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地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如图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 ) A.( 30N , 90W ) B.( 30S , 90E ) C.( 30N , 90E ) D.( 30S , 90W )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2、用符号 S表示 。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 30N , 90E 。 答案: C “ 二十四节气 ” 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读 “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 (如图)完成 下列各 题 。 2.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 。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该运动的周期是一年 。 答案: B 3.“ 二十四节气歌 ” 对应的节气中,东营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 ) A.春雨惊春清谷天 B.夏满芒夏暑相连 C.秋处露
3、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 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 。 “ 夏满芒夏暑相连 ” 是二十四节气歌中的一句,其中第一个 “ 夏 ” 指的是立夏,第二个夏是指夏至日,该诗句中的节气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 答案: B 为引入气流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度 500米以上的通风道 。 读北京市某两周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如图),完成 下列各 题 。 4.读图可知,这两周内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 ( ) A.15日 B.17日 C.24日 D.27日 解析:考查空气质量的判定 。 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 从材料中可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
4、好的一天是 24 日,空气质量指数为 54。 答案: C 5.下列关于通风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减轻城区大气污染 降低中心城区地价 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A. B. C. D. 解析:考查北京的环境问题 。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北京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 通风道的建设,有利于减轻北京城区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利于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 。 答案: A 6.读亚洲略图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
5、半岛和印度半岛 D.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解析: 亚洲面积约 4400万千米 2,是世界第一大洲 。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 亚洲东部和南部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气候显著 。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 答案: C 7.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劳动力丰富,人才密集 B.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C.煤、铁资源丰富 D.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人群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 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
6、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人群,这是吸引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 答案: D 印度和巴西作为 “ 金砖国家 ” ,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读图,完成下列各 题 。 8.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 B.海陆兼备的国家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地形以山地、高 原为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印度和巴西两国的地理概况 。 读图可知,印度位于东半球,巴西位于西半球;印度和巴西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巴西热带雨林面积广大;印度以热带季风气
7、候为主;巴西和印度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 答案: B 9.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 南北对话 ” 解析: 巴西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在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 70%以上;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分布在班加罗尔;巴西和印度都属于发展中国国家,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 南南合作 ” ;故 C叙述正确;其他均错误 。 答案: C 10.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 。 读图
8、,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解析: 本题考查俄 罗斯的概况 。 A、俄罗斯是多民族国家,主要的民族是俄罗斯族,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 。 故 A不符合题意; B、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70%。 故 B 符合题意; C、俄罗斯东部地区河流众多,但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河流的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 。 故 C不符合题意; D、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多沿矿产地附近分布 。 故 D符合题意 。 答案: B “ 一带一路 ”
9、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 2017年 5月 14日至 15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 。 读图,回答 下列各 题 。 11.在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经过的地区中, 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巴拿马运河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 读图可得, 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 答案: A 12.对内罗毕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B.人口增长快,是黑色人种
10、的故乡 C.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 D.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解析: 本题考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主要聚集地,有 “ 黑种人的故乡 ” 之称 。 故选项 B符合题意 。 答案: B 13.中东是 “ 一带一路 ” 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 。 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邮轮进出繁忙 A. B. C. D. 解析: 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 中东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
11、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宗教矛盾复杂 。 故错误;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 故错误;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 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 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故正确; 波斯湾的惟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 。 海峡长 150千米,最窄处仅 38.9千米 。 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 5分钟就有 1艘油轮进出海峡 。 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 。 故正确 。 答案: D 14.2016年 11月 2日 -2017年 4月 11 日,中国第
12、 33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 。 关于科考队在南极地区所见所闻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 ) A.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温暖湿润 B.在附近海域,看到日本渔船正在捕杀鲸鱼 C.在南极大陆,发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油井 D.到达昆仑站时,这里正处于极夜 解析: 11月 2日 -4月 11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为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极昼时期 。此时,鲸鱼正在活动,故 B可信; A不可信,南极地区酷寒,不会出现温暖湿润的特征;南极洲上已发现 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 但目前还没有开采,故 C
13、不可信;此时南极地区是极昼时期,故 D不可信 。 答案: B 15.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是河南 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 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及特点 。 甲是山西省,行政中心是太原, a 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b 是秦岭,其南侧是湿润地区,陕西省和山西省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故 D正确 。 答案: D 16.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 “
14、 塞上江南 ” 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 “ 鱼米之乡 ”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解析: 考查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 读图可知, 甲河为黄河,乙河为长江,丙河为珠江,丁河为雅鲁藏布江 。 丙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 故 C说法不正确 。 答案: C 17.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解析: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概况 。 东北三省位于我
15、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 故 A错误 。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 故 B正确 。 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 。 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由于开发过重、水土流失加剧,国家已采取措施重点保护 。 故 C 错误 。 东北平原夏季降水集中,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故 D错误 。 答案: B 1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 B.全面二孩政策
16、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解析: A、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 1%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 本区生态环境脆弱,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故 A 符合题意; B、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实行了 “ 二孩 ” 生育政策;但我国的人口国情之一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等,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我国 没有全面放开人口政策 。 故 B不符合题意; C、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
17、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 1700 万 。 故 C 不符合题意; D、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 故 D不符合题意 。 答案: A 19.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盛产甘蔗,有 “ 东方甜岛 ” 之称 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A. B. C. D. 解析: 台湾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樟树是台湾最主要 的树种,台湾盛产甘蔗,有 “ 东方甜岛 ” 之称,台湾人口分布西密东疏,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台湾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 答案: D 20
1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与如图反映内容不相符的是 (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耕地少,难利用土地较多 C.林地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 。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地区 。 答案: C 21.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城市密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山东省 东营 中考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