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753.2-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2部分:电子式互感器及编制说明.pdf
《Q GDW 753.2-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2部分:电子式互感器及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753.2-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2部分:电子式互感器及编制说明.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GDW212 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753.2 2012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第2部分:电子式互感器The guide for hand-over test of smart equipmentPart2: electronic instrumenttransformer2012-06-11发布2012-06-11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GDW 2008IIQ/GDW 753.2 2012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外观检查 16 现场试验 27 资料要求 58 交接验收及记录 5附录 A
2、(规范性附录)交接验收记录卡 6附录 B(规范性附录)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8编制说明 11Q/GDW 753.2 2012II前言为加强智能设备交接验收管理,严格控制智能设备安装调试质量,确保智能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以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 、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规范 、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 、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规范等标准为依据,形成四个部分:Q/GDW 753.1 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1 部分:一次设备状态监测;Q/GDW 753.2 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2 部分:电子式
3、互感器;Q/GDW 753.3 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3 部分:变电站智能巡视;Q/GDW 753.4 2012 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第 4 部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本部分为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范标准的第 2 部分。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晖、王文浩、黄国方、吴锦华、汪卫国、周平、金海、顾克拉、钱平、刘明、李震宇、柳力、邵斌、孙翔、何文林;本部分首次发布。Q/GDW 753.2 20121智能设备交接验收规
4、范第2部分:电子式互感器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交接验收的基本要求、验收项目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 110( 66) kV 750kV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交接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00.15 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GB/T 2900.50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通用术语GB/T 2900.57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运行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5、IP 代码)GB/T 20840.7 互感器第 7 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 20840.8 互感器第 8 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YD/T 981.2 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第 2 部分:中心管式YD/T 981.3 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第 3 部分:松套层绞式Q/GDW 38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Z 4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4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Q/GDW 425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2900.15、 GB/T 2900.50、 GB/T 2900.57、 GB/T 20840.
6、7、 GB/T 20840.8、 Q/GDW/Z 410、 Q/GDW414、 Q/GDW 424、 Q/GDW 425 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总则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子式互感器)依据本部分进行验收。合同技术要求如有特殊规定时,按照合同技术要求执行,相关技术文件应齐全、有效。应在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开展验收工作,验收前应准备相关仪器设备。5外观检查5.1本体5.1.1 电子式互感器的参数应与技术协议相符,实际变比与计量要求、保护整定值相符。5.1.2 独立支柱电子式互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1。5.1.3 电子式互感器安装可靠,基础牢固。Q/GD
7、W 753.2 201225.1.4 外绝缘表面应清洁、无损、无裂纹。5.1.5 电子式互感器密封可靠,无渗漏,压力指示正常。5.1.6 油漆完整无缺,相色正确。5.2一次引线5.2.1 引线连接可靠、松紧适当。对地和相间距离满足附录 B 的要求,各接触面应涂有电力复合脂。5.2.2 采用液压压接导线时:压接后不应使接续管口附件导线有隆起和松股,接续管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当设备线夹接续管口朝上 (适用于钢芯铝绞线标称截面中铝截面大于 500mm2的线夹)应有排水孔。5.2.3 导线与接线端子搭接(铜与铝)时: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搪锡,室外或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8、。5.3光缆安装5.3.1 二次光缆应无损伤、连接可靠、封堵规范。5.3.2 光缆和尾纤的折弯半径应满足 YD/T 981.2 和 YD981.3 的相关要求。5.4接地5.4.1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末屏必须可靠接地(如有) 。5.4.2 电子式互感器本体接地a) 有两根接地引下线引至不同地点的水平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截面应满足设计要求。b) 对于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其金属件(如果有)应装有可靠的接地端子,具有一个或多个便于使用的紧固螺栓,供连接适合于规定故障条件的接地导线。c) 紧固螺栓的直径不小于 12mm。5.5二次出线端子盒5.5.1 二次出线端子盒应采用密闭壳体,外壳满足 GB 420
