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应用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应用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应用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网络工程师-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应用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Internet 协议第 4 版(IPv4)为整个 Internet 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机制,但随着应用的发展,迫切需要对IPv4 进行更新,新一代的 IP 协议已被正式命名为 IPv6。在 IPv6 中,每个地址有 (1) 个八位组,为方便网络管理人员阅读、管理,采用 (2) 进制加冒号来表示。IPv6 有三种基本地址类型,分别为单播(Unicast)地址、集群(Cluster)地址和组播(Multicast)地址。其中, (3) 是指目的站共享一个网络地址的计算机的集合。IP 数据包选择一条最短路径到达该组,
2、传递给该组最近的一个成员。与 IPv4 相比,IPv6 作了较大的修改,使用了更多的地址空间,修改了 IPv4 的数据报格式。在一系列的修改中, (4) 是为了满足 IP 协议能够适应低层网络硬件的改变和各种新应用的需求而进行的:同时IPv6 用固定格式的报头取代 IPv4 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采用了扩展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5) 。通过这些改进,IPv6 更加适应新一代 Internet 的发展。(分数:5.00)A.6B.12C.16D.24A.十六B.AC.十D.二A.组播地址B.集群地址C.单播地址D.广播地址A.采用了灵活的报头格式B.增加了大量 IPv4 不具备的增强选项C
3、.支持资源预分配D.支持协议扩展A.格式清晰B.减小了数据冗余C.提高了传输效率D.增大了传输的可靠性在基于 TCP/IP 的互联网服务中,传输层的 UDP 协议提供进程之间 (6) 报文传输服务,TCP 协议提供进程之间 (7) 报文传送服务。TCP 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传输报文,使用修改的三次握手协议来关闭连接。关闭连接时,设甲乙两方发送报文的序号分别为 X 和 Y,甲方发送 (8) 的报文给乙方,乙方先发送一个 (9) 确认报文给甲方,并通知应用指示后再发送一个 (10) 的报文给甲方,最后甲方回送一个ACKY+1确认报文。(分数:5.0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
4、连接的C.可靠的、五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A.FIN=1,序号=XB.FIN=1,序号=X,ACK Y+1=1C.序号=X,ACK Y+1D.ACKY+1(注:ACK 的下标为捎带的序号)A.FIN=1,序号=Y,ACK Y+1=1B.ACKX+1C.序号=Y,ACK X+1D.ACKY+1A.FIN=1,序号=YB.序号=Y,ACK X+1C.ACKX+1D.FIN=1,序号=Y,ACK X+1=1在网络中使用 5 类 UTP 作为传输介质,单段 UTP 的最长长度为 (11) 米。采用 EIA56
5、8A 布线标准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数据率是 (12) Mb/s。STP 与 UTP 的主要区别是 (13) 。一般而言,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主要不同是 (14) ,但为充分利用其容量,都可以使用 (15) 技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分数:5.00)A.100B.185C.300D.1000A.1B.10C.100D.1000A.地线B.线的直径C.屏蔽层D.防护层A.直径小,容量小B.直径小,容量大C.直径大,容量大D.直径大,容量小A.TDMB.FDMC.WDMD.ATDMHTTP 是 WWW 的核心,它是一个 (16) 协议,当访问一个 URL 为 http:/ 的网页时,浏览器首先向 (17
6、) 请求解析 http:/www.csai.crdindex.htm 的 IP 地址。获得解析的 IP 地址后,浏览器通过 (18) 端口与服务器建立 (19) 连接。随后浏览器发送“取文件”命令 (20) 。服务器响应并将文件 index.htm 发送给浏览器,最后释放连接。(分数:5.00)A.面向事务的客户B.面向对象的服务器C.面向事务的客户服务器D.面向对象的客户服务器A.网关B.DNSC.ISPD.Web 服务器A.80B.23C.25D.21A.TCPB.IPC.HTTPD.UDPA.GETB.POSTC.REQUSTD.SET网络设备按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接入设备、网络互联设备和
7、网络服务设备。下列设备中,属于网络服务设备的是 (21) 。网络设备按工作层次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设备。下列设备中,工作在物理层的是 (22) ,工作在网络层的是 (23) 。网桥工作在 (24) ,采用 (25) 设备可以将以太网和令牌环网连接起来。(分数:5.00)A.网卡B.路由器C.调制解调器D.远程接入服务器A.中继器B.防火墙C.网桥D.网关A.交换机B.路由器C.网桥D.网卡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A.TBB.SRBC.SRTD.TBRIPv6 的地址长度是 (26) ,它的基本首部长度固定为 (27) 。为了加快路由器处理数据报的速度,IPv6
8、首部取消了 (28) 字段,而通过数据链路层和运输层来完成差错检验功能。为了便于地址阅读,IPv6 使用 (29) 记法。在 IPv4 向 IPv6 过渡的方案中,当 IPv6 数据报进入 IPv4 网络时,将 IPv6 数据报封装成为 IPv4 数据报进行传输的方案是 (30) 。(分数:5.00)A.32 位B.64 位C.128 位D.256 位A.20 字节B.40 字节C.60 字节D.256 字节A.校验和B.差错控制C.流量控制D.纠错A.冒号十六进制B.十进制C.冒号八进制D.二进制A.双协议站B.多协议栈C.协议路由器D.隧道技术基于 TCP/IP 的互联网服务中,IP 协议
9、提供主机之间的 (31) 分组传输服务。TCP 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 (32) 报文传输服务 UDP 属于 (33) 协议,从其下一层接收了数据以后,根据 (34) 将之分解成 UDP 数据报;应用层的 (35) 协议可以使用 UDP 或 TCP 协议传输数据。(分数:5.00)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A.IP 源地址B.IP 目的地址C.UDP 源端口号D.UDP 目的端口号A.SNMPB.FTPC.
