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数据结构与算法(五)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数据结构与算法(五)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数据结构与算法(五)及答案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数据结构与算法(五)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44.00)1.下述_是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A) 存储密度大 B) 插入运算方便C) 删除运算方便 D) 可方便地用于各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分数:1.00)A.B.C.D.以下各题基于下面的叙述:某二叉树节点的中序序列为 A,B,C,D,E,F,G,后序序列为 B,D,C,A,F,G,E。(分数:2.00)(1).该二叉树节点的前序序列为_。A. E,G,F,A,C,D,B B. E,A,C,B,D,G,FC. E,A,G,C,FB,D D. E,G,A,C,D,F,B(分数:1.00)A
2、.B.C.D.(2).该二叉树对应的森林包括_棵树。A. 1 B. 2C. 3 D. 4(分数:1.00)A.B.C.D.2.对于一个线性表,若既要求能够进行较快的插入和删除,又要求存储结构能够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应该_。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链接方式存储C) 以散列方式存储 D) 可以以上面任意一种方式存储(分数:1.00)A.B.C.D.3.在表长为 n 的顺序表中,实行顺序查找,在查找不成功时,与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为_。A) n B) 1C) n+1 D) n-1(分数:1.00)A.B.C.D.4.3 个节点可以构造出_种不同的二叉树。A) 2 B) 3C) 4 D)
3、5(分数:1.00)A.B.C.D.5.设待排序的记录为(20,16,13,14,19),并经过下列过程将这些记录排序,则所用的排序方法是_。20 16 13 14 1916 20 13 14 1913 16 20 14 1913 14 16 20 1913 14 16 19 20A) 冒泡排序 B) 希尔排序C) 堆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分数:1.00)A.B.C.D.6.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 a,b,c,d,e,则栈不可能的出栈序列是_。A) e d c b a B) d e c b aC) d c e a b D) a b c d e(分数:1.00)A.B.C.D.7.对 5 个不同
4、的数据进行排序,最少需要比较_次。A) 3 B) 4C) 5 D) 6(分数:1.00)A.B.C.D.8.一维数组与线性表的区别是_。A) 后者长度固定,前者长度可变 B) 两者长度均可变C) 前者长度固定,后者长度可变 D) 两者长度均固定(分数:1.00)A.B.C.D.9.在一个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队首指针指向队首元素的_。A) 前一个位置 B) 后一个位置C) 队首元素位置 D) 任意位置(分数:1.00)A.B.C.D.10.一个序列中有若干个元素,若只想得到其中 I 个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最好采用_排序。A) 堆排序 B) 插入排序C) 希尔排序 D) 快速排序(分数:1.00
5、)A.B.C.D.11.在下列存储形式中,_不是树的存储形式。A) 双亲表示法 B) 孩子链表表示法C) 孩子兄弟表示法 D) 顺序存储表示法(分数:1.00)A.B.C.D.12.采用二分查找的方法查找长度为 n 的有序表时,查找每个元素时平均比较次数与对应判定树的高度(假定高度不小于 2)的关系为_。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等于后者 D) 前者大于等于后者(分数:1.00)A.B.C.D.13.如果 T2是由有序树 T 转换而来的二叉树,那么 T 中节点的前序就是 T2中节点的_。A) 后序 B) 层次序C) 前序 D) 中序(分数:1.00)A.B.C.D.14.
