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Q GDW 13278.1—2018 智能配变终端 (TTU)采购标准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规范).pdf
《新增-Q GDW 13278.1—2018 智能配变终端 (TTU)采购标准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增-Q GDW 13278.1—2018 智能配变终端 (TTU)采购标准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规范).pdf(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01 F 21 Q/GDW 国 家 电 网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3278.1 2018 智能配变终端( TTU)采购标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Purchasing standard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unit Part 1: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9 - 06 - 28 发布 2019 - 06 - 28 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3278.12018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技术要求 3 6 外形结构 . 12 7 通信模块 . 14 8 材料及工艺要求 . 14 9 标识 . 15 10 检验规 则 16 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7 12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终端运维功能 . 2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安全芯片管脚定义 . 24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ID 号、软硬件版本号及二维码定义 25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终端外观结构要求 . 28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通信模块管脚定义 . 39 编制说明 43 Q/GDW 13278.12018 II 前 言 为规
3、范 智能配变终端( TTU)的采购 ,制定本部分。 智能配变终端 ( TTU) 采购标准分为 2 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智能配变终端 ( TTU) 采购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 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 物资部 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陈琛、刘日亮、夏圣峰、王凯、吴栋萁、苏毅方、蔡月明、周强、王鹏、周俊、滕云、欧传刚、周成、曲洪达、张冀川。 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
4、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科技部。 Q/GDW 13278.12018 1 智能配变终端( TTU)采购标 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了智能配变终端 ( TTU) 招标的结构要求、技术条件、功能配置、性能指标、检测规则等主要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智能配变终端 ( TTU)的 招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
5、 (正弦 )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 GB/T 5095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3729 2002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GB/T 15153 远动设备及系统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DL/T 500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DL/T 634 远动设备及系统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 721 配电 自动化远方终端 Q/G
6、DW 13001-2014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招标人 bidder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3.2 投标人 tenderer 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Q/GDW 13278.12018 2 3.3 卖方 seller 提供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 3.4 买方 buyer 购买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和经许可的受让人。 4 总则 4.1 一般性要求 4.1.1 本部分提出了对智能配变终 端的系统
7、结构、技术参数、功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4.1.2 本部分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部分的优质产品。 4.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部分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4.1.4 本部分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部分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4.1.5 本部分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4.1.6 本部分各条款如与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4.1.7 投 标人要求 如下 : a