10、SMTPD.SOCKETFTP 是基于 (36) 实现的文件传输协议,使用此协议进行文件传输时,FTP 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的连接是 (37) ,用于传输文件的是 (38) 连接。TFTP 是基于 UDP 实现的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它共有五种协议数据单元 PDU,其中数据 PDU 一次可以携带的数据最多为 (39) 位,当传输的文件长度恰好是其整数倍时,则文件传输完毕后,还必须在最后发送一个 (40) 。(分数:5.00)A.IPB.TCPC.UDPD.ICMPA.数据连接B.控制连接和指令连接C.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D.数据连接和指令连接A.数据B.指令C.控制D.UDPA.384B.512C.
11、1024D.1500A.确认 PDUB.应答 PDUC.请求 PDUD.无数据的数据 PDU构造 LAN 时,一般不采用的方案是 (41) 。采用粗细电缆混接的条件下,若用 100m 细电缆,则在没有中继器时网络的最大可延伸距离为 (42) 。在光纤通信中,单模光纤一般比多模光纤的直径 (43) 。光纤采用 SDH 传输方式时,其基本速率可达到 (44) ,在光纤上采用 ATM 可以组建高速网络,这些网络一般是 (45) 。(分数:5.00)A.50 细电缆B.50 粗电缆C.75 电缆D.50 粗细电缆混接A.100mB.328mC.772mD.1000mA.大B.小C.相同D.可大可小A.
12、10Mb/sB.100Mb/sC.155Mb/sD.622Mb/sA.总线型B.环型C.星型D.全互联型传输层上的 TCP 协议是面向对象 (46) 的协议,TCP 提供的是 (47) 数据传输。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 采用了三次握手机制,当向远程主机发出连接请求时,TCP 首部的同步比特和确认比特应为 (48) 。TCP 协议采用了 (49) 协议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该协议的核心思想是 (50) 。(分数:5.00)A.比特流B.字节流C.帧D.数据段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C.可靠的、无连接的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A.SYN=1,ACK=1B.SYN=1,A
13、CK=0C.SYN=1,ACK 无关D.SYN=0,ACK=0A.等-停B.超时传送C.滑动窗口D.Go-Back-NA.接收端控制发送端流量B.接收端控制接收端流量C.发送端控制接收端流量D.发送端控制数据流量TCP 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连接的功能是 (51) 的,采用 (52) 技术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为了提高效率,又引入了滑动窗口协议,协议规定重传 (53) 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为 (54) ,TCP 协议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 (55) 。(分数:5.00)A.全双工B.单工C.半双工D.单方向A.超时重传B.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捎带
14、一个分组的序号)D.丢失重传和重复确认A.未被确认及至窗口首端的所有B.未被确认的C.未被确认及至退回 N 值的所有D.仅丢失的A.是任意的B.1 个C.大于滑动窗口的大小D.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A.端到端的流量控制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C.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在缓解和解决 IP 地址耗尽问题的措施中, (56) 上可以把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网 (57) ,以实现本地地址和外部地址的转换。例如把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网络 61.31.0.0 分为两个子网,假设第一个子网为 61.31.0.0/17,则第二个子网为 (58) ;假设有 1000
15、台主机,如果分配一个网络号为 202.31.64.0 地址,则子网掩码为 (59) ;假设 C 类网络号为 202.31.16.0202.31.31.0,则相应的子网掩码应为 (60) 。(分数:5.00)A.VLSMB.IPv6C.CIDRD.VPNA.CIDRB.VPNC.NATD.VLANA.61.31.1.0/17B.661.31.100.0/17C.1.31.2.0/17D.61.31.128.0/17A.255.255.255.0B.255.255.252.0C.255.255.240.0D.255.255.248.0A.255.255.255.0B.255.255.248.0C.
