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62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6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62及答案解析.doc(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62 及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乡的存在,主要依托于( )为主的农村地区。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2.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 )。 A是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B是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 C是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D在于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
2、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分数:1.00)A.B.C.D.3.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 )。 A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 B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时刻考虑人是环境的使用主体,并且要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C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即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同时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D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分数:1.00)A.B.C.D.4.城市职能是指( )。
3、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 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城市规模对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有重要影响 C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D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分数:1.00)A.B.C.D.5.关于对规划调整的相关规定,不包括( )。 A明确界定规划调整的含义范畴,规定调整的类型、等级、内容区分与相关的调整方式 B明确规定不同的调整内容需要履行的相关程序,一般应包括规划的定期或不定期检讨、规划调整申请、论证、公众参与
4、、审批、执行等程序性规定 C根据城市设计研究,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整体结构框架,落实上位规划的相关控制内容;阐明规划格局、城市风貌特征、城市景观、城市设计系统控制的相关要求和一般性管理规定 D明确规划调整的内容、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技术成果深度、与原规划的承接关系等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分数:1.00)A.B.C.D.6.在城市干路网类型中,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是( )。 A环形放射式 B自由式 C方格网式 D混合式(分数:1.00)A.B.C.D.7.土地使用兼容是指( )。 A对建设用地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的规定 B确定地块主导用地属性,在其中规定可
5、以兼容、有条件兼容、不允许兼容的设施类型 C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 D对地块主要使用功能和属性的控制(分数:1.00)A.B.C.D.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 )为基础。 A总体规划 B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 C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D规划研究(分数:1.00)A.B.C.D.9.市场经济早期是以( )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A国有企业 B乡镇集体经济 C分散家庭工业 D外资及混合型经济(分数:1.00)A.B.C.D.10.( )承载着城市的主要活动,构成了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组成部分。 A农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 D公共用地(分数:1.
6、00)A.B.C.D.11.“镇”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 )。 A公元 2世纪 B公元 4世纪 C公元 6世纪 D公元 8世纪(分数:1.00)A.B.C.D.12.( )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并于 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A罗西 B克里尔兄弟 C卡米洛西谛 D柯伊特(分数:1.00)A.B.C.D.13.下列对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B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 C从生活性城市空间到生产性城市空间 D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分数:1.00)A.B.C.D.
7、14.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 )。 A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 B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C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D合理地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分数:1.00)A.B.C.D.15.下列选项中,为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基本依据的是( )。 A附件的内容与深度要求 B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 C规划图纸内容与深度要求 D规划文本内容与深度要求(分数:1.00)A.B.C.D.16.下列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
8、基础,叙述错误的是( )。 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 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法国巴黎改建(分数:1.00)A.B.C.D.17.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为( )。 A编制工作报告经同意后,开展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工作 B组织编制机关按规定报请总体规划纲要审查 C组织编制机关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审批机关提出修编的申请报告 D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分数:1.00)A.B.C.D.18.最常
9、见的城镇基本形式是( )。 A带型形态 B散点型形态 C集中型形态 D放射型形态(分数:1.00)A.B.C.D.19.实施城市规划政府行为的管理手段是( )。 A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B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C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D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分数:1.00)A.B.C.D.20.现代城市
10、化发展最基本的动力是( )。 A经济化 B社会化 C能源化 D工业化(分数:1.00)A.B.C.D.21.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 1890年在( )开通的。 A法国 B伦敦 C美国 D德国(分数:1.00)A.B.C.D.22.下列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特点的是( )。 A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B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 C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D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分数:1.00)A.B.C.D.23.人类社会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是( )。 A工业 B城市 C农业 D乡村(分数:1.00)A.B.C.D.24.下列不属于中心城
11、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B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C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D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分数:1.00)A.B.C.D.25.城市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 A社会条件 B人工环境 C自然条件 D经济条件(分数:1.00)A.B.C.D.26.对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中,不包括( )。 A工程地质条件 B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C气候条件 D绿化覆盖率(分数:1.00)A.B.C.D.27.城市最显著的特征是( )。 A环境恶劣 B失业问题 C人口密集 D住宅
12、紧张(分数:1.00)A.B.C.D.28.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是( )。 A城市美化 B公司城建设 C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巴黎改建(分数:1.00)A.B.C.D.29.关于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国家行政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B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机关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C组织编制机关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审批机关提出修编的申请报告 D规划草案公告 30日以内,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分数:1.00)A.B.C.D.30.下列选项中,
