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系统分析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2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系统分析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系统分析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2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系统分析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2 及答案解析(总分: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28.00)1. (21) 不是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的特征。(分数:1.00)A.丰富的寻址方式B.多种指令格式C.指令长度可变D.设置大量通用寄存器2.在计算机系统中,对构成内存的半导体存储器进行自检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对 (20) 一般采用对其内容求累加和进行自检的方法。(分数:1.00)A.ROMB.DRAMC.SDRAMD.DDR SDRAM3.一般来讲,在并行处理系统中,将程序的模块划
2、分得越小, (16) 。(分数:1.00)A.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大,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大B.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小,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大C.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小,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小D.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大,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小4.关于 cache 存储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8) 。(分数:1.00)A.cache 存储器是内存中的一个特定区域B.cache 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介于内存和磁盘之间C.cache 存储器中存放的内容是内存的备份D.cache 存储器存放正在处理的部分指令和数据紧耦合多机系统一般通过 (13) 实现多机间的通信。对称多处理器
3、结构(SMP)属于 (14) 系统。(分数:2.00)A.因特网B.共享内存C.进程通信D.共享寄存器A.松耦合B.紧耦合C.混合耦合D.最低耦合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11) 。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三级存储体系是 (12) 。(分数:2.00)A.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协调性B.程序访问的局部性C.主存和 CPU 之间的速度匹配D.程序运行的定时性A.寄存器、内存、外存B.寄存器、cache、内存C.cache、主存、辅存D.L0、L1、L2 三级 cache5.以下关于在 I/O 设备与主机间交换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6) 。(分数:1.00)A.中
4、断方式下,CPU 需要执行程序来实现数据传送B.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下,CPU 与 I/O 设备都可同步工作C.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相比,快速 I/O 设备更适合采用中断方式传递数据D.若同时接到 DMA 请求和中断请求,CPU 优先响应 DMA 请求6.在流水线控制方式下, (15) 是全局性相关。(分数:1.00)A.转移指令相关B.写一读相关C.读一写相关D.写一写相关7.cache 存储器一般采用 (1) 存储器件构成。(分数:1.00)A.DRAMB.SRAMC.ROMD.NVRAM8.在流水线控制的计算机中,对于数据相关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3) 。(分数:1.00)
5、A.暂停指令的执行,等待前面的指令输出运算结果B.设置相关专用通路,从相关专用通路直接读出操作数C.让已经进入流水线的指令继续执行D.出现数据相关时采用猜测法来加快执行9.在 cache 一主存两级存储体系中,关于 cache 的叙述,错误的是 (17) 。(分数:1.00)A.cache 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命中率,使存储系统具有最短的平均访问时间B.cache 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争取获得较快的存取速度和花费较低的存储成本之间达到合理的折中C.除了 cache 容量和块的大小,地址相联方式和替换策略也会影响 cache 的命中率D.在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采用直接映像
6、,在速度要求较低的场合采用组相联或全相联某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如图 1-4 所示,按照弗林(Michael JFlynn)提出的分类法,它属于 (18) ,其中,PUi(i=1,n)为处理单元,CU 为控制部件,MM j(j=1,n)为存储部件。该计算机 (19) 。(分数:2.00)A.单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B.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C.多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A.通过时间重叠实现并行性B.通过资源重复实现并行性C.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并行性D.通过精简指令系统实现并行性10.在 cache-主存层次结构中,主存单元到 cache 单元的地址转换由 (27) 完成。(分数:1
7、.00)A.硬件B.寻址方式C.软件和少量的辅助硬件D.微程序11.以下关于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弊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5) 。(分数:1.00)A.指令集过分庞杂B.每条复杂指令需要占用过多的 CPU 周期C.CPU 中的寄存器过多,利用率低D.强调数据控制,导致设计复杂,研制周期长在计算机系统中,若一个存储单元被访问,这个存储单元有可能很快会再被访问,该特性被称为 (22) ;这个存储单元及其邻近的存储单元有可能很快会再被访问,该特性被称为 (23) 。(分数:2.00)A.程序局部性B.空间局部性C.时间局部性D.数据局部性A.程序局部性B.空间局部性C.时间局部性D.数据局部性12.若