16、255.255.250.0D.255.255.240.0网络工程师-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应用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Internet 协议第 4 版(IPv4)为整个 Internet 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机制,但随着应用的发展,迫切需要对IPv4 进行更新,新一代的 IP 协议已被正式命名为 IPv6。在 IPv6 中,每个地址有 (1) 个八位组,为方便网络管理人员阅读、管理,采用 (2) 进制加冒号来表示。IPv6 有三种基本地址类型,分别为单播(Unicast)地址、集群(Cluster)地址和组播(Multicast)地址。其中, (3) 是指目的站共享一个网络地址
17、的计算机的集合。IP 数据包选择一条最短路径到达该组,传递给该组最近的一个成员。与 IPv4 相比,IPv6 作了较大的修改,使用了更多的地址空间,修改了 IPv4 的数据报格式。在一系列的修改中, (4) 是为了满足 IP 协议能够适应低层网络硬件的改变和各种新应用的需求而进行的:同时IPv6 用固定格式的报头取代 IPv4 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采用了扩展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5) 。通过这些改进,IPv6 更加适应新一代 Internet 的发展。(分数:5.00)A.6B.12C.16 D.24解析:A.十六 B.AC.十D.二解析:A.组播地址B.集群地址 C.单播地址D.广播
18、地址解析:A.采用了灵活的报头格式B.增加了大量 IPv4 不具备的增强选项C.支持资源预分配D.支持协议扩展 解析:A.格式清晰B.减小了数据冗余 C.提高了传输效率D.增大了传输的可靠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IPv4 与 IPv6 两种协议的区别与联系。IPv6 采用长度为 128 位的 IP 地址,而 IPv4的 IP 地址仅有 32 位,因此 IPv6 的地址资源要比 IPv4 丰富得多。IPv6 的地址格式与 IPv4 不同。一个 IPv6 的 IP 地址由 8 个地址节组成,每节包含 16 个地址位,以 4 个十六进制数书写,节与节之间用冒号分隔,其书写格式为 x:x:x:x:x:x
19、:x:x,其中每一个 x 代表 4 位十六进制数。除了 128 位的地址空间外,IPv6 还为点对点通信设计了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地址,这种地址被称为可聚合全局单点广播地址,开头 3 个地址位是地址类型前缀,用于区别其他地址类型,其后依次为13 位 TLA ID、32 位 NLA ID、16 位 SLA ID 和 64 位主机接口 ID,分别用于标识分级结构中自顶向底排列的 TLA(顶级聚合体)、NLA(下级聚合体)、SLA(位置级聚合体)和主机接口。目前,从 IPv4 过渡到 IPv6 的方法有 3 种: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双 IP 协议栈和基于 IPv4 隧道的IPv6。(1
20、)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是一种特殊的 IPv6 单点广播地址,一个 IPv6 节点与一个 IPv4 节点可以使用这种地址在 IPv4 网络中通信。这种地址是由 96 位 0 加上 32 位 IPv4 地址组成的。例如,假设某节点的IPv4 地址是 192.56.1.1,那么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就是 0:0:0:0:0:0:C038:101。(2)双 IP 协议栈是在一个系统(如一个主机或一个路由器)中同时使用 IPv4 和 IPv6 两个协议栈。这类系统既拥有 IPv4 地址,也拥有 IPv6 地址,因而可以收/发 IPv4 和 IPv6 两种 IP 数据报。(3)与
21、双 IP 协议栈相比,基于 IPv4 隧道的 IPv6 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技术,它将整个 IPv6 数据报封装在IPv4 数据报中,由此实现当前 IPv4 网络中 IPv6 节点与 IPv4 节点之间的 IP 通信。基于 IPv4 隧道的 IPv6的实现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封装、解封和隧道管理。封装是指由隧道起始点创建一个 IPv4 数据报头,将IPv6 数据报装入到一个新的 IPv4 数据报中。解封是指由隧道终节点移去 IPv4 报头,还原原始的 IPv6 数据报。隧道管理是指由隧道起始点维护隧道的配置信息,如隧道支持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尺寸等。IPv4 隧道有四种方案:路由器对路由器、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网络工程师 网络 因特网 应用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