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职业资格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刑法基本理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税务师职业资格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刑法基本理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师职业资格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刑法基本理论)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税务师职业资格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刑法基本理论)模拟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共 40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根据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八),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时不满 18周岁的人,可以作为一般累犯B.犯罪时不满 16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C.审判时已满 75周岁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死刑D.已满 75周岁的被告人故意犯罪,应当减轻处罚2.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关于老年人犯罪适用强制措施和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审判时已满 75周岁的人不适
2、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B.犯罪时已满 75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C.审判时已满 70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D.犯罪时已满 70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3.甲与乙有仇,指使丙寻机报复。一日,丙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被一卡车撞伤,报复计划失败。丙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分数:2.00)A.中止犯B.既遂犯C.实行犯D.未遂犯5.根据刑法理论,实施一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
3、形态是( )。(分数:2.00)A.结合犯B.牵连犯C.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6.2006年 8月 2日 19时许,何某驾驶出租汽车违反交通法规发生交通肇事,将高某撞死。驾驶证被公安机关扣留。在取保候审期间,何某仍然驾驶车辆外出载客,并于同月 18日 7时许,将胡某撞死。在这两起事故中,何某均负主要责任。分析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法定的一罪论处B.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论处C.何某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D.何某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7.2013年 10月 1日,甲实施了某项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直至 2013年 10月 5日终止。根据
4、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该犯罪行为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15年,对甲的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为( )。(分数:2.00)A.自 2013年 10月 1日起 10年B.自 2013年 10月 5日起 10年C.自 2013年 10月 1日起 15年D.自 2013年 10月 5日起 15年8.小王涉嫌在 17周岁时犯罪,其母亲向律师咨询,律师的下列答复中,符合刑事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分数:2.00)A.如果是过失犯罪,可以减轻处罚B.如果是故意犯罪,可以从轻处罚C.不作为累犯D.免除前科报告义务9.小王涉嫌在 15周岁时犯抢劫罪,其母亲向律师咨询,律师的下列答复中,不符合刑事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5、。(分数:2.00)A.不作为累犯B.不适用死刑C.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0.甲 17周岁时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在审讯过程中主动交待了 15周岁时也曾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仅对甲 15周岁时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B.仅对甲 17周岁时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C.由于甲未满 18周岁,前后两项行为均无须承担刑事责任D.对前后两项犯罪行为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11.王某和李某同在一湖游泳,李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王某呼救,王某未予理会,李某溺亡。在本案中,王某对李某溺亡的主观状态为( )。(分数:2.00)A.直接故意B.
6、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2.甲女拒绝乙男求爱,乙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我不会游泳”;甲说“我帮你吧”,直接将乙推入河中;乙在河中呼救,甲未予理睬,直接离开,终致乙溺亡。在本案中,甲对乙溺亡的主观状态为( )。(分数:2.00)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3.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伤。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我改天再收拾你!”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
7、既遂14.甲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风声正紧,甲将已经伪造好的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装箱密封后,谎称自己出国,箱内为生活用品,寄存于乙处。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乙的行为属于窝赃,与甲构成共同犯罪B.甲、乙二人的行为属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甲、乙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D.对乙的行为,应当按从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5.刑法第 29条第 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该规定的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无论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
8、实施了犯罪,还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适用该款前段的规定B.该款规定意味着教唆犯也可能是从犯C.唆使不满 14周岁的人犯罪,也应适用该款后段的规定D.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16.王某是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王某的授意下,甲公司财务人员通过做高费用的方式逃税人民币 70万元,占该公司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 15。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王某构成逃税罪,应单处罚金B.王某构成逃税罪,适用两罚制C.甲公司构成逃税罪,应单处罚金D.甲公司构成逃税罪,适用两罚制17.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行为人基于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
9、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为( )。(分数:2.00)A.继续犯B.结果加重犯C.结合犯D.连续犯18.甲向乙购买危险物质,商定 4000元成交。甲先后将 2000元现金和 4克海洛因(折抵现金 2000元)交乙后收货。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想象竞合犯B.结果加重犯C.继续犯D.并罚的数罪二、B多项选择题共 30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9.下列各项中,( )符合刑法规定的罪刑相当原则。(分数:2.00)A.国家机关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B.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
10、或者免除处罚D.禁止类推适用E.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20.下列犯罪形态中,不属于“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的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有( )。(分数:2.00)A.牵连犯B.结果加重犯C.想象竞合犯D.结合犯E.吸收犯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有( )。(分数:2.00)A.罪刑法定原则B.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D.罪刑相当原则E.便民和效率原则22.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追诉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超过追诉时效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B.对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C.
