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微写作第四编欲求高分略施粉黛——7招教你光辉亮眼深刻丰满学案(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微写作第四编欲求高分略施粉黛——7招教你光辉亮眼深刻丰满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微写作第四编欲求高分略施粉黛——7招教你光辉亮眼深刻丰满学案(含解析).doc(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编 欲求高分,略施粉黛7 招教你光辉亮眼,深刻丰满第 1 讲 秀一个标题点燃阅卷老师的欲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作文也靠标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者总是提供一些材料,提出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既考查同学们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表达能力。好的标题应该遵守以下 3 个原则,并做到简明、新颖、别致,耀眼夺目,富有文采。符合文体要求高考作文的题目首先要充分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让人一读标题就可以感受到所写文章
2、的文体样式。写议论文,标题要深刻、鲜明;写记叙文,标题要形象、生动;写散文或小说,标题要含蓄、有诗意。体现关键词考生要尽可能地在拟写标题时将话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明示或暗示出来,让阅卷老师了然于胸,增强好感的同时减小误判的可能。传达主旨立意考生在拟写标题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让阅卷老师在看到标题的第一时间确定所写作文是否符合题意。此类标题以无招胜有招,有大道至简的底气,质朴无华,亮出的都是“干货” 。因洗尽铅华,故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因有的放矢,故能让阅卷者了解主旨。方法 1 亮出观点考生在标题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旗帜鲜明,先声夺人。如:作别眼见为实(全国卷
3、)打破定式,走向创新(全国卷)不忘根本,放眼未来(浙江考生)人们肉眼见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而非真相,为此,例用“作别”二字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眼见为实”这一习惯认识的否定态度;例破的是“定式” ,立的是“创新” ,先破后立,观点鲜明;“不忘根本”是“继往” , “放眼未来”是“开来” ,例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要在传承中发展壮大”的深刻见解。方法 2 亮出内容2考生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叙述缘由、核心意象、主要素材等写作内容,标题中的人、事、景、物,各异其趣。如:花袭人的暖心世界(江苏考生)钱塘潮涌奇,我自泛扁舟(浙江考生)水应深潜,酒应细尝(全国卷)例亮出的是叙述缘由,用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之言展
4、开议论,她要求宝玉答应的三件事既体贴,又理性,正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因而富有事趣;例亮出的是带有水乡特色的意象钱塘潮、扁舟,抒发了作者勇做时代“弄潮儿”的豪迈情怀,因而富有情趣;例亮出的是水、酒两个事物,借对二者“深潜” “细尝”的态度,表达了“浅显之知浮于表面,深处挖掘才获得真知”的主旨,因而富有理趣。方法 3 亮出层次考生提取写作提纲中的关键词,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结构层次,使文章构思清晰,布局分明。如:立大志,成大器,担大任(天津考生)变时变识变实(全国卷)新路心路兴路(全国卷)例中的三个短语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推理链, “立大志”是“成大器”的重要前提,而“成大器”又是“
5、担大任”的重要前提,逐层推进,展示出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例和例均采用“一字立骨”的方法,选择三个音近而意丰的词语,巧妙相连,缀而成题。在标题中,例展示出文章从时间在变、认识在变到精神在变的总体架构,例展示出文章从除旧布新、凝心聚力到民族复兴的总体架构。此类标题“新”在与时俱进,与时代的主旋律、时尚的新潮流同频共振, “锐”在别出机杼,独辟蹊径,带给阅卷者扑面而来的“新”气、 “锐”气。方法 1 镶嵌热词考生在标题中镶嵌一些年度热词、网络热词等,彰显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意识和与时代同行、倾听时代声音的使命感。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国卷)走好长征路,领航新时代(全国卷)丢弃“佛系”扬“
6、儒系”(浙江考生)例中的“初心”和例中的“新时代”取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 2017”年度字词,这两个词语传递的是正能量,洋溢的是家国情怀;例中的“佛系”取自网络流行词,标题鞭策了“佛系”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消极的“出世”态度,倡导“儒系”自信昂扬、奋发进取的积极的“入世”精神。3方法 2 点击时事考生在标题中点击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时事,彰显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和对时事的敏感度、认知度。如:雄安的绿色长征路(全国卷)且看少年芳华,助力国之成长一封“时光瓶”中的信(全国卷)只问使命,无问西东2035 年的一份成人礼(全国卷)例