8、)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备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证书。提供的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电磁兼容及型式试验; b) 投标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产品应有省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c) 中标单位应按招标人要求开展并通过相关检验测试。 4.2 卖方职责 卖方的工作范围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b) 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c)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 明书; d)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
9、据; e)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f)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g)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h) 现场服务。 4.3 应满足的标准 Q/GDW 13278.12018 3 装置至少应满足 GB/T 2423.10、 GB/T 4208、 GB/T 5095、 GB/T 11022-2011、 GB/T 13729 2002、GB/T 14285-2006、 GB/T 14598、 GB/T 15153、 GB/T 17626、 DL/T 500、 DL/T 634、 DL/T 645、 DL/T 721、Q/GDW 13001-20
10、14所列标准的最新版本要求,但不限于上述所列标准。 4.4 应满足的文件 该类设备技术标准应满足 国家法律法规及 国家电网有限 公司 标准化成果中相关条款要求。下列 文件中相应 的 条款规定 均适用于 本 文件 , 其 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括 : a)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 b)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c)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018 修订版); d) 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 e)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通 知; f) 国网运检部关于做好“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工作的通
11、知; g)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的通知 ; h) 国网设备部关于做好智能配变终端应用工作的通知; i) 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配电网 工程 典型设计 。 5 技术要求 5.1 环境条件 5.1.1 参比温度计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 23 ;参比湿度为 40% 60%。 5.1.2 环境温度、湿度 环境温度、湿度见表 1。 表 1 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级别 环境温度 湿 度 使用场所 范围( ) 最大变化率 min 相对湿度 % 最大绝对湿度 g/m3 C1 5 45 0.5 5 95 29 非推荐 C2 25 55 0.5 10 100 29 室内 C3
12、 40 70 1.0 10 100 35 遮蔽场所、户外 CX 待定 注: CX 级别根据需要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确定。 5.1.3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的要求如下: a) 能在海拔 0 4000 米 的范围内正常工作; Q/GDW 13278.12018 4 b) 对于安装在海拔高度超过 1000m 的终端应依据标准 GB/T 11022-2011 第 2.3.2 条要求的耐压测试规定执行。 5.2 工作电源 5.2.1 供电方式 使用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在系统故障(三相四线供电时任断二相电) 时,交流电源可供终端正常工作。 5.2.2 电源技术参数指标要求 电源技术参数指标的要求如下: a)
13、额定电压: AC220V/380V, 50Hz; b) 允许偏差: -20% +20%; c) 终端 在电源波动的情况下 ,均不应误动或误发信号,当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d) 终端掉电 恢复后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e) 电源接地故障情况下,两相对地电压达到 1.9 倍的标称电压且维持 4 小时内,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无改变。 5.2.3 后备电源 后备电源的要求如下: a) 终端宜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并集成于终端 内部。当终端主电源故障时,超级电容能自动无缝投入,并应维持终端及终端通信模块正常工作至少 3 分钟 ,具 备三
14、次上报数据至主站的能力; b) 失去工作电源,终端应保证保存各项设置值和记录数据不少于 1 年; c) 超级电容免维护时间不少于 8 年。 5.3 二次回路 终端二次回路应符合 GB/T14285-2006中 6.1的有关规定。 5.4 接口 5.4.1 终端远程通信接口:终端应具备 1 路无线公网或无线专网远程通信接口。 5.4.2 终端本地通信接口:终端应至少具备 2 个 RS-485、 2 个 RS-232/RS-485 可切换串口、 1 个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 /微功率无线通信接口。 5.4.3 终端应具备 2 路以太网,既可作终端远程通信接口,也可作为本地通信接口。 5.4.4 终端应
15、具备至少 4 路开关量输入接口,采用无源节点输入。 5.4.5 终端宜具备三线制 PT100 接口。 5.4.6 终端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等通信模块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需求更换和选择。 5.5 通信 5.5.1 通信协议 5.5.1.1 网络层协议要求 Q/GDW 13278.12018 5 网络层协议要求如下: a) 终端 以太网中的网络层 IP 协议应同时支持 IPv4 和 IPv6 相关要求 ; b) 终端远程 通信 应使用一个无线通 信 通道 , 业 务和管理数据 流 使用不同端口号 。 5.5.1.2 应用层协议要求 终端本地通信协议应支持 DL/T 645、