1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D.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E.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23.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有( )。(分数:2.00)A.犯罪客体B.犯罪目的C.犯罪动机D.犯罪地点E.犯罪主体2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有( )。(分数:2.00)A.交通肇事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贩卖毒品D.逃税E.投毒25.根据刑事法律
12、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不满 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B.已满 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D.已满 75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E.已满 75周岁的人犯罪,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予以缓刑26.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设立公司、企业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B.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该单位本身,不成立共同犯罪C.单位犯罪一般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
13、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D.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E.公司、企业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属于单位犯罪27.甲举枪隔着乙的车窗玻璃射击仇人乙,因为没有瞄准,只将乙乘坐的名车毁坏,而乙本人安然无事。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B.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中止C.对乙名车的毁坏,甲的主观状态属于过失D.对乙名车的毁坏,甲的主观状态属于故意E.乙名车的毁坏是意外事故28.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已满 14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14、减轻处罚B.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对于预备犯罪,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对于未遂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E.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9.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表述不正确的有( )。(分数:2.00)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从重处罚B.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对胁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E.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
15、从重处罚30.甲为抢劫乙,在乙的茶水中投放 2小时后起作用的麻醉药,随后离开乙家。2 小时后甲回来,见乙不在(乙喝下该茶水后因事外出),便偷走乙 2万元现金。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对甲应按想象竞合犯处,B.对甲应按抢劫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C.甲构成抢劫罪预备,盗窃罪既遂D.甲构成抢劫罪中止,盗窃罪既遂E.甲构成抢劫罪未遂,盗窃罪既遂31.有关继续犯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必须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B.必须是一个行为侵犯了同一具体的社会关系C.必须是一行为同时触犯数罪名D.必须出于一个罪过E.属于法定的一罪32.17
16、周岁的张某犯抢劫罪,下列对张某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应当负刑事责任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不适用死刑D.不作为累犯E.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税务师职业资格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刑法基本理论)模拟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共 40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根据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八),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时不满 18周岁的人,可以作为一般累犯B.犯罪时不满 16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C.审判时已满 75周岁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死刑 D.已满
17、75周岁的被告人故意犯罪,应当减轻处罚解析:解析:(1)选项 A:累犯不适用于犯罪时不满 18周岁的人; (2)选项 B: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须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3)选项 CD:已满 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审判时已满 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2.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关于老年人犯罪适用强制措施和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审判时已满 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B.犯罪时已满 75周岁的人,不得
18、对其采取强制措施C.审判时已满 70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D.犯罪时已满 70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解析:解析:(1)“老年人”的分界线是 75周岁,排除选项 CD。 (2)选项 A:对犯罪时不满 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即使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也不适用);审判时已满 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选项 B:法律并未对采取强制措施有年龄的限制。3.甲与乙有仇,指使丙寻机报复。一日,丙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被一卡车撞伤,报复计划失败。丙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
19、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解析:解析:(1)“途中”尚在预备阶段,排除选项 CD; (2)“被一卡车撞伤”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排除选项 B。(下列行为通常认定为“预备”:准备工具;练习犯罪手段;进行犯罪前调查;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如把看门的狗毒死;前往犯罪现场或诱骗被害人去犯罪现场;尾随和守候行为;勾引共犯。)4.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分数:2.00)A.中止犯B.既遂犯 C.实行犯D.未遂犯解析:5.根据刑法理论,实施一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是( )。(分数:2.00)A.结合犯B.牵连犯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解析:解
20、析:(1)抓住关键词“一个行为”实质一罪,根据“继续想结果”,直接选择 C选项; (2)选项 A是法定的一罪,选项 BD是处断的一罪; (3)实质一罪中,“结果加重犯”和“继续犯”均只触犯一个罪名。6.2006年 8月 2日 19时许,何某驾驶出租汽车违反交通法规发生交通肇事,将高某撞死。驾驶证被公安机关扣留。在取保候审期间,何某仍然驾驶车辆外出载客,并于同月 18日 7时许,将胡某撞死。在这两起事故中,何某均负主要责任。分析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法定的一罪论处B.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论处 C.何某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D.何某的行为属于想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务 师职 资格 服务 相关 法律 刑法 基本理论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