13、不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的是( )。 A规划文本 B图纸 C规划深度 D基础资料(分数:1.00)A.B.C.D.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向型居住区布局形态的是( )。 A中心式 B围合式 C点群式 D绿轴式(分数:1.00)A.B.C.D.32.对镇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经济发展平衡法: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 B综合分析法: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 C劳动平衡法:劳动平衡法建立在
14、“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 D环境容量法: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分数:1.00)A.B.C.D.3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 )。 A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B按照居住区理论和原则,以人为核心,建设安全、卫生、舒适、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 C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D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
15、和方便程度(分数:1.00)A.B.C.D.34.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B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C重要节点交通拥堵 D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分数:1.00)A.B.C.D.35.下列属于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的是( )。 A建设用地的管理 B建设工程管理 C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D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分数:1.00)A.B.C.D.36.城市与乡村的首要差别主要体现在( )的集中程度上。 A自然要素 B时间要素 C空间要素 D社会要素(分数:1.00)A.B.C.D.37.城市道路的第一功能是( )。 A交通
16、的通道 B组合型城市 C工业经济的发展 D组织城市的骨架(分数:1.00)A.B.C.D.38.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不包括( )。 A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B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C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D从城市规划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分数:1.00)A.B.C.D.39.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为( )。 A罗马 B古罗马 C希腊 D古希腊(分数:1.00)A.B.C.D.4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不包括( )。 A文字说明 B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C图纸 D专题研究报告(分数:1.00)A.B.C.D.4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
17、用角度对城乡规划定义为( )。 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B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C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配、行政组织的架构以及行政过程的整体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分数:1.00)A.B.C.D.42.镇区是指( )。 A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区域,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 B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
18、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 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C县和县级市平级,其区域经济和服务对象更侧重农村,它的中心是县政府所在地镇 D属于城市聚落,有其自身的镇区,同时,镇也含有其所辖的其他集镇和农村区域(分数:1.00)A.B.C.D.43.镇与乡同为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实行直接管理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体制,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点,是依据我国( )设立的。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行政法(分数:1.00)A.B.C.D.44.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的是( )。
19、A克莱伦斯佩里 B戈涅 C霍华德 D勒柯布希埃(分数:1.00)A.B.C.D.45.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是( )。 A城市性质 B城市职能 C城市发展目标 D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数:1.00)A.B.C.D.46.城市的总体规划是指( )。 A近期内的或是当年的各项建设总的规划布置 B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益和经济运行效率 C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D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分数:1.00)A.B.C.D.47.水陆联运的枢纽是( )。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港口(分数:1.00)A.B.C.D.48.下列对我国城乡规划
20、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概括错误的是( )。 A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B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C城乡规划的经济措施 D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分数:1.00)A.B.C.D.4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 )。 A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B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项规划之一,属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
21、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D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分数:1.00)A.B.C.D.50.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不包括( )。 A城市自然条件 B城市人口条件 C城市现状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分数:1.00)A.B.C.D.5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属于现行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的是( )。 A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B行政监督检查 C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D社会监督(分数:1.00)A.B.C.D.52.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 A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 B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C工业用地规划
22、布局 D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分数:1.00)A.B.C.D.53.城市是以( )为基本特征。 A人口密集 B要素聚集 C建筑密集 D系统性(分数:1.00)A.B.C.D.54.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 A城市交通 B城市交通系统 C城市公共交通 D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分数:1.00)A.B.C.D.55.以下对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叙述正确的是( )。 A上级政府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或其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决定的监督检查 B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对政府相关部门涉及城乡规划实施行为的监督检查 C公众对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行为有权
23、进行监督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是否符合城乡规划以及依法审批确定的规划条件和相关许可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分数:1.00)A.B.C.D.56.下列不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B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C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D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城市规划 原理 6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