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2019昆明质检)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解析:选 C 温特命名了生长素,但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他证明的,A 错误。植物茎的向光性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细胞的生长作用较强造成的,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性是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错误。生长素既不组
2、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代谢,只是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C 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获得四倍体番茄,D 错误。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选 C 植物幼嫩叶片可以合成生长素,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在成熟茎韧皮部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幼嫩组织中存在极性运输。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
3、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例如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3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离了生长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胚芽鞘尖端只有受到单侧光照射才能产生生长素B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C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解析:选 C 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照;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植物激素,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胚芽鞘的向光性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4、导致其在尖端下面的伸长区的分布不均造成的。24如图 1 表示一盆植物放在一个有孔的盒子里,植物不动,盒子一直在匀速缓慢转动;图 2 表示整个装置一起匀速缓慢转动,且两个装置都处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一段时间后,图 1 和图 2 中的植物生长情况分别是( )A弯向光源 弯向光源 B弯向光源 弯向孔C弯向孔 弯向孔 D弯向孔 弯向光源解析:选 B 图 1 中植物尖端受右侧单侧光刺激,故弯向光源生长;图 2 中植物尖端受小孔处透光刺激,因此朝向小孔处生长,B 符合题意。5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疯长现象,科学家推测可能是赤霉菌产生了某种物质所致。为了验证这一推测,需对两组水稻幼苗进行不同处理,下列处理
5、方法正确的是( )A一组喷施含赤霉菌的培养液,另一组喷施清水B一组喷施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另一组喷施清水C一组喷施含赤霉菌的培养液,另一组喷施未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D一组喷施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另一组喷施未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解析:选 D 验证赤霉菌产生某种物质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通常用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喷洒等量的未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D 正确。6下列关于生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长素的合成B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适宜浓度的 萘乙酸可以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D不同浓度 2,4D 处理
6、扦插枝条的生根效果不相同解析:选 D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合成生长素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所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长素的合成,A 正确;当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时,会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 正确;萘乙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与生长素类似,适宜浓度的 萘乙酸可以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C 正确;在 2,4D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浓度,D 错误。7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质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A图中体现了植物生长素调节生长具有两重性B图中曲线反映出生长素抑制
7、脱落酸的合成C蜡熟期脱落酸含量最高,抑制细胞分裂D完熟期有机物总质量减少可能是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解析:选 C 图中曲线只反映了不同时期生长素含量的变化,不能体现两重性,A 错误;从图中曲线信息并不能反映出生长素与脱落酸的正比或反比关系,B 错误;蜡熟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C 正确;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需要结合水,有机物总质量增加,完熟期有机物总质量减少的原因应该是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有机物,D 错误。8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证实
8、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C丁组和戊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D本实验说明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解析:选 D 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去除顶芽、是否涂抹细胞分裂素等处理,A 错误;甲组和乙组对照只能说明茎尖维持了顶端优势,不能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B 错误;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运输抑制剂通过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促进侧芽生长,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侧芽生长,C 错误;通过实验结果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侧芽生长,因此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
9、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D 正确。9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 CFM 对 IAA 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A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 CFM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IAA 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 IAA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 CFM 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解析:选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 CFM,因变量是受体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若受体中 IAA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 CFM 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否则就没有抑制作用,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
10、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A 错误,D 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 CFM,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 CFM,B 正确;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IAA 作为测试指标,C 正确。10(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 30 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 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 与 300 mg/L IAA 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解析:选 B 对
11、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 IAA 的浓度不同,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浸泡,无外源 IAA,IAA 的浓度较低,但枝条中仍有 IAA;用 300 mg/L 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分析柱状图可知,100 与300 mg/L IAA 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通过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 IAA 均使根生物量增大,只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而不能体现两重性。11(2019武汉调研)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关系不密切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三十一 植物 激素 调节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