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及答案解析.doc
《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某地区有 5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址_。(分数:1.00)A.每一个企业B.所有 50家企业C.每一双皮鞋D.50家企业生产的所有皮鞋2.研究某企业职工情况,则“工龄”为_。(分数:1.00)A.品质标志B.不变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以企业为单位填写调查表,则_。(分数:1.00)A.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D.调查
2、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4.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 2010年 11月 1日 0点,某村在 10月 27日进行的人口登记数为 6080人,如果该村 10月 31日死亡 2人,11 月 2日出生 6人,则人口普查表上该村人口数为_人。(分数:1.00)A.6074B.6078C.6080D.60845.下列统计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_(分数:1.00)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6.对企业按行业分组后,在此基础上再按大中小规模分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_。(分数:1.00)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平行分组7.下列对职工的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_。(
3、分数:1.00)A.职工按年龄分组B.职工按职位分组C.职工按民族分组D.职工按性别分组8.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_。(分数:1.00)A.国内生产总值B.工业增加值C.人均销售收入D.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某企业计划 2014年劳动生产率比 2013年提高 15%,2014 年实际比 2013年提高 20%,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_。(分数:1.00)A.101.6%B.104.3%C.106.3%D.108.2%10.某年初年我国的人数约为 132802万人,其中女性人数约为 64445万人,则该年初我国的人口性别比为_。(分数:1.00)A.94.28:100B.10
4、6.07:100C.194.28:100D.206.07:10011.某人在农贸市场分别以 1元钱购买了三种水果,三种水果的价格分别为 15元/公斤、20 元/公斤、24元/公斤,则这三种水果的平均价格为_元/公斤。(分数:1.00)A.15B.17C.19D.2112.下列时间序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直接联系的是_。(分数:1.00)A.时点序列B.时期序列C.平均指标时间序列D.相对指标时间序列13.已知某工业企业 2014年 7月 1日至 14日每天出勤职工人数都是 300人,7 月 15日至 7月底每天出勤职工人数都是 325人,则该企业 2014年 7月份平均每天出勤的职
5、工人数为_人。(分数:1.00)A.314B.318C.320D.32214.某商店 2014年 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 450元,6 月份的价格是 365元,指数为 81.11%,该指数是_。(分数:1.00)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15.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16.下列关于抽样误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代表性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是指破坏了抽样的随机原则而产生的误差C.抽样估计中所说的抽样误差一般就是指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平均误差是不可计算和控制
6、的17.为检验某企业生产的产品,现随机抽取 500件做重量检验。检验结果,平均重量 1200克,样本标准差80克,500 件中发现 10件不合格。设 t=2,则在重复抽样情况下,该产品平均重量的极限误差和不合格率的极限误差分别为_。(分数:1.00)A.5.00;1.20%B.6.50;1.26%C.7.16;1.26%D.8.00;1.50%18.某批发市场对其库存的禽蛋的变质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往的资料,禽蛋库存期变质率约为 45%。现在允许误差不超过 5%,推断的概率保证度为 95%。则至少需要抽取_个禽蛋进行检验。(分数:1.00)A.378B.380C.381D.38519.我国现
7、行的周期性普查制度不包括_。(分数:1.00)A.人口普查B.工业普查C.经济普查D.农业普查20.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_个大类。(分数:1.00)A.3B.4C.5D.621.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规定,不属于划分大中小微型企业的依据的是_。(分数:1.00)A.销售额B.利润总额C.资产总额D.从业人员数22.下列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B.法人单位接受产业活动单位的管理和控制C.单产业法人单位位于一个活动
8、场所,并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D.多产业法人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23.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_。(分数:1.00)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批发零售企业商品库存的是_。(分数:1.00)A.寄放他处的商品B.已售出但对方未提货的商品C.存放在本企业的仓库的商品D.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25.统计用区划代码的位数是_。(分数:1.00)A.6B.10C.12D.1726.在物业管理企业中,从业人员在 3001000 人、营业收入在 10005000 万元间的企业属于_。(分数:1.00)A.大型企业B
9、.中型企业C.小型企业D.微型企业27.中间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其成立时间要填写_。(分数:1.00)A.最早成立时间B.恢复成立时间C.重新登记时间D.以前设立时间28.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的填报单位均为_。(分数:1.00)A.劳务派遣单位B.实际用工单位C.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D.人才派遣中心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_。(分数:1.00)A.生产法B.收入法C.产品法D.支出法30.工业总产出计算的依据是_。(分数:1.00)A.不变价格B.固定价格C.市场价格D.现行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总体的基本特征有_。(
10、分数:2.00)A.同质性B.综合性C.大量性D.可比性E.差异性3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2010年 11月 1日零点。则下列应计算在人口总数内的有_。(分数:2.00)A.2010年 10月 31日 23点出生的婴儿B.2010年 10月 31日 23点死亡的人口C.2010年 11月 1日 1点出生的婴儿D.2010年 11月 1日 1点死亡的人口E.2010年 10月 31日 23点出生,24 小时后死亡的婴儿33.统计台账的特点是_。(分数:2.00)A.是一种账册B.是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C.多是按空间排列进行一次性的汇总D.按时间的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循序的登记
11、E.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循序地汇总或积累资料34.代表性误差可能产生于_中。(分数:2.00)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E.全面统计报表35.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有_。(分数:2.00)A.完备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D.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E.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3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_。(分数:2.00)A.垦殖率B.出生人口数C.森林覆盖率D.国民总收入E.平均亩产量37.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序列的有_。(分数:2.00)A.某工厂“十二五”计划期间各年产值B.某农场“十二五”计划期间各年生猪
12、存栏数C.某商店“十二五”计划期间各年利税额D.某学校“十二五”计划期间各年毕业生人数E.某兵营“十二五”计划期间各年末战士人数38.某水产公司 2010年产值为 2000万元,2014 年产值为 2010年的 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_。(分数:2.00)A.年平均增长速度=18.92%B.年平均增长速度=20.09%C.年平均增长速度=118.92%D.年平均增长量=400 万元E.年平均增长量=500 万元39.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表现在_。(分数:2.00)A.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B.经济意义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E.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
