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物理.docx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物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物理 一、选择题 1.放射性元素发生 衰变放出一个电子,这个电子 ( ) A.原来是原子的外层电子 B.原来是原子的内层电子 C.是在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产生的 D.是在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解析: 在 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故ABC错误, D正确 。 答案: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频率越大的光,其光子的能量越小 B.频率越大的光,其光子的动量越大 C.“ 狭义相对论 ” 认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小 D.“ 狭义相对论 ” 认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能量越小 解析: A
2、、根据 E=h 知,光子的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大的光,其光子的能量越大,故 A错误; B、根据 P= 知,光子的动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大的光,其光子的动量越大 。故 B正确, C、 “ 狭义相对论 ” 认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 m= 。 故 C错误; D、 “ 狭义相对论 ” 认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能量越大 。 故 D错误 。 答案: B 3.如图所示, a、 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 45 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上,入射点分别为 A、 B.直线 OO垂直玻璃砖与玻璃砖上表面相交于 E点 。 A、 B到 E的距离相等 。 a、 b两束光与直线 OO在同一平面内 (
3、图中纸面内 )。 经过玻璃砖后, a、 b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 P点 。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在真空中,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 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玻璃中,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 b光的传播速度 C.玻璃砖对 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 b光的折射 率 D.a光的频率大于 b光的频率 解析: A、在真空中,所有色光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则 a光的传播速度等于 b光的传播速度 。故 A错误 。 BC、由图看出,经过玻璃砖后, a、 b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 P点,说明 a光通过玻璃砖后的侧移小于 b光通过玻璃砖后的侧移,则知玻璃砖对 a光的折射率小于 b光的折射率,由 v=知,在玻璃中, a光的传播速
4、度大于 b光的传播速度 。 故 B正确, C错误 。 D、 a光的折射率小于 b光的折射率,则 a光的频率小于 b光的频率 。 故 D错误 。 答案: B 4.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x=5sin t(cm),则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10cm B.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4s C.在 t=4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D.在 t=4s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解析: A、由位移的表达式 x=5sin t(cm),可知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5cm。 故 A错误 。 B、由位移的表达式读出角频率 = rad/s,则周期为 T= =8s。 故
5、 B错误 。 C、在 t=4s时质点的位移 x=5sin tcm=5sin 4cm=0cm,说明物体通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 。 故 C正确 。 D、在 t=4s时质点通过平 衡位置,加速度最小 。 故 D错误 。 答案: C 5.发射通信卫星常用的方法是:先用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圆形轨道运行,然后再适时开动卫星上的小型喷气发动机,经过过渡轨道将其送入与地球自转同步的圆形运行轨道 。 比较卫星在两个圆形轨道上的运行状态,在同步轨道上卫星的 ( ) A.机械能大,动能小 B.机械能小,动能大 C.机械能大,动能也大 D.机械能小,动能也小 解析: 适时开动卫星上的小型喷气发动机使得卫星加速,机械能增
6、大,变轨过过程能量守恒,所以同步轨道上卫星机械能增大; 根据 “ 高轨低速大周期 ” 判断同步轨道上卫星速度小,所以动能也小 。 故 BCD错误, A正确 。 答案: A 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频率相同但光强不同的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 。 若实验 a中的光强大于实验 b中的光强,实验所得光电流 I 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 U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 a、 b表示,则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 U 截 越大,由于入射光的频率没有变,故遏止电压相同,即图线与
7、 横轴的交点相同 。 由于 a光的光强大于 b 光的光强,所以 a的饱和电流大于 b的饱和电流 。 故 A 故符合要求,故 A正确、 BCD错误 。 答案: A 7.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连接在输出电压 u=311sin314t(V)的交流电源上 (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 ),均正常工作 。 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 5.0A,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 0.50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饭煲的电阻为 44 ,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440 B.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 1555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 155.5W C.1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 6.6 104J,
8、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6.6 103J D.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 10倍 解析: A、电饭煲与洗衣机的都与电源并联,电源两端电压相等,均为 220V,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饭煲的电阻为 = =44 ,但洗衣机不是纯电阻用电器,由 =440求得的电阻是错误的,所以 A项错; B、它们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 P1=UI1=1100W, P2=UI2=110W,所以 B项错误; C、电饭煲和洗衣机在 1min内产生的电能分别为 Q1=P1t=6.6 104J, Q2=P2t=6.6 103J,所以C项正确; D、因洗衣机的内阻未知,无法比较二者的发热功率,所以 D项错误 。 答案: C
9、 8.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木板 P、 Q,在木板的左端各有一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 a和 b,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 。 现对物块 a和 b分别施加水平恒力 F1和 F2,使它们向右运动 。 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 P、 Q的速度分别为 v1、v2,物块 a、 b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 s1、 s2.已知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 F1=F2、 m1 m2,则 v1 v2、 s1=s2 B.若 F1=F2、 m1 m2,则 v1 v2、 s1=s2 C.若 F1 F2、 m1=m2,则 v1 v2、 s1 s2 D
10、.若 F1 F2、 m1=m2,则 v1 v2、 s1 s2 解析: A、首先看 F1=F2时情况: 由题很容易得到 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相等的,因此 a、 b加速度相同,我们设 a、 b加速度大小为 a, 对于 P、 Q,滑动摩擦力即为它们的合力,设 P(m1)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Q(m2)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1= , a2= ,其中 m为物块 a和 b的质量 。 设板的长度为 L,它们向右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 a与 P的相对位移为: L= at12 a1t12 b与 Q的相对位移为: L= at22 a2t22 若 m1 m2, a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北京市 西城区 普通 中学 高考 模拟 试卷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