7、的拟题灵感来自中国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此举乃千年大计,举世瞩目;例和例的拟题灵感来自热映的两部国产影片芳华和无问西东 ,这两部影片奏响了“青春注定历经磨难,青春必然风雨兼程”的热血乐章,勃发的是“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的筑梦豪情。方法 3 焕发新论考生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打破成见、定论,在标题中焕发出独到的见解、新论,彰显其辩证、发展的眼光和逻辑思辨的能力。如:己所欲慎施于人(上海考生)浮云不遮慧眼,众议难掩明心(全国卷)器,善用者赢(天津考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名言,但作者却对其进行了反向思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发点是“利他”
8、 , “己所欲,施于人”的出发点则可能是“为己” 。 “利他”与“为己”是划分“被需要”动机和效果的标准。例为此焕发出“己所欲慎施于人”的新论。 “浮云遮望眼” “众口铄金”观照的是“浮云” “众口”等外因的作用,但作者却换一个角度进行了思辨, “眼” “心”等内因不够强大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为此焕发出“浮云不遮慧眼,众议难掩明心”的新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孔子的名言,但作者却对其进行了延伸思辨, “利其器”只是前提, “用其器”才是关键,人们应该做“器”的驾驭者,让“器”帮助自己成大器,而不能被“器”绑架,沦为“器”的奴隶。例为此焕发出“器,善用者赢”的新论。此类标题“入乎
9、其内,出乎其外” ,考生将长期积淀的文学素养幻化为标题中一抹极具文采的云霞,妙手偶得,溢彩流光,让阅卷者拍案叫绝。方法 1 留意押韵此类标题句式整齐,尾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得词句结构之美,更得汉字音韵之美。如: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写给 2035 年的你(全国卷)4以大国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全国卷)巍巍浙江,日月争光(浙江考生)例上下句的尾字“马” “华”押拼音体 a 韵,意深韵长;例上下句的尾字“泱”“光”和例上下句的尾字“江” “光”均押拼音体 ang 韵,铿锵有力。方法 2 机智集句此类标题看似集词、集句,实则集思、集智,出于原句而不拘于原句,既得原句之妙,
10、又融新意之胜。如:变通则久(全国卷)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寄往 2035(全国卷)上善若水,烟雨平生写给 2035 年的你(全国卷)例从名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中集词而来;例从警句“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围炉夜话)中集句而来;例上句集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下句集于“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些集词、集句不着斧痕,浑然天成。方法 3 妙用修辞此类标题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词句的表达效果,既扣文题之隐旨,更化平淡为神奇。如:握崭新机遇,担永恒使命致新时代青年(全国卷)多元思维,破解问题的利刃(全国卷)三“味”
11、浙江人(浙江考生)在时代的浪尖上舞蹈(浙江考生)例中, “机遇” “使命”扣题旨, “崭新” “永恒”显特色, “握” “担”明态度,富有见地,对仗工整;例运用比喻揭示多元思维在破解问题时的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例既可以理解为三次“品味”浙江人,也可以理解为浙江人身上的三种“味道” ,一语双关,意蕴丰厚;例以“舞蹈”喻成长、发展,典雅而生动形象,富有诗的意境和韵味。方法 4 巧妙“引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大考生在拟题时对“引用”这一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全国卷)不畏浮云遮望眼(全国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国卷)大“器”磅礴,唯我中华(天津考生)5轻舟驶
12、过万重山(全国卷)路漫漫,吾将备变而求进(全国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漫谈(全国卷)此类“引用”源于与作文题目要求在意蕴上的契合,例、例和例分别成为 2018年考生在拟写全国卷、全国卷和全国卷标题时引用较多的诗文。言其“出神入化” ,是因为广大考生在拟题时不仅能够直接引用,如例、例和例,而且还能够别出心裁地化用,如例、例和例。其中,例中的“大器磅礴”从成语“大气磅礴”化用而来;例从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化用而来,巧改“已”字,尽得风流;例从屈原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旧瓶装新酒,境界全出;例直接借用熟语,将抽象的主题表达得通俗而含蓄,新颖别致。误 区 警 示
13、1忘拟标题 有些考生先写作文后拟标题,就很容易忘记拟标题,这样做不仅会白白被扣掉 2 分,还会“流失”掉更多的印象分。2标题大而空 有些考生拟的标题大而空洞,又喜欢用“谈” “论” “谈谈” “之我见”一类的词语,拟写一些没有任何“含金量”的题目。3文不对题 有些考生拟标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随便拿来一个词语或短语就作为题目,造成标题与内容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牛头不对马嘴,这是写作的大忌。4以词语或成语为标题 有些考生喜欢以一个词语或成语为标题,觉得这样简洁明快,但殊不知现在高考作文的内涵往往比较丰富,尤其是常见的寓意作文和材料作文,一般来讲,高考作文的内涵都不是一个词语或成语能够概括的。微
