大了农民 的生产自主权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党委会的设置,破坏了党的统一领导,隔断了农业和农业之间的联系,容易造成工农业生产的混乱, C 项正确。两个党委会的设置无法体现冲击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AB 两项错误,排除。提干信息没有涉及农民的生产自主权,排除 D。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 “ 匠籍 ” 制度
15、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 为中心,强调 “ 以德为先 ” 、 “ 德艺兼求 ” ,通过 “ 心传身授 ” 和 “ 体知躬行 ” 的教育过程, “ 尊师重教 ” 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 强力而行 ” 的敬业奉献精神、 “ 切磋琢磨 ” 的精益求精精神、 “ 不断超越 ” 的创新改造精神和 “ 兴利除害 ” 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
16、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 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 “ 天职观 ” 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 “ 工匠精神 ” 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 “ 工匠精神 ” 的更重要因
17、 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不同方面:根据材料 “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 ”“ 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 ” 可从工匠生产方式归纳不同;根据材料 “ 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 ”“ 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 ” 可从工匠地位归纳其不同;根据材料 “ 强调 以德为先 、 德艺兼求
18、,通过 心传身授 和 体知躬行 的教育过程 ”“ 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 可从工匠技术传授方式归纳其不同。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相同方面:根据材料 “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 ”“ 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可从技艺精湛方面归纳其相同之处;根据材料 “ 陶铸了中国匠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改造精神和爱国为民精神 ”“ 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 工匠精 神 ” 可从特色精神归纳其相同;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归纳其相同。 答案: 异:
19、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中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中国工匠通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 同: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都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 匠精神的认识。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 “ 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 ” 可归纳为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
20、响; “ 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 ” 可归纳为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 “ 宗教改革提出的 天职观 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 ” 可归纳为宗教改革的推动; “ 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 可归纳为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 ;还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的推动、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等方面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第二小问原因:关于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本问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教育、科技创新、业务培养、职业道德、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广东省 惠州市 高考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