6、由分别带权为 9,2,5,7 的 4 个叶节点构造一棵哈夫曼树,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_。A) 23 B) 37C) 44 D) 46(分数:1.00)A.B.C.D.15.在一个单链表中,若要在 P节点之后插入节点 q,应执行的操作是_。A) Pnext:=qB) Pnext:=q;qnext:=PnextnextC) qnext:=Pnext;Pnext:=qD) Pnext:=q;qnext=Pnext(分数:1.00)A.B.C.D.16.假定一棵二叉树的节点数为 97,则它的最小高度为_。A) 4 B) 5C) 6 D) 7(分数:1.00)A.B.C.D.17.向顺序栈中压入元素时,
7、是_。A) 先移动栈顶指针,后存入元素 B) 先存入元素,后移动栈顶指针C) 谁先谁后无关紧要 D) 同时进行(分数:1.00)A.B.C.D.18.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对下面 4 个序列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元素比较次数最少的是_。A) 94,32,40,90,80,46,21,69 B) 32,40,21,46,69,94,90,80C) 21,32,46,40,80,69,90,94 D) 90,69,80,46,21,32,94,40(分数:1.00)A.B.C.D.19.二分查找法适用于存储结构为_的、按关键字排好序的线性表。A) 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 B) 顺序存储C) 索引存储 D)
8、链式存储(分数:1.00)A.B.C.D.20.对树中的一个节点 x,在先根序列中的序号为 pre(x),在后根序列中的序号为 post(z),若树中节点x 是节点 y 的祖先,则下列 4 个序列中,_是正确的。A) pre(x)pre(y)和 post(x)post(y) B) pre(x)pre(y)和 post(x)post(y)C) pre(x)pre(y)和 post(x)post(y) D) pre(x)pre(y)和 post(x)post(y)(分数:1.00)A.B.C.D.21.设栈 S 和队列 Q 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 e1,e2,e3,e4,e5,e6 依次通过栈,一个
9、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 Q。若 6 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 e2,e4,e3,e6,e5,e1,则栈 S 的容量至少应该是_。A) 4 B) 6C) 3 D) 2(分数:1.00)A.B.C.D.22.树最适合用来表示_。A) 有序数据元素 B) 无序数据元素C) 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D) 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分数:1.00)A.B.C.D.23.在计算递归函数时,如不使用递归过程,则一般情况下必须借助于_数据结构。A) 栈 B) 树C) 双向队列 D) 广义表(分数:1.00)A.B.C.D.24.将下图所示的二叉树存储为对称序线索二叉树,则节点 H 的左线索指向_。(分数:1.0
10、0)A.B.C.D.25.已知 12 个数据元素为(34,76,45,18,26,54,92,60,25,37,03,78),对该数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若采用希尔排序方法排序,设第一趟排序的增量为 6,第二趟排序的增量为 3,则第二趟排序后的序列为_。A) 34,60,25,18,03,54,92,76,45,37,26,78B) 18,25,03,26,34,37,54,60,45,76,78,92C) 18,03,25,34,26,45,37,60,54,92,76,78D) 以上都不正确(分数:1.00)A.B.C.D.26.若待排序序列已基本有序,要使它完全有序,则从关键码比较次数
11、和移动次数考虑,应当使用的排序方法是_。A) 快速排序 B) 直接选择排序C) 归并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分数:1.00)A.B.C.D.27.静态查找表与动态查找表的根本区别在于_。A) 它们的逻辑结构不一样 B) 施加于其上的操作不同C) 所包含的数据元素的类型不一样 D) 存储实现不一样(分数:1.00)A.B.C.D.28.用顺序查找法对具有 n 个节点的线性表查找,查找一个节点所需要的平均查找时间为_。A) O(n2) B) O(nlog2n)C) O(n) D) O(log2n)(分数:1.00)A.B.C.D.29.一组序列的关键字为(25,48,16,35,79,82,23
12、,40,36,72),其中含有 5 个长度为 2 的有序表,按归并排序方法对该序列进行一趟归并后的结果为_。A) (16,25,35,48,23,40,79,82,36,72) B) (16,25,35,48,79,82,23,36,40,72)C) (16,25,48,35,79,82,23,36,40,72) D) (16,25,35,48,79,23,36,40,72,82)(分数:1.00)A.B.C.D.30.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_。A) 便于随机存取 B) 花费的存储空间较顺序存储少C) 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D) 数据元素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相同(分数:1.00)A.B.C.D
