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青岛版.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1.2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青岛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 课题 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第一个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呈现的是魔术师变葫芦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8 串葫芦,每串 5 个;3 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 4 只小鸟;4 盏聚光灯,每盏灯有 6 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乘法意义的学习。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
2、成合作意识。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学
3、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二、师生合作探究。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 8 串呢?3、明确探究问题。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 9 个 5 相加。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是 8 个 5 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较简便呢?4、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生讲述自己创造方法的想法
4、,然后大家来比较每种写法的优点。5、引入乘法。85=40 或 58=40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和读法。2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学生交流。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三、练习拓展,巩固新知练习 1:根据魔术师的表演把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练习 2:寻找生活中的乘法。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后反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 单元 魔术 乘法 初步 认识 12 葫芦 教案 青岛 DOC
