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7年云南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云南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云南省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 1.(3分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解析: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与题意不符; C、平静湖
2、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故与题意不符 。 答案: C 2.(3分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 冻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 A. B. C. D. 解析: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 B符合题意; 深秋,路边的
3、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 C符合题意;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故 D不符合题意 。 综合分析 符合题意 。 答案: B 3.(3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 C.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 解析: A、验电器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后,金属箔片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A正确;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宇航员在月球上用电磁波来通信;故 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
4、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C 错误; D、平面镜能够成等大虚像;凸透镜能够成等大实像;故 D错误 。 答案: A 4.(3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D.1kWh=3.6 106J 解析: A、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知,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 A正确 。 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 。 故 B错误; C、用右手握通电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
5、向,拇指指向就是 N极,这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故 C正确; D、 1kWh=1000W 3600s=3.6 106J,故 D正确 。 答案: B 5.(3分 )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解析: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由于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而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 液 gV 排 可知,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 答案: B 6.(3分 )如图所示的四幅 图中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钻木取火 B.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 通电导体在磁场
6、中受力 D. 焦耳定律实验 解析: 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 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是通过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 B不符合题意;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时消耗的是电能,获得的是机械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 C符合题意; D.焦耳定律实验中消耗的是电能,获得的是内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 D不符合题意 。 答案: C 7.(3分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 t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100m B.0 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
7、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 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解析: A、由 图像 可知,相遇时 (即两图线相交 ),甲通过的路程为 400m 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 100m;故 A错误; B、由 图像 可知,在 0 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 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错误; C、由 图像 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30s 内通过的路程为 300m, 甲的运动速度为 v= = =10m/s;故 C正确; D、由 图像 可知,在 0 10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 10s 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 10s出发,故 D错误 。
8、 答案: C 8.(3分 )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 )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 B.两表 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解析: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接反了,如图所示,此时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造成电源短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会很大,电流表将被烧坏;由于是电源短路,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所以,电压表不会烧坏 。 答案: D 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满分 20 分 ) 9.(2分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9、,可配戴 透镜矫正 。 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 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 答案: 前;凹 。 10.(2分 )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 (选填 “ 改变 ” 或 “ 不变 ” );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 。 解析: (1)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则她们的运动状态改变; (2)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
10、摩擦 。 答案: 改变;减小摩擦 。 11.(2分 )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根据乐器发声的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选填 “ 响度 ” 、 “ 音调 ” 或 “ 音色 ” )。 解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 答案: 音调;音色 。 12.(2分 )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 150N的木块在 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4m,此装置是 滑轮 (选填 “ 定 ” 或 “ 动 ” ),该工人拉
11、力的功率为 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 解析: (1)图中的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此装置是动滑轮; (2)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工人拉力做的功: W=Gh=150N 4m=600J, 该工人拉力的功率: P= = =60W。 答案: 动; 60。 13.(2分 )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的能源叫二次能源,石油、风能、天然气、煤、电能等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两种是 ,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解析:风能、电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获得的,所以称为二次能源 。 答案: 风能、电能;电能 。 14.(2
12、分 )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能 。 解析: (1)秋千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随高度的降低,重力势能变小; (2)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会克服摩擦与空气阻力,逐渐转化为内能 。 答案: 变小;内 。 15.(2分 )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爱吃的食物,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这是 现象; “ 汤钵烫手 ” 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 。 解析: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是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就闻见米线汤
13、的香味; “ 汤钵烫手 ” 是汤钵和手之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内能 。 答案: 扩散;热传递 。 16.(2分 )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 9 103kg,体积为 3m3,它的密度为 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 解析: (1)金属块的密度: = = =3 103kg/m3;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 由 p=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 答案: 3 103;减小 。 17.(2分 )如
14、图所示,沿 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 A管中的水面将 ,这是因为 A管上方空气 。 解析:如图所示,沿 B 管向左快速吹气时,可以看到 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 B管中吹气,吸管 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 A管水上升或有水喷出 。 答案: 上升;流速快气压小 。 18.(2分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其中 M、 N均为绝缘材料, 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 10V, R1=8 , 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 10 ,闭合开关 S,压力 F与 R2的变化量成正比, F=1N时, R2为 2
15、 ,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I时, F= N(写出关于 I的数学表达式 )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1)当 F=1N时, R2为 2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1= = =1A; (2)由题意可知,压力 F与 R2的变化量成正比,设为 F=kR2, 当 F=1N时, R2为 2 ,则 1N=k 2 , 解得: k=0.5N/ , 所以, F=0.5N/ R2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I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2=R R1= 8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云南省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