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明学习目标1.端正 1 个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理清 1 对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区分 3 个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4掌握 4 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知识体系备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和作用的学习,理解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公共参与通过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2、的文化。2特点(1)继承性主要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澄 清 认 知 2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相对稳定不意味着固定不变;二是相对稳定性体现着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影响(作用)(1)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传统文化如
3、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拓 展 链 接 结合文化的一般作用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3)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一、判断题31传统习俗
4、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提示: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提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4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提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其基本特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二、选择题52018 年 4 月 27 日,有媒体撰文称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或将迎来新“诗”纪。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
5、出现表明( )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A BC D 解析:选 D 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的出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符合题意;中华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说法错误。6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
6、训( )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A BC D解析:选 D 说法错误,精神力量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正确阐释了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的作用与价值。7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该( )忠实地全盘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研究、继承和弘扬其精华 予以放4弃,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A BC D解析:选 C 儒家思想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待儒家思想,
7、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继承和弘扬其精华,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近几年高考对本框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背景材料通常是我国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在现代得到传承的具体事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呈现,难度一般。传统文化的特点例 1 (2018全国卷)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 ,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8、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 BC D解析 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符合题意;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不变的,错误;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开创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答案 D准解快解两种方法把握传统文化的特点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侧重点法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5概念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例 2 (2014安徽高考)随着我国步入老
9、龄化时代, “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 。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解析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知识。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故选 D 项;A、C 两项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做法,不符合题意;B 项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做法,不符合题意。答案 D例 3 (2016北京高考)“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
10、,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BC D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符合题意;该做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题意;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11、,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排除;“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说法错误,不选。答案 C学通学透重点关注:本考点主要结合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具体事例,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主观题常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6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从性质上看,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要保持和发扬积极的、优秀的成分,要改造或剔除消极的、落后的成分。(2)从时代上看,要支持顺应时代发展的因素,反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因素。(3)从过程上看,既要一分为二地做好继承,又要做好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创新。综 合 集 训 冲 关1历史建筑、历史风貌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淀,
12、要做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保护传统的历史建筑是基于(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传统建筑的多样性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A BC D解析:选 D 材料中保护传统的历史建筑是基于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入选。表述本身错误,排除。错误,表述的是传统思想。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表达亲情的重要载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广大青少年推荐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一书。这一举措旨在( )引导青少年全面继承传
13、统文化 引导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让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A BC D解析:选 B 材料旨在强调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符合题意;“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说法是片面的,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排除。3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 ,从博物馆“文物”入手,让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 ,用镜头语言对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让观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可见,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注重中外文化交流借鉴要注重传承,革故鼎新,抵御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应重视保护,发扬光大,自觉成为传承者和享用者应继承创新
14、,与时俱进,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A B7C D解析:选 D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旨在让国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享用中华文化的同时,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不符合题意;此节目意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对中华文化的“革故” ,也未涉及腐朽落后文化,不符合题意。 热点材料2018 年 4 月 23 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在第 23 个世界读书日当天揭晓,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荣登榜单。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支持和
15、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激活经典、融入当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读者,既追求学术上的高水准,又力求古为今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育、走进人们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百部经典披沙拣金、着眼普及,搭建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所选书籍既要经典,又要经过注释和解读为大众接受,化繁为简、通俗易懂。信息获取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说明文化发展和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目的是让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发挥积极作用;依据是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
16、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热点训练1中央财政积极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出版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 )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中华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C D解析:选 A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是民族节日,错误;观点正确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作用,故符合题意。2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8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这一观点体现了(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民族虚无主
17、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A BC D解析:选 A 材料强调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符合题意;说法与题意无关;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落实好上述要求。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题型为措施类题目,要求分析如何落实好文化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根据对设问的分析,可将设问转化为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然后链接教材理论,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答案:辩证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
18、今用,积极向上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框 题 过 关 检 测 一、选择题1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完善了故事、强化了人物和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 )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 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 将人物与食物
19、相结合,抛弃了传统的习俗 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融合A BC D解析:选 A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正确;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这说明它受到好评的原因是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正确;中“抛弃了传统的习俗”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不符合题意。9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 “有容乃大” “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大格局,体现了“天下为公” “万邦和谐” “万国咸宁”的中国政治理念。今天,“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
20、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A BC D解析:选 B 今天, “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故符合题意;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3(2019黄山一模)“葳蕤”怎么读?“搴芳”什么意思?不仅那些习惯了键盘书写、提笔忘字的人两眼茫然,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人也是报以苦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社会实践不断变迁,有的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档
21、的危机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历史发展A BC D解析:选 B 材料强调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未涉及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4浙江浦江“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之一,其创建并倡导“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传统文化儒学伦理,是古代廉政文化先进家庭之典范。曾居住于此的郑氏家庭,是从南宋初年延续至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家庭,历经四个朝代,先后有 173 人为官,官位最
22、高的至礼部尚书,却无一人因贪污而被罢官。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A B10C D解析:选 B “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 ,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当选;与材料无关;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错误。5 “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剑指权力使用乱象;“APEC 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工匠精神”热度不减,利好举措相继
23、出台。这些“网络热词”能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语,在于它们( )反映社会呼声,满足了人们诉求 继承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顺应时代变迁,推动了社会进步 体现文化创新,引领了社会思潮A BC D解析:选 C 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中“引领了社会思潮”的表述过于夸大了“网络热词”的作用。题目中, “网络热词”能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语,在于它们反映社会呼声,满足了人们诉求,顺应时代变迁,推动了社会进步,表述正确,入选。6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 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在于其( )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第四 课文 继承 文化 发展 讲义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