9、8 防护等级中 IP42 要求。5.5.2 二次出线端子盒安装可靠,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接地良好。5.5.3 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6现场试验6.1绝缘电阻试验2500V 兆欧表测量电子式互感器一次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10M/1kV。6.2工频电压试验电子式互感器的工频耐压试验时间为 60s,试验电压取表 1 中的对应值。表1设备最高运行电压下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设备最高运行电压 Um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kV72.5140160126 185/200252360395363460510550630680740Q/GDW 753.2 20123表1(续)6.3
10、极性校验电子式互感器的极性与设备铭牌相同,极性正确。6.4合并单元同步特性验证合并单元应能够接收 IEC61588 或 B 码同步对时信号。合并单元应能够实现采集器间的采样同步功能,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 1s。在外部同步信号消失后,至少能在 10 分钟内继续满足 4uS 同步精度要求。合并单元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没有硬同步信号时,合并单元应具备前端采样、处理和采样传输时延的补偿功能。6.5输出延时特性测试电子式互感器传感器测量转换延时应小于 2ms。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标定的额定时延之间误差应不大于 10us。6.6误差试验电子式互感器的误差满足测量、计量、保护要求。6.6.1电子式电流互感
11、器对 0.1、 0.2、 0.5 和 1 级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额定频率下的电流误差和相位误差应不超过表 2所列值。表2误差极限对 0.2S 和 0.5S 级特殊用途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尤其是连接特殊电表, 要求在额定电流 1和 120之间的电流测量准确) ,其额定频率下的电流误差好相位误差应不超过表 3 所列值。表3特殊用途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误差极限设备最高运行电压 Um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kV8009751100准确级在下列额定电流()下的电流(比值)误差在下列额定电流()下的相位误差( ) crad5 20 100 120 5 20 100 120 5 20 100 1200
12、.1 0.4 0.2 0.1 0.1 15 8 5 5 0.45 0.24 0.15 0.150.2 0.75 0.35 0.2 0.2 30 15 10 10 0.9 0.45 0.3 0.30.5 1.5 0.75 0.5 0.5 90 45 30 30 2.7 1.35 0.9 0.91.0 3.0 1.5 1.0 1.0 180 90 60 60 5.4 2.7 1.8 1.8准确级在下列额定电流 () 下的电流 (比值)误差 在下列额定电流()下的相位误差( ) crad1 5 20 100 120 1 5 20 100 120 1 5 20 100 1200.2S 0.75 0.7
13、5 0.35 0.2 0.2 30 15 10 10 10 0.9 0.45 0.3 0.3 0.30.5S 1.5 1.5 0.75 0.5 0.5 90 45 30 30 10 2.7 1.35 0.9 0.9 0.9注: 120额定电流下所规定的电流误差和相位误差,应保持到额定扩大一次电流Q/GDW 753.2 20124对 3 级和 5 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额定频率下的电流误差应不超过表 4 所列值。表4误差极限对 3 级和 5 级的相位误差不做规定。保护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额定频率下的电流误差、相位误差和复合误差,以及规定暂态特性时在规定工作循环下的最大峰值瞬时误差,应不超过表 5
14、 所列值。误差极限表中所列相位误差是对额定延时时间补偿后余下的数值。表5误差极限6.6.2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测量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 80 -120的额定电压及功率因素为 0.8(滞后)的 80 -120的额定负荷下,其额定频率时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应不超过表 6 规定的限值。表6测量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限值保护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在 5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压因素相对应的电压下,两者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相同。 2额定电压下的误差极限为 5额定电压下对应值的 2 倍,应不超过表 7 规定的限值。准确级在下列额定电流()下的电流(比值)误差 50 120333555注: 120额定电
15、流下所规定的电流误差和相位误差,应保持到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准确级在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电流误差 在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相位误差在额定准确极限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在准确限值条件下的最大峰值瞬时误差( ) crad5TPE 1 60 1.8 5 105P 1 60 1.8 5 10P 3 10 电压(比值)误差相位误差( ) crad0.1 0.1 5 0.150.2 0.2 10 0.30.5 0.5 20 0.61.0 1.0 40 1.23.0 3.0 不规定注 1:相位误差的正常值应为零,但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必须与其他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或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组合使用时,为了具有一个公共值,可以规定其他值。
16、Q/GDW 753.2 20125表7保护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限值6.7冲击合闸试验在额定电压下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冲击合闸试验,设备应运行可靠。6.8操作过电压试验可用隔离开关进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拉合试验,检验电子式互感器及其相关设备耐操作过电压水平。7资料要求7.1资料审查智能设备交接验收前应审查如下资料:a) 智能设备采购合同;b) 型式试验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设备监造报告、设备合格证、设备运输记录、设备开箱记录;c) 设计联络会纪要、竣工图;d) 变更设计的技术文件;e) 智能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f) 安装调试报告;g) 备品备件移交清单、专用工器具移交清单。资料应完
17、整无缺,符合验收规范、技术协议等要求。7.2资料提交智能设备交接验收后应提供以下资料:a) 外观检查记录卡。b) 现场试验记录卡。c) 资料审查记录卡。交接验收记录卡应完整无缺。8交接验收及记录交接验收及记录按附录 A 执行。准确级在下列额定电压()下2 5 100 ( ) crad ( ) crad ( ) crad3P 6 240 7 3 120 3.5 3 120 3.56P 12 480 14 6 240 7 6 240 7若在 5额定电压下的误差限值不能满足要求时,由制造方和用户协商确定。Q/GDW 753.2 20126附录A(规范性附录)交接验收记录卡表 1 3 给出了电子式互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75322012 智能 设备 交接 验收 规范 部分 电子 互感器 编制 说明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