8、计算机采用 CRC 进行差错校验,生成多项式为 G(X)=X4+X+1,信息字为 10110,则 CRC 校验码是 (24) 。(分数:1.00)A.0000B.0100C.0010D.111113.为了解决 CPU 与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9) 。(分数:1.00)A.采用速度更快的主存B.在 CPU 和主存之间插入少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在 CPU 周期中插入等待周期D.扩大主存的容量14.以下不具有容错功能的是 (6) 。(分数:1.00)A.RAID 0B.RAID 1C.RAID 3D.RAID 515.下面关于 RISC 计算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7) 。(分
9、数:1.00)A.在 RISC 计算机中减少了通用寄存器的数量B.由于指令简单,一个机器周期可以执行多条指令C.RISC 计算机的指令更适合流水处理D.RISC 计算机程序只占用很小的内存16.某 4 级流水线如图 1-5 所示,若每 3t 向该流水线输入一个任务,连续输入 4 个,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 (28) 。(分数:1.00)A.4B.1.75C.1.5D.117.大规模并行处理(MPP)计算机的特点是 (10) 。(分数:1.00)A.这种系统最适合 SIMD 计算模式B.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多条流水线并行处理C.这种系统编程容易,但难于管理D.这种系统由大量通用微处理器构成在计算机的浮
10、点数表示中,主要影响数值表示范围的是 (4) ,影响计算精度的是 (5) 。(分数:2.00)A.尾数的位数B.阶码的位数C.规格化的方法D.尾数下溢的处理A.尾数的位数B.阶码的位数C.规格化的方法D.尾数下溢的处理18.虚拟存储系统中的页表有快表和慢表之分,下面关于页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 。(分数:1.00)A.快表与慢表都存储在主存中,但快表比慢表容量小B.快表采用了优化的搜索算法,因此比慢表的查找速度快C.快表比慢表的命中率高,因此快表可以得到更多的搜索结果D.快表采用快速存储器件组成,按照查找内容访问,因此比慢表查找速度快系统分析师-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2 答案解析(总分:2
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28.00)1. (21) 不是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的特征。(分数:1.00)A.丰富的寻址方式B.多种指令格式C.指令长度可变D.设置大量通用寄存器 解析:分析 RISC 和 CISC 是目前设计制造微处理器的两种典型技术,虽然它们都试图在体系结构、操作运行、软硬件、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等诸多因素中做出某种平衡,以求达到高效的目的,但采用的方法不同,主要区别如下:指令系统:RISC 设计者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尽量使它们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12、。对不常用的功能,常通过组合指令来完成。因此,在 RISC 机器上实现特殊功能时,效率可能较低。但可以利用流水技术和超标量技术加以改进和弥补;同时,大量使用通用寄存器来提高子程序执行的速度。而CISC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专用指令来完成特定的功能。因此,处理特殊任务效率较高。存储器操作:RISC 对存储器操作有限制,控制简单;而 CISC 机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多,操作直接。程序:RISC 汇编语言程序一般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实现特殊功能时程序复杂,不易设计;而 CISC 汇编语言程序编程相对简单,科学计算及复杂操作的程序设计相对容易,效率较高。中断:RISC 机器在一条指令执行的适当地
13、方可以响应中断;而 CISC 机器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响应中断。CPU:RISC 的 CPU 包含有较少的单元电路,因而面积小、功耗低;而 CISC CPU 包含有丰富的电路单元,因而功能强、面积大、功耗大。设计周期:RISC 微处理器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设计周期短,且易于采用最新技术;CISC 微处理器结构复杂,设计周期长。用户使用:RISC 微处理器结构简单,指令规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学易用;CISC 微处理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实现特殊功能容易。应用范围:由于 RISC 指令系统的确定与特定的应用领域有关,故 RISC 机器更适合于专用机;而 CISC机器则更适合于通用机。2.在计算机
14、系统中,对构成内存的半导体存储器进行自检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对 (20) 一般采用对其内容求累加和进行自检的方法。(分数:1.00)A.ROM B.DRAMC.SDRAMD.DDR SDRAM解析:分析 一般来讲,片内的 RAM 自检可以送入 0x00、0xaa、0x55、0xff 等数字,然后再读出来。这样,RAM 中保存的数据就会冲掉,因此,一般在初始化之前做自检。相对来说,ROM 自检比较方便,不存在数据保护等诸多考虑,只要在固定地址存放累加和,在程序开始执行时,完成整片 ROM 数据的求累加和,然后和事先存储的累加和比较。3.一般来讲,在并行处理系统中,将程序的模块划分得越小, (16
15、) 。(分数:1.00)A.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大,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大 B.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小,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大C.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小,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小D.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大,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小解析:分析 一般来说,将程序的模块划分得越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就越大,通信的开销也越大。线程是程序中一个单一的顺序控制流程。模块越小就需要越多的线程,如果有大量的线程,会由于相互切换而影响性能。更多的线程也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即开销更大。4.关于 cache 存储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8) 。(分数:1.00)A.cache 存储器是内存中
