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GDW .6 201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1141 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Code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Floor-standing two boom derrick 2014-04-15发布 2014-04-15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ICS 备案号:CEC 8192013 Q/GDW 11141 201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1 4.1 专项安装方案 1 4.2 设备、工具及材料 2 4.3 气象条件 2 4.4 安
2、全距离 2 4.5 间歇作业 2 4.6 人员要求 2 4.7 安全防护 2 4.8 环境保护 2 5 安装准备 2 5.1 抱杆自身检查 2 5.2 辅助安装设备检查 2 6 安装项目 3 6.1 安装流程 3 6.2 一般要求 3 6.3 基础、底座及其拉线 3 6.4 顶升系统及杆身 3 6.5 回转系统及杆头 3 6.6 变幅系统及起重臂 4 6.7 起吊系统 4 6.8 电气及安全控制系统 4 6.9 视频监控系统 5 6.10 附着系统 5 7 试运行 5 7.1 试运行条件 5 7.2 空载试运行 5 7.3 负载试运行 5 8 验收 5 8.1 检验条件 5 8.2 验收资料
3、5 8.3 验收内容及记录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双平臂落地抱杆结构及特点 11 编制说明 13 Q/GDW 11141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旨在规范双平臂落地抱杆的安装及验收,提高抱杆安装工艺水平,保证抱杆安装及组塔施工安全可靠性。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松华、彭丰、何耀文、殷建刚、季斌、邹俊、孙烨、李磊、缪谦、秦剑、熊织明、刘博、徐国庆
4、、许瑜; 本标准首次发布。 Q/GDW 11141 2013 1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平臂落地抱杆的安装要求及验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双平臂落地抱杆的安装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1 塔式起重机 GB 514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13329 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 LD 48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19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
5、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DL 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平臂落地抱杆 Floor-standing two boom derrick 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的专用起重设备,座立于铁塔中心地面,具有可折叠的对称双水平起重臂,采用小车变幅,头部可电动回转。可采用装配式底座或整体式底座,通过附着系统稳定杆身,通过顶升系统实现杆身升降。本标准中简称抱杆。 3.2 附着系统 Attachment system 通过抱杆杆身与铁塔主材之间的柔性拉索或刚性支撑连杆,使抱杆保持稳定的系统。 3.3 顶升系统 C
6、limbing system 通过液压装置接续或拆除抱杆的杆身标准节,实现升降抱杆头部,调节抱杆工作高度目的的系统。有液压下顶升及液压上顶升两种形式。 3.4 装配式底座 Assembled pedestal 将抱杆底部固定于地基的一种钢结构装置,由可拆分的多个小板块拼接而成。能满足抱杆的座地及防止下沉的要求,利于山地搬运,但在抱杆的安装初期需要使用临时拉线稳定抱杆。 4 基本规定 4.1 专项安装方案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前,应编制专项安装方案指导作业人员实施安装作业。专项安装方案应根据抱杆技术文件和作业场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并在安装前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Q/GDW 11141 201
7、3 2 4.2 设备、工具及材料 4.2.1 抱杆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应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制造企业资质文件等。 4.2.2 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其型号、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工程设计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4.2.3 吊具与索具产品应符合 LD84 的规定。钢丝绳、吊钩和滑轮应符合 JGJ196 的规定。 4.3 气象条件 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等天气严禁进行安装作业。安装时抱杆最大高度处风速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且风速不得超过 10.8m/s。在霜冻、雨雪后进行安装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及防寒防冻措施。不宜在夜间进行安装作业。 4.4 安全距离
8、抱杆、吊件及控制绳的正下方不得有带电的输电线路,其任何部位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 1 中的规定。 表 1 抱杆及吊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 kV 小于 1 1 10 35 63 110 220 330 500 800 1000 最小安全距离 m 1.5 2.0 3.5 4.0 6.0 7.0 8.5 15 18 4.5 间歇作业 当安装作业不能连续进行时,应将已安装的部位固定牢靠,并做好防范措施。恢复作业前应对各系统进行检查。 4.6 人员要求 每副抱杆都应配备一名指挥人员、 至少一名安全监护人员及一名相关专业电工。 安装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4.7 安全防护 进