13、同度量问题上,二者的思想不同40.某公司 2010年生产电动摩托 3万辆,预计 2014年生产 30万辆,则_。(分数:2.00)A.产量指数为 10或 1000%B.1000%是总指数C.1000%是个体指数D.1000%是平均指数E.这个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三、判断题(总题数:20,分数:20.00)41.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我国的农业普查每 10年进行 1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一些根据第一次记录转录的资料属于原始记录,但一些间接推算、估测出来的资料不是原始记录。 (分数
14、:1.00)A.正确B.错误44.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合”,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编制统计表时,当缺乏某项资料时,用符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包含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只有增长速度大于 100%才能说明事物的变动是增长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指数可分析经济发展变化由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抽样平均
15、误差一定时,概率度越小,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对违反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规定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统计调查,一律视为非法统计调查。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统计上划分城乡是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对象。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在职工文化素质调查中,“大专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调查对象也就是统计总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组中值作为各组变量值的代表值是以组内各变量值的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为前提的。 (分数:1.00)A.
16、正确B.错误55.权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各组权数的大小不同,而能明显体现权数作用实质的形式是相对权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时间数列中的指标概念是相对稳定的,而指标数值是不断变化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惟一的、可以改变的代码标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某企业在改制后,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 5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 50%的股本,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则此时该企业属于双方按比例控股。 (分数:1.00)A
17、.正确B.错误59.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一律划分为中央属。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 2求得。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综合应用题(总题数:4,分数:30.00)某地区为了解职工家庭的收入情况,从本地区 3000户家庭中,按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 300户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 s 2 =40400元,人均月收入在 800元以上的户数的比重为 20%。 某地区职工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资料 每户人均月收入(元) 收入调查户数(户) 400以下 40 400600 80 6008
18、00 120 8001000 50 1000以上 10 合计 300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分数:8.00)(1).该序列属于_。(分数:2.00)A.连续变量序列B.离散变量序列C.组距式变量序列D.单项式变量序列(2).每户人均月收入指标属于_。(分数:2.00)A.比例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若用这 300户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资料推算该地区 3000户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则抽样平均误差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人均月收入在 800元以上成数抽样平均误差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
19、已知甲、乙两组工人月工资(单位为元)资料如下: 甲组 1050 1200 1240 1400 1500 1580 1700 乙组 960 1250 1500 1620 1800 2100 2400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分数:8.00)(1).甲组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为_元。(分数:2.00)A.1243.21B.1381.43C.1423.52D.1524.97(2).乙组工人月工资的标准差为_元。(分数:2.00)A.265.23B.361.24C.454.51D.613.25(3).乙组工人月工资的标准差系数为_。(分数:2.00)A.17.25%B.19.34%C.23.46%D.27.3
20、6%(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甲组的标准差系数大于乙组B.甲组平均月工资的代表性高于乙组C.乙组的标准差系数大于甲组D.乙组平均月工资的代表性高于甲组某统计工作者撰写了一篇题为北京菜价上涨原因分析的统计报告,研究了 2013年北京市上半年蔬菜价格变动状况,但到 2014年 2月才成稿。(分数:6.00)(1).该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是_。(分数:2.00)A.主题式B.观点式C.提问式D.中心式(2).本篇统计报告不能满足_。(分数:2.00)A.时效性B.完整性C.准确性D.代表性(3).该篇统计报告属于_。(分数:2.00)A.宏观统计报告B.微观统计报告C.销售
21、统计报告D.专题统计报告已知,2014 年某地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 247亿元、中间投入为 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0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827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分数:8.00)(1).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_。(分数:2.00)A.生产法B.收入法C.产品法D.支出法(2).地区生产总值为_亿元。(分数:2.00)A.2053B.2094C.3124D.3258(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_。(分数:2.00)A.32.42%B.45.63%C.48.71%D.50.43%(4).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率为_。(分数:2.00)A.48.76%B.55.43%
22、C.65.34%D.72.01%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某地区有 5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址_。(分数:1.00)A.每一个企业B.所有 50家企业C.每一双皮鞋D.50家企业生产的所有皮鞋 解析:解析 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为总体单位。题中要研究 5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的皮鞋生产情况,则总体是 50家企业生产的所有皮鞋,每一双皮鞋为总体单位。2.研究某企业职工情况,则“工龄”为_
23、。(分数:1.00)A.品质标志B.不变标志C.变量 D.变量值解析:解析 变量是指数量变异标志,即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完全相同标志表现的数量标志。“工龄”说明总体单位每一职工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并且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故属于变量。3.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以企业为单位填写调查表,则_。(分数:1.00)A.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 解析:解析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报告单位是指负责向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从业人员 资格考试 基础知识 实务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