14、写 作 秋冬季节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对城市地面卫生的管理,有的城市甚至让环卫工人 24 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由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 ;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上没有一片落叶” “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 。但北京青年报的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北京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 20 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根据材料内容,拟写一个标题。解析 本则材料分为两部分,即对待落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确保地面上没有一片落叶” ,后者是“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 。这两种
15、态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前者是为了“加强对城市地面卫生的管理” ,后者是为了打造“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连接两部分的关键词是一个“但”字,这既表明前后两者态度和行为的对立,也表明后者更是材料的关注点。材料陈述的是现象,考生要透过现象去领悟材料的内涵。从前后两者的行为来看,材料展示的是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前者在于不断地战胜自然,对待自然持对6立的态度;后者在于用自然来美化生活,对待自然持互融的态度。从前后两者的出发点来看,材料展示的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看待事物的视角问题。前者从净化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管理便利化的角度出发,是实用主义的视角;后者从美化与诗意的角度出发,从管理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是浪
16、漫主义的视角。具体可从如下角度立意:1用管理和制度来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安全;2.从净化到美化体现的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不断地升级;3.让生活中多一点诗意;4.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者需要更多的人文情怀;5.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魅力;6.社会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服务理念也应日益进步;7.从“确保地面上没有一片落叶”而选择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方法是一种庸政;8.对待落叶的态度要兼顾干净、清洁、安全与诗意、美好、浪漫等人民需求,这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9.在一个“容”字上,谈保护市容与对待落叶的宽容;10.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存互生。我的答
17、案 参考答案 1.亮出观点:顺其自然也是一种美 城市管理何妨“浪漫”一些让管理多一些人情味 学会转换思路 。2亮出内容:城市管理之殇 落叶塑造缤纷 一片落叶背后的城市管理 。3亮出层次:管理自然城市之美 。4焕发新论: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就要“无所作为” 不妨“懒”一点 无为亦有为 。5妙用修辞:留一地落叶给秋天(拟人)、 飘落的烟火气(用“烟火气”来代指真实的自然)、 因地制宜,共创佳园(对偶)。6巧妙“引用”:何以解忧,唯有尝试(化用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转身遇见美丽(化用电视剧名)、 自然美才是真的美(化用广
18、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一叶不扫,何以扫天下(化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7机智集句:另辟蹊径,柳暗花明(两个成语搭配使用,呈现出别样的效果)。第 2 讲 亮一个凤头激发阅卷老师的趣高考作文中,精彩的开头(凤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锤定音的,它常常对作文的基调、氛围、情境起着引导的作用,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评卷人的目光,激发阅卷老师的兴趣。优秀作文的开头虽方式各异,或开门见山,一览无余,或开门向壁,曲径通幽,但都7是殊途同归。对此,考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语言简洁,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二是快速入题,观点清晰,切勿含糊不清,故弄玄虚。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破题式开头是议论文最简捷、最鲜明,同时
19、也是操作性最强的开头方式。或者以哲理性的语言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给人以雄辩的力量和思想的震撼;或者对标题和相关概念的意义加以解释和阐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可以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的描写点题;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直接进入主题。如:(示例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是新时代的浙江精神,其高度概括了为学、为人、处世之方法与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浙江学子,我们应以此精神鞭策自己,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2018 年浙江卷务实进取,猛进如潮点评 开篇“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分别对应题目中的“务实”