9、入抱杆安装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靴、安全带等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4.8 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应环境整洁,降低对植被的影响,避免油污染和噪声污染。 5 安装准备 5.1 抱杆自身检查 安装前,应对抱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安装: a) 结构件上有可见裂纹、严重磨损和严重锈蚀的; b) 主要受力构件存在影响强度的塑性变形的; c) 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的; d) 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的; e) 滚轮、卷筒等活动件有锈蚀,转动不灵活的; f) 液压装置、制动器等存在漏油现象的。 5.2 辅助安装设备检查 抱杆宜优先采用吊车安装。采用其他辅助设备安装时,应有专项施工措施
10、。 Q/GDW 11141 2013 3 6 安装项目 6.1 安装流程 抱杆本体一般按如下顺序安装:基础底座及其拉线、顶升系统及杆身、回转系统及杆头、变幅系统及起重臂、起吊系统、电气及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附着系统。 6.2 一般要求 6.2.1 卷扬机地锚、底座固定拉线地锚、主吊绳转向地锚等的埋设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有埋设检查记录。不得使用树木或外露岩石等临时性锚体。 6.2.2 联接件应齐全无损,开口销应按规定开口,不得使用铁丝等物体代替。螺栓联接无松动,钢丝绳绳卡连接应符合 DL5009.2 的规定。 6.2.3 临时拉线、钢丝绳套、附着拉索等应有检测记录。 6.2.4 顶升套架
11、拉线、回转下支座拉线使用铁塔塔脚上预留施工孔时,拉线连接工具受力合理,拉线间互不影响和干扰。 6.2.5 工作平台、爬梯、栏杆、踏板、护圈、休息平台应安装完整牢固,符合 GB 5144 的规定。 6.2.6 在发电机、高空电控柜、地面主控台等设施应配置消防器材。 6.2.7 起吊、回转、变幅等运动机构的制动器制动有效,制动器表面无油污等污染,制动间隙应符合抱杆技术文件的要求。 6.3 基础、底座及其拉线 6.3.1 抱杆基础及其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抱杆技术文件要求。 6.3.2 采用装配式底座时,安装底座前应对地基进行平整及夯实加固等处理。底座地基有边坡时,抱杆底座距离边坡边缘应有足够的安
12、全距离。 6.3.3 底座安装平面应平整,安装调整完成后底座倾斜度不大于 3/1000。 6.3.4 装配式底座的固定拉线向上时,对地夹角不得大于 15,拉线能有效承受杆身倾覆力矩及主吊钢丝绳转向载荷,防止底座发生滑移现象。 6.3.5 易受到流水冲刷或积水的抱杆地基及施工地锚,应做好排水措施。 6.3.6 抱杆底座应接地,接地装置应连接可靠,符合 DL5009.2 的规定。 6.4 顶升系统及杆身 6.4.1 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满足 JGJ196 的规定,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 4/1000,最高附着点下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
13、2/1000。在每次顶升加节或调整附着后,应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同时检测杆身垂直度。 6.4.2 采用双油缸液压顶升系统时,双油缸行程应有同步功能。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应不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110%,油压工作表误差小于 5%。 6.4.3 顶升液压系统防过载及保压功能正常,液压缸在有效行程内的任意位置上应准确、平稳地停止。 6.4.4 顶升导向轮与标准节之间间隙调整合适,顶升顺畅,无异常噪声。 6.4.5 标准节引入轨道保持水平,轨道两端有防止引进轮滑落的限位措施。 6.4.6 顶升承台的受力部位与标准节上顶升支承部位,应可靠定位和配合,顶升防脱功能可靠有效。 6.4.7 顶升操作应避免磨损杆身标
14、准节上铺设的电缆。 6.4.8 每次顶升完成后,应对所有新引入标准节的连接螺栓进行紧固检查,使螺栓紧固力矩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6.5 回转系统及杆头 6.5.1 回转电机应有防雨措施。 6.5.2 穿过回转总成内腔的电缆线应固定可靠,回转动作时不应松动,应有防止与主吊钢丝绳摩擦的措施。 Q/GDW 11141 2013 4 6.5.3 避雷针及红色障碍指示灯应位于杆头最高处。 6.6 变幅系统及起重臂 6.6.1 小车在起重臂上运行平稳,无异常噪声。 6.6.2 变幅钢丝绳排绳应工整。 6.6.3 空载时,最大幅度允差为其设计值的 2%,最小幅度允差为其设计值的 10%。 6.6.4 连接杆
15、头及起重臂的拉杆或拉索及其连接件不得有外观损伤。 6.6.5 起重臂上应有贯穿全臂供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绳。 6.7 起吊系统 6.7.1 主卷扬机应设置独立的地锚,地锚出线对地角度应不大于 45。 6.7.2 主卷扬机宜布置在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上。当受地形限制,主吊钢丝绳需要设置转向时,应有专项措施。转向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 6.7.3 两个吊钩的钩体上应有醒目的区分标识。防脱钩装置可靠,吊钩挂绳处截面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高度的 10%。 6.7.4 主控台操作人员能观察到主卷扬机工作情况。主卷扬机及主控台距离塔中心不小于铁塔全高的0.5 倍,且不小于 40 米。 6.7.5 主卷扬机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111412013 双平臂 落地 安装 验收 规范 编制 说明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