13、.31.已知一棵二叉树节点的先根序列为 ABDGCFK,中根序列为 DGBAFCK,则节点的后根序列为_。A) ACFKBDG B) GDBFKCAC) KCFAGDB D) ABCDFKG(分数:1.00)A.B.C.D.32.对 n 个记录的文件进行快速排序,所需的辅助存储空间为_。A) O(1) B) O(nlog2n)C) O(n) D) O(n2)(分数:1.00)A.B.C.D.33.若关键码序列(k 1,k 2,k n)是一个堆,序列中元素的关系是_。A) kik 2i且 kik 2i+1或 kik 2i且 kik 2i+1 B) k1k 2k nC) k1k 2k n D) 元
14、素问没有任何限制(分数:1.00)A.B.C.D.34.至一棵具有 4 层的完全二叉树中,节点总数最少为_。A) 15 B) 16C) 5 D) 31(分数:1.00)A.B.C.D.35.下列有关查找与排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 堆排序所需的时间与待排序的记录个数无关B) 如果某种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则该方法没有实际应用价值C) 任意一棵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时间都小于用顺序查找法查找同样节点的线性表的平均查找时间D) 中序周游二叉排序树的节点就可以得到排好序的节点序列(分数:1.00)A.B.C.D.36.为了有效地利用散列查找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找一个好的散列函数设计有效的解决冲突
15、的方法用整数表示关键码值A) 和 B) 和C) ,和 D) 和(分数:1.00)A.B.C.D.37.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这种排序方法称为_。A) 插入排序 B) 归并排序C) 选择排序 D) 快速排序(分数:1.00)A.B.C.D.38.二叉树的前序周游和中序周游如下:前序周游:EFHIGJK中序周游:HFIEJKG该二又树根中右子树的根是_。A) E B) FC) G D) H(分数:1.00)A.B.C.D.39.设电文中出现的字母为 A、B、C、D 和 E,每个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9、27、3、5 和 11。按哈夫曼编码,则字母
16、 C 的编码应是_。A) 110 B) 1110C) 10 D) 111(分数:1.00)A.B.C.D.40.若进栈序列为 3,5,7,9,进栈过程中可以出栈,则_不可能是一个出栈序列。A) 7,5,3,9 B) 9,5,7,3C) 9,7,5,3 D) 7,5,9,3(分数:1.00)A.B.C.D.41.假定在一棵二叉树中,双分支节点数为 12 个,单分支节点数为 29 个,则叶子节点数为_。A) 12 B) 13C) 14 D) 41(分数:1.00)A.B.C.D.42.下列_关键码序列不符合堆的定义。A) A,C,D,G,H,M,P,Q,R,X B) A,C,M,D,H,P,X,G
17、,O,RC) Q,D,P,R,C,Q,X,M,H,G D) A,D,C,M,P,G,H,X,R,Q(分数:1.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8.00)43.对于一个二维数组 A1m,1n,若按列为主序存储,则任意一个元素 Ai,j的相对地址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44.按后根次序周游树或树林等同于按 1 次序周游对应的二叉树。(分数:2.00)填空项 1:_45.在计算递归函数时,如果不用递归过程,则应借助于 1 数据结构。(分数:2.00)填空项 1:_46.设有二维数组 A09,019,其每个元素占两个字节,数组按列优先顺序存储,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
18、为 100。那么,元素 A6,6的存储地址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47.快速排序法在被排序的数据量 1 时,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分数:2.00)填空项 1:_48. 1 是这样一种线性表,即所有插入和删除操作都在表的两端进行。(分数:2.00)填空项 1:_49.散列法存储中处理碰撞的方法主要有两类:链接法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50.数据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_、_和_3 种类型,数据的存储结构即物理结构包括_、_、_和_4 种基本类型。(分数:2.00)填空项 1:_51.在树中,一个节点的直接孩子节点的个数称为该节点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数据结构 算法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