20、 “进取”“猛进” ,对“浙江精神”进行了阐释。开头这样切入主题,可谓不蔓不枝,切中肯綮,干净利索,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又是作者思想的体现。(示例二)江山如画,美人垂泪;英雄末路,霸王别姬。大伯的眼泪顺着眼角落下,他浑厚、沙哑的声音,随着眼泪的落下被咽入胸腔。我们总爱问大伯:“每次都哭,怎么还唱?”他总回答:“京剧的语言太美妙,我舍不得不唱。”2018 年江苏卷京剧点评 开篇利用四个四字句举例生活中的语言之一京剧。然后通过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刻画了大伯倾情演唱京剧的情景,一问一答的对话,点出了文章的主题“京剧的语言太美妙” ,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名句开篇,彰显底蕴将名言警句、经典诗文、俗语等,
21、不是作为题记而是作为文章开头的一部分内容,直接引用或化用,将其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者以此引出论点。这样做既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彰显作者的文学底蕴,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色彩,从而起到先声夺人、文采飞扬的艺术效果。如:“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先生百余年前的谆谆教诲仍萦绕耳畔,令我热血沸腾。2035 年的你读到这些文字时,又会作何感想?于我看来,不论是 2018 年 18 岁的我,还是 2035 年 18 岁的你,都当划时代之桨,扬奋进之帆,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雄于地球而努力。82018 年全国卷划时代之桨,扬奋进之帆点评 开篇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写出百余年前他对青年人的期望。紧
22、接着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不论是哪个时代的青年, “都当划时代之桨,扬奋进之帆,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雄于地球而努力”的观点。起兴类比,引人入胜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里所说的“他物”并非与此物无关,相反,二者之间应该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这类文章的开头,作者常常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写起,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无所不包,化理为形,化虚为实,用形象包蕴思想,同时又大于思想,读来使人口舌生香,回味无穷。如:鲜嫩滑口的野生菇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芬芳四溢的玫瑰花下面是带刺的枝丫生活中,一些斑驳陆离的表象下面,深藏着不为人知的本质和秘密。2018 年全国卷莫让乱花迷人眼点评 以含有致命毒素的野生菇和带刺的
23、玫瑰花开篇,由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出“本质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结论,进而引出作者的论点“不要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反弹琵琶,柳暗花明考生要论证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人的观点相对或相反,而那些观点从某个角度来说又没有错。为了不引起读者的误解,作文开头先肯定那些观点,然后再从“反向”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的开头方法,开场圆满,滴水不漏。如:孔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让自己的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君子当接受教育使自己进步完善,从璞玉浑金成长为有用之器;君子当海纳百川成为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为国之重器,怀抱为国为民,舍我其谁之志。2018
24、年天津卷君子当为器点评 先引用孔子名言“君子不器” ,继而简洁而凝练地提出相反的观点“君子当为器” ,开门见山,明快有力,同时照应题目。之后的三个“君子当” ,以排比句式从三个方面阐释观点,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整句入题,先声夺人开头以对偶句、排比句等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情感,既能凸显文章的文采,同时又能增强文章凌厉的气势,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已成为近几年高考高分作文中的常见手法。如:(示例一)那一个年代,风里来雨里去,只为温饱;那一个年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一个年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解放生产力。还记得 1981 年 4 月 12 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经济复苏,思想解放,一片繁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五 部分 写作 第四 欲求 高分 施粉 光辉 深刻 丰满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