16、的一个特定区域B.cache 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介于内存和磁盘之间C.cache 存储器中存放的内容是内存的备份D.cache 存储器存放正在处理的部分指令和数据 解析:分析 使用 cache 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依据局部性原理,把主存储器中访问概率高的内容存放在 cache 中。当 CPU 需要读取数据时,首先在 cache 中查找是否有所需内容,如果有,则直接从 cache 中读取;若没有,再从主存中读取该数据,然后同时送往 CPU 和 cache。如果 CPU 需要访问的内容大多能在 cache 中找到(称为访问命中),则可以大大提高系统性能。系统的平均存储周期与命中率有
17、很密切的关系,命中率的提高即使很小也能带来性能上的较大改善。在 CPU 发出访存请求后,存储器地址先被送到 cache 控制器以确定所需数据是否已在 cache 中,若命中则直接对 cache 进行访问。这个过程称为 cache 的地址映射。常见的映射方法有直接映射、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在 cache 存储器产生了一次访问未命中之后,相应的数据应同时读入 CPU 和 cache。但是在 cache 已存满数据后,新数据必须淘汰 cache 中的某些旧数据。最常用的淘汰算法有随机淘汰法、先进先出法(FIFO)和近期最少使用淘汰法(LRU)。因为需要保证缓存在 cache 中的数据与主存中的内容
18、一致,所以相对读操作而言,cache 的写操作比较复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写直达(write through)。当要写 cache 时,数据同时写回主存储器,有时也称为写通。(2)写回(write back)。CPU 修改 cache 的某一行后,相应的数据并不立即写入主存储器单元,而是在该行被从 cache 中淘汰时,才把数据写回到主存储器中。(3)标记法。对 cache 中的每一个数据设置一个有效位。当数据进入 cache 后,有效位置 1;而当 CPU 要对该数据进行修改时,只需将其写入主存储器并同时将该有效位清 0。当要从 cache 中读取数据时需要测试其有效位:若为 1
19、则直接从 cache 中取数,否则从主存中取数。紧耦合多机系统一般通过 (13) 实现多机间的通信。对称多处理器结构(SMP)属于 (14) 系统。(分数:2.00)A.因特网B.共享内存 C.进程通信D.共享寄存器解析:A.松耦合B.紧耦合 C.混合耦合D.最低耦合解析:分析 多机系统是指一个系统中有多个处理机,属于 MIMD 计算机系统。按多机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可分为紧耦合多机系统和松耦合多机系统两种。紧耦合多机系统又称为直接耦合系统,是指各处理机之间通过互连网络共享内存。紧耦合多机系统由 P 台处理机、m 个存储器模块、d 个 I/O 通道和 3 个互连网络构成。处理机存储器网络实现处
20、理机与各存储模块的连接。处理机中断信号网络实现多处理机之间的互连。处理机-I/O 互连网络实现处理机与外设的连接。每个处理机可自带局部存储器,也可自带 cache。存储器模块可采用流水工作方式。紧耦合多机系统多用于并行作业中的多任务,一般处理机是同构的。SMP 属于紧耦合多机系统。松耦合多机系统又称为间接耦合系统,是指各处理机间通过共享:I/O 子系统、通道或通信线路实现机间通信,不共享内存。松耦合多处理机由 P 台处理机、1 个通道、1 个仲裁开关和消息传送系统构成。每个处理机带有一个局部存储器和一组 I/O 设备。在仲裁开关的通道中有高速通信存储,用来缓冲传送的信息块。松耦合多处理机较适合
21、粗粒度的并行计算。MPP 属于松耦合多机系统。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11) 。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三级存储体系是 (12) 。(分数:2.00)A.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协调性B.程序访问的局部性 C.主存和 CPU 之间的速度匹配D.程序运行的定时性解析:A.寄存器、内存、外存B.寄存器、cache、内存C.cache、主存、辅存 D.L0、L1、L2 三级 cache解析:分析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理论依据是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CPU 访问存储器时,无论是取指令还是存取数据,所访问的存储单元都趋于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中。局部性分为两种
22、,分别是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是指如果一个信息项正在被访问,那么在近期很可能还会被再次访问。程序循环、堆栈等是产生时间局部性的原因。空间局部性是指在最近的将来将用到的信息很可能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在空间地址上是临近的。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三级存储体系是指 cache、主存、辅存,这 3 个级别从左向右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慢。5.以下关于在 I/O 设备与主机间交换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6) 。(分数:1.00)A.中断方式下,CPU 需要执行程序来实现数据传送B.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下,CPU 与 I/O 设备都可同步工作C.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相比,
23、快速 I/O 设备更适合采用中断方式传递数据 D.若同时接到 DMA 请求和中断请求,CPU 优先响应 DMA 请求解析:分析 I/O 系统主要有 4 种方式与主机交换数据,分别是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CPU 直接利用 I/O 指令编程,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CPU 发出 I/O 命令,命令中包含了外设的地址信息和所要执行的操作,相应的 I/O 系统执行该命令并设置状态寄存器;CPU 不停地(定期地)查询 I/O 系统以确定该操作是否完成。由程序主动查询外设,完成主机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法简单,硬件开销小。(2)中断控制方式。CPU 利
24、用中断方式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当 I/O 系统与外设交换数据时,CPU 无须等待也不必去查询 I/O 的状态,I/O 系统完成数据传输后以中断信号通知 CPU。CPU 然后保存正在执行程序的现场,转入 I/O 中断服务程序完成与 I/O 系统的数据交换。之后返回原主程序继续执行。与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相比,中断控制方式因为 CPU 无须等待而可提高效率。在系统中具有多个中断源的情况下,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多中断信号线法、中断软件查询法、雏菊链法、总线仲裁法和中断向量表法。(3)DMA 方式。使用 DMA 控制器(DMAC)来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DMAC 和 CPU 共享系统总线,并且具有独立访问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系统分析 组成 体系结构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