16、 DL/T 698.45、 Q/GDW 1376.1、 Q/GDW 1376.2、 Modbus等,满足与智能电容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设备的通信要求; 终端与主站通信规约应 遵循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DL/T634.5104-2009实施细则 。 5.5.2 终端远程通信 终端远程通信的要求如下: a) 业务数据流应符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DL/T634.5101-2002 实施细则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 DL/T634.5104-2009 实施细则,传输遥信 、遥测 等业务相关 数据 ; b) 管理数据流可通
17、过 NETCONF RPC 协议,传输设备管理、容器管理和应用软件管理等管理相关数据。 5.5.3 终端本地通信 终端本地通信的要求如下: a) 本地通信 应 支持 RS-232、 RS-485、 电力线 载波、微功率无线 等方式; b) RS-232/RS-485 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 2400 bit/s、 4800 bit/s、 9600bit/s、 19200bit/s 等; c) 以太网接口传输速率 应 为 10/100Mbit/s 自适应。 5.6 软件功能 5.6.1 总体要求 终端软件由 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 组成。 5.6.2 平台软件 5.6.2.1 平台软件功能 平台软件的功
18、 能如下: a) 平台软件应 支持查询设备软件版本、硬件版本信息、设备运行日志 ; b) 平台软件应支持设置 /查询本地时间和时区; c) 平台软件应支持 业务数据流和管理数据流分离,通过管理数据流升级设备软件、容器、应用软件,升级支持断点续传 ; d) 平台软件应支持 终端网络配置的修改和查询 ; e) 平台软件应支持 监测通信网络状态,状态异常时主动尝试恢复 ; f) 平台软件 应支持 设置和查询包括但不限于终端 CPU 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内部存储占用率等告警门限 ; g) 平台软件应支持 系统异常信息上报,异常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 CPU 占用率越限、内存占用率越限、内部存储 空间不足
19、、终端复位等 ; h) 平台软件应支持 终端复位时主动上报告警,并记录复位原因,复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软件看门狗复位、硬件看门狗复位、掉电复位等 ; Q/GDW 13278.12018 6 i) 终端平台软件运维功能宜符合附录 A 规定。 5.6.2.2 容器 平台软件的容器 要求如下: a) 平台软件 应 支持 4 个及以上容器数量,单个容器应支持部署多个应用软件 ; b) 平台软件 应 支持 配置和修改 容器 资源,包括 CPU 核数量、内存、存储资源、接口资源 ; c) 平台软件应支持查询容器信息,包括容器列表,容器版本信息、容器运行状态; d) 平台软件应支持容器的启动、停止、安装、卸载
20、; e) 平台软件 应 支持容器监控功能,包 括 容器重启、存储资源越限、 CPU 占用率 、内存 使用率 等 情况 。容器重启、存储资源越限应上报告警, CPU 占用率 、 内存 占用率 越限应上报告警并重启容器 ; f) 平台软件 应 支持容器 补丁升级,升级过程中自动停止容器中应用软件的运行,容器升级完成后应用软件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5.6.2.3 应用软件管理 应用软件管理的要求如下: a) 平台 软件 应 支持 应用软件的 启动、停止、安装、卸载等功能; b) 平台 软件 应 支持 配置应用软件的内存及 CPU 占用情况; c) 平台 软件 应 支持查询 应用软件 信息,包括应用软件
21、列表,应用软件版本信息、应用软件运行状态、 CPU 占用率 、内存 占用情 况; d) 平台软件应支持监测应用软件异常的功能,包括应用软件重启、 CPU 占用率超限、内存占用率超限。 CPU 占用率和内存占用率超限时,应上报告警并重启应用软件。 5.6.3 应用 软件 应用软件的要求如下: a) 应用软件设计应基于平台软件,与硬件实现解耦,支持独立开发,实现终端业务功能的灵活、快速扩展; b) 应用软件应 由专业 机构测 试验证并统一发布 。 5.7 性能要求 5.7.1 硬件性能要求 终端 主 CPU应满足单芯多核,主频不低于 700MHz,内存不低于 512MB, FLASH不低于 1GB
22、, CPU芯片应为国产工业级芯片。 5.7.2 模拟量 模拟量的要求如下: a) 测量 条 件: 电压: 176 264V;电流: 0 6A;频率: 45Hz 55Hz; b) 测量精度: 终端应具备电压、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流 测量精度等级宜达到 0.5S 级。 电压误差极限: 0.5%;电流误差极限: 0.5%;频率误差极限: 0.01Hz;有功功率误差极限: 1%;无功功率误差极限: 1%;功率因数误差极限: 1%;视在功率误差极限: 1.0%;电度量误差极限: 1.0%。 5.7.3 输入状态量 Q/GDW 13278.12018 7 输入状态量
23、应 支持单点遥信 。 5.7.4 交流工频电量允许过量输入能力 对于交流工频电量,在以下过量输入情况 下应满足其等级指数的要求: a) 连续过量输入 : 对被测电流、电压施加标称值的 120%;施加时间为 24h,所有影响量都应保持其参比条件。在连续通电 24h 后,交流工频电量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其等级指数要求 ; b) 短时过量输入 : 在参比条件下,按表 2 的规定进行试验。在短时过量输入后,交流工频电量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其等级指标要求。 表 2 短时量输入 被测量 与电流相乘的系 (倍)数 与电压相乘的系 (倍)数 施加次数 施加时间 相邻施加间隔时间 电流 标称值 (5A) 20
24、- 5 1s 300s 电压 - 标称值 ( 220V) 2 10 1s 10s 5.7.5 功率消耗 功率消耗的要求如下: a) 终端整机功耗: 20 VA; b) 交流工频电量每一电流回路功耗: 0.75VA。 5.7.6 绝缘要求 5.7.6.1 绝缘电阻 按 GB/T 14598.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a)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 3; 表 3 正 常条件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 Ui( V) 绝缘电阻要求( M) Ui60 5(用 250V 兆欧表) Ui 60 5(用 500V 兆欧表) b) 湿热条件:在温度 402 ,相对湿度 90% 95%的恒定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增 QGDW1327812018 智能 终端 TTU 采购 标准 部分 通用 技术规范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